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8章 晚上吃醋,誰家借點餃子
設計圖是紙質的大卷。唐華打開看到的第一張是總體結構圖,接下來是各個分系統圖、零件圖。
這個問題,很重要……
鄧稼先:「石墨遲早是要的。石墨堆我也在設計詳細的圖紙。我現在有一個大胆的想法:與蘇聯商議,讓他們給我們出售一些4%左右的濃縮鈾,我們解決除了鈾之外的反應堆所有零件。」
難度比氣體擴散廠分離鈾235略低,大概2.5星級難度吧。那0.5星級是因為含鈈239和奇奇怪怪的核反應生成物的燃料棒輻射和毒性超超超超強。
「蘇聯對核武器的畏懼導致他們對其他國家,包括蘇聯的友好國家發展核武器都有一種抵觸心理,我發文章的目的,就是在科學理論上講清楚這件事,不要因為我們提出發展核武器,他們就神經過敏。但要寫的文章是論文,肯定是要論據紮實、論證嚴密,所以我撰稿的時候可能需要科學院地球物理的專家、大氣學、氣象學的專家參与和協助。」
就像一個段子所說:「晚上吃醋,誰家借點餃子?」
唐華現在需要對付的,是……
「核冬天」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大量(上萬枚)核彈短時間內爆炸會吸起大量地表粉塵,這些塵埃進入高空到達平流層,會在平流層滯留幾個月到幾年之久,讓地表接受的太陽光輻射驟降,全球氣溫可能會降低20℃,摧毀所有國家的農業體系,讓幾乎整個地球都無法居住。
1957年6月是不是稍晚了點?
機械方面瀋陽第一機床廠1954年投產,洛陽滾珠軸承廠1958年投產,西安高壓電瓷廠預計1960年投產。
從1945年起,就有科學家認為「核武器會毀滅地球」。在氫彈試驗成功后,科學家們的擔憂越來越重,最後在60年代發展出了「核冬天」理論。
核冬天理論的計算,其實一和_圖_書開始就很不嚴謹,只是當時科學家群體中持和平主義立場的太多,都不願意去深究計算的過程和給這個理論挑錯。
這次的文章是以論文為主,科普文章就是把論文用通俗化的語言提煉出主旨來。
在草稿紙上,唐華先寫了兩個時間點,把時間線分成三段。
赫魯曉夫上位之後位置並不穩定,1957年6月,馬林科夫糾集一群大員向赫魯曉夫發難。赫魯曉夫使出十二成的功力化解危機,並且向北京求援。主席經過考慮決定挺赫魯曉夫。
現在唐華要寫的計劃書,關鍵問題就成了「如何要肉餡」。
到20世紀90年代,印尼的巨型火山噴發,進入平流層的塵埃數量比地球所有核彈爆炸產生的量還多好幾倍,然而地球屁事沒有。再加上地球物理學的理論越來越準確,核冬天理論基本上就破產了。
論文要寫的是地球歷史上的幾次重大地質災難與核武器破壞力的對比。
按鄧稼先現在所描述的場面,那就不是「晚上吃醋,誰家借點餃子?」,而是「小麥已經熟了正在收,誰家借點肉餡?」
唐華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反應堆操作安全性最重要的參數,重水的中子減速性能,我也做了反覆的計算,這些是計算過程和理論結果。」鄧稼先指著另一疊稿子。
鄧稼先的神色還是如以往那樣沉靜,但言語間顯露出了興奮。
這就是為什麼唐華要請一堆有頭有臉的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出來站台的原因。這篇論文可不能馬虎,也不能直接把後世研究出來的結論沒頭沒尾地甩出來了事。每句話每個字都得有譜才行。
錢三強:「重水堆……不錯。至少,我們在第一階段不用找石墨礦和製作高純度石墨了。」
唐華在1953年到1955年2月這一段時間線上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和_圖_書。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假設這兩個二星級難度的化工廠辦妥,接下來就是三星級難度的同位素分離廠,目前唯一可用的工藝是氣體擴散法。
中國核計劃啟動后,蘇聯援建的一座重水反應堆,就對核工程起了很大的作用,是我國核技術研究的「鋪路石」。
「主席、總司令、劉副主席,這個問題我打算寫一篇論文以及幾篇科普類的文章,發表在蘇聯的期刊上。」
重水和石墨一樣具有良好的中子減速性能,可作為減速劑。重水的熱中子吸收截面比石墨小,因此重水反應堆所用的核燃料,鈾235的濃度可以比石墨堆還低,同位素分離時,氣體擴散廠就不用轉那麼多道工序。
唐華:(微笑)
「對於鈾核裂變、質能反應還有中子量的計算,我重新做了更詳細的計算,也參考了國外能找到的所有文獻,應該說是很詳細了。上次我畫出了一個反應堆的概念圖紙,這次北京理工大學和建新公司的機械工程專家也來協助我,根據你說的重水反應堆的方向,我們設計出了一個詳細的、可施工的圖紙。」
此外株洲硬質合金廠、楊家杖子鉬礦、吉林染料廠、太原化工廠也可以提供一部分工業原料。
經過特殊設計的石墨水冷天然鈾熱中子反應堆叫做「鈈生產堆」。
「其實我一向贊成主席的看法,核武器也沒什麼,不要神話它。原子彈氫彈都炸不|穿地球,也烤不焦地球,頂多也就是讓世界某個或某幾個國家遭受嚴重的傷亡。只是在未來有一天戰爭來臨時,我們不希望中國是被核武器攻擊而傷亡嚴重的那個國家,所以我們要搞一點核武器。」
好消息是,從含有鈈239、鈾235、鈾238和其他一些超鈾元素的燃料棒裏面提取出鈈239,只需要進行化學提純就可,不用蛋疼的同位素分和_圖_書離。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主席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不過,反應堆的事情,最好還是跑一趟近代物理所問問。
但不管是二星還是三星難度,現在這些廠都沒有。而這些廠是核工業最核心的廠,從156項裏面撿出來的那幾個廠只是打輔助的生產廠。而且作為試驗測試用的反應堆現在也沒有。
果然,聶帥提出這個問題之後,與會的各位都多少表示疑慮。
重點工程當中,預計1957年完工的富拉爾基特鋼廠、預計1958年完工的武特鋼對和計劃有幫助。
劉副主席:「唐華這是旁敲側擊,先給我們造個輿論氛圍出來,我們跟蘇聯談的時候會好說話一點。」
所以蘇聯擁有核武器之後,馬上就和美國隔空喊話,建議雙方簽個條約限制核武器的數量,最好是搞核裁軍。核裁軍是蘇聯首先提出的建議而不是美國。
斯大林逝世後主席就是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社會主義陣營領導人,主席給赫魯曉夫點了個贊,那馬林科夫就徹底沒希望了。投桃報李,作為回報,赫魯曉夫也把以前一直猶疑不決的援助項目,比如原子彈和核潛艇,一起打包給了中國。
再接下來,六氟化鈾235變回金屬鈾235。金屬鈾塊鑄造成型加工。難度稍低,二星級的樣子,其中有一顆星還是因為鈾235的毒性和危險性。
唐華心跳突然加速,轉過頭來看著鄧稼先。
在50年代中後期,蘇聯對核武器數量的迅速增多一直是很擔憂的。斯大林在的時候根本沒這問題,主要就是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上台後,擔心因為核武器數量太多、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太多,下一場戰爭無論輸贏蘇聯自己都被打得稀爛,所以開始縮手縮腳。
……
假設蘇聯援助到黃餅生產這一階段,那麼需要一個hetubook.com•com專門的化工廠生產氫氟酸,再在隔壁建一個化工廠,氫氟酸加黃餅,做出六氟化鈾。
反應堆運行之後,其中不到4%濃度的鈾235在發生鏈式反應的同時,產生的中子還順便敲擊燃料棒中的鈾238。鈾238吸收一個中子后變成鈾239,鈾239不穩定,很快發生β衰變變成鎿239,鎿239也不穩定,很快又發生β衰變生成鈈239。鈈生產堆裏面的燃料棒產生鈈239的量大、生產速度快,燃料棒在裏面燒一燒,就可以抽出來提煉鈈239了。
162項重點工程,數百項從蘇聯引進機器和有蘇聯專家協助的其他工程。——156項只是「重點」,還有沒列入其中的「非重點」呢。歷史上這種一般類的蘇援工程多達920個,現在因為出口增加外匯稍微寬裕,恐怕蘇援工程總數還不止920個。
只伸手要鈾,其他全部自行製造?!
……
不過這些加起來好像都還不夠。
「很多科學家對核武器有畏懼的態度,這種態度也影響到了蘇聯的一部分高級幹部。在1949年之前這種畏懼的心理尤其比較重。在1949年蘇聯擁有核武器之後,又覺得最好是和美國簽一個協議,大家同時限制核武器的數量,最好今後的戰爭中不再使用核武器。」
……
這次會議最後拍板,國家計委牽頭,工業部門、科研部門做一個詳細的調研,預估上馬核武器項目需要投入多少資源、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大程度上獲得蘇聯的支持。
……
「如果4%的鈾能談成,我們再把石墨反應堆也給搗騰出來了,那麼我國可能會在獲得武器級鈾235之前,先獲得武器級濃度的鈈239。」唐華問鄧稼先,「你有沒有推演過鈈彈的模型?」
鄧稼先:「美國投的那枚『胖子』,我在根據可獲得的資料推測它的構型,
和圖書
目前有一些成果。內爆法的鈾彈、鈈彈在我這裏研究進度是差不多的,不如槍法鈾彈。槍法實在太簡單了。我做的都是純理論計算,在試驗反應堆投產、獲得更詳細的一手數據之後,我還得對原子彈的構型進行調整。不過有計算機的幫助,調整會很快。」第一段是1953到1955年2月。第二段是1955年2月到1957年6月。第三段是1957年6月——
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是愛因斯坦在1945年成立的呼籲銷毀核武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組織,這是老愛在目睹了廣島和長崎遭受核打擊之後的狀態,心理受到極大打擊,就拉一群物理學家簽署了《希拉德請願書》,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也同時成立。
「核武器是現在威力最強的武器,從技術和威力上講它都是跨時代的,蘇聯會不會有所保留,在研製核武器方面不願意對我們出手相助?」會議開到快結束的時候,聶帥問了一個問題。
「唐部長,錢教授,我這邊的事情又有進展了。」
關於核工業可行性報告的調研,首先從查閱資料開始……
55年2月和57年6月是兩個轉折點或者說分水嶺,赫魯曉夫對中國的援助力度經此兩個轉折點達到最高峰。
愛因斯坦。
氣體擴散同位素分離設備這玩意國內根本就是零起步……
不過現在唐華需要對付的不是核冬天理論,這是10年後才會誕生的歪理。
石墨反應堆是最早出現,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種核裂變反應堆。重水堆的概念設計也出現得很早,納粹德國曾經打算建造的核反應堆就是重水堆,只是他們攢的半噸重水被盟軍炸毀,最後沒有建成。
但是……
1955年2月,赫魯曉夫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指控馬林科夫對列寧格勒事件應負主要責任,馬林科夫被解除部長會議主席職務,赫魯曉夫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