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95章 光通信與光導纖維
持麥克風的手揮起來……
「那差不多正好。」唐華說,「激光通信的原理機你搞成了,接下來因為配套系統沒跟上你的進度,所以可能會有一兩年時間,激光通信這邊的研究會停滯……這段時間你去學基本粒子物理,相互之間不會幹擾。不過,光存儲組的工作需要你這個激光調製和解調裝置,所以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還是得出現,或者至少要讓你們小組的成員過去協助光存儲組做下一步工作。」
6個月前,志願軍再占漢城,讓美軍再一次損兵折將。
16年前,正是熱河事變中國慘敗,1935年6、7月的《塘沽停戰協定》和《何梅協定》,南京政府把熱察奉送給日本,接著日本策劃所謂華北五省「防共自治運動」,要把平津在內的河北的部分主權也拿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所指的就是此事。
趙忠堯:「那我明年四五月去長春,找王大衍。」
周光召:「沒有問題。其實我也不需要打什麼時間差,同時上兩邊的課都可以,只要我的自行車沒壞。」
胡松華在台上唱的就是唐華寫(抄)給他的。不但歌曲,連胡松華手中的麥克風也是唐華做的。
「趙老師,」唐華上前,「光導纖維這個東西急不來……王大衍已經去長春籌建光電子所和光學儀器廠了,等他那邊有成果,光導纖維才會有成果。」
把光通信這一組的工作計劃安排下來,唐華還給周光召的試驗裝置搞了一個濾波系統,這下大概100米的空氣介質通信都不成問題,兩棟教學樓的兩台計算機把激光器和接收器放在窗邊就能聯網。
歷盡苦難痴心不改
唐華自己也鼓掌。
5年前,國共和談破裂,內戰開始。hetubook.com.com
直到台下的熱度過去一些,周光召才把聚光燈重新打回給周璇,唐華也走回座位。悠揚的大提琴BGM已經響起,要開唱了。
周光召的激光通信驗證演示是在兩台計算機之間進行的,激光器和接收器之間相距10米,激光在空氣中傳播——這就是為什麼趙忠堯說自己先不來的原因,光纖沒做出來。
2年前,蔣介石被趕到台灣,新中國成立。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這麥克風……
不過日本沒能滅亡中國。中國和日本鬥了8年,中國越來越強,日本越來越弱,最後日本自己先趴下了。
14年前,為躲避戰火,歷史學家錢穆從北平撤到武漢,又從武漢被日軍攆到重慶。在重慶的防空洞中,身邊是哭喊的難民,頭頂是重磅炸彈的轟隆迴響,錢穆匆匆寫下了《國史大綱》。這是一部只有上下兩冊的極簡史,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錯漏和考證不嚴謹之處,完全不像出自一個歷史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之手。錢穆對此的解釋是:當時他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已經做好亡國的打算了,但希望子孫們在中國徹底被日本佔領后別忘祖先文明,這本《國史大綱》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國之心。
台下,鄭毓英轉頭看著趙忠堯:「你看小唐雖然忙著發明導彈計算機火箭炮,也沒忘記給老婆發明一個無線話筒,你呢?」
風霜雪雨博激流
6年前,日本投降。
小巧的麥克風讓演唱者在台上可以手持唱歌,颱風更活躍,而且這貨音質比大型固定式麥克風還要好一些。胡松華雖然只是在排練時才用上麥克風,也很快學會了邊唱邊走、轉身、(hetubook.com.com深情)俯首仰頭、走兩步薅一薅麥克風線……等等常見的舞台動作。
14年前的七七事變還是讓整個華北淪陷,淞滬抗戰上海南京淪陷。13年前,武漢會戰,華中淪陷。
就這唐華看起來如同蝸牛的速度,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通信部參謀都嚇傻了,他們就是抽瘋手一秒鐘最多也就按十幾次電報按鍵,而且在這個速度發報錯誤率挺高的,有時候一封電報要拍發2遍以相互校驗。而計算機通信本身已經摻了校驗碼,只要能接收得到文件,那文件就肯定是原樣複製過去的。
不過10米的距離,空氣中傳播也無所謂。
「光召,這樣的話,你的碩士畢業設計就完成了。」唐華說,「你趕緊寫論文,我來翻成俄文。」
它一頭連著華夏兒女的心房
一二九晚會結束,第二天唐華坐火車去上海。T52計算機和TC52超級計算機到了關鍵節點。和唐華一起走的還有周璇、唐漢城、葉姨、保姆一大家子。這個春節都要在上海過了。
胡松華這嗓子,這唱功,合適。要是換唐華來,還真hold不住劉歡的風格。唐華認為胡松華很合適唱劉歡的歌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長得也有點像劉歡。——嗯,別看胡松華雖然是胡軍的大伯,但長相很不一樣。
一二九運動的意義在於它取得了部分成功——國府不得不反對日本策劃的華北自治,這個自治運動暫停了。因此一二九也成了新中國僅次於五四的青年節日。
唐華:「1953年1月投產軍用望遠鏡。……光學玻璃的話,52年,明年四五月就要試出一兩爐。」
唐華一家在火車上咣當咣當的時候,蘇軍總參謀長什捷緬科跑到了南口考察。
趙忠堯:「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是想在長春光學儀器廠落定之前,先在清華實驗室里小規模生產一點光導纖維的材質,現在這個工作我已經動手做,再等幾個月可能就行了。」
唐華:……
台下的清華理工科學生最先反應過來,「轟」地炸了。接著所有觀眾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沒有線……
唐華知道這燈泡王周光召在搗鬼,但也只好轉過身來,向台下揮手示意。
嗯不錯,數據傳輸速率超過10KB/秒了。
這下,觀眾除了掌聲,還有「哈哈哈」「唐老師!」和喝彩聲。
胡松華唱罷,再輪過一個小合唱,該周璇上場了。
……」
唐華:「……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通信裝置,豈止是碩士畢設,你把試驗再完善完善,做成產品,至少是院士級別的成果。」
滄海桑田之變不過如此,而這16年中國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幾乎讓所有人都目不暇接。
他本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國軍隊使用蘇式重炮組建的炮兵師如何運作,如果他們用得不好,那麼蘇聯總參考察團還能順便教一教。南口剛好來了一個更換蘇械完畢的志願軍炮兵第一師,在此休整兼訓練。
唐華和周光召一起擺弄一起,信息波形、調製、解調、顯示,最後又將輸出接到另一台計算上,用4秒的時間把那台計算機的硬碟剩餘空間寫滿了。
「就這也要寫論文?一個複雜點的試驗而已。」周光召說,「唐老師,這是你把碩士畢設的方向定好了,跑道也鋪好了,你還在後面啪的一聲發令槍,我們甩開腿跑而已……」
唐華這次不唱歌了,但是寫了歌。
仿舒爾58的XUAN-1話筒投產差不多一年了,其實銷量也還可以,——雖然不如唐華的預期,不過考慮到只和_圖_書在蘇東和中國銷售,範圍不夠大,因此倒也還能接受。
少年壯志不言愁……」
但說到第二組和第三組的配合問題,唐華覺得還得提醒第一組和第四組也要配合。第一組用了不到半年做出激光照射器,諸國禎已經被唐華弄去做激光陀螺了。這和第四組——激光測量技術是有共通之處的。
唐華和周光召聊了一會兒,趙忠堯才到。
它一頭挑起大漠邊關的冷月
趙忠堯想了想,說道:「那好吧。這個長春光學儀器廠,什麼時候投產?」
周光召:「說到碩士畢設,唐老師,我又申請了北大研究院彭桓武教授的研究生,跟彭教授學基本粒子物理,明年9月開學。我覺得只讀一個碩士學位,我的學習日程不夠飽滿。」
操縱聚光燈的周光召在掌聲最混亂的時候,恰到好處地把聚光燈從周璇身上移動到舞台一角,照亮了在黑暗中調試剛給音響系統插上的無線接收機的唐華。
1年前,志願軍入朝參戰,將美軍從中朝邊境趕回三八線以南。
要是唐華聽到這番話,估計會反駁「師母啊,這看起來是一個無線話筒,實際上可是四千外匯盧布呢!」
……
……行行行,學霸做什麼都沒問題的。
和後世的大學一樣,一二九這一天學生會一定會舉辦晚會或者什麼集體活動。況且這是清華,當年一二九運動的發源地之一。
唐華知道趙老師的DIY功夫大致相當於後世的頂級極客,但還是勸阻:「我看還是等蘇援光學儀器廠的光學玻璃生產設備到位吧。這樣才能大規模生產並應用。在光學玻璃的基礎上再多次純化,再製作光導纖維,比實驗室從頭自製要省事得多。」
現在清華裡頭的人,要麼認識唐華,要麼認識周璇,還有不少人倆都認識。
趙忠m.hetubook.com.com堯:……
周璇剛走上台,下邊觀眾就有鼓掌歡呼的。周璇也帶著笑容,持麥克風的手揮起來向台下示意。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
你知道長城有多長
「這就是……野戰炮兵計算機?」
再加上唐華……
胡松華一曲唱完,全場鼓掌,還有好多老師教授熱淚盈眶——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參加過當年的一二九。
說到第四組,唐華又想吐槽他們組長楊楨。交給第四組的任務是兩個,第一激光測距儀,第二激光水平儀。明明是激光水平儀最容易做,然而楊楨二話不說就帶著全體組員撲向激光測距儀,現在全組卡著,沒能出成果。——不過激光測距儀的確比激光水平儀有用多了。
現在50中心、志司和戰情中心的「鐵三角」計算機網,傳輸速率是300bps……
一二九運動只是一件發生在16年前的事,想想還真是難以置信。
歷史上周光召就是清華物理系畢業讀研,又轉去北大讀彭桓武的研究生,唐華原來還想,現在他弄成跟著趙忠堯搞激光物理,歷史亂了呢。結果周光召倒好,同時念兩個碩士。
但說實話,賺外匯是一個方面,唐華周璇自己用起來舒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11個月前,志願軍攻佔漢城,生擒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
出物理系樓到南門接上周璇,再一起往清華禮堂走,一路都不斷有學生老師上來打招呼。
蘇制152毫米榴彈炮、122毫米榴彈炮沒有引起什捷緬科絲毫的興趣,他唯獨對著炮兵指揮所中的這個鐵箱子發獃。
今年清華的一二九晚會,來的明星可能有些爆表了。關鶴童來策劃組織、不少這一時期的歌唱家以及第一批入朝慰問團的部分團員來客串,然後再加上周璇。
周璇也過來,因為今天是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