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現實與想象
搞不好,隨便一個第三世界國家都能搞出來。至於美國、歐洲、日本,那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就是舉手之勞。
或許是一些二流廠家生產的吧。
在他們看來,這樣簡單的東西,根本算不上高科技。
似乎,好像,這日本人做的電動車,怎麼沒有中華製造的好看呢……
相對於如日中天的日本,中國卻仍身處泥沼中艱難掙扎。面對發達的西方世界,超英趕美成為一句笑話,唯一能夠讓國人驕傲的,僅僅是能夠吃透國外先進技術,做到國產化,就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
「等等,」有領導截住他的話,問道,「你是說美國、日本,做不出來你們這種電機、電池?」
超過日本?
上面印滿了日文,夾雜著少量漢字,但從圖片看,樣子的確是電動自行車。
杜煒逸不察,仍在繼續講解:「正如各位領導所見,電動自行車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電機和電池這兩部分。但是,也就是這兩部分,卻難倒了全世和_圖_書界的科學家。為什麼?因為他們做不出來……」
電動自行車的結構,一眼便知,確實很簡單。與普通自行車相比,無非是多了一個電機、電池,同時在把手上安裝了一個控制系統。
杜煒逸有著年輕人的銳氣,說話不像中老年人那麼面面俱到,聽葛書記問到中華製造最值得驕傲的地方,當即就衝口而出道。
太可笑了!
「各位領導似乎不信?」
難道你覺得我們都是傻子,你說啥我們都信?
雅馬哈、本田、三菱……
杜煒逸不懂他們的心理活動,以為領導真的重視,情緒亢奮,立即滔滔不絕解說起來:「電動自行車,從結構上講,就是為自行車安裝上一套電機驅動裝置,使其可以自動行走,減輕騎車人的體力消耗……」
杜煒逸為了在市委領導面前爭光,可是做了周全準備。他從自己騎的那輛電動自行車車兜里,取下一個真皮的公文包,打開,從裏面取出一疊花花綠綠的印
和_圖_書刷品,恭敬地遞過去:「各位領導請看,這是我們從日本,收集來的助力車宣傳單,上面有具體的參數說明。」
敢說這話的人,不是在做政治報告,就是在說胡話。
聽完杜煒逸的話,一群領導不但沒有被說服,反而神情不善。有人表面貌似讚賞,心中完全不信;有的似信非信,面帶懷疑;有的則根本不信,看杜煒逸的眼神充滿凌厲。
你吹牛可以,大致吹吹就可以了,重點要放在國產化上,別一個勁說自己比日本人強。這種不顧事實的瞎吹,實在是令人反感。
就連美國人都承認日本科技的發達,以至於有自信心過度膨脹的日本政客,寫出了《日本可以說不》的書籍,得意洋洋地宣稱日本已經重新成為世界大國。
因此,在日元升值的嚴重後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的時候,日本在世界眼中的形象,都非常高大。
宣傳嘛,可以理解。
「哦?到底怎麼個先進法,你能給我們這些外行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說道說道嗎?」葛書記望著他,很感興趣地問道。
對於中華製造的技術,居然超過了日本人這種話,他們其實不是太相信。
其他陪同領導,也都笑容滿面,看著杜煒逸。
太不尊重領導了!
日本又正值朝氣蓬勃,達到最鼎盛的時期,經濟、科技,無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廣場協定讓日元極具升值,在讓日本產品失去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讓日元變得值錢,讓日本人民普遍成為中產階級。
「這是從日本收集來的?」幾個感興趣的領導靠過來,從他手上接過宣傳單。
至於電池,日本的電池蓄電量非常有限,助力車最大行駛里程不超過十五公里。但是我們研發的新型電池,在全電推動的模式下,保持二十公里持續驅動,足以行駛四十公里以上……」
「這就是你們研發的電動自行車吧?」
太誇張了!
這現實與想象,咋不一樣呢?
此刻,他們看著杜煒逸,臉上帶著寬容和*圖*書的笑容,打算隨便他說什麼,他們都認可。就像家裡的老人,從不戳穿小孩子吹的牛皮一樣。
全都是鼎鼎大名,如雷貫耳的大品牌啊!
「當然是真的!」
市委眾領導看著眼前的樣車,紛紛點頭。
「沒錯!」杜煒逸聽人質疑,不但不怕,反而鬥志昂揚,將所學的談判技巧發揮到了極致,容光煥發道,「日本人做的助力車,最大的缺陷是啟動軟而慢,它需要不斷蓄積電壓,然後才能啟動。其次,日本的助力車爬坡能力很差,基本上十五度以上的緩坡,助力車就上不去了,只能為騎車人提供少許助力。但我們這電動自行車車,因為採用了新型電機,功率大、啟動快、扭力高,加速度快,遠遠超過了日本!
他們看過宣傳單上的圖片,心中忽然隱隱有種感覺。
杜煒逸見他們已經看上了,順勢指著一張張宣傳單,解說道:「您手上這款,是雅馬哈生產的……,這一款是本田的……,您正看的,是三菱製造的……」
和*圖*書其他領導失笑地輕輕搖頭,不予置否。
開放十來年,國內不再封閉,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越來越多。大量進口的國外產品,還有好萊塢、港台電視電影中,表現出來的生活場景,都讓國人對比下來不由得自慚形穢,覺得雙方的差距大到不可想象。
這麼有名的大公司,做的電動車就這麼普通,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他們覺得何必跟一個小孩較真,杜煒逸說是,那就是唄。你一個堂堂市委領導,跟他爭什麼輸贏。難道以歐美日本科技之發達,還真做不出來?
葛書記略微跟杜煒逸交談兩句,就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那幾輛電動車上,興緻勃勃地走了過去,圍著轉了兩圈,笑著問道:「我聽說,你們這電動自行車比日本人的還好,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杜煒逸看著很精明的一個人,肯定不是說胡話,那麼他讓人宣揚的技術比日本人還強,顯然是為了推銷產品,而有意識地討好國人。
幾名拿著宣傳單在看的領導,臉上一陣青一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