退出閱讀

外科藝術家

作者:醫用口罩
外科藝術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趙培儒一點一點地引導韓主任的思路。
……
「比之前的難度,降低了不少!」
有進度的給予表揚,沒進度的給予引導。
如此,趙培儒陸續走訪了每支團隊。
甚至有的團隊,已經開始將一些稍微簡單些的難點,用趙培儒的方法,給攻克下來了!
眾人只感覺,這段時間,走的太坎坷,過的太心酸了。
「甚至是想要做到完美。」
除了馮正源這個課題狂魔外,其他有些人,近三年都沒有這麼連續的加班加點過了。
「上面給的時間,是三個月,要見到初期成績。」
馮正源臉色鄭重中,透露著一絲愁容。
本來還覺得,這趙培儒雖然性格上「獨斷」了一些,但實力水平和眼光,還是非常高超的。
四院,科研和教培中心。
說起來,江南省在消化道重建方面,確實是有些拉胯了。
除了蘇省,其他眾多省份,也都吃驚于趙培儒的方向選擇。
要是真因為方向問題,而導致項目流轉到其他省份地區,那就虧大了。
幾個省份,看得直搖頭。
「我立即回去,讓團隊重點研究這種重建技術!」
即便是他這個課題狂魔,這次也被863計劃,折磨的有些扛不住了。
再者,移植入新的器官簇時,由於新器官簇的溫度也低,也會進一步造成患者的溫度下降。
又引導了一支團隊。
眾人一次接一次的失敗。
即便不是專業人員的他們,也知道這個方向有多難!
「韓主任,進度如何?」
東南五省聯席組委會,也隨時在關注,並且隨時過問863項目計劃的進程。
「整體器官簇移植,是最有效,最能從根源上根除病源的方式。但……」
趙培儒心裏微微一笑。
都不看好趙培儒。
正確的道路,他已經給馮正源鋪好了,接下來,就是讓他自己走完這條路了。
就是想能在這條最難的道路上,稍微蹚出一點路出來。
江南省,省醫學會。
「這趙培儒,真敢啊!」
但這和-圖-書次,趙培儒顯得過於武斷,過於自負了,也就證明其眼光,出了問題。
趙培儒接過韓主任手裡的平板,道:「消化道重建,也可以參考我上次提出的改進Roux式吻合技術,只需要多考慮器官簇移植后的整體性變化即可。」
接連在實驗室里呆了太長時間,馮正源感覺腦子都有點木了。
「他是個較真的人,很想把項目給做好了。」
「我就不信,患者的體溫會維持不住!」
但最近,他們都頂著身體的壓力,咬牙堅持,加班加點。
「我有點擔心,他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做出初期成績了。」
「良好的術中護理配合,同樣能保證患者體溫。」
「這就導致之前的很多保溫技術,都不適用了。」
他們之前太不容易了,被壓抑太久了。
「我腦海里,又蹦出了好幾套組合保溫方案!」
「現在,也就其中兩個,算是有了一點方向,但距離攻克還遠得很。」
韓主任腦海里推演了一遍,雙眼都在冒光!
實在是失敗次數太多了。而且還看不到成功的方向,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努力。
「就比如加快輸血,提高手術台的溫度,輸入的液體和血液都經過液體加溫器,使用變溫毯、加熱鼓風機。」
「失敗了。」
「我們的解決方案,還是不對。」
趙培儒看了看,笑著隨口道:「不能光靠技術。」
馮教授團隊,主要就是研究解決以上兩個階段中,如何保證患者的體溫,不至於低溫而出現生命危險。
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破解難題的方法后,所有團隊的進度,都開始加快了進度。
「這……」
「另外,你這幾種技術,其實都是有效技術,只需要稍作更改,應該能更穩定,更快速的保證患者溫度……」
有個弟子低聲道:「不過……他選的這條路,倒是值得敬佩,是根除率最高的一條。」
「但,完美是有代價的啊!」
「這倒是個好方向。」
趙培儒指著和*圖*書平板上的幾項保溫技術。
還有九個項目組,趙培儒打算一個接一個的看過去。
引導馮正源,走上趙培儒腦海中,那條最正確的道路上。
「要是讓我們來做項目,哪敢直接用這麼生猛的,大刀闊斧的方案?」
省領導們,也都被趙培儒這決定,給驚了一跳!
「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液出入量,計算失血量,維持血容量。失血過多,是造成病人體溫降低過快的一大元兇。」
片刻后,趙培儒來到韓主任的團隊。
馮正源臉上,重新有了信心!
「也得是在能成功的前提下。」
省電視台,來到四院,要做一場專訪採訪。
看來這次的項目課題之難,確實是超出了馮正源的水平上限。
「難點又沒攻克下來。」
「趙培儒選擇走『器官簇整體移植方向』?」
馮教授道:「出去說吧,我也正好透透氣。」
之前因為愁緒而擰成一個結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馮正源教授一改頹勢,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再次鑽進實驗室,帶著他的團隊,一起進行新的嘗試了。
兩人一邊吹著涼風,趙培儒一邊給予指點,引導。
來到窗戶邊,馮正源使勁的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這才感覺腦袋清醒了一些。
看著韓主任興高采烈的,一路小跑著去找團隊成員。
「即便是沒有初期成績,也要給出相對可行的解決方向。」
看馮正源走上了正道,趙培儒微微一笑。
到時候,他給出的答卷,可不止是「做出初期成績」。
這些老將,年紀都不算小了,也很久都沒有這麼瘋狂過了。
「而咱江南省,只能從原始的起點,一點一點做嘗試。」
「但因為涉及到多個器官簇的整體移植,所需求的上限閾值也跟著提高了。另外還得考慮到多個器官相互之間的影響。」
……
趙培儒露出幾分笑容。
趙培儒微微點頭。
韓主任嘆道:「歸根到底,還是咱江南省的底蘊積累,太少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最近這段時間,整個科研教培中心,白天忙碌,晚上依然燈火通明。
「良好的術中護理,加上這些改良的保溫技術!」
幾個領導,都很肯定這個方向。
「我聽說福省在這消化道重建方面,就有一種比較先進的技術。蘇省在胃腸溫和上,也有先進技術。」
甚至,可以從蹣跚走路變成一路小跑了!
馮正源:「我們團隊的考慮……最合適的保溫技術,還是得參考肝移植手術。」
幾個想到的方向,全都沒達到要求。
「但……同時,這也會是個巨大的挑戰。以前,還從未有人實現過肝膽胰十二指腸的整體器官簇移植吧?」
……
「再換一種解決方案,再試試吧!如果連這個最初級的小難點都攻克不下來,後面還有那麼多大難題等著我們,那時該怎麼辦?」
茅塞頓開!
也就是在移植期間,病人本身的病肝、病膽、病胰腺被切除后,在新的器官簇移植過來這段期間。由於病人的血管被阻斷,回血量也會迅速減少,病人的體溫會快速下降。
越想,他越是興奮!
如此,這個863項目,才不會被流轉走。
每攻克一個難點,對應的團隊就狂喜不已,甚至高興到歡呼起來。
這次趙培儒失敗的話,估計也會將他之前好不容易積累的好名聲,毀掉大半。
「不太順利啊。」
「這種方式,只需要解決三個難點就行。」
逐漸的,眾人感覺肩上的壓力,越來越大。
這支團隊,負責器官簇移植后的「消化道重建」領域的難題攻克。
讓這些人,逐漸接近他腦海中那最正確的「器官簇移植技術方案。」
姜啟明、馮正源、舒雲、陶江濤……
大會長葛建明,此刻也有些眉頭暗簇。
「不行啊,又失敗了。」
好讓這個項目,不至於流轉出去。
「這江南省的想法和精神,值得表揚和鼓勵!」
之前的他,太過執著于改進技術了,卻有點忽略了,術中良好的護理和圖書,有時候比「空中樓閣」的技術,還要更靠譜。
「我總共負責七個需要攻克的難關。」
趙培儒還是第一次,見到馮教授這種低迷的狀態。
馮正源拿出平板電腦,調出了最近的幾個理論方案,以及實驗推演。
「這種方向果然是對的!這一旦難關被攻克后,勢如破竹啊!後面的推演進展,就容易多了。」
給了每支團隊適當的引導、指導、提點。
「肝移植手術的無肝期階段,就有多種保溫技術,我們參考了其中的幾種,嘗試著『擴大範圍』。」
趙培儒開口問道:「馮教授,進度如何了?有可行的溫控方案了嗎?」
消化道重建上,江南省最先進的,還是他之前做別的手術時,順帶隨手提出來的「改進Roux式吻合技術」,而這,卻成了江南省在這個領域,最尖端的技術。
「整體性移植,無疑是最有效抗癌的方式。」
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不停地磨滅著眾人最初的高漲熱情。
「希望……能成功吧!」
……
就在這窗戶邊。
「比如,將供者的十二指腸,和受者的小腸短臂吻合,小腸長臂和殘胃行空腸代胃式吻合,同時內置引流管。這個方向,是不是就容易解決多了?」
「這是直接另起爐灶啊!這得補充多少理論知識進去?這得從頭開創研發多少技術來支撐?」
「總之,等著趙培儒失敗吧。」
「趙組長的辦法,好用啊!」
……
整個項目的進度,完全在趙培儒的掌控中。
如今的十支小組,都擁有各自的實驗室,分散在這棟樓的每一層,各自分工工作。
這是他們近段時間最重要的大事。
光是一個肝移植,就難度那麼高了,這還要搞器官簇整體移植……
這下,突然發現眼前的路,變得平坦了,好走了。
這支團隊,主要負責的是「在無肝期、無器官簇期時,患者體溫的保溫任務」。
這時,趙培儒來到了項目組。
如果用上趙培儒的這種方法,等於是直接另闢hetubook.com.com蹊徑,之前的七個難關,一下就被繞開三個!並且,由於使用了新的方式,一些疑難點,直接就不用考慮了。另外一些疑難點,也變得簡單了。
韓主任聽的,如醍醐灌頂!
隨著趙培儒的講解引導,馮正源心裏,也越來越火熱。
馮正源看著平板,腦海里閃過趙培儒剛才囑咐他的幾十條建議。
「對啊!」
副會長王俞苦笑道:「趙主任的心情和目標、野望,我是能理解的。」
趙培儒算算時間,從接到項目到現在,才過去了半個月。
果然,韓主任苦笑一聲,露出比馮正源教授還要難看的臉色。
周禾平也點點頭:「這點確實沒錯。」
「趙主任選的這條路,太難走了。」
至於高難的方向?他們認為還是應該放在更長遠的時間,慢慢積累,多年後,當技術和理論知識積累夠了,發展起來了,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而是直接把項目的完成度,給拉到了百分之百!
如果是讓他們其他幾省來承接項目,他們肯定會選擇稍簡單一些的「優質方向」,也就是「簡單方向。」先把項目低質量完成了再說。
趙培儒先來到了五樓左邊,馮正源教授的團隊。
「江南省,打算走『器官簇移植方向』?」
趙培儒一看韓主任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順利。
他道:「整體器官簇移植的技術難度,根本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完成的。」
走的太坎坷了!
十個項目組。
周禾平的幾個弟子,都搖頭一笑。
「組長,您這種方式,太妙了!」
引導好一個了。
……
而各支團隊現如今都已經走上正軌,在他的引導下,大概還需要一個月時間,就能把所有難關都攻克了。
組委會的這些領導,是最希望江南省能成功的。
這個項目工程,太龐大了,即便是分給十支團隊,每支團隊所負責的細分領域里,依然有數不清的難點需要攻克。
這韓主任團隊,壓力估計是所有團隊里最大的。
「其他五個難關,更是一點思路都沒有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