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62章 華川談判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62章 華川談判

1950年6月,澎湖陷落一度讓蔣介石慌亂異常,但不到半個月,朝鮮戰爭的爆發讓蔣介石瞬間找到了救命稻草。事實證明他猜得很準確,很快美國人的大軍艦大飛機就來罩著台灣了。而且,朝鮮的這場戰爭,不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劇本中的序幕么?
蔣介石在總統府踱來踱去如猶斗困獸時,台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行政院政務委員吳國楨攜妻兒,偷偷上了一架飛機,直飛東京,又從東京轉飛夏威夷。當他全家在舊金山下飛機時,蔣介石才收到吳國楨的辭職信。
下午。
當聯合國軍提出停戰談判時,胡璉也很快知道了這一消息。
蔣介石就是沒想到,在志願軍和美軍現在不打了,要談判。
在選擇談判地點時,志願軍貼心地給聯合國軍準備了水路前往的方式,他們最方便最安全的路線,是從源泉里坐汽艇出發,沿著北漢江,拐個彎就到了源泉里。
「在談判開始之際,我先代表聯合國軍一方給談判定下基調。我們進行的是停戰談判而不是和平談判,因此今後所有的討論都應該限於朝鮮的軍事問題,而不討論政治和經濟問題、也不討論與朝鮮無關的軍事問題。」
南日也注視著特納·喬埃。
蔣介石這幾天比任何時候都要沮喪。
雙方需同時發布停火命令;雙方脫離接觸、停止從外部向朝鮮調運兵力和技術裝備,最終全部撤出朝鮮半島;分批交換戰俘;難民返回原住處。至於停火線,則以雙方在1951年6月1日的實際控制區為準,雙方控制區如緊密貼在一起,則各後退5公里建立一條非軍事區。
特納·喬埃:「……北緯三十八度線,是一條地理意義上的分劃線,既不代表文化的分界,也不是一條完美分開天然地形地物的分界https://www.hetubook.com.com線。戰爭的爆發,正是由於南北雙方對分界線的突兀分割非常不適應而造成。實際上,我方認為,如果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軍事分界線,這根本就不是一條穩定的戰線,無助於保持今後半島的和平。」
經過一上午無意義的嘴炮,雙方開始談點兒實質性的問題。
華川進行的停戰談判,不但牽動著中美朝的目光,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把注意力聚焦在這裏。
特納·喬埃:……吃個飯也能裝逼?!
一整個上午的談判,都在葉挺和南日「告訴我什麼叫特么的特么的政治問題」的繞口令中度過。
……
葉挺:「我完全支持這個決定。」
在台北,由當年的台灣總督府改成總統府車馬稀少,衛隊和幕僚們都神色內斂,不敢多說話。
吳國楨是國府當中名聲還算可以的官僚,從政頗為勤勉,雖然在當上海市長的時候鬧到全市大學生罷課請願,但他從不開槍,基本不抓學生,因此在美國人眼裡印象不錯。蔣介石逃台後,也是美國建議將台灣省主席從陳誠換成吳國楨。
麻蛋,這一輪裝逼輸了……
特納·喬埃氣呼呼地坐在休息室,助手從直升機上取出了三明治、煤油爐、咖啡壺,在休息室里咕嚕咕嚕地煮咖啡。三明治是涼的,沒點熱咖啡喝下去的話肚子可能不太舒服。
特納·喬埃從直升機副駕駛位置跳下來,手扶軍帽離開直升機旋翼的氣流區,抬頭趾高氣揚地看著在會場接待的朝鮮人民軍代表。雖然「蘇族」是初代批量生產服役的軍用運輸直升機,只能搭兩個人,傷員要外掛在直升機座艙外被吹來吹去……但這是直升機!你們志願軍有嗎?朝鮮人民軍有嗎?你們蘇聯老和_圖_書大哥有嗎?哈。
中朝代表團一人捧一圓盒自熱米飯、面前7盒自熱火鍋,就這麼吃了起來。
「雙方停戰線和非軍事區域的劃定,顯然不應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來分划。從實際的軍事考慮,從我方的軍事效能也就是海空軍的優勢而言,雙方的停戰線和軍事分界線,應從開城開始,之後以臨津江中下游為天然地理分界、經過華川、楊口、元通里直至海岸線。你方應該退出包括東豆川、漣川、報川在內的臨津江以南一切區域,由我方接收東豆川、漣川、報川。華川和楊口作為非軍事區域,你方應該從上述兩個城市撤軍,但我方不派兵進駐接收。」
但聯合國軍怎麼可能坐船,這會妨礙美軍裝逼的。8時30分,一大群H-13「蘇族」直升機從春川起飛,搭載著聯合國軍談判代表團和聯絡軍官,在空中編成一隊飛向華川。在熔岩里村外的平地,12架「蘇族」依次降落,螺旋槳和發動機轟隆隆的聲音吵得全村子的朝鮮人都聽得見。
這是停戰談判的一線陣容。在代表團的後面,隔著北漢江在華川坐鎮的,是李克農、喬冠華領銜的工作支持小組。
特納·喬埃使勁抽了一下鼻子,竭力趕走鼻腔里的麻辣味,但沒用,對面坐著的5個人身上全一股子這種味道。
聯合國軍代表團精神恍惚地看著美製吉普車在談判會議室外停車,南日領頭一群人走進會議室。
特納·喬埃:……(轉移話題)
等一下,中朝談判代表團出現了。
「停戰談判只談軍事問題,或者確切地說,應該只限於談朝鮮的軍事問題,而不談任何政治或者領土問題。」
論裝逼,我大美利堅還從沒服……
1950年6月,胡璉的部隊在澎湖列島再次全軍覆沒,只有他www.hetubook•com•com本人和一個船工逃了回來。坐著摩托艇在台南涉水上岸后,胡璉就被解除了軍職,只保留一個光桿中將軍銜。
到1951年,美國的新一批軍援到貨,這次給的坦克大炮可以一口氣組建10個師。孫立人這一年多在台灣大刀闊斧地整軍改革,削掉了所有從大陸過來的新舊山頭,再按美式訓練法練兵,整出了十萬多合格的部隊,組建了第一、二、三軍。胡璉當上了國軍第二軍的司令官,鎮守台灣南部。從這裏的高山眺望西面,天氣晴好的時候,還能隱隱約約看見澎湖列島。
午間暫停,雙方在會議室隔壁的兩個房間坐下休息。
美國人甚至放話:只要陳誠還當著台灣省主席,蔣介石就別想從我這兒拿美金!
聯合國軍代表團那邊,4個美國人、1個韓國人,團長是美國人。
志願軍從第一次戰役打到第五次戰役,繳獲的完好無損的美製吉普車不下200輛,派12輛吉普車參加談判小意思了。要不是談判區不許攜帶手槍之外的其他輕重武器,志願軍還能給你開出一個「潘興」重型坦克連來參加談判。
「美國人打不過共chan黨。」胡璉想想,又多說了一句,「我們也打不過。」
「在談判立場上要極其謹慎小心。」這是李奇微在談判代表團出行錢對特納·喬埃的囑咐。
南日:「那我們就討論軍事問題。第一,在互相協議的基礎上,雙方同時下令停止一切敵對軍事行動,第二,確立軍事分界線,以當前的軍事分界線為準,雙方相貼的武裝部隊各自後退5公里,建立寬度為10公里的非軍事區。第三,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撤退一切外國軍隊。」
……
所以……吳國楨寫給蔣介石的辭職信,第一句話就是:「常公,我下船了。」
和圖書不但是美國造的,還是在美軍服役過的吉普車,車上油漆刷的帶圈白五星都還留著呢。
南日轉過頭,用鄙夷的眼光盯著唯一的韓國人劉載興。看劉載興現在的憋屈樣,「甘為美帝奴僕的南朝鮮傀儡,萬惡的偽軍、人類之恥」這類套話可以罵他幾十年,南朝鮮都一點脾氣都沒有。
我方談判的底線條件,經過中朝雙方的商議,再由高、金將商議結果帶到莫斯科和斯大林會晤,最終確定下來:
扯皮了兩周的序幕——雙方關於停戰談判地點的談判和停戰談判程序的談判,終於在6月9日落定。1951年6月10日,中朝與聯合國軍的停戰談判在華川郡熔岩里正式開始。
1951年6月10日上午9時。
熔岩里。
特納·喬埃:「反對,貴方的建議含有政治問題,超出了這次談判的討論範圍。」
在工作支持小組的後面,是北京戰情中心、志司和50中心。
中朝談判代表、聯絡官和助理沒有直升機,是坐吉普車來的。
聯合國軍停戰談判首席代表特納·喬埃中將、談判代表奧爾林·伯克、勞倫斯·克雷奇、亨利·霍奇、劉載興,以及三個上校聯絡軍官,前往華川郡熔岩里。
用主席的話說就是「我們的條件也不苛刻,雙方佔了哪裡,就在哪裡停戰,也對得起杜魯門的了。」
中朝代表團這邊,3個朝鮮人、2個中國人,團長是朝鮮人。
蔣介石只好把吳國楨扶上位,讓吳國楨一個無兵權的文人面對陳誠系憤恨的目光。為此蔣介石還寬慰吳國楨:「峙之(吳國楨的字)切勿憂慮,眼下我們都在一條船上,我一定支持你。」
1949年,蔣介石下野離開大陸,心裏不乏東山再起的雄心。在他的意識中,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定會爆發,而且很快就會爆發。當美蘇爭霸和_圖_書全球戰亂之時,只要蔣介石堅定當美國的小弟,就定可在美國的幫助下,恢復他的民國正統。
南日和葉挺則氣定神閑的樣子,也不用助手幫忙,代表團5人從帶來的手提袋裡拿出一堆紙盒子,7個方盒、5個圓盒。把盒子打開,配好上層的湯料和菜,拿軍用水壺在盒底倒一層水,再放好上層、蓋上蓋子。一會兒,自熱火鍋就咕嚕咕嚕地冒出了味兒,麻辣味和肉香菜香一直飄到對面美方代表團屋子裡。
志願軍工兵團舟橋營已經在北漢江搭了兩座浮橋,雙線通路。吉普車就從華川開出,從右浮橋一輛一輛開過來。
今天是入夏以來難得的好天氣,因為前一天下過雨的緣故,熔岩里既陽光耀眼,空氣又不那麼悶熱。特納·喬埃中將坐在談判桌前,雙眼注視對面的人民軍南日大將。
中朝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是人民軍參謀長南日大將,代表3名:志願軍代司令員葉挺、參謀長謝方、人民軍總司令部偵查局局長張春山、人1軍團參謀長張平山。
葉挺:「哪一條建議含有政治問題?」
吳國楨下船跑路,胡璉重新啟用。
特納·喬埃咽咽口水,接著說:
朝鮮攻過去,美國守住,美國反攻,朝鮮敗退。甚至志願軍入朝參戰在蔣介石看來也不過是一切盡在掌握。志願軍怎麼可能打得過美軍?1950年12月,蔣介石把這話改成了「志願軍打得過美軍又如何?」——志願軍打贏了,美國全國總動員,幾百萬美軍刷的出來,原子彈亂扔,第三次世界大戰。志願軍要輸了,美國兵臨鴨綠江,他蔣介石就可以和美軍一南一北,一起打回中國去了。
數量也正好是12輛,清一色的美製吉普車……
這談判可就要了老蔣的親命了。你倆坐下來談了,就說明美國可能要暫時放棄對付中共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