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法家滿寵
就連想著在明天的辯論大會上一鳴驚人的鹿門眾人,也不由自主的陷入了爭論之中。但很顯然,他們的水準之高,不是尋常人可以撼動的。
只見汲騫瞥了一眼兩邊的人,隨後對著傲然而立的滿寵拱手作揖道:「滿大人,鎮北王有請,請大人前往王宮一敘。」
陳然今天一整天也都陪伴在諸葛亮身旁,對於諸葛亮傑出的表現,她自然是開心得不行,眼角都帶著迷人的笑意。
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組團爭論的人,每家的學說都有獨到之處,都不服其他學術傳承,甚至同一家的學術都有著不同的分支,分支與分支之間也少不得要辯論一番。
法家講究的是依法治國,而道家追求的是道法自然,兩者之間本就存在著天然的對立。
隨後陳風繼續道:「伯寧過於拘泥此節了,要知道法家雖好,但馭國如果只是從嚴而不懂剛柔並濟,那便會形成苛政,最終於國不利。以孤之意,外儒而內法,更兼濟百家之所長,才是長治久安之國策。」
爭論從軍樂台一直蔓延到城中,從城中一直蔓延到西郊文曲閣,從文曲閣再蔓延到逐鹿學院內部……甚至連北軍的官吏們,也投入爭論的大潮之中。
陳風看著滿寵的背影,久久不語。他有時候也想不通,以自己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依舊有很多的人才hetubook.com•com讓他愛而不得。這是要感慨漢人之氣節呢,還是要感嘆自己的人格魅力還有待提升呢……
幾番言論下來,就逼得辯論的對方吶吶無言,這其中諸葛亮共開口三次,每次都能一語切中要害,讓前一刻還雄赳赳的辯論者下一刻就失了聲。
陳風見狀,淡淡的道:「伯寧可要想清楚了,只有得天下者,才有制定國策的能力。汝來北境也有一段時日,莫不是認為孟德有阻孤一統天下的能力?」
滿寵似乎早就知道了陳風會有這麼一問,臉上並未有任何驚訝之色,只是拱手鄭重的問道:「殿下全程聽了下官在軍樂台上的演講,自然是知道下官之宏願的。不知殿下是否有意,攬申、商之法術,廢諸子之雜學。」
陳風緊緊的盯著滿寵,看著他誠摯的眼神,最終還是一嘆,搖了搖頭如實言道:「諸子學說,各有所長,可不是伯寧口中的雜學。」
這一下鹿門學院的人都來了興趣,今天滿寵在台上的表現他們都看在眼裡,雖然對於滿寵的言論,他們並不苟同,但是不妨礙他們佩服這麼一個有識之士。
唐城內外的各大酒肆可謂是人滿為患,前幾日還風靡全城的武人們彷彿在今天都失去了色彩,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文人身上。
滿寵也是眼中精芒爆閃,他m.hetubook.com.com微微點頭,朗聲道:「請將軍前頭帶路。」
聽到汲騫這麼說,老者也點了點頭,隨後對著滿寵冷笑道:「殿下心中韜略萬千,從逐鹿學院的百家爭鳴就可以看出,殿下是不會獨尊一家之學說的。你那攬申、商之法術,廢諸子之學說的願望,恐怕在我北軍無任何立足之地。」
聽到陳風這麼一說,滿寵頭也不回的道:「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丞相只要能弘揚法家,與殿下之爭也並非全無勝算,我們拭目以待吧。」
————
陳風盯著滿寵,隨後笑道:「法家之理念,與孤之治國之策不謀而合。若要舉國上下皆能政通人和,嚴於律法乃是重中之重。」
陳風回想起前世在某本書上看到的,曹操和曹丕的政治方略轉變,使得儒家失去了正統的地位。曹操「攬申、商之法術」,受先秦法家思想影響很大,不官不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而這一影響,也一直延續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政治上推崇法家,更是以其為國策統一了北方之地。
……
陳風示意滿寵在大殿中坐下,並屏退左右。偌大的殿中,此時僅剩下陳風和滿寵二人,顯得格外的空曠。滿寵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絲毫沒有膽怯或者激動之意。
道家領袖之言,所有人是聽到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但不管怎麼說,鎮北王對於法家一定是非常看重的,不然也不會有今夜單獨召見的情況出現了……
這麼說來,歷史上,滿寵想要推行的國策,在曹操那裡可能是真的落到實處的。
此言一出,道家之人臉色一變,圍觀者也大嘩。
陳風還是低估了百家爭鳴所帶來的影響力,唐城內外一日間好像變成了學術演論的聖地。
滿寵聞言,眼神微微一暗,淡淡的搖頭道:「丞相於下官有知遇之恩,不忍相棄,鎮北王剛剛之言,切莫再提。」
在他看來,這隻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而司馬孚則是面色發黑的跟了一天,越是和諸葛亮相處,他就越發覺得自己多有不如。諸葛亮就彷彿是一道他永遠無法翻越的溝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儀的女孩慢慢離自己遠去……
以滿寵的秉性,他相信,等他入主中原之時,滿寵依舊會為了心中的執念,加入北軍!
滿寵心中一喜,躬身一禮道:「在下早就看出鎮北王有此意,北軍治下,律法嚴謹,賞罰有度,北軍能有今日之成就,乃是執行了法家之道啊。」
隨後汲騫言道:「本將也不知緣由,但請老大人放心,主公心中自有計較……」
滿寵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上馬能征戰,下馬能治國的人才,唯一的缺陷,可能就是過於偏激https://m•hetubook.com.com和執念了。
陳風一笑,問道:「孟德就能夠接受你的攬申、商之法術,廢諸子之雜學?」
滿寵聞言,雖然面色如常,但是眼中精芒一閃而過,隨後起身拱手言道:「不知鎮北王對法家之言論,持何觀點。」
陳風知道,滿寵所謂的知遇之恩不忍相棄,只不過是一句託詞而已。他以法家領袖自居,心中所有的忠義仁孝,都抵不過發揚法家之念,如果陳風真的能夠獨尊法家,滿寵一定會納頭便拜,不帶一絲猶豫。
他雖然不知道陳風想要做什麼,但是如果北軍能夠支持自己的理念,並重用法家之人。以北軍之影響力,法家恐怕真的有機會超越儒家,重新成為士林之主流學派了。
不過對此,陳風並未太過糾結。
說完,他大步踏出大殿,頭也不回的走了。
只留下一眾圍觀之人竊竊私語,他們心中既可惜錯過了一場好戲,同時也對鎮北王將做出何等決斷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酒館外有人喝道:「西街口,法家的人和道家的人辯起來啦。」
汲騫對著老道拱手作揖,姿態也放得很低,畢竟這些逐鹿學院的教授在北軍的地位都是很特殊的,輕易得罪不得。
滿寵見陳風沉默不語,便再度拱手一揖,言道:「如無他事,下官便先行告退。」言罷,轉身就走,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這種類型的學術爭和*圖*書論,也絕對是最有看點的,就看誰能駁倒誰了。
陳風在王宮大殿中接見了滿寵,說實話,陳風是打心底喜愛這個什麼都敢說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的。
話已至此,陳風也不想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孤有意留汝于北境,執掌法典之修撰,不知伯寧意下如何?」
陳風率先開口道:「伯寧今日之說,孤全程都聽了。」
陳風一樂,這傢伙看著正經,沒想到也會給自己的學派貼金……北軍之強盛,可不僅僅只是法家一家的功勞。
不過註定是要讓眾人失望了,就在石廣元帶著眾人擠開人群想要近距離觀看辯論之時,一隊披堅執銳的北軍將士將人群分了開來,為首之人赫然是陳風的親衛大將汲騫。
滿寵身形微微一頓,但並未回話,只是跟著汲騫就這麼走了。
道家的領袖是逐鹿學院的一名老教授,他雖然鬚髮皆白但精神頭卻十分的好,只見他上前兩步攔住汲騫,開口問道:「汲將軍且慢,主公這是……為何主公要單獨召見這位滿大人…滿大人可是曹操…曹丞相之人,這于情于理都不合啊。」
鎮北王不請儒家之人,不請道家之人,也不請其他學術之人,唯獨就請了法家的領袖,這是何意?難道北軍要尊崇法家?
滿寵傲然道:「丞相雄才偉略,自然知道什麼才是強國之根本,或許現在還無法做到,但日後必定是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