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54章 62個蘇械師怎麼配?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54章 62個蘇械師怎麼配?

歷史上,瀋陽機床廠的投產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第一階段收官的標誌——中國人終於可以生產製造機器的機器。
徐帥笑著說:「如果不是你的小手冊里說了T-54,我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存在。……現在很難說,做好兩手準備吧。也就是如果T-54沒能引進成功,那坦克師必須裝備SU-100,基準數量應該得有三個營。但是話說回來,坦克一師在漢江打得確實還不錯。」
「炮8師和炮32師的對比,志司發過來了詳細的報告,」徐帥說,「美式155毫米榴彈炮,一線部隊反映很好,不但炮兵師、兵團,志司都很喜歡。蘇式152毫米榴彈炮雖然威力射程接近美式榴彈炮,但機動不太方便,很容易陷進泥里,所以運動和布設陣地都比較慢。但現在來說,我們除了蘇式152毫米榴彈炮也沒有別的選擇,總不能全靠繳獲美國人的大炮作戰。」
「……那就差不多了。」唐華說,「高射炮兵師我們把裝備拿回來,是要往裡面放紅旗-1防空導彈的,所以12個高射炮兵師在我們手裡能編出18個師來。……但是前線部隊的反映,作為紅旗-1防空導彈的近距離補盲武器,四聯裝14.5毫米高射機槍比37毫米高炮好用得多。」
徐帥被定為6月底去蘇聯談判的代表團團長(唐華現在也忙不開了,抽不出身去蘇聯),現在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敲定項目細節。
20軍在兩個方向各放一個步兵師、另兩個師當預備隊;坦克一師分拆成兩半支援兩個方向。也就是說,現在20軍在一線的每個師要面對兩個美軍師的進攻,這在志願軍參戰的大半年裡也是從沒出現過的景象。——還好其實20軍不是孤軍作戰,還有半個坦克師作為反裝甲擔當,以及身後的炮兵第32師、8套紅旗-1防空導彈。
這些武器裝備怎麼挑選,可得忙一陣子了。
唐華:「算是吧。射程近、威力大、適合https://www.hetubook.com.com攻堅戰時打破防禦圈,在朝鮮的山地攻防戰也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有大約20輛是出了故障前線沒法修理弄回去的,還有30多輛是被擊傷擊毀的。
現在國內可以生產各種槍、各種迫擊炮和75毫米輕型榴彈炮,的確可以大大地省錢(外匯)。經過精打細算,軍/步兵師內除了四百輛汽車必須得從蘇聯買,其他要買的,就只有師屬高炮連和76毫米/85毫米加農炮了。當然這不影響新版步兵師蘇聯味十足的特色,50式半自動步槍(SKS)、50式輕機槍(RPD)、重機槍以及迫擊炮,全都是蘇聯制式或使用蘇式彈藥口徑。
徐帥:「還有坦克師……許光塔寫了建議書。他和你一樣,也不喜歡重型坦克。」
坦克一師在漢江打得不錯是事實,坦克一師現在的狀況不太好也是事實。
第五次戰役發起時,從蘇聯引進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火箭炮師其實已經換裝完畢,並在5月4日開到了平壤。但出現了一個低級烏龍——火箭炮師是開上去了,火箭彈的採購延遲了。沒有炮彈,七八十輛BM-13「喀秋莎」只好趴在平壤等火箭彈,這一等就是10天。在等火箭彈的這段時間,志願軍的炮兵司令員每天發一封電報,電報里不說別的,就是罵志願軍總後勤部。
不過20軍和坦克一師確實完成了阻擊任務,到5月17日為止,陸戰一師和美騎一師還是過不去漢江。美步2、3師終於在17號佔領了磨石隅里,但在新一道阻擊線前被迫停下,沒能對南楊州發起攻擊。
……
1951年7月,中蘇要談判引進第二批蘇式武器裝備。由於朝鮮戰場和全國各地部隊的換裝需求,這次的蘇式裝備引進量大大超過以往。這次要一口氣引進36個步兵師的重武器和摩托化裝備、12個地面炮兵師、12個高射炮兵師、2個坦克和*圖*書師加5個獨立坦克團。
范佛里特數了數,西線用於進攻的炮兵已經達到了22個炮兵營,然而沒有空中打擊的支援、也沒有低空偵察校射,打起來仍然很難受。
然後就是唐華現在搞新武器最關心的問題,光學儀器。引進計劃在長春增添了一家光學儀器廠,這以後要發展成光電機綜合的工廠+研究所。另外中國和東德雙方自簽協議,從東德引進設備,在太原搞一個光學及精密儀器廠,也算是兩條腿走路。昆明那家民國留下的破爛廠正在清點整頓,未來應該也可以補進口部分設備,成為第三家光學廠。
唐華點點頭,「也是蘇聯二戰末期研製生產的火箭炮,但沒怎麼趕上二戰的戰鬥。BM-31-12和BM-13一樣,卡車車載,12管發射器。口徑300毫米,威力是BM-13的好幾倍。不過射程很近,最大射程4300多米。」
唐華:「現在說重型坦克完全退出戰場太早了點,應該還有幾年的生命力吧……但在朝鮮,重型坦克真的很難用,地形起伏大,越野機動困難。但我上次說的好像是『如果中型坦克我們能搞到T-54,那麼就可以在坦克師里基本淘汰重型坦克』。徐參謀長,這次去蘇聯,拿到T-54的可能性你覺得大嗎?」
……
重工業部的蘇援引進和工業化計劃,最多的就是鋼鐵、電力項目。唐華手裡拿的是1951年洽談的引進繼續,裏面就有1個水電項目、2個火電、3個鋼鐵廠和9個煤礦。
徐帥拿起唐華推過來的資料,「BM-31火箭炮?……口徑300毫米?!」
步兵師主要要斟酌的就是師內的卡車數量。全摩托化步兵師是不可能的,按蘇軍的編製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得有800~1000輛汽車,36個步兵師全摩托化那汽車就要買三萬多輛,吃不消。
兩個SU-100自行反坦克炮營,能作戰的車輛也大約只剩三分之二。
李奇微則和-圖-書對著遠東空軍的高空偵察報告發愁。
徐帥:「四聯裝14.5高機之前是準備混編進師屬高炮連的,也要在高射炮兵師里留一點嗎?」
楊口郡出現中國的防空導彈,也是一個十分不祥的信號,說明中國進入朝鮮境內的防空導彈發射車數量在增加。這也從側面證明,中國軍隊後勤補給線上部署的防空導彈車可能大部分是真的。
唐華:「其實我希望除了BM-13喀秋莎之外,我們再引進一些這種火箭炮。」
唐華:「榴彈炮師還是有必要引進幾個。火箭炮兵……算了,到現在還沒趕上參戰呢。」
這些項目沒啥值得唐華召集開小會討論的必要了,因為並不需要唐華做太大的改動。50年代的工業化最重要的是「走量」,其次才是攀一些高精尖的工業技術。管他用的是世界三十年代還是四十年代的技術,先搞個幾十套,把國內的鋼鐵和電力總產量抬上去再說。哪怕是最普通的鋼材——蓋樓用的鋼筋,中國的缺口也大得很。不說別的,唐華去年申請開建的電子工業局、北京計算機所、北京通信電子所的新辦公樓,用鋼量就很小,很多承力結構就不是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是用超厚實的磚牆來代替的。
唐華:「那12個炮兵師就這麼敲定了。火箭炮師的炮彈,我們初期進口一部分使用,之後我和劉鼐打算在大連自行製造BM-13和BM-31的火箭彈,而且彈種也多樣化一些。」
去年唐華已經把一台電渣爐運到了太原,閻錫山留下的太鋼已經恢復生產。普通鋼-特種鋼-太原兵工廠,大半條產業鏈出來了,接下來太鋼的產量會節節攀升,那時候洗煤和煉焦可不能成短板。
這還只是蘇援引進項目的一小部分,52、53、54年中國繼續和蘇聯談判,拿援助或優惠貸款繼續引進項目,最終引進的煤礦項目有25個,電力也是25個,鋼鐵廠7家。煤礦這種看起來在土裡刨東西的基礎工礦業https://www.hetubook.com.com,現在中國還沒法搞定——現代化煤礦的機械設備動力設備都還不能自產。而且唐華一點也不覺得這麼多煤鋼項目過剩,看完一遍計劃,唐華在抬頭寫意見,又在山西添了一家大同鵝毛口煤礦/洗煤廠、太原煉焦廠。這些其實是歷史上的156項之一,但啟動得很晚——原來的方案是東北的煤鋼全都搞定之後才開始在華北和西北搞。
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政委許光塔解放戰爭時期是兵團司令員,建國后被主席叫去做裝甲兵司令員。他可是真正的從零開始學習裝甲部隊的戰術,一邊學還要一邊籌建解放軍坦克學校。
徐帥:「那就在兩個火箭炮師里混編BM-13和BM-31。每個火箭炮師裝備一個BM-31團和……BM-13團還是三個,搞四團制炮兵師吧。」
改組之後的新版步兵師炮兵明顯增強,原來軍屬炮兵團的75榴、108火箭炮被下放到了步兵師,不是軍屬炮兵團拆成三份分給三個師,而是每個師都有了一個炮兵團。
因此只能暫時搞成半摩托化步兵師,一個師編製400輛左右的汽車。這可以實現師屬炮兵團的摩托化和一部分輜重的摩托化。
徐帥:「火箭炮師不用懷疑,從第一次戰役到現在,咱們的108毫米火箭炮在戰鬥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大家心裏都有數。132毫米的喀秋莎火箭炮只會更厲害。引進的12個炮兵師裝備裏面一定要有兩個火箭炮師。」
「這次打算引進的地面炮兵師數量不少,一共12個,炮兵師的種類方面我們還沒有最後確定。徐參謀長,我的意見是先收集前線部隊的使用反饋,第五次戰役炮兵第32師已經參戰了,而且同時還有全面換裝繳獲美械的炮兵第8師,這兩個師在戰役中發揮的作用如何、一線部隊的幹部戰士對手中的炮兵裝備如何評價,在我們選定炮兵師種類的時候應該是重要參考。」
作為一個不完全滿編(只有3個坦克團)hetubook.com.com的坦克師,坦克一師在戰役發起時有150輛T-34-85,現在還可作戰的坦克數量已經跌破三位數,還剩97輛。
粟裕和葉挺在第二階段開始前一致認為平原可放、山地必爭,但漢江平原也不是可以輕易讓給美軍的,在這裏牽制住4個美軍師,其他地方的部隊打小反擊的時候就會輕鬆得多。所以在漢江平原東部,還得拖住美軍兩三天。
志願軍的兵力和空間還有轉圜餘地,聯合國軍那邊越來越焦躁。
徐總參謀長說這話的時候已是5月17日,漢江平原東部阻擊戰已經打了3天。
現在李奇微以及聯合國軍別無他法,要想在國會對老爺們有所交待,只能從地面硬衝上去。
瀋陽第一、第二機床廠的計劃也提前了,反正吉林鐵合金廠已經被提前到了第一批,那沈機也提前點,這個十分有必要,唐華可不想在中國可以生產工業控制計算機的時候,國內還無法自行製造機床。
唐華點頭。「直接編在高炮師導彈團里最好,免得各部隊協調不及時,高射機槍找不到導彈,導彈找不到高射機槍。這樣一個高炮師還是三個團,一個紅旗-1團,一個85或100毫米高炮團,一個37毫米高炮團。」
在高空偵察機拍攝的清川江-平壤-鐵原(開城)的後勤線上,空軍參謀仔細數,數出了地面上有至少45輛導彈發射車,幾乎把兩百多公里長的中國軍隊補給線全護起來了。
5月16日,遠東空軍的F-80、F-84在對楊口郡的人民軍陣地進行轟炸掃射時突然遭到防空導彈的襲擊,突然就被擊落5架飛機。剩下的3架飛機急速離開,從此遠東空軍的戰術飛機也不敢轟炸楊口郡了。
高空偵察機當然不能確定這些導彈發射車是真的還是假目標,但遠東空軍是不敢派F-80或F-84去挑逗試探虛實的,這一挑逗說不定又要掉一家飛機,這絕對不行。
徐帥:「二戰後期,是蘇聯專門用來做攻堅戰和城市圍攻戰的武器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