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唱團演唱的歌曲,是誕生於列寧格勒被圍困期間的《海港之夜》,這首由索洛維約夫與丘爾庚合作創作的曲子,曾經得到過日丹諾夫同志的高度讚揚,而數年過去,時至今日,它卻成了日丹諾夫本人葬禮上的曲目。
不過,在經過初步的交談之後,令斯大林同志感覺有些意外的是,尤里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一項任命,理由是他認為自己沒有主持此類工作的能力。
就在前天夜裡,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日丹諾夫同志,因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而病逝,享年五十三歲。
「靜靜地海上,水波在蕩漾,也無力攔截海洋……再見吧,親愛的海港……」
如今,日丹諾夫病逝,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主席的位置出缺,斯大林同志希望能夠任命一個在東歐各國中享有足夠聲譽,同時,在性格上又比較強勢的人來接手這個職務,一方面可以帶領情報局渡過當下這個艱難時期,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莫斯科對東歐各國的影響力。
而除了莫洛托夫,另一個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人,無疑就是布爾加寧了,不過在斯大林同志眼裡,布爾加寧同志就是個蠢材,除了打瞌睡和鼓掌之外,他在別的方面都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
於是,就在今天上午,日丹諾夫同志的遺體還在路上的時候,斯大林同志便下達hetubook.com.com了新的任命,由庫茲涅佐夫擔任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主席的職務,同時,調整了他在中央書記處的主管工作,從原本的監管安全部門工作,調整到了主要負責意識形態工作上,至於對安全部門的監管工作,則轉由貝利亞同志負責了。
用官方的話說,日丹諾夫同志的病逝,是蘇聯黨和國家的重大損失,是蘇聯意識形態工作領域的重大損失,是「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的重大損失,也是世界無產階級鬥爭領域的重大損失。
說句真心話,對於日丹諾夫的後事,斯大林同志絕對是非常重視的,對於後事的操辦,用極盡哀榮來形容也毫不過分,僅僅是要求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全體成員前往車站迎接這一項,就足夠說明問題了,要知道,從白俄羅斯火車站走過去的這一路,可真是不算近啊。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當初是由鐵托提議,在日丹諾夫的主持下建立起來的,其日常工作,基本上就是由日丹諾夫負責主持的,其主要作用,就是溝通東歐及蘇聯九個國家黨的活動和情報交流。
面對這個突發的事件,斯大林同志倍感悲痛,親自下達命令,一定要將日丹諾夫同志的遺體接回莫斯科,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的宮牆下,同時,他還要求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的全體成員,一律到白俄羅斯火車站迎接日丹諾夫同志的遺體,所有人在護送m.hetubook.com•com遺體返回紅場的過程中,都不允許乘坐車輛。
火車站的站台上有些濕滑,尤里穿著一身黑色的呢料大衣,儘可能將自己藏在不受人矚目的人堆里,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總感覺莫斯科的氣氛有些不對,就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似乎潛藏著難以名狀的危險。
在莫斯科的權力圈子中消失了將近兩年,如今的馬林科夫看上去清瘦了一些,不過相比起別人,他還是比較胖的。與過去不同,今天的馬林科夫沒有穿西裝,而是穿了一身軍大衣,頭上則戴了一頂沒有帽徽的軍帽,不管是軍大衣還是軍帽,都是舊的,皺巴巴的,這讓他看上去有些狼狽,曾經的意氣風發似乎都已經離他遠去了。
同時,按照斯大林同志的要求,日丹諾夫同志的遺體在返回莫斯科之後,將會在他生前工作的地方停放七日,其間允許普通人前往瞻仰他的遺容,七日之後,將會安葬到克里姆林宮的宮牆下。
昨天回到莫斯科之後,斯大林同志連夜召見了他,就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的問題,詢問了他的意見。
其實,儘管斯大林同志詢問了尤里的意見,但從本心來說,他並不見得就是真想安排尤里去接任這個職務,因而,在尤里表示了拒絕的態度之後,斯大林同志又提出了另一個人選——庫茲涅佐夫。
躲在嘈雜的人群里,尤里可以看到前方很多人的舉止、表情,當
m.hetubook.com.com然也能嗅到一絲躁動不安的氣味。
過去兩年裡,關於在克里米亞設立猶太人自治州的問題上,蘇聯國內是有過一番爭論的,不過,自從去年洛佐夫斯基等人被槍決之後,這種爭論瞬間便消失了。不過,莫洛托夫同志的妻子並不安分,她竟然在接見以色列訪蘇代表團的時候,公然宣稱:她首先是一個猶太人,然後才是一個蘇聯人。
不僅僅是馬林科夫,長時間不露面的莫洛托夫也出現在了火車站的站台上,他的身型依舊魁梧高大,只是濃眉緊鎖,那一臉的晦氣是個人都能看的出來。
莫斯科,天空濃雲低沉,飄著雨雪,被雨水沖刷的乾乾淨淨的白俄羅斯火車站前廣場上,人頭攢動,從空中俯瞰,人群密密匝匝的,粗略估計怎麼也有數萬人的樣子。
因此,最終考慮下來,斯大林同志就想到了尤里——這位年輕的元帥同志,曾經指揮上百萬的軍隊橫掃東歐數國,過去兩年中,隨著蘇聯對東歐各國的援建,他又同東歐幾個國家有著密切的聯繫。再有,在過去的兩年中,尤里也算是接觸了一些黨務工作,從他過去的言行看,他也是個態度很強硬的傢伙,因而,綜合來看,他應該算是個不錯的人選。
莫洛托夫最近兩年都過的很不順,一方面是斯大林同志不再待見他了,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他的妻子總給他招禍。那個猶太女人簡直就是瘋了,她不僅在設立猶太人自治州https://m.hetubook.com.com的問題上態度激進,還總是跟以色列人眉來眼去,哪怕是受到了內務部的警告,也毫不收斂。
馬林科夫重回莫斯科,直接接替了日丹諾夫,成為中央書記處的第二書記。貝利亞捲土重來,重新將安全部門置於自己的遮蔽之下。可以想見,未來一段時間里,不管是沃茲涅先斯基,還是庫茲涅佐夫,凡是與列寧格勒派粘上些關係的人,誰的日子都別想好過了。
過去兩年,這個組織的運轉基本良好,也的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過,在進入今年之後,隨著鐵托加強了對南斯拉夫的領導,再加上莫斯科試圖在南斯拉夫各機構中安插情報人員的行動,與鐵托產生了矛盾,因而,這個組織內部也出現了很複雜的矛盾。
在背向車站的廣場東側,大批持槍警衛的介護下,來自紅旗歌舞團的合唱團冒雨站立在剛剛泛起淺綠的草地上,伴隨著悠揚的樂曲聲深情演唱。
說實話,要想在如今的蘇聯找出這樣一個的人並不容易,相對來說,最合適的人選自然是莫洛托夫,作為蘇聯外交部部長,他在東歐各國都有足夠的影響力。但如今的斯大林同志並不信任莫洛托夫,他認為這個曾經很可靠的戰友,如今已經被猶太人洗腦了,他已經站到了有美國人操縱的,充滿陰謀的猶太復國主義者一方了。
就是這一番話,徹底激怒了斯大林同志,她很快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而莫洛托夫同志雖然沒有被撤和圖書職,但在莫斯科的核心圈子裡,也已經被邊緣化了。
日丹諾夫死的太突然了,這對於那些原本聚攏在他身邊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消息。人生最悲催的事情無疑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而對走仕途的人來說,則是正當壯年的時候,自己追隨的領導掛掉了。
當然,如果不是在白俄羅斯火車站的站台上,看到了消失已久的馬林科夫,尤里也會把這份重視當成真了,至於現在嘛,他只想「呵呵」一笑。
或許在斯大林同志那樣的領袖眼裡,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人是不可或缺的,也沒有什麼人是值得他牽腸掛肚的。
但是,就在今天,隨著日丹諾夫同志的病逝,不管是莫洛托夫,還是馬林科夫,都出現在了這裏,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在亞洲方面,隨著中國內戰的結束以及朝鮮局勢的穩定,莫斯科也在試圖將包括蒙古、中國、朝鮮在內的這三個國家,一體納入情報局組織範疇。但在剛剛走上獨立道路的中國,其領導人在強勢這一點上,與鐵托並無二致,因而,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在向亞洲擴張的事情上遭遇了困難。在此之前,日丹諾夫正在籌備一次中國之行,只不過還沒有成行,他便掛掉了。
繼續往下排的話,就是來自軍方的朱可夫以及羅科索夫斯基了,但在這兩者中,前者是斯大林同志深惡痛絕的,而後者卻又缺乏黨務工作的經驗,最重要的是,羅科索夫斯基還不是俄羅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