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79章 長津湖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79章 長津湖

路過一段開闊的小平原,指揮官對身邊的F連連長揮揮手,連長會意,用步話機通知後面的車輛。不一會兒,一輛半履帶車和三輛卡車離開了車隊,開往公路旁邊的平地。
「當面志願軍是124師。」聶帥敲敲地圖上124師的阻擊線,「124師已經在和美步7師32團作戰。陸戰7團加入戰鬥之後,可能124師要逐步撤退了。那麼,9兵團什麼時候可以趕到?」
「我們就在雪裡睡覺嗎?」58師的戰士驚恐地說道。
「李強,你走的這一天里,我們在興南方向偵聽到了很多個電台的呼號。」王永俊說,「短波的。」
龐大的船隊在興南港卸下了兩萬九千人、1800台各種車輛、2萬噸物資補給,在此後每一天,聯合國軍都有至少三千噸物資從興南港運上岸,支持在這裏作戰的陸戰一師、美步7師和兩個韓國師。
「是的!這樣你的血脈就比較通暢!」
……
「上帝,我們這是在向地獄行進?」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全體在興南下了船。」李刻農整理完電報,向主席、聶帥報告,「陸戰一師全部三個陸戰團都已上岸。陸戰5團、陸戰7團、第1輕裝甲偵察營、第3戰鬥工兵營馬上就要出發向北,他們師部命令,陸戰7團要儘快擊破當面志願軍防禦,在11月10日進佔古土裡,然後向下碣隅里攻擊前進。」
團指揮官耷拉著嘴角,臉上一如既往地看不見一點笑容。指揮官也是在瓜島的爛泥漿里滾過、在蚊蟲堆里睡過的,也受過坑道里鬼子的毒打,知道沖得快一定領盒飯。指揮官還知道——沖和圖書得慢也不見得不會領盒飯。
……
這天凌晨,20軍軍長張翔翼看到溫度計已降到零下21℃,目瞪口呆之餘也不由得慶幸。在瀋陽那會兒,白天氣溫還在零上,沒想到從瀋陽出發,平緯度線著往東移動了三百公里,就來了個-21℃的下馬威。
第5陸戰團1營的士兵走下滾裝船,迎面而來的寒風讓所有士兵脖子一縮。
坦克登陸艦平鈍厚實的艦首劈開海面的浮冰,靠上興南港碼頭。首門打開,M3半履帶裝甲車拖曳著一門155毫米榴彈炮從登陸艦肚子鑽出來,努力開上碼頭的公路。
「不是新制式。以前偵聽站可能也截獲過這些電台群的活動,現在更換密鑰了。」王永俊拿起手裡的一疊電報紙,「美國佬可真有意思,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用的是同一台密碼機,還偏偏使用不同的密鑰。按這個狀況推算,他們海軍陸戰隊的團級如果有情報,要上報到集團軍的陸戰隊指揮小組,指揮小組把信息再分發給集團軍的陸軍,陸軍再用他們自己的密碼發一遍這個電報給陸軍的單位,這樣情報才能在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間共享……好吧,你美國人不嫌麻煩,那我也不嫌麻煩。」
王永俊的身後,TC50超級計算機正在全速運轉,通風冷卻系統「嗡嗡」地轉動,將熱風排出洞庫之外。
指揮部建立起來之後,張翔翼就接到了志司發給兵團部並轉軍部的電報,2個美軍師正在從興南港向西北攻擊前進,現在42軍124師正在阻擊美軍的先頭部隊,9兵團要繼續冒雪前進,待他們進入制定作戰區域后www.hetubook.com.com,124師就會鬆開阻擊線,將兩個美軍師放進內陸,然後交給9兵團。
F連的9個班奉命在從咸興市開始,再往北的公路每隔大約5,6公里設一個,建立了一串秘密(不讓美國陸軍知道的)補給站,每個補給站都儲存了一些燃油、取暖爐、藥品、食品。這完全是指揮官的習慣操作,雖然不知道未來的戰鬥會怎樣,反正多準備兩手總沒錯。
「還沒有解開?是新制式?新密鑰?」李強猜道。
最近兩個月,陸戰一師的士兵們在朝鮮半島四處作戰。先是釜山防禦圈,然後在秋風中登上了仁川的海岸,接著繞了個大灣,在元山再登陸了一次。10月25日,麥克阿瑟認為朝鮮戰事即將結束,讓陸戰一師從元山上船,準備回國休整,船開到半路又被叫了回來,海上輾轉幾天,最後在比元山更靠北的興南港下了船。
北京,總參。
陸戰隊下士萊昂·波奇裹緊身上的大衣,聽這位年紀比大長好幾歲的老兵將自己的光榮歷史,眼睛透過卡車車篷的縫隙向外眺望這片陌生的原野。波奇來自衣阿華州,家鄉也是有雪的,冬季最冷的時候是一月,和現在興南港的氣溫差不多。可現在才是11月上旬……
「是的,我們要在地上挖一個雪洞。」前來接應的朝鮮人民軍同志、朝鮮地方幹部有將近百人,他們分在志願軍每個連隊,教中國同志們適應冬季的環境。
時間緊急,50中心送來的大量破譯電報沒有經過整理,有師級通信電報,有團級通信電報,甚至還有營級指揮官用車載電台發送的電報。李刻hetubook•com.com農手、眼加速工作,迅速將電報分門別類,按照級別高低分成三疊。
「我跟你們說!不可能有比突出部更難熬的冬天了!」陸戰7團的摩托化行軍隊列中,一名曾參加過二戰、現在二次入伍的老兵對身邊的士兵講故事,「1944年的冬天也是格外的冷,德國人切斷了我們的後路,我們被迫躲藏在雪地與森林里,時刻要面對虎王坦克和武裝衛軍的突擊炮。那是整整三個星期地獄般的日子……」
「雪!好大的雪!」
「9兵團的位置現在這裏,」李刻農指給主席和聶帥看,「天氣嚴寒,又有空襲,需要在夜間行軍,行進速度快不了。如果124師按預定日期完成阻擊,徐徐撤退,美軍拜託124師的阻擊后按設想的速度推進,那麼第9兵團大概會在這裏,與陸戰一師、美步七師交戰。」
「我十分想念新奧爾良……」
50中心。
戰士們照做,構築雪窩之後,哆哆嗦嗦地脫鞋。「朝鮮同志,真的用雪擦腳啊?」
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給陸戰一師的任務,是讓他從興南向北再轉向西北攻擊前進,切斷志願軍至關重要的滿浦鎮-江界-熙川補給線。
陸戰7團和陸戰5團作為先頭部隊,離開興南港區,沿著公路向北行軍。
「搞清楚了,搞清楚了。」李強的吉普車從一線偵聽站返回,一路不停直接開進50中心的車庫。一走進超算廳,李強就嚷嚷道,「之前偵聽站把偵聽頻段集中在短波,偵聽美軍地面部隊戰術電台的頻段,中波就給忽略了。美國軍艦上的遠程電台多是中波的。現在我已經調整好了,偵m.hetubook.com.com聽站也能收聽中波電報了。」
按照朝鮮人民軍嚮導的方法,捧起一把雪胡亂擦擦腳,小戰士齜牙咧嘴地鑽進了雪窩子。
陸戰一師師長奧利佛·普林斯·史密斯看了看吉普車外的溫度計。傍晚6點,車外氣溫已經降到-15℃。
「就這樣,把雪鏟起來,堆在迎風的這一邊,堆成一個半包圍的圓形,」朝鮮人民軍同志打開摺疊鏟,教20軍的戰士怎麼搭雪窩窩。「然後把鋪蓋,就是睡袋,這樣鋪開。注意,睡覺前鞋和襪子一定要脫掉,用雪使勁擦一擦腳丫子再鑽進去睡。」
「興南港在過去24小時,出現大量無線通信跡象!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通信電台,在元山登陸結束之後海軍陸戰隊更換了M-209的密鑰,好在兩小時前50中心順利破解了它。」
「長津湖。」
9兵團的10個師從輯安進入朝鮮境內,迎接他們的是在江南絕對不會見到的鵝毛大雪。黑黢黢的夜晚,行走在並不平坦的滿是積雪的鄉間小路,每個士兵都能感覺到大片大片的雪落在自己的臉上、身上、槍管上。偶爾有手電筒或馬燈的光亮,這時就能看見天空中全是密密麻麻搖曳下墜的六角形雪花。
陸戰一師的先頭部隊,恰好與美步7師最後一個出發的步兵團——32團差不多同路。32團此刻處於極度的興奮狀態,一星期前他們剛剛擊潰了一大隊的朝鮮人民軍部隊——可能有半個師甚至三分之二個師,在10月底還能有這樣大一支人民軍聚集在一起真不容易,美步七師搶到人頭別提有多高興了。隔著兩輛卡車的篷布,陸戰7團的指揮官都彷彿能www.hetubook.com.com聽到美步七師的傻大兵們扯著嗓子在唱歌。
9兵團在山東特地加強過,每個軍下轄4個師,接到命令后全兵團有11個師北上——26軍78師裝備兩棲坦克的攻台作戰師,不適合帶到朝鮮。從集安進入朝鮮的有10個師、12萬人。
朝鮮東海岸,興南港。
凌晨5時,經過一夜行軍,20軍58師已經深入朝鮮20公里。前面就是一大片銀裝素裹的山林,看看時間,天也即將發亮,是時候停下來宿營了。
輯安。
初入朝鮮、環境陌生、後勤補給線時斷時續、美軍高強度的空襲、嚴寒的氣候。這場戰役對第9兵團,無疑是「開學就大考」的節奏。
陸戰一師綽號「老血脈」,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唯一的全職正規軍——海軍陸戰隊第一連。陸戰一師正式成立於1941年,歷經瓜島、格洛斯特岬、貝里琉島、沖繩戰役,足跡從澳大利亞一直到天津大沽。由於瓜島的赫赫戰功,陸戰一師每個人的臂章上都有「GUADALCANAL」字樣。1950年的陸戰一師下轄3個陸戰團、1個炮兵團,此外還有1個獨立坦克營、2個裝甲偵察營、2個工兵營、1個兩棲突擊營,七七八八的單位算起來,比美國陸軍的一個師人數還多。
「天好冷啊。」
登陸艦、登陸艇、滾裝船、運輸艦,加上港口裡待命機動的兩艘小型港口破冰船,整個興南港一片熱氣騰騰,所有的泊位都在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上岸而忙碌。
「美國人東西兩線的部署,現在都看得清楚了,」主席指指朝鮮地圖,「一路是徐進,一路是急進。兩路美軍都來者不善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