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外科藝術家

作者:醫用口罩
外科藝術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這趙培儒也太自信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這趙培儒也太自信了

「請問,您預計該項目,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完成?我相信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很關心這個問題。」
所以,福省也加大了對江南省,對863項目組的關注。
葛建明愣了。
蘇省。
「只是……」
「兩個月時間?」
「而在那之後……就是進入實例實驗階段。」
眼前突然就開闊起來!
在周禾平這種已經拿過大量獎項,參与過好幾個重大項目的「老牌專家」眼裡,趙培儒只是一個想刷存在感,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是863項目負責人的暴發戶。
眾人眼睛里,滿是紅血絲。
想要高光時刻?等項目真正成功后,再高光也不遲。
「這段新聞,真的假的?」
眾人終於明白了863計劃,有多偉大!有多宏大!
電視專訪,和新聞報道有所不同。
剩下的時間,趙培儒幾乎都在休息。
「話說,趙組長的腦子是真好用啊!硬生生能從一團迷霧中,給咱找出一條路出來。」
王副會長:「趙主任在電視上說,項目預計在兩個月左右能攻克,這事您也知道嗎?」
「預計,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語氣會很官方。
也不明白這計劃意味著什麼,重要性有多大。
與此同時,江南省的各層領導和大佬們,也看到了這則新聞。
「這個項目的最大功臣,無疑是他!」
當然要讓播了。
在新聞專欄上播放這些話,對趙培儒是有利的。
眾人對視了一眼。
「這趙培儒,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公眾面前表現了。」
「他說兩個月能完成?」
「咱國家最近幾十年來,能發展的這麼快,就是因為科技興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近幾十年來,最為重大的科技項目中,就有60%,都是出自這863計劃!」
葛建明心裏默認的「完成」,只是「做出初期目標」,畢竟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難怪現在全省上下,經常能看到關於863計劃的新聞,原來這麼牛逼!」
葛建明對電話那頭的王俞道:「上面給的時間限制,是三個月。」
「我們團隊所攻m.hetubook.com.com克的難點中的一大半,都是受趙組長的直接啟發。」
「下一步,我們就是整合所有團隊的成果,然後進行整體性推演了。」
「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啊!這真是咱做出來的成績嗎?」
所有的團隊,都認可這句話。
馮教授道:「要說最大的功臣,還得是趙組長。」
「竟然直接敢把明確的時間說出來?」
眾人眼眸中,都湧現出興奮、激動!呼吸也急促輕快起來!
在他們攻克難關的時候,總會有趙培儒的身影出現,指引他們走上最正確的方向。
事前,語氣會顯得「慫」一點。
「到時完不成,我看你怎麼辦!」
「苦日子過慣了。」
他哪裡知道,趙培儒說的「完成」,是整個項目進度的全部完成。
這才能將項目完成的時間,一再縮減。
趙培儒一笑,顯然是接收到了女記者的暗示。
十支團隊里,已經有三支團隊,在他的引導,知道,甚至是各種暗示明示下,已經提前完成了任務,這幾天時間,已經在做進一步推演和驗證工作了。
「完成了,最後一個難關,也攻克了!」
而這趙培儒,顯然是已經忍不住,想要提前享受高光時刻了。
姜教授笑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功臣!都值得表揚!」
「原來863計劃,是咱國家的重大科研方向,承載著華夏復興夢啊!」
當天晚上,江南省收視率最高的第一公共頻道,在新聞時段專門拿出十分鐘的時間,播放了這段專訪。
葛建明眉頭一簇。
很多普羅大眾,之前其實不太明白,什麼叫863計劃。
「這次好不容易承接一個863項目,就『自大』的找不著北了。」
每年上面撥付下來的經費,也是他們福省和蘇省拿大頭。剩下的,才會被江南省等省份瓜分。
「就連旁邊的蘇省,都沒能承接到這種項目呢。」
等於是用一個月,上了別人兩三個月的班。
最近這接近一個月時間,他們幾乎每天都在加班!每天工作時間,都在20個小時左右!
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換成是他們,肯定會說,會在上級規定的三個月時間內,盡全力完成任務,不辜負國家和老百姓對他們的信任。
三個人分蛋糕,肯定比兩個人分蛋糕,要少。他們福省的日子,也會跟著不好過。
雖然他們福省也是醫療強省,但他們的優勢和長項,不在「肝膽胰」領域上。所以這次的863項目,他們本來也沒希望,所以比較佛系。
「原來,他是已經對裏面的很多技術難點,早已經有方向性的思考了。」
江南省醫學會的王俞副會長,這個時間點,正在家裡陪老婆孩子。
眾人:「咱竟然能只用一個月時間,就拿下這麼龐大的項目工程了!」
目前。
江南省的老百姓,最喜歡和旁邊的蘇省做對比。
記者顯然也知道這點,她也知道趙培儒的為難。
「這一方面好事。」
「但同時……到時一旦完不成項目,或是到時限沒完成,那就成壞事了。」
這樣,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舒雲教授琢磨道:「難怪趙主任會選擇這條看似最難走的路,而且還信心滿滿。」
這記者一是和趙培儒比較熟悉了,善意地提心他。二是記者背後的單位有官方背景,自然還是要考慮到這則新聞的社會影響的。
記者向趙培儒提了很多問題,趙培儒也應對的很從容淡然。
「這才能推動著我們,不斷往前!」
科研類工作,是最難用時間去估量的,因為技術難關這種東西,不僅需要底蘊積累,還需要「靈光乍現」,說不準什麼時候才能攻克。
所以這次,江南省的老百姓,都有種自豪感。覺得他們終於在某個角度上,超越了蘇省。
他的最高夢想,是拿到共和國勳章,成為世界一流的醫學專家。
這些年來,福省和蘇省,一直是東南五省中實力水平最高的兩省,屬於醫療強省。
他前世是醫學生,今生也是醫生,本來就志在成為國家棟樑,成為醫學專家、國家工程院的院士……
打算,來給項目組最後助推一把力。
但作為普羅大眾,又m.hetubook•com•com需要一個確切的時間。
難道這次的項目,真能兩個月做出初期目標?
「三個月做出初期成績,或是確定可行的研究方向。項目才不會流轉出去。」
萬一要是失敗……到時輿論引起的反噬,會很可怕的。
這段時間,趙培儒過的太悠閑了。
但看到這則新聞,他們也開始關注起來。
「開始手術治療病人了!」
可等他一看晚間八點的新聞:「這趙主任……」
趙培儒來到科研和教培中心大樓。
「敢冒然說出這種承諾性話語,還給了自己一個補償的時限?」
這和她想象中的回答,不一樣啊!
採訪完后。
「要是沒有他的那些提點,我們恐怕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想到解決的辦法。」
就像新冠疫苗沒出來時,醫療科研工作人員就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一秒,但普羅大眾卻又急切地想要知道一個時間,最終,只能是給出一個大概的,模糊的時間段。
「而剩下的技術難題,也都有了研究方向。距離項目完成,應該不會太遠了。」
老百姓們看過新聞后,終於明白了這個項目的重要性。
趙主任這張嘴啊,是百無禁忌,什麼都敢在新聞上面說啊!
「那江南省,距離徹底邁入醫療強省,就更近了。」
到時候,恐怕就是三個醫療強省,來瓜分經費的大頭了。
趙培儒這個人,實力水平強,說到做到!說多長時間完成,就從來不會拖延。有趙培儒一句肯定的話語,他就能放心很多。
周禾平周老冷哼了一聲:「這江南省,一直是中等省份,十幾年來,都沒承接過什麼重要項目了。」
所以長時間的沒上手術台,趙培儒都有點想念了。
二十天時間,轉瞬即逝。
今晚難得的沒有公務和應酬,可以在家裡,安安心心的陪伴家人。
「項目組的難題,差不多快解決完了。」
……
科研樓里,傳來一陣歡慶聲音。
他連忙給大會長葛建明撥通電話。
他的第一反應,是驚喜!
「算算時間,也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江南省成為醫療強省是和-圖-書必然的!
趙培儒笑道:「沒事,這都可以播。」
韓主任也點頭道:「我們團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趙組長的指點,我們是不可能把進度推進這麼快的。」
而如果江南省這次,順利的完成863計劃項目,那組委會絕對會加大對江南省的重視程度,對江南省回報以各種資源的傾斜。
但,面對電視,面對大眾,必須給出一個預估時間。
「難道這江南省,真能靠單省,就完成這麼龐大的項目工程?」
想做手術了。
「把這麼大的事情公開,無形中會讓全省醫務工作者,和老百姓,心裏形成某種期待。」
而剩下的七支團隊,進度也都不慢,幾乎都是到了最後幾步。
女記者得到了趙培儒的確定,心裏也多了幾分底氣。應該是項目組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項目計劃表,難題也已經攻克的差不多了,趙培儒這個第一負責人,才敢面對攝像機,說出這種話。
福省。
他開口道:「目前,我們項目組整體的進度推進比較喜人,已經攻克了多個難點。」
沒有誰,敢準確說出「XX個月」這種話。
眾人都點頭,他們對此,都有切身的感受。
趙培儒又走了一圈,給予這剩下的七支團隊,分別開了開小灶。
科室、教培中心、保膽項目等等工作,他已經暫時性的都推掉了。
而這,也只是需要他偶爾的前往科研樓,查看一下各組進度,引導一下各組,暗示他們如何攻克難關。
她暗示旁邊的攝像機先關掉。
葛建明稍稍一反應,便笑道:「這事我知道,省電視台先和我聯繫過,是我同意採訪的。」
但,相比起他們做出的成績來,這點疲憊,又算得了什麼?
因為蘇省經濟發達,所有行業都能得到良性發展,各方面都比江南省要好。
「葛會長,您快看省公共頻道,趙主任上新聞了。」
「趙主任,這可是要在全省公共頻道的新聞上播的,您確定剛才這段話,可以上新聞嗎?」
「如果真做成了……」
開完小灶后。
他作為副組長,自然是要表態,表揚眾人的。
這天。
當所m.hetubook.com.com有難點,全都攻克下來的那一剎那,眾人只感覺……
王俞也心裏一嘆。
往往當時他們還不明白,但等走完正確方向後,這才後知後覺的明白過來。
鏡頭外,女記者朝趙培儒眨眨眼,示意趙培儒說一個寬鬆一些的時限,給自己留一些餘地。
最後,記者問道:
她也採訪過一些醫學項目的專家負責人,他們的回答,往往是「明后兩年,預計能開始對公眾開放」,或者是「今年後半年,能投入試驗測試」。
這麼一比較,趙培儒所說的兩個月時間,其實也可以接受了,不算很驚人。
「這趙培儒是863項目組的第一負責人,他敢說這種話,就說明,項目組的推進進度,應該是不錯。」
但當他們印證了真實性后,嘴巴都張大了!
眾人第一反應,這是某些自媒體炮製出來的假新聞。
新聞報道中,趙培儒只會簡短的出現個30秒,最多也就一兩分鐘時間。
休息的手都有點癢了。
看過新聞后……
很多醫學專家,在這種時候,會說一個比較寬裕的時間。這樣,到時能提前完成,大眾自然高興,也會覺得你比較厲害。
只過問一個863項目組。
除了每天上班打卡之外,就沒有什麼事了。
「咱江南省,能承接一個863項目,說明上面對咱非常重視,同時也說明咱自己的實力足夠高!」
他這話一說,女記者都呆住了。
「那……好吧。」
「這趙培儒,也太自信了點吧?」
福省的專家和領導層,對這次的863計劃,反而並不是特別關心。
趙培儒預計,再有一周左右,所有團隊能全部「攻克」掉難點了。
而專訪報道,會用一整個欄目板塊,大約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專門為觀眾講解和分析,趙培儒所負責的863計劃項目對江南省的意義,對整個醫學行業乃至對整個國家的意義。
隨後,女記者推心置腹道:
周禾平嗤笑一聲,搖搖頭:「這趙培儒,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還是太沉不住氣了。」
「會給他們以信心刺|激。他們自然,就會加大關注量。」
這很讓人震驚和意外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