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燈塔

作者:懵懂的豬
燈塔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這個不過三十齣頭的年輕人,一手掌握著黨內職務的任免工作,一手掌握著黨內鎮壓機構,另外,還監控著軍隊、邊防軍以及情報、安全部門的思想工作,是地地道道的實權大佬。但是,因為不是主席團主要成員,他的黨內地位又有所欠缺,這是一種矛盾。
再看具體的黨內職務,他被任命為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而中央監察委員會這個部分是非常特殊的,從蘇聯布爾什維克黨的組織結構上看,這個部門與主席團、中央書記處是平行的,都直接由中央委員會領導,只對中央委員會負責,是一個地位上非常高的部門,按照常規,這個部門應該是由主席團成員擔任主席的,換成國內的規則,就是該部門的主席,應該是政治局常委。
和平大街,全聯盟農業展覽館前的廣場上,尤里穿著一身黑色的皮質大衣,不緊不慢的從展覽館門前台階上走下來,在他身邊,簇擁著烏泱泱的三四十號人。而在下方的台階上,還有數名記者正在拍照,在他們的相機中,尤里就是核心,至於那些簇擁在他身邊的傢伙們,無一例外,全都是背景板。
緊跟在尤里身邊右側,又錯后他半步的,是一個身材高大,但看上去文質彬彬的中年人,此人名叫格奧爾吉·米哈伊洛維奇·波波夫,今年還不到五十歲,是個地地道道的機械工程師,不過,他目前所做的工作,卻是與機械工程沒有任何關係,和_圖_書他是現任的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
這個專門負責人事工作的部門,在三四十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強化,基本上替代了中央組織局的功能,日丹諾夫同志之所以能夠搞出一個凝聚力驚人的「列寧格勒派」,就是因為他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長期把持著這個部門的日常工作。
看明白這些,再回頭看中央委員會的這一系列任命。
首先一點,就是從候補書記到書記的跨越,按照蘇聯中央書記處的任免規則,只有在正式書記出缺的情況下,候補書記才能增補為正式的書記,而在近一階段的人事變更中,只有日丹諾夫這個中央書記處書記因亡故而出缺,尤里作為增補的書記處書記,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中央核心層第二梯隊的第一人。
就在日丹諾夫同志被葬在克里姆林宮牆外墓地的同一天,中央委員會做出職務任免決定:免去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尤里·阿爾希波維奇·庫廖科夫同志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主席職務,同時,任命其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黨務組織工作部與行政機關部日常工作)、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
這項任命決定被刊登在《真理報》上,只佔據了很不起眼的一點豆腐塊,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項任命決定似乎沒什麼值得關注的,也引發不了太多的聯想,但對於真正蘇聯官僚群體來說,這項任免決定卻意味著一個耀眼的政治和*圖*書新星已然崛起。
這三個名錄,涵蓋了蘇聯從中央到地方所有主管部門領導的範圍,而在第2號名錄以及第3號名錄中所謂的「經中央書記處同意」,其實就經過黨務組織工作部的同意,這個部門還有一個名字,就是「中央委員會組織分配部」。
對蘇聯幹部制度有所了解的人應該知道,蘇聯的幹部體制遵循的是所謂「國家幹部名錄製度」,它分為三級,即所謂的「第1號名錄」、「第2號名錄」以及「第3號名錄」。在這其中,只有經過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決議才能加以任命的職位屬於「第1號名錄」;經中央委員會書記處同意才能任命的職位屬於第2號名錄;由每一個國家機關確定的、並經中央書記處同意的職位名單隸屬於第3號名錄。
對於前者,尤里沒有太多的了解,而後者,他在前世的時候就聽說過,卻不知道對方干過什麼,只是印象里有這個人的名字,還記得這人的名字總是和「謝米恰斯內」一塊出現。
早春的煦暖還沒有來得及光顧莫斯科,黃昏時颳起的微風,還帶著幾分晚冬的微寒。
斯大林同志已經老了,六十多歲的人了,而且最近兩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說他正在一步步走向遲暮也不過分。類似這樣的老人,往往脾氣古怪,疑心病也重,身邊人的一個表情變化,一句簡單的交談,都可能被他構想出一個反對自己的陰謀來。毫不和-圖-書客氣的說,自從戰爭結束以來,他就在有意識的將核心圈子內那些人往外踢,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莫洛托夫……
再看行政機關部,這個部門同樣是個非同一般的機構,中央委員會對該部門的職權定義,是:負責指導軍隊、情報和專政部門的思想工作,換句話說,軍隊內部的政委體系、軍事情報局、國家安全委員會、內務部、邊防軍體系的政委體系、軍事類院校的思想教育部門,都需要接受這個部門的監督與管控,它的存在,是布爾什維克黨黨領導軍隊與暴力部門的實現基礎。而這個部門前任負責人,便是庫茲涅佐夫同志。
又或者……又或者斯大林同志是真的計劃推動幹部年輕化的變革,而年輕的尤里就是他……就是他選中的接班人?呵呵,這種可能性太小了,沒有人會相信的。
可問題在於,在如今的蘇聯,如今的莫斯科,這個位子誰能坐,誰不能坐,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決定的,而對於尤里來說,他想做什麼位子,能坐什麼位子,同樣不是由他自己決定的。
全聯盟農業展覽館興建於1935年,是斯大林同志親自下令建設的,其作用是專門用來展示蘇聯農業建設成就的,曾經一度對外開放,允許民眾免費參觀。不過,在衛國戰爭中,這個地方遭到了德國人的轟炸,損毀嚴重,從兩年前開始,國家開始對這處意義重大的建築和圖書進行修復,直到不久前才正式完工。
從某個方面來看,斯大林同志當初抬舉沃茲涅先斯基那些人,也未必是真正看中他們的能力,或許他還是看中了那些人的年輕,看中了那些人黨內威望不高。更進一步說,他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而看中了尤里。
……
而這種矛盾所凸顯出來的,就是斯大林同志在情緒上的不安——他不僅僅是不信任親家日丹諾夫及其領導的列寧格勒派,同時,他也不信任剛剛被召回莫斯科的馬林科夫,更準確的說,是主席團內的那些老傢伙們,他一個也不信任了。
尤里今天之所以來這個地方,是為了來做視察的,這是斯大林同志交給他的任務,稍晚些時候,斯大林同志將會親自前來視察,他算是來打個前站。
另外,最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尤里在該部門內負責的兩個部門也非常敏感。
以尤里為例,他現在的職務任命是不需要通過這個部門的,而是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討論決定,說白了,就是由斯大林同志親自決定,而在蘇聯的官僚體系中,類似他這樣需要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親自決定任命的官員,不到全蘇官僚體系的三分之一,而處在第2號名錄以及第3號名錄中的官僚,則佔據了全蘇主要管理部門領導的三分之二強,這些官僚全部是由黨務組織工作部審議決定的。
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這個位子,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香餑餑,想要將它攬入和圖書懷中的人不知凡幾,即便是一向平和、鮮少與人爭搶什麼的安德烈耶夫,恐怕也不願意舍掉這個位子。但同樣是這個位子,對尤里來說,卻是個燙手的山芋,如果可能的話,他是真的希望能夠離這個位子儘可能遠一點。
黨務組織工作部,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這個部門應該是誕生於俄共布的八大、九大,並最終成型于俄共布十二大,它的前身,就是根據《關於任命制》決議所組建起來的中央登記分配部。其主要工作,就是完成關於登記分配工作的主要任務,說白了,就是專門負責提拔和調動黨的負責工作人員、幹部登記等方面的工作。
當然,斯大林同志之所以將黨務組織工作部與行政機關部這兩個要害部分交給尤里負責,也是因為這個年輕人更好控制,更懂得分寸,諸如一些人事上的任命,尤里不可能像當初的日丹諾夫那樣自作主張。
尤里並不是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既他並不是政治局常委,可是在權力上,他卻擔任著政治局常委才能擔任的職務,如果從職權等級上看,他在政治局內的排名,至少要比安德烈耶夫高,屬於權力核心第一梯隊中排名中層的存在。
而在他的左側,同樣是錯後半步的地方,則是一個留著大背頭的年輕人,這人名叫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謝列平,是安捷莉婭曾經的頂頭上司,不久前,才被尤里調過來,專門負責黨務組織工作部的日常工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