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77章 道高一尺
腹稿打定之後,威洛比提筆寫下了今天的《每日情報綜述》。
「目前還是不宜以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的名義發表戰報,而應以人民軍總司令部的名義發表戰報,但在戰報中應當有幾句話提到此次作戰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部隊參加,並且打得很勇敢。」總理說。
麥克阿瑟的意見?當然是讓第8集團軍直接碾壓過去,把這三四萬中國軍隊直接消滅了事。
兩天的破解電報還都不少,每一疊都很厚。唐華逐字逐句看完,並沒有發現這種奇怪的話。
「李部長,我覺得關鍵還是志司那邊的研判。」
「說起這個啊,」總理停下正在寫批示的手,「上次預估麥克阿瑟的元山登陸,唐華就不是從報紙頭版看來的消息,他說那報紙頭版是麥克阿瑟放的煙霧彈,後面二三四版的小豆腐塊才是事實的真相。」
「報告,有匹配了!」
志願軍入朝不久就發起了連續進攻戰鬥,幾場勝利讓主席也感到高興,但下一階段的戰鬥如果能在情報保密的條件下打,無疑會更為有利,因此現在還不宜完全公布志願軍的情況。
「咸興市是東線,離平壤的第8集團軍總部很遠,而且咸興的交通非常難走,可能是沒有收到臨時更換密鑰的通知。」王永俊立刻做出了判斷。
王永俊走到2號操作台前,和操作員一起在段碼屏上翻看預覽。
「……古場戰鬥,我軍大致殲滅南朝鮮軍一個團,但其團長帶若干軍官、電台脫逃……」
蛟河,50中心。
「這封電報,根據定位,是在咸興市附近發出來的。」
東京。
在0和_圖_書號室,彭總、葉挺、「小曹」三人的秘密會議。「小曹」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10月25日晚,在溫井戰鬥中,我軍殲滅南朝鮮偽軍一個團部,但戰鬥結束前,韓軍用手榴彈炸毀了電報機,俘虜經過排查,沒有發現密電員或通信軍官,應該已在戰鬥中被打死。」
不,不對。密碼專家王永俊就在50中心,他肯定分析過最近兩天破解電報的電文,應該是沒有發現奇怪的暗號,這才發報求助的。
「這是一封用舊密碼的電報!」
「50中心剛剛發了一份電報,同時通發給了志司和我們,」唐華剛走進情報中心,李刻農推過來一張電報紙。
11月3日,美騎一師第8團遭到毀滅性打擊——這是第8集團軍的報告,在威洛比看來,第8團基本上是被消滅了。美騎一師報告,至少有3萬名士兵包圍了第8團。威洛比認為這個數字沒有誇大,而且肯定是中國人和朝鮮人民軍聯手組成的軍隊。
11月4日,因美騎一師出現整團被殲,美軍啟動應急程序更換密鑰。密鑰僅僅維持了13小時20分,就再次被50中心破解。
「11月3日晨,美騎一師第8團被殲滅,這一消息3日白天就會上報到第8集團軍甚至聯合國軍司令部,當天美軍也會了解到第8團團部以及3個營的M-209電台、通信軍官失去了聯繫。美軍是不會知道前線部隊是否忠實執行了銷毀通信器材的命令的。特別是個別通信軍官會擔心自己記性不好而偷偷將自己要記憶的密鑰抄在紙條上,這種情況不能排除……因此在獲知和圖書第8團被全殲之後,美軍必然會更換M-209的密鑰,這是正常操作。從時間上看,3日白天得到消息,3日晚上做決定、分發密鑰,4日早上開始啟動新密鑰,時間上是說得通的。」
王永俊立刻去偵聽處,要到了這封電報的大致發送位置。
「中國人之所以把派往朝鮮的部隊稱為志願部隊,是為了宣稱在朝鮮沒有中國正規軍,避免『入侵』的名聲,而且一旦遭到失敗,也不會損害中國軍隊的聲譽。」
在靠近中朝邊境線后,南朝鮮軍隊連續幾次遭到不明軍隊的襲擊。根據這些南朝鮮人的報告,襲擊他們的軍隊很多人講中國話。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彭總和葉挺對視,用眼神交流了一會兒。
「用公開信息來分析出真實戰略動向這一招,唐華會用,搞不好美國人也會用。我們要學會從戰略上隱藏動向,而且儘可能欺騙他們。」主席又補充了一句。
蛟河50中心。
「11月3日截獲的美軍電報,美騎一師、第8集團軍的來往電文也都看了,他們沒有對前線戰局表示困惑。」葉挺說。
看看時間,現在是11月4日下午1點。四個小時前,美軍所有的M-209重新更換密鑰,現在他們的無線通信對我方暫時是秘密了。
雖然早上9點開始,美軍的電文就全面更換了密鑰,但按工作流程及王永俊的工作習慣,每截獲到一封電報,他都要在T50的虛擬機上試一試。下午3點30分,居然有一封電報被譯了出來。
管你美國人有沒有發現什麼,先破了再說!
「……」
下午五點。下午六點。下和*圖*書午七點……
「11月1日晚至3日凌晨的雲山戰鬥中,我軍在城北據點繳獲一部未被完全破壞的美軍M-209軍用電台,屬於美騎一師第8團第一營,但未繳獲密鑰本、密鑰條。城西美軍為第8團第二營,在據點被攻破后密電員攜帶密碼機南逃,此後失蹤,我軍未俘獲。總攻擊戰中,我軍繳獲1台南朝鮮第一師使用的M-209軍用電台,俘獲3名南朝鮮通信軍官;繳獲1台美騎一師第8團團部使用的M-209電台,俘獲1名美軍通信軍官,但也未繳獲密鑰本、密鑰條。戰鬥中繳獲的密碼機、密碼機殘骸,我們已經收集起來後送,現在已到安東。甄別出來的美軍、南朝鮮軍通信軍官,也從戰俘隊伍中挑出來後送,應該是在今天晚上抵達安東,然後交給情報部門處理。」
唐華把今天和昨天的兩疊破解電報拿過來重新看。
美國遠東司令部情報處長威洛比對著面前的資料看了很久。
在這個時代,密碼機也不是絕對安全,美軍也知道二戰中德軍曾破解過一部分M-209電文(雖然是事後諸葛亮),因此密碼機定期刷密鑰是常規操作。密碼機定期更換的密鑰,是不會讓通訊員一路小跑給每個營團送小紙條的,而是有密鑰表。比如有一種方式是在出征前就給密電員十組每組6位的字母,讓他硬記下來。要更換密鑰就在正常電報里夾雜一句看起來有點奇怪的話,這就是更換密鑰的暗號。收報方譯出電報,看到這句話,明白意思之後,在下一封回電里也夾一句奇怪的話,表示我已收到,下一組密鑰我還記得,和*圖*書現在就更換。
北京,兩天前。
「11月4日上午9時,美軍戰術級電台開始更換密鑰。中心正在收集、積累密文,準備再次破解。是正常秘鑰輪換還是美軍已有所察覺,請志司及總參分析研判。」
「TC50開機!所有小組立刻就位!3號,3號哪裡去了?」
王永俊邁開大步走向超算廳。
比局長和柯樂卜誰也說服不了誰,艾奇遜和杜魯門無法表態,布雷德利在康涅狄格州打獵,要一直休假到11月6日。現在只好讓在東京的麥克阿瑟先做決斷。
這些資料,有第8集團軍上報的戰情,有輾轉從中國境內獲得的報紙報道,還有中國的廣播報道記錄,以及一些民用無線電的筆錄。也有從台灣國民黨要過來的、由國民黨特務系統獲得的北京的信息。
威洛比的電報寫完就立即發出。華盛頓收到電報后,對這個情報綜述的研判,卻陷入了混亂之中。
志司。
「……遠東情報處判斷,進入朝鮮的中國部隊數量為3~4萬人,其中有1.6萬人左右已與美軍發生了交戰。因此可以下一個結論,目前進入朝鮮作戰的中國人是零星部隊。」
「彭總,我們綜合了目前已知的戰場信息,關於美軍、南朝鮮軍電台和通信人員的繳獲和捕捉,現報告如下……」
因為國務院中國事務署署長柯樂卜和中央情報局局長比德爾的看法相左。柯樂卜認為中國聚集在邊境的部隊(其實早就入朝了)有可能在未來全部進入朝鮮,而比局長不這麼認為。
現在,在整個志司,知道50中心具體情況的人只有三個:彭總、葉挺、「小曹」。志願軍參www.hetubook.com.com謀長謝方不知道。所以彭總在調查美軍更換密鑰一事時,也只能掖著藏著,要求謝方整理匯總最近幾天的戰鬥中,志願軍殲滅敵軍時,有沒有繳獲電台、捕獲敵方通信人員。
「王處長,現在又有一批美軍電報被截獲,你看看。」偵聽處處長交給王永俊一疊電報紙。這一疊,加上從上午到現在陸續截獲的電報,王永俊發現密文的樣本已經足夠2500字母了。
「但必須注意到,中國在滿洲集結了44個師,其中有29個師在鴨綠江北岸集結,可以馬上投入朝鮮的作戰。中國有巨大的軍隊潛力,這是至關重要的。」
李刻農也同意唐華的看法。「等志司他們對戰場做一個研判再出結論吧。」
「美軍M-209的戰術電台二戰時就有定期更換密鑰的習慣,」李刻農說,「大約是兩個月左右一換,在朝鮮的美軍應該也沿用了這一原則,但更換密鑰的周期和具體時間點我們沒有確認。」
「中國沒有也不會大規模參戰。」剛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比局長有著印第安納州土著的固執,「在朝鮮作戰的中國人至多屬於特遣隊的形式行動的正規軍部隊,人數在1.5到2萬人之間,中國人的主力仍在滿洲。中國最合理也是最明智的選擇是向朝鮮提供物資支持,以及向朝鮮輸送一些滿洲的朝鮮族兵員。」
「我們既需要鼓舞全國人民的鬥志,獲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又要迷惑敵人,隱蔽戰略企圖,為志願軍下一步作戰創造條件。」
「滴滴滴!」
彭總嗯了一聲表示同意。「事實基本上可以釐清,那就給50中心回電,講一下我們的研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