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38章 我們得從堪薩斯線撤回來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38章 我們得從堪薩斯線撤回來

聽見電話里還算清晰的話音,代司令員葉挺也如釋重負地露出笑容。
……
「喂?喂?9兵團嗎?」
朝鮮戰爭中的土耳其旅究竟能不能打?這個問題在21世紀被攪得很複雜,但在50年代,志願軍對土耳其旅的戰鬥力評價還是可以的,甚至將它與英軍旅並列。
「該死,剛才提醒有不明物體在向我們飛來!」瞭望員通過通話器,大聲咒罵,「要墜機了,該死!」
美騎一師兩個團和一個土耳其旅的進攻如果不能打垮東豆川的中國軍隊,那麼情況就會越來越糟糕。而另一件糟糕的事情是,那裡的中國軍隊有坦克,至少60輛。
要說風險,這個穿插方案風險還是很高的。
在這架B-29上面,美軍飛行員、導航員、瞭望投彈員都已經快瘋了。
離東豆川還有6公里的時候,F-80中隊隊長驚駭地發現,飛在他們前面一兩公里的4架B-29已經冒著火在往下掉了。
葉挺放下電話。
美騎一師進攻之前需要炮擊,榴彈炮團炮擊之前要先確認目標區域上空沒有己方飛機在進行低空轟炸。
9兵團突進順利,3兵團的正面戰術反擊也基本順利——雖然現在還沒讓美軍正面崩潰,19兵團則在翻山越嶺。
時間已到12時30分,蓋伊還沒有獲得進攻指令,只得問第9軍軍長威廉·霍奇。
「已經12時30分了,第二波轟炸結束了嗎?進攻可以開始了嗎?」
步兵時代的節奏,和機械化戰爭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
「初步試探的結果,中國軍隊至少從臨津江湧入了60輛坦克。」第8集團軍司令部,參謀長向范佛里特報告,「坦克型號均為T-34。跟隨推進的步兵大概有一個師,但中國步兵的數量隨時都在增加,空軍報告他們未能炸毀臨津江的浮橋,江對面至少還有4個師的中國軍隊在依次渡河。」
4架F-80C、4架F-8和_圖_書4戰鬥機從中低空掠過漢城,飛向臨津江。
首先是白天行動的空襲問題。雖然特地配備了一整個高射炮兵師給9兵團,但葉挺還是反覆要求部隊動作一定要快,只要速度夠快飛機就追不上你——確切地說,只要推進速度夠快,敵我雙方近距離糾纏在一起,美軍飛機的空襲就不太敢放開手腳。
「發起炮擊,然後進攻。注意,空軍的空襲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炮兵的炮擊時間延長,彈藥發射量要增加一倍。」
半小時后,土耳其旅拋下十幾輛裝甲車和七八輛「謝爾曼」的殘骸,退回了楊州。
「2022、2025機已經失聯,FU510小隊情況未知,很顯然臨津江的中國軍隊有高射炮,各機注意規避和躲閃。」
從議政府往北,過楊州,土耳其旅在楊州以北的開闊地展開進攻隊形,迎頭就撞上了在東豆川以南機動防禦的坦克第一師第一團。
霍奇和范佛里特也在緊張地通話。
時間是5月1日上午11:10,中國軍隊第一次在戰場上投入坦克和摩托化部隊,這讓李奇微以前為第8集團軍制定的戰術打法一下變得過時。
放下電話,范佛里特緊盯地圖,牙關緊咬。
因此,志司做出決定,一旦5月1日凌晨的突破順利完成,坦克1師和20軍、27軍穿插突進的同時,9兵團的兵團部也要過臨津江,在臨津江東岸的山中建立前進指揮所。志司與9兵團前進指揮所建立有線電話通路,9兵團前進指揮所與東豆川、報川兩處作戰的部隊不超過32公里,在必要時可以以對講機聯絡。
「BF2小隊在前,我們在後,讓轟炸機先鋪路。」
美騎一師下轄3個騎兵團,一個繼續拱衛第8集團軍司令部,剩下兩個騎兵團都拿出來反衝擊。
在想著摩托化縱隊突襲第8集團軍司令部之前,9兵團先得提防美騎一hetubook.com.com師。稍微不注意,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就可能直接從駐地移動到東豆川開打。畢竟走公路的話大概一小時就能到。
4架B-29重型轟炸機在1500米的高度,排成一字橫隊慢悠悠地飛著,身後是幾十架各種各樣的小飛機。
范佛里特看看表,今天戰鬥的節奏太快了,快得都有點像1944年底的西線。
「尾艙起火!」
在第二次戰役中,土耳其旅先是跟南朝鮮軍打了一仗烏龍仗,接著與志願軍的第一戰就被摸掉榴彈炮營,土耳其的榴彈炮營又部署在整片地區的制高點。制高點被拿下,土耳其旅的防區一下子就破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跑跑跑。但在跑到一半,第8集團軍下令土耳其旅原地防守3天的時候,土耳其人真的不計傷亡守了3天。
「是9兵團!我是宋世倫!」
所以——現在,中國軍隊從臨津江打開了一個突破口,東豆川已經湧入了至少兩個中國師,而臨津江的浮橋依然在運轉,空襲「沒有預期的效果」,英27旅奪回渡口區域的進攻也被大約一個中國師阻擊在原地,總之毫無疑問,中國軍隊還在湧入突破口。
在清川江的東邊,議政府上空,美國空軍的大集群臨近了東豆川。
這條全長96公里的電話線路,從後方的志司引出,彎彎曲曲先鋪到了九華里,從九華里到臨津江東岸的這一段10公里的線路,是通信營和工兵營在3小時之內鋪設完畢的。
在臨津江的浮橋,幾名工程兵肩扛電線卷,用見縫插針式的走位,從過浮橋的滾滾人流車流中快步跑過,同時也將電話線布設在浮橋的橋沿。跑下浮橋,工程兵一路不停,又繼續布了200多米長的線,終於和工兵、通信兵組成的下一個小組碰頭。咔嚓一聲,電話線卡頭接上,布線的工兵這才有空擦汗。
接著,就看見其中一架B-29的左機翼折斷,和_圖_書打著轉往下掉。另一架B-29屁股吃了一發導彈,冒著濃煙——可還在繼續往前飛?也太結實了吧!
穿插|進去之後要想站穩腳跟,不被美軍突然的機械化縱隊反撲衝散,整個9兵團乃至志司都要有最快的情報獲取和指令下達體系,這樣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
兩分鐘之後,范佛里特直接接通了蓋伊。
臨津江-東豆川-報川大縱深穿插,是粟裕和葉挺交互討論了5天才定下來的作戰方案。
然而,土耳其旅的坦克數量還是和坦克1團沒法比,再加上T-34-85對「謝爾曼」的確有優勢,85毫米炮對76毫米炮可不是鬧著玩的,就算「謝爾盤」的76炮能打穿T-34-85的車體,但在實戰中,大部分炮彈命中的是炮塔。尤其是草木茂盛的5月份,野戰時坦克的履帶和炮塔經常被灌木遮擋住。坦克炮手在視野里發現坦克,第一反應絕不會是瞄車體瞄首下,而是對著大腦袋就是一炮——然後就被T-34那圓滾滾的炮塔彈開了。
F-80C在朝鮮戰場基本被用作對地攻擊機使用,F-84和F-86按理說是戰鬥機部隊,但朝鮮上空哪還有敵軍的飛機?所以在大部分時候,這些飛機也全拿來對地攻擊使用,只有在平壤以北的清川江附近,才需要戰鬥機做空戰巡邏。
「麻蛋,還得打他兩發導彈!」
其次是戰場形勢變化過於劇烈。臨津江-東豆川-報川大縱深穿插,一刀子戳進聯合國軍腹地,但這個戰場其實並沒有那麼廣闊,漢江平原既不是庫爾斯克也不是哈爾科夫……當9兵團先頭部隊搶下東豆川的時候,東豆川往北30公里,就是美步24師;往東北35公里,是美步25師;東南40公里,是美騎一師的駐地;南邊45公里,是第8集團軍的司令部……
美騎一師第5、第8騎兵團在楊州與驚慌失措的土耳其旅合在一起,等和圖書待進攻發起的時間。
范佛里特追問:「東豆川上空到底還有沒有我們的飛機?我們的榴彈炮可以開火了嗎?」
今天凌晨的突破臨津江之戰,坦克第一師藉著夜視儀優勢,對南朝鮮第1師的坦克營的戰鬥成了歡樂打死靶大行動,全團上下都很高興,但團長和代師長都知道這不是坦克與坦克之間的正面較量。
當土耳其旅的「謝爾曼」出現在有效射程內時,坦克1團在第一線的十多輛T-34-85幾乎同時開火。土耳其坦克一陣慌亂,找到坦克1團的位置,也紛紛轉過炮塔,短停然後用76毫米炮一陣亂打。
……
……
「騎一師與土耳其人匯合之後,先在揚州等待,調整部署,」范佛里特對參謀長說。20分鐘后,第5航空隊有45架飛機會對東豆川實施轟炸,正午12時20分還有第二波次。「騎一師的進攻在12時30分開始,第一波進攻中,我要看到騎一師儘可能多的坦克。」
「我部已進行了分散隱蔽和防空準備,目前正搶佔有利位置,步兵構築臨時工事。到現在為止,坦克第一師已基本抵達東豆川,58、59師全員抵達,炮32師部分抵達就位。阻擋美騎一師的進攻不成問題。」
「發動機轉速在降低,我們需要拋掉炸彈!」
「可以。」
仙岩洞——東豆川南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高炮62師604團在這裏部署了兩套紅旗-1。慢悠悠直線飛來的B-29特別好瞄準,當4枚紅旗-1分別打向兩架B-29時,這巨大轟炸機根本就沒有規避的意思。
甚至一些戰地記者還提到,美國空軍最囂張的時候,B-29甚至會對公路上一個騎自行車的行人進行追殺式掃射。
「很好。戰鬥打響后,隨時向我報告情況。」
B-29的看家本事當然是6000米以上的高空轟炸。但在地面防空火力薄弱的時候,B-29也不介意在中低空進和_圖_書行精確度更高的投彈。甚至有些時候,B-29會狂妄地降低到800米左右的高度,用機上安裝的十幾挺12.7毫米機槍掃射公路。
「對臨津江和東豆川空襲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是空軍的原話。第5航空隊指揮官也只對他說了這麼一句,其他信息就再也不說了。
比如美騎一師的半履帶裝甲車和步兵戰車更多,有一部分榴彈炮是自行榴彈炮。1951年5月1日的美騎一師也全部淘汰了「謝爾曼」中型坦克,除了偵察營,其他都配備「潘興」重型坦克。坦克數量也比美軍的步兵師多,達到190多輛。
美軍的步兵師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機械化步兵師,美軍的裝甲師是裝甲師。美軍的騎兵師是——大概可定位為重型機械化步兵師。
「美騎一師已經抵達楊州,按美軍的作戰原則,他們在地面進攻之前至少要進行兩波次的轟炸。前線部隊要先分散隱蔽,高射炮兵全部進入作戰陣位!」
「垂尾無法控制了!」
因為大規模炮擊,炮彈在空中飛行時是有可能撞到飛機的。雖然概率很小,但要是飛機被榴彈炮凌空撞到,那就當場去世了。所以美軍還是制訂了安全條令,不允許榴彈炮和低空飛機的作戰區域重疊。
土耳其旅防守的本事是得到聯合國軍認可的,但這支部隊的進攻能力遠不如防守。進攻的矛頭武器——坦克,土耳其旅本該配備一個營大約40輛,但現在卻只能拉出來20多輛,還全是「謝爾曼」中型坦克。
「給我制訂一個作戰方案,」范佛里特轉身,對參謀長說,「讓第3、24、25師從堪薩斯線撤離,與中國軍隊脫離接觸,返回漢江平原。至少要返回兩個師的兵力。」
敵我距離偏近,戰鬥節奏太快,攻防轉換快,部隊機動轉移時間短……總之一句話,這仗打起來太刺|激了。
土耳其旅用損兵折將為代價,幫美軍粗略地探明了東豆川中國軍隊的情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