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入夜前
長孫貢卻是轉頭看向殿外:「想來,太孫殿下應當也快要過來了吧。」
朱允熥面不改色,沉默不語,打馬從這些人眼前走過。
「去吧。」
只要一聲令下,大軍便可沖入城中,依照炆廢人給出的名單和位置,前往捉拿一干反賊。」
王府長史看著同樣是一臉笑容,和陽曲縣縣令岳興會連袂而來的太原府知府宋生貴。
長孫貢笑而不語。
朱允炆走到屋門外,回頭看向秋娘,臉上露出笑容:「走啦。」
秋娘仔細溫柔的為朱允炆披上大氅,系好衣帶。
景川侯曹震身披重甲,腰佩戰刀,目光陰沉的掃向周圍角落裡的巷道。
女人在屋裡翻找了一陣,取了件大氅出來。
文書面有難色,想了想還是將李府送來的禮單推到了長史面前。
但是今年不一樣。
秋娘被裹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站在廚房門口,臉上帶著自豪的笑容望著正在為自己烹飪食物的男人。
朱棡立馬哈哈道:「瞧我這記性,差點忘了正事,咱們還是一同去外頭等著吧。」
屋裡。
以至於讓他在今晚喝了小半斤的北方燒酒。
或者可以說,今年晉王生辰,李家是全然沒有放在心上的,屬於是應付了事。
文書不敢吱聲,連連點頭小心的將李家的禮單塞進自己懷中。
朱允炆想了很多,最後還是沒有將所有的事情都說出來。
「這是前幾日落雪的時候,那個劉先生讓人送過來的,今晚穿上吧。」
油熱了。
柳良挪挪嘴,白了周雲坤一眼。
前頭街面上,有官府差役和王府護衛遠遠的看到朱允熥的隊伍進了城,便立馬轉身往晉王府方向趕過去通報消息。
王府長史低頭一看,臉上同樣露出意外之色。
地位越高,來的越晚。
隱隱約約,遠方已經有鼓樂聲傳來。
朱允熥笑看著此刻的太原城。
將做好的菜都放在一個托盤裡,朱允炆卻是動作不停。
她的臉上滿是猶豫,躊躇許久。
說完,朱允炆開始將鍋里的魚翻面。
朱允炆重重的點著頭:「m•hetubook•com.com一定會的。」
秋娘頷首,低聲道:「二郎是要去三王叔生辰宴嗎?」
滋啦……
秋娘默默的搖著頭,雙手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的放在肚子上:「就想待在二郎身邊。」
而那負責記錄的文書,卻已經是臉上帶著一些不安的,視線一直不曾離開過長史半分。
此時屋外日暮漸昏。
當長孫貢幾人在王府長史的恭迎下走進大殿,所有人都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秋娘望著站在灶台前忙碌的朱允炆,眼睛里浮現擔憂的神色。
「問長史安,老朽今日攜子而來,略備薄禮,特為王爺生辰賀。」
小院里的廚房,不斷發出烈火熱油的翻炒聲。
王府長史躬身彎腰:「藩台客氣,眼下王爺可就等著幾位過來了。下官這就引諸位入府,稍晚些一同迎接太孫入城。」
撒了一把蔥花,鐵勺並著筷子,將魚盛碗中,魚湯和豆腐一勺一勺的盛起。
才是太原城裡那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到場的時候。
火焰在鐵鍋里翻滾著,鐵勺在朱允炆的手中不斷的律動著。
朱允熥是大明朝的監國皇太孫,出京之後便是如皇帝親臨的權威。今夜,只有等朱允熥進了太原城,包括晉王都得要走出王府,大開王府正門,迎接朱允熥進府,然後才能開席。
「傻丫頭。」朱允炆苦笑著臉:「等下吃完飯了,我出去一趟,你在家裡安心待著,哪裡都不要去。」
說罷,他便當先邁出腳。
「下官恭迎府尊,見過縣尊。」
又是一陣滋啦滋啦的聲音。
晉王府長史滿臉紅光,合手站在王府門前,迎接著一位位上門為晉王祝賀的人進府。
晉王府前的大街人滿為患,若非有官府差役和王府護衛在街上留出了可以讓人通行的過道,恐怕這裏已經是水泄不通,難以動彈了。
周雲坤臉色一愣:「今天不是說好了要將王爺給灌倒,怎地你個柳良現在臨陣叛變了?」
王府長史低語了兩聲,收斂神色看向文書:「將禮單收起來,莫要被https://www.hetubook•com•com傳出去了!」
朱允熥身著明黃常服御馬慢行,左右有兵馬護衛。
秋娘有些期待,卻依舊緊張不安。
王宮正殿。
「末將恭迎皇太孫殿下入城!」
女人站在門下,臉上滿是柔情和期許。
今日里換上了一身大紅衣裳的晉王朱棡,正一手插在腰間玉帶上,一手不斷的招呼著眼前過來祝賀的人。
晉王府長史心生疑惑,到了跟前,低聲道:「怎麼了?」
秋娘很溫柔卻固執的攔下了還想收拾碗筷的朱允炆,將其推到了裡屋。
「能有什麼危險?」朱允炆笑了一聲,安慰道:「城裡城外到處都是大軍,今晚王府裡頭都是達官顯貴,官府也定然會在城中布置差役巡防,不會有什麼事的。」
王府長史這才重新回到門前。
汾水裡的大鯉魚整條下鍋。
宋生貴快步上前,到了王府長史跟前:「長史言重,我太原府亦是在晉王藩國之內,太原府諸多地方都要仰仗長史在王爺面前美言幫襯。」
君子遠庖廚的事情,早就因為他在中都沒有食物餓著肚子的時候被忘記了。
更遑論是那應天皇城裡凡遇宮宴,必備的戲班子。
王府長史臉上笑吟吟的,瞧了一眼臉色有些不太對勁的陽曲縣縣令岳興會:「王爺已經在正殿,二位快些過去吧,我還得在此等著三司衙門的上官過來。」
秋娘點點頭,情緒複雜的向屋子走去。
秋娘發出一聲驚呼。
氣氛在這一刻好到了極致。
長孫貢點點頭。
朱棡則是一把拉住柳良:「今天再比一比,先給咱們的臬台干倒再說。」
柳良臉上一紅:「我那是未曾有準備。」
這份喜悅和期待,也感染了朱允炆。
穿過城門。
可放在李家頭上,那就是九牛一毛。
晉王府沒有養戲班子,但這太原城裡那些個晉商家裡頭,哪一家是沒有養著一支戲班子的。
咚咚咚。
只是今日乃是晉王生辰,有些規矩還是要守的。
王府正殿前的廣場上,好幾個戲班子同台上映。
和_圖_書
「殿下,行在大營官兵,此刻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地道,最前頭的會在炆廢人那處小院等候。
這已經不是二郎第一次做飯,但每一次都能讓秋娘感動良久。
太原城外,鎮遠門下。
也正是這是,山西道三司衙門主官的車轎已經是同時出現在晉王府門前。
朱允炆目光閃爍,握住秋娘的雙手:「放心吧,等過了今晚,說不定我們還能趕在年前回家的。」
一邊清洗著過,一邊忙著回頭看向站在門口的秋娘。
朱允炆這時候已經刷好了鍋,開始往鍋里倒油。
「真的嗎?」
「那是我們保命的東西,有這個在,太原城就不會出什麼大事。」
「放心吧,早點歇息,若是我回的晚,不必等我。」
朱允炆麵帶笑容,默默的注視著為自己操辦這一切的女人,伸手撫摸著對方那滿頭秀髮。
太原城鎮遠門守衛衛所千戶官,領著一干麾下,站在鎮遠門下,高聲呼吼著。
夜色降臨,滿城的大紅燈籠已經被點亮。
她低語道:「昨夜你也很久才睡著。」
待宋生貴兩人進了王府。
想到或許馬上就能離開太原城,回到家裡,秋娘臉上帶著淡淡的喜悅。
他有些意外的轉過頭,看向臉色緊張的秋娘,眉頭不由漸漸皺起。
城中那些個在三司衙門和富可敵國的晉商面前,只能算作是小門小戶的人家,早早的就帶著賀禮進了晉王府。
秋娘點點頭,只是等不等男人,卻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長孫貢幾人趕忙上前。
朱允炆靜靜的關注著鍋里魚肉的熟度,轉頭看向秋娘,搖了搖頭:「去不得,就是在外頭看看情況罷了。」
秋娘不太懂,那條地道很黑很長,以至於自己沒有勇氣去看一看地道的盡頭會是什麼地方。
不久后,山西道晉商魁首,李府大院掌舵人李文相也已經是帶著李本干下了馬車,走上王府門前。
長孫貢身為山西道藩台,當先開口,說著一番客套話。
四人聯袂登上台階,到了長史面前。
這等禮單若是旁人,可能算得上是www.hetubook.com.com大手筆。
雖然知曉今夜定然會有大事發生,但晉王府長史仍然是滿臉的笑容,點著頭答應了宋生貴的邀請。
朱允炆做完了一切,已經是滿滿一托盤的飯菜端在手上。
滋啦滋啦。
華燈初上,已經是歌舞喧天。
若是放在過往,或是別處,這些負責記錄禮單的人,定然是要將禮單上的賀禮給高聲報出來的。
柳良立馬附和著:「下官定為王爺前驅,干倒周臬台!」
柳良目光掃過大殿內的環境,在一旁說道:「王爺的海量,山西上下誰人不知?便是我等幾人加起來,也比不得王爺半分的。」
隨後,她又從箱子底下拿出一個香囊福袋,掛在了朱允炆的腰上。
守衛在城門外的行在大營官兵,以及城門內的太原守備衛所官兵,早已將路給清理了出來。
甚至是前些日子在太原城外,為了迎接朱允熥北行行在,而準備的太原鑼鼓,晉王府裡頭今天也準備了好幾班。
長史側身頷首,引著李文相進了王府偏門,這才轉身回到門外。
「這是前幾日在拱極門那邊的報恩寺求來的,二郎可千萬不要弄丟了。」
晉王府長史只是淡淡的看了文書一眼,便重新笑容滿面的看向李文相:「李先生一家這麼多年勞心邊關,又為太原府賦稅貢獻良多,該是王爺酬謝李先生才是的。快請進,請進。」
朱允炆手上的動作很快,三兩下一盤臘肉炒蒜薹便已做好。
王府裡頭早就熱鬧不已,鼓樂不歇。
眼前驟然放亮,入眼處皆是一盞盞的大紅燈籠。
「誰讓你翻舊賬?」
朱允炆輕嘆一聲,將一旁的豆腐和幾片青菜倒入鍋中,蓋上鍋蓋,轉過身走到了秋娘面前。
朱允炆皺著眉,輕聲道:「再做一個湯就好了,廚房裡油煙重,你快去屋子裡待著。」
秋娘面有猶豫,輕聲詢問著:「會有危險嗎?」
幾人進了王府。
秋娘才終於開口道:「那地窖里的地道……」
這些人還進不了王宮,只能在前頭布置的席位上有一席之地,王府的副典儀守在前面招呼著https://m.hetubook.com.com人們。
朱允炆趕到灶台前,揭開鍋蓋。
朱允熥點點頭。
「其心昭然若揭啊!」
「碗筷我來收拾吧,二郎還要出門,記著早去早回。夜深了路難走,路濕地滑,小心腳下。」
一張張八仙桌從宮門一直排到了正殿前的台階下。
那負責記錄的文書看了一眼李家送來的禮單,只是一眼,臉上便露出一抹詫異,不禁抬頭看向長史。
當夜幕降臨,星火明亮的時候。
朱棡張開雙手,哈哈大笑:「可算是等到你們幾個了!快快過來,今晚本王定要讓你們不醉不歸。」
翻過身,魚的一面已經被油炸的金黃。朱允炆轉身到了灶台後,小心的整理了一下鍋底的柴火,而後重新站在鍋前。
說著話,李文相已經是回頭示意家中的僕役,將一份禮單送到了王府門前負責記錄的文書面前。
值不得多少錢的福祿壽米糕,一方壽山石雕塑擺件,蜀錦一十八匹,蘇綉一十八匹。
……
「那咱們就借三王叔的生辰,給太原城上演一出好戲吧。」
殿內太原城有司衙門官員、晉商縉紳翹楚紛紛跟隨。
將魚兩面都煎好的朱允炆,剛剛將一盆清水倒入鍋中,一陣滋啦聲中升起一團白煙。
長孫貢、周雲坤、柳良、郭玉闖四人像是約定好的一樣,同時出現在王府門前。
周雲坤在一旁噗的笑出聲,指著柳良便調侃道:「我可還記得去年,軍門你是頭一個在王爺面前敗下陣來的。」
「魚湯快好了,先回屋收拾一下桌子吧。」
「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晉王爺生辰,太原滿城賀之。我等今夜,前來叨擾,討要幾杯酒水。」
宋生貴點點頭:「長史今日操勞,待年關前太原府做東,請了長史和王府司諸位一同慶賀年關。」
哐哐哐。
只見李文相帶來的禮單上,非是那琳琅滿目的賀禮,僅僅只有幾段字。
放在往年,晉王生辰,等他們幾人到場之後,這席也就可以開始了。
說罷,他轉頭看向熱氣騰騰的灶台。
一股蒸汽撲面而來,伴隨著那新鮮的魚湯豆腐香味,止不住的往鼻子里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