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燈塔

作者:懵懂的豬
燈塔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九十六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

野豬河不僅僅是一條河,還代表著一個城市,當然,現在說它城市還有不符合實際,因為它更像是一個礦區,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本地的礦工。
根據之前的計劃,野豬河這裏的前進機場在最近五天內就完工了,但是,這場大雨不僅僅耽擱了尤里的行程,同樣也耽擱了這裏的工期。
儘管大雨瓢潑,可這片山谷的谷地里,依舊有無數人在忙碌著,這些人幾乎全都渾身赤|裸,滾成了一個個的泥人,他們利用肩扛的方式,將一根根圓木從臨近的山裡拖來,然後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將這些圓木搭建成一棟棟簡陋的木屋。
尤里從上周開始對濱海邊疆區正在修建的四個前進機場展開視察,野豬河前進機場是第三站,很不巧,他在這裏遇上了這場該死的大雨,後續的視察計劃不得不做出更改。
在這裏,之所以用鼎鼎大名來形容野豬河市,是因為後世,也就是一九八六年的時候,這裏發生了一件震動全世界的事情,該事件被稱為「611高地UFO事件」,吸引的全世界的飛碟研究專家、愛好者紛至沓來。
不過,那畢竟是以後的事情了,至於現在的野豬河,仍舊只是一個人口不過兩三千的礦工小鎮,但是,就在十幾天前,這個小鎮突然變的喧鬧起來,鎮子連同周邊地區的人口,陡然從數千增長到了將近十萬。
對於戰後的蘇聯,尤其是蘇聯軍隊系統來和_圖_書說,朱可夫擁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在這方面,別看尤里的聲望也很高,但終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而這篇文章在《消息報》上一經發表,頓時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國外媒體的觀點可以放到一邊,畢竟如今的蘇聯國內還看不到國外媒體的消息,也沒有專門針對蘇聯的廣播電台。
之所以有這樣的分析,也很簡單,畢竟發布文章的是《消息報》,那可是蘇共的機關報,如果不是斯大林劍指朱可夫的話,這樣的文章都不可能在《消息報》上刊登出來。
對這些日本戰俘,準確的說,是對這些日本軍人,尤里真是有一種搞不懂的感覺。這些傢伙的殘暴是舉世聞名的,說是最沒人性的軍隊也不過分,可一旦被俘,就像眼下這樣,他們又出奇的溫順,真可謂是任勞任怨,連一點反抗的意識都沒有,一個個真是表現的比狗還卑微。
瓢潑般的大雨沖刷著兩山之間的谷地,雨勢大的有些驚人,打在山岩上的雨水濺起的水花,如同煙霧一般隨著風勢,在空中激蕩,耳朵里能夠聽到的,都是嘩嘩啦啦的雨聲。
改名后的野豬河市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達利涅戈爾斯克,野豬河本身則改名為魯德納亞河,刀兵河改名為阿爾謝尼也夫卡河,西南岔則是切列姆沙內。
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媒體上,大都有對這篇文章的報道,這些報道大致分為兩和*圖*書個方向:一個是分析文章本身的內容,也就是拿著這篇文章做範本,同樣來點評朱可夫在戰爭的表現。另一個則是分析這篇文章背後隱藏的故事,也就是尤里為什麼要發表這麼一篇文章,而且還是發表在《消息報》上。
尤里發表在《消息報》上的批評文章,並沒有指名道姓的瞄準朱可夫,但是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文章點評到這種程度,也不用專門指名道姓了,稍一揣摩誰都知道是在批評什麼人。
這些驟然多出來的人,除了一部分是屬於遠東第2方面軍的士兵之外,剩餘的絕大部分都是被蘇軍俘虜的日軍戰俘。這些戰俘從中國東北境內集中起來,先是被解運到牡丹江,而後從那裡徒步數百公里,抵達烏蘇里斯克,隨即,又被分解成若干批次,分散到濱海邊疆區的數個地方。
不過,尤里可不確定他們的願望能不能實現,因為按照計劃的安排,等到這邊的前進機場修建完成,這些傢伙中的絕大部分,都會被轉運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去,這是斯大林同志親自下達的命令,他們需要在那裡的坎河河畔修建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沒有名字,只有一個代號:克拉斯諾亞爾斯克-45。
最初,被輸送到野豬河的戰俘人數超過十萬人,但因為一路上缺吃少穿的,再加上疾病,很多人都沒能堅持下來,還有一些膽子大的,則是在半路逃跑和*圖*書了。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篇文章的人,則提出這很可能是蘇聯又一次大規模清洗運動的徵兆,而這次將要被清洗掉的人中,很可能會有朱可夫。
野豬河這個名字實際上中文名,就像刀兵河、西南岔這些濱海邊疆區現有的地名一樣,其實都是當年的中文直譯過來的,如果前世尤里對蘇聯歷史有些了解的話,他就會知道再過不到三十年,也就是一九七二年的時候,蘇聯會一次性將全蘇上千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僅有的七個中文地名改成俄文地名。這七個地名中就包括了野豬河、刀兵河以及西南岔。
從高處看,數萬人簇擁在一個山谷內冒雨勞作的景象,真的還是非常壯觀的,這些傢伙沒有什麼好的工具,看守們也沒有那個義務為他們提供工具,他們所能使用的,僅有一些修築機場時所用到的器械。
硬的可以打死人的麵包他們吃的下去,長了青黴的爛果子他們也吃的下去,從港口弄來的已經發臭的死魚,他們也吃的下去,毫不客氣的說,從這些俘虜的身上,任何人都能由衷的感受到,他們是多麼的想要活下去。
集中到野豬河這一線的戰俘,需要在小鎮以南三公里的地方,利用簡陋的工具修築一個前進機場,工期為二十天,負責督促這項工程的,是遠東邊防軍濱海第104師。
在山谷四周的坡地上,隱約可以看到穿著雨衣的蘇軍警衛,沒有人去組https://m.hetubook.com.com織山谷中的那些人勞作,哪怕是有人在山谷中毆鬥,也沒有士兵下去阻止,彷彿山谷中那些人在這些看守的眼裡,根本算不上是人一樣。
尤里這篇文章,如果單就本身的內容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可供指謫的地方,畢竟不管是他的批評也好,評論也罷,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說,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不過,若是貼合實際來分析的話,他的這些批評總歸是有些求全責備了。
靠近陡坡邊的一處木屋內,尤里穿著一件白色的跨帶背心,一條黑色的短褲,嘴裏叼著一支煙捲,站在靠近窗戶的位置,俯瞰著坡下山谷中的情況。
山谷中的那些人便是被集中到野豬河一線的日軍戰俘,他們現在正在修建的,便是他們自己居住的房子,在過去十多天的時間里,他們每天從六點多開始,一直到晚上天黑,都在忙碌著修建機場的工作,根本沒時間修建他們自己的房子,平素就是露天睡在山谷里的。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朱可夫如今在蘇聯國內的聲望太高了,沒有個具體的說法,直接就動他的話,輿論上肯定會很難看,斯大林也得注意一些影響的。
今天天降暴雨,機場無法施工,幾名戰俘中的軍官找到蘇軍看守的領導,央求一番之後,才最終得到批准,允許他們利用雨天的時間修建木屋。
……
按照總參謀部的謀划,在遠東新建的七個機場中,有四個在濱海邊疆區和-圖-書,剩餘三個則是分佈在不久前才從日軍手裡奪回的南薩哈林。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通過這些前進機場,不僅可以控制日本海一帶的制空權,甚至還可以對日本本土的北海道發動進攻。
此時的尤里還沒有意識到,斯大林同志要想收拾誰的時候,的確是會考慮影響的問題,但是,他針對目標的打擊都是一波連著一波的,這一篇批評性的文章不過是開了個頭罷了,後續的動作要不了多久便會接踵而至。
遠東,濱海邊疆區,錫霍特山脈中段,野豬河。
文章發出去之後,尤里便沒有再去關注這件事了,在他看來,如果後面沒有跟隨的大動作的話,那就意味著這篇文章只是為了給朱可夫提個醒的,並不是斯大林真的要就要收拾他。
而在蘇聯國內,這篇文章引來的後果卻沒有多麼明顯,跟在後面的,只有布爾加寧在《紅星報》上的一篇文章,內容是論述政治委員制度對蘇聯紅軍重要性的。
小鎮外一片不高的山嶺上,有一片完全由整段整段圓木修建起來的木房子,粗略數一數,差不多有百十棟之多,在這些房子的外圍,靠近山頂的位置,聳立著兩座高高的木製塔樓。在木製塔樓西側,便是山嶺的西坡,與東側的坡度不同,這邊的坡度很陡峭,明顯不利於攀爬。就在西坡的坡下,便是一片開闊的山谷,而此時的山谷內,儼然已經成了爛泥塘般的所在,不細看的話,根本看不出那是一處工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