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78章 底線是雙方就地停戰
現在……第五次戰役早就打完,東豆川反擊戰也打完都一個月了,作為第三番輪換兵團的47、67、68軍還在東北不緊不慢地熟悉換裝的新武器呢。第16軍、36軍、37軍更誇張,還沒運動到東北。
原空軍第三十八廠已從飛機修理廠升級為製造廠,而且一分為二:112A廠和112B廠。112A廠的建設已經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破土動工,定位為噴氣式戰鬥機製造廠;112B廠去年底就自行開工並且投產了,是唐華的導彈製造廠。
瀋陽。
本來中央就打算讓每一批輪戰的部隊在朝鮮呆6到9個月,時間夠長才夠熟悉現代的高強度戰爭。至於五次戰役和東豆川反擊戰中,損失比較大的3兵團——12軍、15軍和60軍,也能夠就地進行一些休整和補充。這三個軍率先體驗了朝鮮陣地戰,扛住了美軍的重炮集火轟擊。不過現在國內的新兵可以直接卡車送到朝鮮補充;部隊只要從第一線往後撤40公里,就吃得好睡得香,總之在朝鮮可以就地回血。
靜力試驗和助推器分離試驗都是在112B廠的測試區做的,因為分離試驗的樣彈不用打上天,就看助推器能不能順利分離、分離的時候有沒有把前面那段帶得亂翻滾。不過第一次分離試驗不太正常,助推器脫落後總是把導彈帶翻了。黃志千花了一個多星期改進了助推器,再做分離試驗才通過。
說起來也不複雜,紅旗-2就是比紅旗-1多了一級,在屁股後頭接了一段助推器,直徑比紅旗-1還大一點,長2米。然後紅旗-www.hetubook.com.com2就成了長4.4米的一支鉛筆。
試驗場正中的台架放著戰鬥部,然後以20米為半徑,幾十塊門板大小的鐵皮圍成一圈。戰鬥部引爆之後,現場硝煙瀰漫,從鏡頭裡都能看見有幾塊鐵皮板從中間被截斷了。唐華拿起爆炸后現場拍的照片看,鐵皮板就算沒被切斷的,上面也有被桿狀物體打穿的痕迹。
戰鬥部質量砍半,那威力就要往下掉。應對方法一是提高制導精度,二是換用連續桿戰鬥部。
華川談判陷入慪氣式僵局,我方一邊調整部隊加強防禦,志司和北京一邊再度審議自己的談判底線。
……
「……就現在敵我雙方的態勢而言,我方在西線雖深入三十八度線以南、控制了戰前朝鮮未曾控制的區域,但在東線,敵軍的佔領區域亦超過了三十八度線,侵入了朝鮮的領土。如以戰前的三十八度線衡量,我方占敵方的面積多一些、敵方占我方的面積少一些,但畢竟雙方都有所收穫……就地停戰的建議,必定會有很艱苦漫長的談判,但我認為,我方應堅持這一底線,在戰場上也不予讓步,以堅決的軍事行動促使對方答應停戰條件。」
從軍歌里唐華也分辨出來了這支部隊隸屬於解放軍/志願軍第67軍,也就是主席劃定的三番輪戰部隊當中,預定第三批入朝的部隊之一。
黃志千:「唐部長,您搞的新戰鬥部,我們已經做過幾次地面爆炸試驗了,殺傷力和殺傷半徑超好。」
唐華:「新彈的飛控軟體,北京計算機所還在開發,但現在已經和圖書可以做導彈的無控飛行試驗了。等第二批試驗彈的製造任務完成,就往烏梁素海運吧。」
「如敵要求我們在西線向後撤軍一定的距離、但未及三十八度線,我方的防禦寬度和防禦地形變化不大,構築工事的困難度變化亦不大。但敵方的防禦態勢會有明顯改善。如敵方西線的防禦態勢有改善,就可能將余出的兵力作為機動部隊,在對峙線尋找我方防禦薄弱處,集中兵力進攻。因此最終對我也是有不利之處的。」
「主席、總司令:當前我軍在朝鮮控制的地域,均十分利於防守。尤在西線,我軍佔據山地而敵只得平原,我方居高臨下可俯瞰敵方陣地,又可利用山地修築坑道工事,克制敵方火力優勢打擊,與敵長期對峙。在東線,我軍和敵軍均佔據山地,雙方隔山相望,如雙方都修築坑道工事,則我難以大規模進攻席捲敵軍,但敵軍也不易攻克我方陣地。」
這兩個廠真是死對頭,一個廠專門造飛機,一個廠造專門打飛機的導彈。
……
作為代總參謀長,粟裕為第二次談判條件的內部討論寫了個很長的報告。
「……如果按南北戰爭爆發前的北緯三十八度線為軍事分界線,那麼我方需要9個軍才可以在整條戰線建立有效防守,且由於三十八度線西段經過很多平原地帶,東段又無理分切了許多防禦地形,難以利用山地構築防禦工事,即便在一年或兩年之後,要防守三十八度線仍然需要至少6個軍。」
「嗯……看來桿與桿的連接還不是特別牢固。」唐華說,「但侵徹力是足夠了。不過你www.hetubook.com•com們這次去烏梁素海搞試射,導彈還是不帶戰鬥部,裝個配重就行。要是往上安裝戰鬥部,又要多費很多周折。導彈在試驗場平穩地飛出去、平穩地二級分離就是勝利。順便測測最大作戰高度和最大作戰斜距。」
抗美援朝已打了將近10個月,首批入朝部隊(後來被劃定為第一番)是13兵團6個軍和9兵團的3個軍,13兵團即志司直屬部隊,從第一次戰役打到第四次戰役,9兵團二次戰役后一半的師休整一半的師繼續作戰。
……其實要是有時間,還是研製新的高效推進劑最好。但現在來不及。以後如果有新的更高能量或更高燃速的推進劑研製投產,就拿來提高導彈的最大射程和飛行速度吧。
停戰談判開啟時,我方拋出的停戰方案是要聯合國軍退出漢江以北地區,這當然是個談判策略,我方的談判底線不是這樣。
「老陸已經在米高揚做完了新彈的風洞試驗,數據已經拿回北京所了。」唐華說,「導彈的強度設計,兩級分離時的故障排查,現在做得怎麼樣了?」
鞍山是唐華必須停一天的地方。鞍鋼的改擴建正在進行,400多個蘇聯專家以及大批設備物資已經到位。從現在到1960年,鞍鋼一共要搞三期改擴建工程,最終達到年產鋼量320萬噸、鋼材250萬噸的水平。現在鞍鋼當然也能產鋼,但出爐的鋼錠有一大半都被大連要走,給建新公司生產武器裝備。將來鋼鐵產量提高之後,才有多餘的鋼鐵份額來搞建設。
……也不全是新的,固體推進劑用的還是火箭炮的和*圖*書那種。發動機則是在紅旗-1的基礎上放大。
唐華:「這次還用不著試驗戰鬥部。」
不過,112B廠造的導彈也不全是打飛機的。在唐華來瀋陽之前,112B廠已經把海鷹-1反艦導彈空艦版的無控試驗彈送往試驗場了。
1951年1月,紅旗-1防空導彈的技術狀態就凍結投入量產。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黃志千在112B廠也沒閑著,用了半年時間新做了兩型火箭發動機。
「當前我方推進到此戰線,從戰役和戰略的角度分析,也十分利於我方布置防守兵力。當前敵我控制線為一條稍傾斜之直線,在此區域,朝鮮半島的寬度不大,僅略長於安州處的分界線。在此控制線對峙,我方只需要6個軍就可以構成完全的防守,未來我軍坑道工事修築完成後,則只需3個軍:6個師把守一線陣地,3個師的機動力量作為預備隊。」
從大連去瀋陽,唐華是營口、鞍山、遼陽一站一站地過去的。
在112B廠的會議室,唐華看了連續桿戰鬥部在地面做試驗的紀錄片。
B-29的最大飛行高度9700米,帶彈作戰時投彈高度最高8000米。B-36稍微有點提高,最大飛行高度達到13000米。
黃志千:「這次烏梁素海的試驗,要順帶搞戰鬥部的試驗嗎?」
原來的歷史上,第三番輪換的部隊在第五次戰役後期就急急忙忙派出3個軍從東北向朝鮮狂奔,趕往三八線到平壤之間建立防禦工事,以應對最糟糕的情況——第五次戰役後期志願軍的窘迫可見一斑。直到鐵原阻擊戰成功,彭總、志司、主www•hetubook.com•com席這才鬆了一口氣。
黃志千和唐華在112B廠的車間,這裡在生產的是紅旗-2導彈的第二批試驗彈。
第二番輪換,志司直屬的6個軍撤下休息,3兵團、19兵團、休整后重返一線的9兵團打了第五次戰役。
黃志千在5月底鼓搗出助推發動機,之後用計算機粗略做了個理論計算,認為紅旗-2導彈的射高可以達到11000米左右,B-29肯定可以揍下來,但是打輕載狀態的B-36有困難。唐華認為還要再提高一點最大射高,就從北京給黃志千發了圖紙,戰鬥部從30公斤砍到15公斤,省下的重量給推進劑。
從大連到瀋陽,沿途隨便瞄一眼就能看見很多軍營駐紮著部隊,軍營外面的道路,各種運輸物資和人員的卡車來來往往。唐華還看見了大約是一個整營的部隊出營拉練,全都已換上了志願軍的軍裝,士氣高漲鬥志昂揚,唱著部隊的軍歌。
紅旗-2導彈還是一款移動式的野戰防空導彈,卡車車載,無線電指令制導。
黃志千:「導彈靜力測試第一次做的時候就沒有問題,找到兩級分離故障原因、修復缺陷之後我們又做了一次靜力測試,也通過了。」
這個底線很簡單,雙方就地停火。誰正在控制著的地盤,以後就歸誰。
……
紅旗-1是中低空近程防空導彈,紅旗-2勉強算是中程防空導彈。
唐華要搞紅旗-2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用野戰防空系統戳下B-29,最好也能戳下B-36。
不管怎麼說,這肯定是好事,至少大連建新公司不用火急火燎地為入朝參戰的志願軍配備輕武器而加班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