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25章 再訪卡普斯京亞爾
計算機系統改組設計完畢,唐華現在其實不著急了,讓導彈試驗場按部就班地試射就好。至於總師急得不行,大概是「西伯利亞種土豆」讓他的壓力有點大吧。
「問題應該不大,現在就可以給機場打電話。這裏還儲存著8發備用導彈呢。」
漢斯工程師的推論其實並不是100%無懈可擊。沒錯,晶體管做的模數轉換電路設計十分成熟老道,不像是第一次做這種類型的機器。但也有可能是中國製造其他類型的計算機或電子計算裝置的時候積累了這一方面的經驗。再說了,模數轉換裝置又不是防空導彈系統的全部。
因為S-25導彈初代版本的最小有效作戰高度是兩千米……栓繩的氣球飛不了這麼高。只有最低射高不到100米,最大射高才4500米的中低空防空導彈才要打低空氣球。
「彈頭重量變了?」唐華突然想起一件事,趕緊揪住總師繼續問,「第二方案,是不是核彈頭做戰鬥部的防空導彈?」
「哈哈,好事兒。」唐華也樂了,「他們不會是還要訂T50吧?」
40分鐘后……
唐華無奈地笑笑,這德國佬又把天聊到了奇怪的方向,S-25真的不是「比中國防空導彈差一些」的導彈。
「全部測試都做完了,雖然還要等高速攝影機錄像做最後分析,但我感覺系統應該正常了,不如現在就試試低速靶機?」總師在地堡從頭看到尾,試射結束后,突然向唐華提了這個建議。
「說明……『瀑布』系統的缺陷很多。」
「漢斯,你一直在問中國防空導彈的事情,不如我問問你,『瀑布』導彈當年的情況?」
……最怕空氣突然陷入安靜。
「第二發……飛向目標……靶機……摧毀了……」
上一回導彈試射的成功標誌是「導彈射出去之後盡量全部墜毀」,這一次就要反過來了,導彈射出去之後按照控制指令做各種機動,https://www•hetubook.com•com但首先必須沒有折斷或解體的,其次,要看到導彈的受控機動狀況。
「漢斯,『瀑布』系統有1944年還算很先進的導彈彈體和發動機,有當時一流的模擬計算機,卻無法裝備在美國已經裝填進炮彈里的無線電近炸引信,這說明了什麼?」唐華問漢斯。
「在研製防空導彈。」漢斯面不改色地說,「我想你應該是在給蘇聯研製一種性能接近中國版本,但略微差一些的導彈。」
「中國早就研究成功了防空導彈,嗯,很好,」唐華說,「那我和你在這裏正在做什麼?」
這可不是在沈飛撿破爛撿到的零件湊出來的20年代水平的靶機,而是特製的中高空靶機,今天的飛行高度是6000米,速度420公里/小時。
「並不是,我們的時間並不充足。」總師對唐華說,「以後還有很多修改,尤其是第二方案,彈頭重量變了,整個導彈前部可能要重新設計。」
「我聽外交部的人說,」王大使也想起了這個事,「我們還沒找東德,東德自己先找上門來了。求購計算機。」
但志願軍的補給問題以及作戰疲勞問題沒多大改善。本來一具40火箭筒編製2個彈藥運輸員,每人可以帶6枚火箭彈。實際上前線作戰的幾個軍就沒有把一個小組14枚火箭彈全部補慢的時候,1月的時候唐華就看見電報,說彈藥運輸員普遍撿美軍的加蘭德或M1卡賓槍用,反正背上沒背滿火箭彈,不如扛支槍跟著走,遇到敵人還能打兩下。
「什麼?你們的靶機是說要用就可以調用的嗎?」
而時間也到了1951年的除夕,2月5日。掐指一算,第二次戰役已經開始很久了。按照走之前看到的信息,志願軍最後定下的戰略還是撤退中不斷打反擊。唯一不同的是,原先第四次戰役前線由3人分領三個兵力和_圖_書集團:韓集團,鄧集團和朝鮮的金集團,現在鄧樺在50中心當志願軍第二參謀長,所以第四次戰役我方就變成了韓集團、葉集團、金集團。
「第一發……我似乎看見了……飛向目標……飛過了……該死,肯定是和靶機擦身而過。」
其實「瀑布」還有一個更原始的地方,它沒有近炸引信……
……
天上還是啥也看不見……
「我是想說,無線電近炸引信是你們的短板,整個導彈系統下的十幾個分系統,引信的技術水平或者說完成度遠遠落後于其他分系統。即便德國這樣的成熟的二次工業革命后的工業國,在研製導彈的時候也不過如此。」
「我們既不想受經互會條條框框的限制,又想做貿易,他們一時接受不了也很正常,」唐華說,「先等待一段時間,時不時繼續接觸商談,讓他們慢慢適應。其實我們可以先和東德敲定一些雙邊貿易協議。」
但漢斯就是憑直覺猜中了。
這唐華就是給漢斯很大的提示了,果然漢斯很快就想明白了關鍵點。「所以,中國也缺一些……那麼你想從『金雕』項目取走什麼技術,需要我幫忙嗎?如果技術到手,我能去中國嗎?」
「所以,你們中國早就研製成功了防空導彈?」
「瀑布」和V-2一樣粗,比V-2短一些,重3.7噸,和他比S-25算輕巧靈活的了。最大射程25公里。一開始,「瀑布」打算用目視跟蹤、無線電指令修正,顯然這是一種幾乎毫無希望的制導方式,導彈和目標不在一條直線上,操縱手只能隨緣憑感覺發控制指令了。「瀑布」的第二階段改進就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上,雷達跟蹤,模擬計算電路解算輸出控制指令,發給導彈。漢斯就是在這個階段加入「瀑布」研製小組的。
唐華點點頭,就讓伊萬們使勁折騰吧。
和王大使在外面聊了一會兒,主要就是生意的事情。到www.hetubook.com.com2月5日,東德訂購了4台T51,蘇聯也有若干新訂,1月份訂單總數25台。但讓唐華鬱悶的是,仿舒爾58的話筒竟然沒有訂單。
疲勞問題導致1月份主席就做出決定,入朝作戰要三番輪休,並開始在國內組建第二番入朝作戰的輪換兵團。現在志願軍幾乎只能夜間行軍或夜間戰鬥,白天隱藏宿營,而白天宿營基本上找不到安全的村鎮房屋,直接在雪地挖窩睡覺,這要不是提前供應了睡袋,可能病員數量還要多得多。到1月底,李奇微摸透志願軍的月光攻擊和5~7天禮拜攻勢規律后,不少一線的志願軍部隊白天也合不了眼了,美軍在白天會開著坦克裝甲車來試探性攻擊。
到春節前,駐蘇聯大使館也舉辦些聯誼活動,王大使見唐華沒空,就過來找唐華,然後毫無懸念地被第三特別局的警衛攔在了門外。
……
……
卡普斯京亞爾導彈發射場,又是一通導彈的豪華套餐大亂射。現在,唐華對蘇聯軍工產能之巨大已經見怪不怪了,打吧打吧,多打幾發試驗數據收集得更多,研判也更省事或者更準確。
這一方面歸結于蘇聯的進口管制和繁瑣複雜的申請流程,另一方面是話筒/T51計算機的發布會時間不趕巧。1月13日是俄歷新年,其實應該更早一點送一小批樣品過來,給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幾個話筒,上台開口脆,那宣傳效果就滿了。
經互會裡面的貿易體量,蘇聯佔了六成,東德佔了兩成,其他六七個國家加起來一共兩成。
「看來希特勒向德國人灌輸的那些理論你不太接受。」
對,就是那種射程600公里的彈道導彈。
近炸引信這個二戰英美的黑科技,成了德國心中永遠的痛。據說最早還是英國在30年代從德國公司買走了最雛形狀態的近炸引信專利,把靜電觸發改成無線電觸發,然後再交給美國,美國造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了無線電近炸引信。而德國一直在歪路上走,到1943年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於是,二戰期間不但所有德國的大口徑高炮都只有定時引信,防空導彈也是。德國人打算把「瀑布」打到B-17/24重轟的機群中,控制員看距離差不多了,一摁按鈕,導彈在天上爆炸,運氣好的話能炸到飛機。
……
S-25導彈,在控制彈試射完成後,是沒有低空氣球打靶階段的,直接進入到中高空低速靶機打靶測試。
要想看見靶機,只能用那台高倍自動跟蹤的光學測量系統,而地堡里只有1台,總師現在趴在目鏡上不挪窩。
「完全有可能。」
「『瀑布』?除了我參与設計的模擬計算電路之外,並沒有太多值得一說的東西。」漢斯老老實實的說,「而且,你在第三特別局也看過『瀑布』的技術資料。」
於是,距離上次兩個星期,唐華又踏上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卡普斯京亞爾導彈發射場的火車。隨車還帶著控制室demo2.0的全部裝備。
第三特別局,控制室能做的試驗已經做完了,設計局裡有一部用於測試的雷達,作為測試配合機的圖-4已經在上空轉了兩天,雷達開機跟蹤圖-4,然後模數轉換、火控計算機刷刷工作,用紙袋輸出各種信號流,反正唐華看著沒有什麼問題,第三特別局的航空專家和空氣動力專家也覺得很好。
總師搖電話通知靶場,接著回頭對唐華說:「來了。40分鐘以後,靶機飛臨靶場上空。」
「並不是每個德國人都熱衷於追隨希特勒,比如像我,十幾年來從來每天只關心自己的工資,房子和老婆。」漢斯說,「哦,還有工作。」
時間又繼續往前走,現在定製版的向量機和模數轉換電路已經通過了測試,控制室demo2.0差不多可以重新啟用了。
唐華一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漢斯以及和他一起在第三
和*圖*書
特別局工作的幾個人,現在獲得了東德的身份證,但是是蘇聯高度機密的國防計劃的參与者,他們可以去哪裡、不可以去哪裡,不是東德政府能管的,而是由莫斯科決定。所以,現在他們想移民可沒那麼容易。第三特別局也是心裏著急,斯大林同志親自批示的「一年把導彈研製出來!一年!一年!」聽聽,喬治亞味的俄語還帶著迴音呢。
這幾天漢斯直接問、拐彎抹角問,總之就是對他認定的中國必定存在的一種防空導彈十分感興趣。
「你……你……要是能從蘇聯走掉,只要進入中國境內,下半輩子中國管你吃穿住,全包。」
「瀑布」防空導彈是德國研製的可能也是世界第一款防空導彈,它到底有多原始呢?——彈體是用V-2改的。
「經互會的季度會議,這一輪會議我們參會可能有點困難,估計沒法去列席旁聽,」王大使說,「希望6,7月份的下一輪會議能進去看看吧。」
「2萬噸當量。」
總師攤開雙手,對唐華露出個詭異的微笑。
「德國人消息靈通著呢,要的是T51,四台。」
「尊敬的總師同志,其實不必要把兩階段試驗同放在一天做。」唐華說,「斯大林同志給的最後期限是今年8月,我們還有6個月的時間完成試射和定型。」
於是,在地堡里,唐華又看著S-25的樣彈一枚一枚地飛上天空。看見前兩枚導彈都準確無誤地做了機動動作,唐華對接下來的10枚導彈試射感到素然無味,放下望遠鏡找地方歇著了。
還行,雖然是德國人,但沒那麼多種族優越感,那沒事了。
「你覺得中國人能研製出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嗎?」唐華先不直接回答漢斯,問了個無關問題。
兵力也稍有不同,韓集團多了一個預備隊39軍,葉挺分了一個軍給韓集團當預備隊把守漢江一帶,但同時也獲得了9兵團打完長津湖后趕到前線的5個師。金集團和歷史上沒多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