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33章 不意外的解職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33章 不意外的解職

1951年4月11日。
……
「這樣的人,到了朝鮮會不會水土不服?」總理提出一個問題。
「范佛里特在正規機械化作戰和希臘內戰中都獲得了勝利,但他骨子裡欣賞、也是最慣用的作戰風格仍然是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唐華說。
唐華點頭表示同意。
在準備給杜魯門的報告的同時,馬歇爾又直接給李奇微發了封電報,拐彎抹角地讓他留意一下第8集團軍的繼任將領人選。
「是的……當時總參和志司對美軍的編製和戰法有些誤判,可能會對我軍在戰役中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職務、李奇微就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新聞幾乎在24小時內就傳遍了世界,在總參情報部和蘇聯的協助之下,范佛里特調任第8集團軍司令的情報也很快被中國獲取了。這個新任的第8集團軍指揮官來歷如何?能不能打?是比李奇微更厲害,還是比李奇微差點兒?
美國東部時間4月10日,杜魯門讓美國陸軍部長佩斯把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手諭親手交給在東京的麥克阿瑟。但佩斯走得慢了一點,還在路上的時候,麥克阿瑟被開除的消息已經登上了《芝加哥論壇報》的頭條。
在聯合國軍任上的最後兩個月,麥克阿瑟一直鼓吹擴大戰爭,認為朝鮮戰爭不只發生在朝鮮半島,朝鮮身後的中國和蘇聯才是問題的關鍵。
1951年3月,麥克阿瑟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乾脆建議杜魯門使用原子彈轟炸中國。為什麼呢?他覺得蘇聯的原和圖書子彈還沒部署到遠東,只要美國先用原子彈,蘇聯駐中國的部隊一時也無法反擊。而且蘇聯未必會以與美國互扔核武器的方式來支持朝鮮與中國。
麥克阿瑟認為南朝鮮軍不堪一擊,認為與中共作戰過十幾年的國軍比南朝鮮軍更有用處(看來他真沒關注過解放戰爭),擅自發表聲明,邀請台灣參加朝鮮的戰事。在台灣窩著的蔣介石委員長積極響應,發言人隔空告訴麥克阿瑟,我這裏三萬部隊已經就位,只要你來接到朝鮮就可以開打,但作為交換條件,麻煩能不能再給我4條驅逐艦,澎湖集結的解放軍部隊對台灣島威脅太大啦。
「二次戰役東線作戰開始前,那一通電報是你發回來的?」
唐華將一張范佛里特的照片釘在黑板上,和李奇微的照片並列。照片是1945年拍攝的,當時范佛里特在巴頓麾下任第3軍軍長,攻佔一個德國城市舉行入城儀式時的新聞報道。
……
「但是,范佛里特在希臘的這幾年,對他的作戰指揮恐怕還是有很大的幫助,山地戰。」粟裕繼續說,「二戰時他在西歐的平原地帶作戰,在希臘是以山地戰為主。如果他能融會貫通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和山地作戰的原則,那麼對他在朝鮮的作戰是非常有用的經驗。」
美國歷史上罕見的(很可能是僅有的一次)總統與大將之爭,就此落下帷幕。
「這其實很好解決啊。既然你是民革的成員,為何不可以擔任程潛副主席專門處理軍委事務的秘書,https://m.hetubook.com.com或者蔡廷鍇將軍的秘書?」
粟裕哦了一聲,想了想還是又加了句:「在美國讀幾年軍校就能把這些事琢磨清楚,也不簡單。你在革命軍事委員會有擔任什麼職務嗎?」
4月11日,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李奇微升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也在同一天,范佛里特被任命為第8集團軍司令,接替李奇微,4月14日上任。范佛里特這個接替人選,是李奇微在圈定的幾個美軍現役中將裏面,經過挑選之後向參聯會提出的建議,而不是他在官樣文章里寫的「事情是這樣地突然,這樣地不可抗拒,而且,還這樣毫無必要地以粗魯的罷免方式來公然傷害將軍的自尊心……」。
1951年4月6日,杜魯門召集國務卿杜勒斯、國防部長馬歇爾、參聯主席布雷德利開會,會上馬歇爾和布雷德利都主張馬上開掉麥克阿瑟,杜勒斯也表示麥克阿瑟太難管。
「麥克阿瑟違反了總統簽發的『任何人未經容許不得公開發表有關外交政策的聲明』之訓令。」和布雷德利的小會上,馬歇爾覺得自己不能不說這件事。「麥克阿瑟的行為不僅是對國家最高決策機構和決策者的公然違抗,也是挑戰和蔑視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威。此外,更嚴重的錯誤在於,麥克阿瑟是在向政體進行挑戰。以軍事將領的身份干涉美國的外交政策,而忘記了應該由文官政府領導軍隊。」
可能只有麥克阿瑟一個人蒙在鼓裡,4月11日突然被解除職務,告和-圖-書老還鄉。這其實也說不準,可能麥克阿瑟憑自己幾十年的官場直覺,也預感到自己聯合國軍司令要當到頭了,所以在最後幾個月更加瘋狂地嗶嗶這嗶嗶那,將所有的失敗歸咎於美國政府對他的限制,以便在公眾眼裡造成這樣一種印象:我被杜魯門解職不是因為打仗糗得一塌糊塗,而是政見不合。把水攪渾,就沒人關注「麥克阿瑟其實不會打仗」的真相,並且國內死硬反蘇的鷹派會極力包裝麥克阿瑟,讓他有極好的晚年聲譽。
國防部長馬歇爾最先無法忍受麥克阿瑟的言論。
「啊,主席沒有跟你說?」唐華也微笑,「我……弗吉尼亞軍校1945屆畢業,回國后46年去的延安,然後從延安去的蘇聯。」
「唐華?」
散會之後,唐華收拾行當走出會議室,粟裕在後面快走幾步過來。
麥克阿瑟還繼續要求轟炸鴨綠江對岸,甚至提出……轟炸大連,把已成為志願軍主要軍械生產地的大連建新公司炸掉。從1950年底開始他就一直是這個觀點,隔個把月就重談一次。
「粟參謀長。」
「在馬歇爾消除了誤會之後,范佛里特短短几個月內就從上校升為準將再升為少將,1944年11月任23軍司令,1945年調到巴頓的第三集團軍任第3軍司令,一直在歐洲作戰,戰爭結束時在德國境內。二戰結束后,范佛里特被杜魯門派往希臘擔任軍事顧問,在希臘內戰提供意見,以及管理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因為在希臘內戰中,政府軍出人意料地擊和*圖*書敗了共產黨領導的希臘民主軍,1948年范佛里特升任中將,希臘內戰結束后,1950年8月,范佛里特任美軍第2集團軍司令。」
「我完全相信這位將軍的桀驁不馴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而且根本不尊重杜魯門的意見。」布雷德利附和馬歇爾的看法。
北京。
「詹姆斯·奧爾沃德·范佛里特,西點軍校出身,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結束后的幾年他沒有什麼正經的軍職,期間甚至當過橄欖球教練,執教佛羅里達鱷魚隊。美國參加二戰後,他任美步4師第8步兵團團長,軍銜上校,從1941年當到1944年,他的職務和軍銜都沒有升遷。范佛里特得不到升遷的原因很莫名其妙:他的名字與美軍中另一個酗酒成性、屢次違反紀律的軍官相似,因此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一看到升遷名單上有這個名字就把它劃掉。直到艾森豪威爾感到奇怪,問馬歇爾為什麼不晉陞范佛里特,兩人一交流,這才解除誤會。」
粟裕笑了,用手指著唐華:「連著幾天發電報說中央的判斷有錯……你對美軍的了解很深啊。」
粟裕說的這一點,在朝鮮戰場原本的第五次戰役中展現得非常充分。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后,美軍主動發起第三階段,范佛里特的大斜插差點把我軍深入東線的幾個軍插死,最後只犧牲一個180師,其餘部隊基本上整建制撤回,實在有些僥倖。
真相只有一個:當第四次戰役打響,聯合國軍止住潰退的頹勢,開始收復失地時,這時候麥克阿瑟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官位就岌岌可危了。當李奇微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一步一步地繼續往北進軍,雖然沒有大量殲滅志願軍或人民軍,但一直在前進,4月份三八線在望的時候,華盛頓就覺得有足夠的理由把麥克阿瑟搞下去,把戰績確實不錯的李奇微抬到聯合國軍司令的位置。杜魯門要換帥的念頭不但早就有,而且可能提前向李奇微透漏了他的這個想法,所以李奇微有時間考慮他陞官以後,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的人選應該是誰。
麥克阿瑟是突然被杜魯門解職的嗎?可能並不是。
「希臘內戰不能完全定義為政府軍與游擊隊的作戰。蘇聯沒有介入希臘內戰,但1946年到1949年,南斯拉夫對希臘民主軍實施了直接援助。而希臘內戰的轉折點是1948年初,希臘民主軍錯誤地制定了『放棄游擊戰爭,實施陣地戰和攻堅戰,並把鬥爭重點轉移到組織和發動城市武裝起義』的路線,集中大批部隊,與希臘國民軍展開了正面的正規戰,最終在強行進攻科尼察時未能攻下科尼察,從而在軍事上一蹶不振。希臘政府軍方面,范佛里特在其中的工作,更多的是保證希臘軍政體系的清廉,他把持著所有美援金錢和物資的發放,一旦發現政府軍有哪些人貪墨中飽私囊,就會停止援助並以十分殘酷的手段將這些人清除出希臘軍政府。」
「這麼說,這個范佛里特既有正規大兵團機械化作戰的經驗,又有反游擊隊作戰的經驗?」唐華簡單地將范佛里特的歷史記錄講完,粟裕先問了個問題。
唐華搖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