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43章 主席要視察瀋陽
有性能還湊合的主動紅外夜視儀,要不就直接跳到CCD+焦平面陣列式熱成像儀吧。如果空檔期太大就用微光夜視儀頂一下。
「你是說,可以用一塊晶元來代替製冷壓縮機?」王大衍聽完唐華的詳細說明,感覺有點懵。
長春之行的第三站:一汽工地。
「老王,看了前幾天我轉發的坦克4師內蒙古演習的彙報吧?營連夜間對抗演習那一段。」
唐華:「被動紅外成像的夜視儀,應該是急不來的。它可能得要先拿到兩種半導體元件,說到底還是靠你那個光學系統的光刻機。」
唐華:「三年之內建設完成,國家計委又給你們提高了國產化率指標,提出了成本品質控制指標,你們汽車工業局踏實把這兩條落實好了就是最大的功勞,不要再提什麼提前完成建設之類的話了。」
「現在有一個臨時的任務,」唐華說,「你把你們工業計算機研製小組到瀋陽的所有人召集起來,我們用一周時間,繼續把這個東西完善一下。」
1953年6月,主席簽發《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一汽動工興建。一汽的建設計劃直接照搬蘇聯吉斯廠,第一款車型也很簡單,照抄蘇聯吉斯150卡車。
唐華:「可能應該叫半導體製冷片,不過它的功率可能略微小一些。很簡單的塞貝克效應和帕爾貼效應。」
「現在國家計委對一汽的建設又做了些調整,」唐華說,「首批下線的卡車首先要做成本和品質控制,其次,汽車零件的國產化率有新的要求,新添了20種在首批卡車下線前做到國產化的零件。」
王大衍當然知道這兩種效應,在大學教材里被作為熱力學熵增減的一個例證hetubook•com•com來講的。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讓這兩種「沒什麼卵用」的效應變成了可用的工業器件。
「除了這兩個元件之外,其他的設計歸你們。我估計一年或者兩年之後,這兩個元件至少會有比較確定的性能參數發到你這裏。」
唐華:「全國就你一家光電所,你們以前也開發過夜視儀,我當然沒得選擇了。」
黃佩弗:「我看到調整方案了。20種零件有14種由其他的工廠提供,有6種是要一汽自行解決的,這6種零件的生產車間已經確定了地址,會在工程全部完工前投入使用。」
「和這倆相比,相同的地方是都採用被動紅外探測方式,」唐華說,「不同的地方是,坦克的被動夜視儀得成像。」
解放CA10——俗稱的「老解放」,在50年代勉強能用,司機的評價是剎車系統安全可靠、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發動機開動后均勻性好。但它的發動機百公里耗油29升、總功率才90多馬力。
塞貝克效應就是兩種不同的金屬線組成一個閉合迴路,如果兩種金屬對接處一個溫度高一個溫度低,這個迴路中會產生電流。
對抗雙方各20多輛坦克在夜間從相距5公里開始接近、對戰,第一次對抗,第二天第二次對抗……從第二天開始,越來越多的坦克選擇不開紅外大燈,炮手瞪大眼睛看屏幕有沒有對面不長腦子的坦克開燈。即使屏幕上什麼也沒有,坦克兵也不想開自己的紅外探照燈,雙方就這麼摸黑打。
從某種標準來算,1929年在瀋陽,東北軍的遼寧迫擊炮廠就組裝製造過一輛卡車。然而這和汽修廠用零件拼裝汽車差不多,沒有大規和圖書模生產能力,實際上也沒有成批生產。
長春第一汽車廠的工程又細分為106個小項目,總建築面積70.24萬平方米,1953年的預計投資6萬億元(換算成新幣6億),等於8個武漢長江大橋。為了加快人才培訓速度,國防部長彭老總親自批示將僅有的5個隨軍汽車修配廠撥給一汽作為培訓工人的基地。蘇方先後派遣180多名教育、設計、土建、機械、冶金、動力、工藝、工具、技術檢驗、設備維修、生產組織等各方面的專家,培訓工藝員、調整工等,來一汽手把手地指導中方人員。
帕爾貼效應是塞貝克效應反過來,還是兩種金屬,外加一個直流電流給它通電,會產生一種金屬降溫、另一種金屬升溫的現象。
這樣造出第一輛汽車的速度最快,而中型卡車也是當前中國軍用和民用領域需求量最大的車型。
唐華和黃佩弗面前就是一個在建的廠房,看外形應該是燃煤的發電站。
「就是這整個系統太大了,」王大衍說,「我就隨便畫了一下60x60個感光原件的系統,發現帶上光學系統、機械掃描系統和製冷系統,都快把炮塔塞滿了。」
1954年4月份,主席定的考察計劃是北京到山海關、秦皇島。5月主席表示既然都到山海關了,那乾脆繼續出關到瀋陽視察。
瀋陽……稍微整理一下頭緒。
王大衍:?
「可見光的夜視儀,就是我們肉眼可見波段的電磁波,用一個像增強器來增強我們所接收到的微光,增強到人的眼睛可以分辨景物的光強度。」
一汽的工廠布局照搬吉斯廠,吉斯廠的布局又源於30年代的美國汽車流水線工廠……
「喲,單原https://www.hetubook•com•com件感光,利用機械設備控制鏡片轉動,將光線反射到感光組件上。」唐華看王大衍的設計,有點兒1956年德州儀器開發的前視紅外線系統的意思了。
王大衍:「……好吧。被動紅外成像這個東西該怎麼改進?」
……
半導體製冷片簡單的說就是,一塊N型半導體材料和一塊P型半導體材料聯結成熱電偶。想要效果更好,就再摻入碲化鉍為基體的合金。有電流通過時,P、N兩端之間就會產生熱量轉移——一邊降溫另一邊升溫。當然半導體本身通電後會電阻生熱,但一般來說它的降溫效應還是大於電阻生熱的。
從第三天開始,「摸黑亂打」竟然成了夜間對抗演練的常態。
……
動腦子的坦克兵很早就發現夜間作戰時,對面坦克的主動紅外大燈就像指路明燈一樣。現在夜視儀的工作模式是開紅外探照燈,照在物體上反射回來被銻化銦感應器件接收並轉換成可視的畫面。如果夜視儀的探測距離是1200米,那自己的紅外探照燈能被至少2400米外的同類型坦克看到,而自己還蒙在鼓裡。
1954年5月,全軍唯一的T-54坦克師——坦克第4師第10團拉到內蒙古大草原進行幾個科目的演習,其中包括營級夜間對抗演練。
「所以,我現在應該耐心等半導體製冷片和CCD出現?」王大衍問。
唐華:「如果雙方坦克都裝備了主動紅外夜視儀而且性能相近,主動紅外大燈反而成了將自己暴露給對方的罪魁禍首。坦克4師的指戰員都是打過抗美援朝的老手,他們已經總結出了這一點,所以演習的過程特別出乎意料。今後被動探測方式應該是夜視儀的發展hetubook•com.com方向,主動探測可能要逐漸淘汰。」
聽唐華問,王大衍回道:「看了。演習過程,簡直……有點出乎意料了。」
「被動夜視裝置我們兩條腿走路,一個方向是微光夜視儀,一個方向是紅外成像儀,兩條腿一起走。」唐華說。
這是總參軍訓部和裝甲兵司令員徐光達親自壓陣的綜合演練,每個科目的總結都是要作為今後全軍裝甲部隊演習訓練模板的。夜間對抗演練中,坦克4師的坦克兵們紛紛祭出了自己過去兩年使用夜視儀的心得,讓對抗演練完全跑偏了。
「唐部長,」郎則謙說,「這台銑床已經完成改造了,之後沈一機的機床生產線可以分出一個數控機床線,這樣就能生產一部分數控機床,種類和數量依據各單位需求而定。」
……
大連建新公司在瀋陽辦了個分廠生產槍炮。112B廠也就是瀋陽戰術導彈廠。在建的112A廠也就是瀋陽飛機製造廠。瀋陽特種化工廠投產——這是112B廠導彈的推進劑工廠。蘇援瀋陽第一機床廠5月份剛剛投產,捷克援助的瀋陽第二機床廠正在建設。瀋陽風動工具廠投產,瀋陽電纜廠投產。
一汽工地是長春的最後一站,接下來往回走,瀋陽。
王大衍:「說起來這段時間我還真琢磨過這個東西……」「停一下,」唐華又說:「先別把思維局限在紅外這個領域。」
「郎則謙?」瀋陽第一機床廠,唐華走進銑床測試車間,見到一個在電腦前忙碌的程序員。
轉眼四年過去,主席現在想知道東北尤其是瀋陽這四年都有什麼發展。
……
這兩種效應都是19世紀的發現了。後來湯姆遜和焦耳都研究過此類現象,而且總結出了公式。
說起來整整20年前的技術hetubook.com•com了。
王大衍:「都交給長春光電所嗎?」
王大衍:「就像反艦彈和正在規劃的那種空對空導彈的導引頭那樣?」
在長春光電所,王大衍拿出了他攝像的被動紅外探測裝置的概略圖紙。
但現在汽車工業這塊,得先解決有無問題。有一個汽車廠首先可以滿足國內對汽車的需求,其次能鍛煉工程師和技工,還可以鍛煉設計隊伍。從0到1最艱難,從1到2再到10就沒那麼難了。等把基本的汽車工業架子搭起來,首先……把那台的發動機換掉先。
60x60個感光原件就是60X60像素,這麼小的圖像,看什麼都是糊得一匹。然而就這圖像糊糊的60X60的夜視儀體積也很大。這玩意得配製冷系統,注意不是冷卻系統,因為要想接收色溫範圍很廣的紅外線的話,感光原件就得保持冰凍狀態。
因為主席要來瀋陽視察。
一汽則是一個從零件到整裝全部包括在內、產能2萬輛/年的現代化汽車廠。在60年代它還能擴產到年產4萬輛。
主席上一次考察瀋陽是1950年3月,訪問蘇聯歸來時在瀋陽下車視察。當時建國沒幾個月,東北的城市只能算是恢復了生產,還沒看見什麼較大的建設工程。
「70多萬平方米的廠房,採用流水線式生產,工廠的電能供應就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能源需求很複雜,因此汽車廠必須自設一個動力處來管理動力供應。」汽車工業局——還沒進化成第一機械工業部——局長黃佩弗說。
如果製造品質良好,半導體製冷片冷熱端的溫差可以達到40~65度。小型車載冰箱、冷飲杯這些東西都比較適合用半導體製冷片。雖然功率偏小,但優點是沒有電機、泵等轉動的發出雜訊的部件。還耐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