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26章 這導彈由朝鮮買單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26章 這導彈由朝鮮買單

按照操作說明,炮長打開夜視儀,顯像管滋的一聲亮了。
第一坦克師的兩個坦克團,和第3兵團、19兵團一樣,是預定替換13兵團的第二番輪戰部隊。從朝鮮的戰局看,這些第二番部隊要儘快完成訓練,才能將精疲力盡的第一番部隊替換下來休整。
唐華不能不吐槽。這就是為什麼S-25彈長12米,射程只有40公里並且最大飛行速度也就2.5馬赫的主要原因。再晚幾年問世的S-75(薩姆-2)全長9米,射程和S-25差不多,而且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這導致S-75的不可逃逸射界其實比S-25還要大。
「兩套。」
「3月10日吧,很快了。但下一階段試射就算成功,導彈也有許多問題,」庫克森科說,「火箭發動機在中段和末段的推力不穩定,這恐怕就得花兩個月才能找到故障原因並完成調整。還有無線電近炸引信,應該也存在問題。不過好在這兩個故障都不影響3月10日的導彈試射。」
10發S-25齊射出去,就等於8架米格-15沒了。
……
「這個,挺管用。」駕駛員打開艙蓋,對營長說道,「路啊樹啊石頭啊都能認出來。就是這屏幕有點小,老得湊上去看。」
其他的,旋轉發射架、裝填車、搜索雷達、跟蹤雷達、控制室,都是大燒錢,防空系統發射陣地建設也要錢。
此時唐華算是鬆了口氣,回莫斯科也就有空找王稼祥大使,順便問問蘇援現在在談什麼。結果王大使告訴唐華,S-25導彈系統是朝鮮從蘇聯引進的防空導彈項目,朝鮮同志已經在與蘇聯軍事工業委員會談這事兒了。
「關鍵是,這樣朝鮮同志就可以購置四套S-25系統了。」
現在我軍步兵戰士入伍時是可以不識字的,進部隊再慢慢學文化,一年能認個三五百個字就算合格。而坦克第一師的幹部和戰士要求最低高小文化,就是識字上千並學過簡單算術的水平。多虧了坦克兵的文化底子好,在理論學習、上車停車操作一個星https://m.hetubook.com.com期之後,3月3日晚上,坦克第一團第一營將3輛紅眼睛坦克開到了訓練場。
把朝鮮簡版S-25系統的事情說定,唐華和庫克森科繼續聊導彈的事兒。
「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制才是最好的,」唐華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第一特別局正在做的防空導彈就是這個。」
坦克第一師第一坦克團是1950年11月成軍的,當時是以一個開M5輕型坦克的坦克團和一個97式坦克營的人員為基礎擴軍而成,到長春之前都把自己手裡的小破坦克扔了,空手坐火車來到這裏。1951年1月,坦克第一師的蘇聯坦克到了。開慣了小破坦克的第一坦克團坦克手接收T-34-85和SU-100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乞丐換了金裝。
「聽說是三千五百萬吧,導彈陣地建設是兩千萬,其他是彈藥費用。」
……
第一師師長黃鵠顯親自帶隊接收的坦克,他將坦克兵們集中起來,大聲說道:「這是長春廠改造過之後的夜戰型坦克,操作和使用手冊已經下發到每個坦克連了!你們都是識字上過學的,今天晚上就開始學習手冊知識,以連為單位開討論學習會,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操作!」
「火箭發動機和引信的調整不會改動導彈的氣動布局,所以也不需要改火控計算機的軟硬體,核戰鬥部型導彈更簡單了,我覺得都不需要跟蹤指導,沿著固定彈道飛過去,引爆核彈頭就行。」唐華算了算日子,「這樣吧,3月10日的試射完成之後,我就撤。」
炮長往左搖搖炮塔,再往右搖搖,初步熟悉了這套系統后,試著將放大倍數推到最大,讓顯像管屏幕中央的十字對準三百米外的充作靶子的3X2米的大石頭,反覆瞄準過後,炮手按下發射鈕。
想到這兒唐華都有些於心不忍了。「朝鮮同志一共訂購幾套防空導彈系統?」
在長春的冰天雪地中訓練到2月,坦克第一師的兩個T-34-85營的坦克被抽調走和_圖_書了。兩星期後,這批坦克再還回來,坦克手就發現自己的T-34-85多了些東西。
「什麼,S-25導彈要由蘇聯援助給朝鮮?不是給中國?」
「我好像認出路來了!」
「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王大使,這不是壞事,是好事。」唐華覺得這真的是好消息,S-25防空導彈系統很貴。
「我想,這個可能會由中國軍隊來構築吧……朝鮮工程兵只是輔助。」
關鍵不是朝鮮同志背的債太多,唐華關心的是兩套S-25系統太少。
「這價有點太高了,朝鮮同志要背很大的包袱。我來給他們想想辦法吧……」
「庫克,下一階段試射什麼時候進行?我打算3月份回國,已經獲得了MGB的許可。」
「他們要了多少貸款?」
「『瀑布』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沿用了。」庫克森科聳聳肩,「最初決定啟動『金雕』項目的時候,追求的是技術的穩定性,以便快速完成設計。所以貝利亞——我的前任,就主張借鑒『瀑布』的結構設計。」
「我同意,平壤沒有莫斯科那麼重要。」
因為S-25是固定式的地空導彈,根本無法公路機動,而且布置這一條導彈系統,要建很多地面和地下建築。逼入導彈的控制室,唐華的demo版是地上的屋子,但按系統設計圖,它是要挖一個地下室的。不但控制室要在地下,還要在附近挖一個可以住60人的地下掩體式宿舍,挖至少兩個儲存60枚導彈的洞庫;每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要修一條公路以便裝填拖車把導彈運過去裝填;雷達要在周圍修一圈防彈胸牆;導彈發射裝置、雷達、控制值之間用地下電纜連接。
60年代初,S-75和「霍克」大概算是中遠程防空導彈的東西雙雄,這倆射程差不多,S-75飛行速度快射高也大一些,霍克的長處在特別小,一輛履帶式發射車能裝3枚,不過最大射高只有15000米左右。這倆導彈都差不多被用到21世紀。
……
朝鮮買兩套系統的話,應該是平壤https://m.hetubook•com•com、元山各一套。但唐華希望的是安州、平壤、元山、長豐各一套,最大限度地把志願軍的後勤運輸線罩住。尤其是安州、平壤、長豐這三個後勤樞紐和中轉站,這些地方會有大面積的物資儲存和集散地。
炮長稍微調整了一下角度,屏幕的瞄準中心偏移到了左上,然後再次擊發。
駕駛員的紅外夜視儀試完,現在該到炮長的了。
王大使:「由蘇聯向朝鮮提供貸款,朝鮮分10年期償還。」
「這倒也是合理,這導彈……應該是朝鮮的。不過,」唐華說,「既然是朝鮮領的援助,這錢應該是朝鮮出吧?」
「這片訓練場你們白天天天開,對地形應該都比較熟悉了。」營長在無線電里說道,「都開到出發線停好,然後訓練場要熄燈了。」
炮塔運動起來,看到的畫面也成了動態圖像,原來還不十分確定的車外景物,也就變得好確定了。
加裝了主動紅外夜視儀的T-34-85在炮塔左右各焊了一盞紅外照射燈,燈玻璃隱約顯紅色。後來,這一批T-34-85就被我軍戰士叫做「紅眼睛坦克」。這兩盞紅外大燈都是給炮瞄夜視儀用的,駕駛員開車用的紅外夜視儀裝在車體上。用兩盞燈是因為這種凸出於炮塔之外又無厚裝甲的紅外大燈太容易被打壞了,反正主動紅外夜視儀貴的是接收裝置,而這個東西孔徑就8厘米,外面還有可開關的防護罩,要打壞沒那麼容易,紅外大燈其實不算貴,乾脆一次裝倆。
要知道,部署在莫斯科的第一套S-25防空導彈系統,一共有2部搜索雷達、20部跟蹤雷達、2個控制室、60個旋轉發射架和120輛裝填車,全套價格超過一千萬盧布,一次最多可發射60枚導彈,打擊20個空中目標。也就是它一次全火力齊射攔截燒掉660萬盧布,48架米格-15沒了。
但仔細一想,S-25導彈系統確實是朝鮮同志的事兒。
現在,T-34-85的炮塔比沒改之前更擁擠了,炮長面前多了一個四周用橡膠圍www.hetubook.com.com裙包裹著的小屏幕,左腳下多了個儀器箱,這一下子就讓人伸不開腿,腦袋瓜子的自由活動範圍也縮小了。
「還是一對紅眼睛。」
三輛坦克開到出發線,訓練場的大電燈泡關掉了,全場一片漆黑。按照手冊說明和這幾天操作的技巧,駕駛員打開紅外夜視儀,躬身湊近了眼睛看,終於努力辨認出了訓練場的地形。
「庫克,V-300做成單級火箭式推進你覺得明智嗎?」
「應該向朝鮮提供一個簡版的S-25導彈系統方案,」唐華對S-25總師庫克森科說,「簡版的系統應該只包括2部搜索雷達、10部跟蹤雷達、1個控制室和20個旋轉發射架,裝填車和彈藥儲備數也減半。這個應該很簡單,系統配置手冊稍作修改就可以了,然後拿給朝鮮的同志看。」
接著是第二輛、第三輛坦克,也都顫顫巍巍地走完了全程。
「這是哪裡……」
第一特別局做的導彈就是S-75。既然S-25的購物車由朝鮮同志清空,這就意味著中國不用在水平不高的S-25導彈上浪費太多時間,過幾年直接一步到位上S-75,這東西能管好多年,還是值得仿製的。
這種導彈在朝鮮部署,那天然就是朝鮮的固定資產,中國總不能在朝鮮戰爭結束后說「這是我的導彈系統,我撤軍了,拆走」,然後派拆遷隊過來一鍋端了搬回上海。有些設備和纜線根本就拆不開。
炮長回憶白天在坦克場訓練時看到的景物,努力和現在在顯像管屏幕看到的畫面聯繫起來。其實炮手夜視儀的顯像管解析度比駕駛員的高,但按今天的標準也是糊得可以,作為模擬式的顯像管,折算過來,大多數情況下能看到的有效解析度大概也就200x200個像素吧。
「啪!」一發7.62毫米曳光彈從和坦克並列的機槍槍口|射出,打在大石頭的右下方。
「這坦克,咋長眼睛了?」
以前蘇聯的S-25一枚導彈就要11萬盧布,而一架米格-15戰鬥機只要14萬盧布。唐華的改動主要是升級火控計算機和模和*圖*書數電路,對導彈本身沒做任何手術,所以應該還是11萬盧布一枚。
現在的坦克第一師下轄兩個坦克團、一個自行火炮團,共有150輛T-34-85、60輛SU100和40門SU76。至此,蘇聯答應援助的300輛T-34-85已經交付了一半。SU100名為自行火炮實為自行反坦克炮,這是為了加強對重型坦克的阻擊能力,畢竟T-34-85打潘興怕是得打菊花才行。
「偏右下了,大概1米5。」車長沒有夜視儀,用肉眼看眼前所有景物一團漆黑,只有機槍的曳光彈能清晰可見。
庫克森科:「唐,雖然設備的購置費用降下來了,但四個防空導彈發射陣地的建設成本並不低。而且,我懷疑朝鮮軍隊現在還有沒有這麼多的工程兵部隊去建設發射陣地。」
炮長還是確認了眼前看到的圖像是哪裡。接著他緩緩轉動炮塔,顯像管屏幕看到的景物也運動起來。「對了對了,就是這裏!」
「我大概知道一些,確實第一特別局在做的防空導彈比S-25優秀。但那要很多年以後,現在第一特別局連樣彈都沒開始製造呢。」
吉林,長春。
引擎發動,T-34-85緩緩前進。路過一個小坎兒,坦克顛了一下,把駕駛員顛得前晃后晃的,眼睛也離開了夜視儀。駕駛員只好努力控制身體,讓眼睛始終能停留在夜視儀屏幕附近。第一輛坦克用不太快的速度,直行、左轉、再左轉,最後轉了個半圓形的彎,回到了原地。坦克屁股亮著的尾燈可以讓訓練場的其他人員和坦克車組看到,所有人都確認第一輛坦克沒有走錯路,是按訓練場上用小石碓標記出來的路線走的。
2月20日,「金雕」項目總師臨時起意,測控樣彈試射完的當天又叫了一架靶機過來打,2發1中,回去看高速攝影機的膠片,沒中的那發離靶機很近,大概率是引信有問題沒有觸發。這就意味著S-25導彈的控制系統問題基本上被唐華解決了,現在這導彈定型指日可待——還差一些沒解決的小毛病,那也不是在控制系統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