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42章 草草收場的第一次反擊

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42章 草草收場的第一次反擊

吉田茂警惕地看了一眼辻政信:「日本不會再捲入大國爭鬥。」
辻政信說話的語氣平和,但話的內容卻有點刺耳。
「我們日本自己就是一個大國。」
現在解放軍登陸上岸的是約三萬人,除50多輛PT-76兩棲坦克和五十多輛「大水牛」裝甲車外,其他基本是徒步步兵,而PT-76坦克在前線的只有30多輛,還有20輛繼續在灘頭,在鋼絲繩和草捆圓木的輔助下救援陷進沙坑裡的同伴。
「澎湖戰役的時候,我們的空軍一對一打的話,還是略有劣勢啊,」粟裕可記得兩年多以前的澎湖戰役,「這一次大空戰,你們可得打個翻身仗。」
吉田茂二戰爆發前就活躍于政壇,因為主和被日本憲兵盯過幾次,抓去坐牢一次。戰後美國發現日本的正常人就那麼幾個,吉田茂雖然鬍子一大把,但他當首相還是最合適的。
飛機性能方面,米格-15比斯總體上比F-86強一些,尤其是在飛行員能善用米格-15比斯的垂直機動能力的情況下。
國軍的坦克部隊進至元長鄉,再往前進軍三公里,打下一個村鎮,就算兵臨灘頭了。
打到這會兒,國軍的「謝爾曼」和M24「霞飛」輕型坦克都只剩一半左右了,坦克營的長官早就心疼得無以復加,就問師長是不是真的要打到底。
第一輛打頭的「謝爾曼」就這麼被消滅了。反坦克導彈的金屬射流殺死了駕駛員、引燃了汽油箱、擊傷了炮塔里的炮長和裝填手,反坦克導彈在車體前方爆炸時的彈片還殺傷了四五名士兵。
「盎薩白人借大航海時代與工業革命之便利,搶奪世界三百年,積累了巨量的財富,便自以為是這個地球最優秀的人種,可以號令奴役地球的其他種族,黃www.hetubook.com.com種人更是被他們視為低劣民族。其實這不過是那些白皮的自大狂妄罷了。半個世紀前,我們對馬一戰驚動世界,盎薩白人以為這不過是黃皮猴子僥倖戰勝了也並不算優秀的斯拉夫民族。十余年前在太平洋我們也把他們打得節節敗退,很可惜,最後我們輸了。……我們輸了,但是亞洲並不缺勝利者。」
台灣海峽上空。
凌晨5時到7時,彰化的國軍雷達站被摧毀。台中大甲溪雷達站被摧毀。台南雷達站被摧毀。
……
……
「那時候我可以拒絕繼續擔任首相。」
4月12日上午7時30分,國軍對登陸場的第一次反擊失敗。
20軍陸戰一師打過,美騎一師也打過,還打過南朝鮮軍第一師和整訓后的南朝鮮軍,如果給對面的國軍第一軍實力做個評價的話……大約是接近整訓后的南朝鮮軍。
在這個沒有預警機的時代,地面雷達就是空戰的眼睛,地面指揮部是空中戰役的大腦。
……
「一朝政權的滅亡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對於當今世界這更不算一件大事。如果說有什麼算是大事的話,大概就是盎格魯-薩克森人種意識到他們在黃種人面前又碰壁了。」
吉田茂從辻政信的一番話中抓到了有效信息:「在朝鮮戰場上,中國顯露的實力比美國高層預想的更強,但美國高層的戰略布置卻沒有及時地按照這個更加強大的中國為基準做調整。所以美國必定無法防守台灣。我明白了。」
雷達能360度掃視空域,把敵我雙方在戰區內的飛機都標註出來。指揮員看著雷達屏幕,就能從全局的高度統籌規劃空戰,知道該在什麼地方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該在什麼地hetubook•com.com方提前設伏,該在什麼地方爬升規避。這些信息,戰鬥機飛行員從座艙里左望右望是很難獲取的。
豐富的經驗——參戰的空一師和空二師在朝鮮與美軍進行過一年多的對抗。
但最讓國軍坦克部隊束手無策的是,這枚美軍教官之前提到的「反坦克飛彈」是從兩千多米外飛來的,這甚至超出了坦克主炮的有效射程,兩三千米外的目標坦克炮打是能打到,但不能保證直接命中摧毀,10炮過去頂多能中個兩三炮。
40多架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60多架伊爾-10和十多架圖-2組成的混合機群浩浩蕩蕩掠過海峽,飛入台灣上空。
78師232團上岸的兩棲坦克有些混亂,團長臨時對兩個營的坦克進行了重新編組。由31輛坦克組成齊裝的一營,不齊整的二營留在灘頭拖淤陷坦克,一營準備迎擊國軍的反衝擊。
上午8時,登陸部隊從雲林縣一口氣追到了雲林與嘉義縣的地界,國軍參戰的兩個團和兩個坦克營被完全擊潰。公路和稻田間到處是雙手高舉加蘭德投降的國軍士兵,目測統計至少俘虜了一千多人,在此前一個多小時的戰鬥中,國軍被擊斃擊傷的還大約有一千人。至於參戰的國軍兩個坦克營,除五六輛輕型坦克回到了嘉義縣,其餘都送給反坦克導彈和40毫米火箭筒當戰績了。
不過,這7套紅箭-1還是讓國軍的坦克和步兵陷入了無所適從的境地。他們發現在遠距離會被反坦克導彈瞄準摧毀,就選擇了馬上步坦協同越過元長鄉進攻。坦克離當面的解放軍陣地越來越近,當反坦克導彈發射陣地距離不到1500米時,「謝爾曼」坦克用短停射擊已經能比較準確地命中,然而反坦克導https://www•hetubook.com•com彈停止射擊了。
「謝爾曼」坦克的車長就這麼探出半個身子看了七八秒,直到最後一秒他才心裏發慌,但一切都晚了。尾巴冒火的小東西直朝自己的坦克飛來,接著坦克正面爆起一團亮眼的火光,爆炸聲震得自己天旋地轉,所幸大大小小的彈片要麼從身邊飛過,要麼被面前的艙蓋擋住。當他的耳朵恢復聽力后,聽見的是坦克裏面自己的炮長、裝填手發出的慘叫聲。
除非國軍還有隱藏得極好、至今沒有動用過的雷達突然開機,否則在台灣島的上空,解放軍空軍和國軍-美軍空軍的信息支援條件已經被拉平了。
7時45分,急急忙忙從後排插上的兩棲坦克營投入了追殲戰鬥。
「還要繼續衝擊嗎?共軍應該裝備了很多反坦克火箭筒!」
這雖然是全美械的國軍,但和正宗的美軍差得還比較遠……
「一營,你們被指揮部定為最後投入戰鬥的部隊,現在請保持隱蔽,繼續等待。」軍指的回答,「你們負責對當面的國軍發起最後一擊。」
「蔣介石的空軍據說是受過美國人的手把手訓練,但我們的戰鬥機也不是吃素的。」劉業樓自信滿滿地說道,「在朝鮮輪戰下來,空軍的幾個師都會打仗了,所謂的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也不過如此嘛!」
……
「不!與大國爭鬥只會讓日本毀滅!大戰才過去,你我對戰爭的傷害都記憶猶新,廣島和長崎的爆心至今不能住人,難道你忘記了嗎?」
58師173團、174團現在覺得戰鬥挺順利,如果覺得有什麼困難的話,那就是反坦克導彈帶上岸的太少了,其次就是沒有時間修築戰壕工事。
「首相閣下,在此亞洲格局變化之際,我們應該重新考慮日本的未來。」
在元長鄉,和圖書173團和174團用了20分鐘試探出了對面國軍的成色,然後就發動了反衝擊。
「一定要繼續進攻,進攻!這是命令!讓步兵在坦克的前頭,時刻注意反坦克火箭筒!」
徒步步兵……但這步兵和1949年甚至1950年的步兵也大不一樣。
……
「兩棲坦克部隊已抵達預定地點!」
一具反坦克導彈發射器要三個人背分解的零件,加上扛備彈的,正好一個班。4月12日凌晨帶著上岸的反坦克導彈不太多,分在作戰正面的一共就7套。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飛機數量。由於清泉崗機場暫時無法出動飛機,國軍只有新竹和台北兩個戰鬥機的空軍基地,可出擊的飛機數量少了三分之一。如果估計得沒錯,國軍能第一時間起飛的戰鬥機數量,大概也就是40架上下。
「1950年咱們用的是螺旋槳戰鬥機,對面也在用螺旋槳戰鬥機,」章震說,「現在雙方都用上了噴氣式啦。50年我們從廈門飛兩百公里去澎湖上空打仗,他們從台中飛一百公里到澎湖上空,我們距離上吃虧,現在大家都是一百多公里,至少從距離上是拉平了。」
辻政信笑笑:「有時候,捲入大國爭鬥也不是由日本的意志所決定的。如果美國命令日本重新武裝起來,那時候你也沒有辦法拒絕。」
一營長在通話器里呼叫了第一次,又呼叫第二次,但軍指始終沒有讓他們出擊。
辻政信東扯西扯,終於還是把他的私貨也一起抖摟了出來。
9兵團:哦,就這?
「謝爾曼」中型坦克乘員及伴隨的步兵第一次看見紅箭-1反坦克導彈飛過來時,第一反應是「這玩意從沒見過,真新鮮」。一個小東西貼地飛行,尾巴冒火,火焰還分成幾股,一邊飛著,還一邊「發抖」——這是導m.hetubook•com•com彈在修正航跡。
半夜華東海軍的炮擊佯攻吸引了國軍的注意力,蔣介石的行營被炸毀、從蔣介石到胡宗南以及參謀班子全數損失又讓國軍的指揮系統在等待上峰命令時浪費了許多時間。但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一個中型坦克營、一個輕型坦克營和兩個步兵團終於組織起來,回師殺向台西鄉的登陸場。
4月12日上午7時30分,國軍掉頭逃跑,173、174團追擊。
雙方空戰,有地面/海面雷達支援的一方勝算至少要高兩成。打掉雷達就是打掉防禦方主場作戰的便利,讓大家拉低到同一個信息獲取水平,然後讓戰鬥機飛行員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空軍司令員劉業樓在廈門前指遠程監控澎湖機場起飛戰鬥機的情況,直至圖-2和伊爾-10機群與米格-15比斯機群準確會合,這才放下心來。
「兩棲坦克部隊重新編組,第一營已準備就緒!」
蔣介石和美軍顧問團調|教了兩年、全美式裝備、卧薪嘗膽發誓反攻大陸恢復民國法統的國軍部隊……
「首相閣下,您問我的問題是『此戰之勝負應該如何預測』,那現在就可以回答您。美國協防颱灣的力度,是基於1950年9月之前美國所認為的中國軍隊戰鬥力而定的。按照那個時候他們的認知,美國援助蔣介石一些武器和美元,幫助蔣介石訓練,再抽調一支有一定規模的海軍艦隊和空軍巡航台灣海峽,在日本布置2個師以防萬一,就覺得足可以了。大家都知道三個月後,美國人就在清川江慘敗而歸,一年之後失去了漢城,靠中國和朝鮮施捨才得到漢城的民政權。但美國人可能會逃避現實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盎薩白人是一個既自大又固執的種族,第一次失敗未必會使他們完全清醒過來,直到第二次失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