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17章 T51推銷會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17章 T51推銷會

在政府部門,大概是不行的。
「計算機確實是用來計算的機器,將數據經過一些運算之後,變成另一些數據,輸出,提供給人類。」
出了會議廳,朗道把物理學部的司機叫了過來,坐上車直接去找人了。
所以,得預先為他們開發各種不同的——軟體。又因為現在計算機的內部存儲能力實在太有限,如果想讓一台計算機完成不同的功能,軟體得是用其他方式存儲在計算機外,才能成為多面手。
「計算機究竟能幹什麼?它就只是一具『計算』的『機器』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既是,也不是。」
「很好,假設莫斯科州參軍的有一千名義務兵,那麼現在這些士兵的資料就全在這台計算機里了。當然,在兵役部門的同志可能不以為然,我用紙和筆統計這一千人,也不過是一兩盒檔案而已。但是,如果要你尋找出服役期達到三年即將退伍的士兵,該怎麼做呢?如果要找出所有原籍在莫斯科州科洛姆內的士兵,該怎麼找?」
最原始的商業/行政用途計算機,就是這樣吧……
「伊萬,士兵證號是3293491041,入伍時間是5101,原籍區號是1475。」
莫斯科大學的激光物理會議。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盒子,就是數據。據我所知,蘇聯紅軍現在的總員額是400萬人,如果每名士兵的士兵證是一串10位數字,那麼……兩盒這樣的磁帶就可以記錄全蘇聯紅軍士兵和軍官的證件號。」
行政計算機和科研計算機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和*圖*書前者的用戶一般沒有自己編程的能力。現在賣給蘇聯高校和研究所的計算機,附帶一本手冊(計算機使用指南和編程指南)就得了,他們要算什麼東西,自己編程去,或者大學里抽一名高年級學生、研究生做計算機管理員專門負責編程。
布置會場時,唐華讓人撤掉了演講桌,現在他手持麥克風,大白板前一大片空地都是他自由活動的區域。
「可能需要檔案部門翻查一天的工作,現在就已經完成了。不僅完成了,而且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
介紹麥克風的性能、用途,價格,唐華還讓坐在第一排的蘇聯中央統計局的一個領導試用話筒,這位老頭子拿起話筒就飈了一句《黑桃皇后》的男高音,這對富士康50S來說不在話下。
「1942年,阿塔納索夫-貝瑞的ABC計算機開啟了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序章,ENIAC是第一台步入實際運用的電子計算機。1949年,我們也有了MES-M,這是蘇聯和中國工程師們共同的傑作。在蘇聯和中國的共同努力下,計算機從剛誕生時的嬰兒,成長為一個漂亮的小男孩,今後,它還會繼續成長、成熟,直到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朗道第一天開會,唐華半路就走了。第四天再來會場,發現唐華依舊溜號。
唐華繼續在鍵盤上輸入命令,三行顯示屏迅速動了起來,不一會兒顯示數據處理完成。
一頁入伍時間是4801、原籍區號是1472的士兵資料打了出來。
唐華先展示一下磁和*圖*書帶的外觀,長寬和一本小字典差不多,但厚度只有不到3厘米。這個尺寸比雷明頓·蘭德做的那捲磁帶大多了,因為唐華要求容量必須達到MB級,磁帶的磁密度在努力提高,但目前暫時提高得還有限,再高錯誤率就下不來了,因此就先搞大磁帶盒吧。高密度磁帶這個以後再慢慢琢磨。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對計算機的應用前景持有最樂觀的態度的原因。我記得在1947年,我在莫斯科發布信息學與計算機的第一篇論文時,就談到了它的未來前景,當時會議一連開了好幾天,國防委員會、兵役委員會、計劃經濟委員會的領導都來過……啊,葉戈爾局長,我記得當時您也在。」
磁帶機繼續讀取數據,唐華也不停地按鍵盤,一個個士兵的資料不斷在三行顯示屏上滾動。
「數據計算——確切地說應該是數據處理,這是計算機所能實現的第一個功能。不過我一向認為,數據儲存和數據輸出同樣是計算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T51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大量數據、足可以為一個國家的統計服務的數據存儲能力。」
「各位尊敬的來賓,早上好。」
唐華記得UNIVAC-1比這個還簡陋,不但機器是真空電子管的,全重7.6噸,尺寸4.3X2.4X2.6米,還只有1K內存。還好有224KB的磁帶機。關鍵是UNIVAC-1還不帶印表機呢。就這樣的機器,雷明頓·蘭德也敢賣15.7萬美元,發售之後因為太受歡迎,還漲價到和-圖-書了100萬美元一台(當然,後續批次漲價的同時加了一些外設)。美國人口普查局成批採購UNIVAC-1,用了十幾年才換。當然,UNIVAC-1最著名的事件是CBS用一台UNIVAC-1做選民傾向統計,收集足夠大的樣本數據再做處理變換之後,輸出結果證明總統大選艾森豪威爾會獲勝,而當時幾乎所有民意調查都認為艾森豪威爾會撲。
台下的一個老頭站起來說:「當時我被國防委員會的斯潘傑叫了過來,但一直對此表示懷疑。」
「如果說使用真空二極體的計算機,是計算機的嬰兒時期,那麼使用晶體管的第二代計算機是進入了少年時期。從去年到現在,中國和蘇聯的部分用戶已經體驗到了T50計算機的速度和可靠性。」
唐華照舊從歷史開始講故事,當然講故事的時候稍微突出一下MES-M,畢竟這台計算機誕生在蘇聯——當然是自己在基輔鼓搗出來的。
唐華把磁帶放進T51計算機底部的磁帶機,再在鍵盤上操作了幾下,已經開機的T51的三行段碼顯示屏顯示出一組數據:
……
應該也夠用了。
「剛才我們提到了,用精確的數字來掌握國家的狀態,這就涉及到了數據,也涉及到了數據的運算。」
寬幅面幻燈機。幻燈幕布連著大白板寬度一共8米。大展板左邊蘇聯的鐮刀鐵鎚,右邊五星紅旗。展板上是大大的三句俄文短語:「走向共產主義!走向未來!走向T51!」
IVAN 3293491041 和圖書5101 1475
演示完畢之後,唐華就面臨觀眾們一大堆的問題。來自各個部門的官員有各自的問題。
燈光。背景音樂。還有剛運到莫斯科的一台T51樣機。
唐華拿出一盒……磁帶。
在賣計算機前,會場就為賣麥克風鬧鬧騰騰二十多分鐘……
既是商機,也是在加大工作量。
「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難道他的人生目標就只是為了賺錢嗎?」朗道惱火地說。
「唐華院士……今天在為部長會議的領導們開的特別宣傳會上推銷他研製的T51計算機。」趙忠堯說。
唐華琢磨,計算機所是不是要分裂成硬體所和軟體所?這是個大問題。
「但數據又是什麼?數據不只是科學家和工程師草稿紙上的工作內容。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據。生活中有數據,我們的工資是數據,工廠的產量是數據,文字可以視為數據,一個國家——尤其是蘇聯,國家的管理,也是建立在數據之上的。我們用精確的數字來掌握國家的狀態,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國家工業、農業、教育、科學、軍事等等方面的計劃。計劃經濟委員會是蘇聯建立的最成功的國家管理體制,在這方面,剛剛建立社會主義一年多的中國,還需要向蘇聯虛心學習。」
陣式印表機吱吱開始打紙。這東西……一定要單賣。打孔紙帶機可以附送。
接著,唐華又從計算機存儲的數據裏面調出了一張公文式樣的模版,在針式印表機那裡把紙帶撤下,把專用的蠟紙換上去,開始列印,印表機的小針慢慢打出了一張白點和*圖*書蠟紙。這種蠟紙送進油印機,就可以印刷出質量還湊合的簡易印刷品來。
入伍年份省略了前兩位……又是千年蟲隱患的節奏。現在這一卷磁帶的存儲量是10Mbit(用現在的計算機系統定義,是1.25MB),更要緊的是內存只有50K,手動編製的磁芯存儲器可不便宜。如果程序代碼或者數據能少寫兩個數字,還真的必須得省下這兩個數字來。
唐華把這兩張紙——一張紙條一張蠟紙,拿給觀眾,讓他們互相傳遞看看。
1951年,雷明頓·蘭德製成了第一部用於計算機數據存儲的磁帶機,使用12.7毫米磁帶,最大存儲容量224KB,是當時計算機存儲能力的十幾倍到幾十倍。此後,磁帶機這種順序存儲器成為計算機尤其是伺服器的備份存儲標配,而且同時代的磁帶機單卷容量永遠大於硬碟。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我還是解釋一下我現在手裡面拿的是什麼。」
磁帶機的數據往T51的磁芯存儲器里挪了四十多K,唐華停下來。
在場的蘇聯觀眾已經發現唐華手裡捏著的小玩意居然是麥克風。唐華微微一笑,讓幻燈機換片,麥克風的牌子「富士康50S」出現在幻燈機幕布。圓頭、金屬絲網、帶小錐度的筒體,舒爾S-M58無疑了。這款暢銷半個世紀,2010年代還是銷量排名前幾的麥克風,從開會講話到演唱會,基本全都能打。
最後大選結果出來,艾森豪威爾贏了,UNIVAC-1也就一舉成名。
莫斯科,T51計算機發布會的現場。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