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50章 浪淘沙·北戴河
唐華點點頭。
……
「我們把越南全國普選的建議改為進行統一公投,也是讓雙方都有了迴旋的餘地,」總理說,「兩年之後全國普選,潛台詞就是『越南必須統一為一個國家』,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都明白南越統治者的政治號召力是很差的,全國普選就意味著越南北方政治上統一全國。統一公投那就存在一種可能性,南越雖然不如北越,卻也可以把自己境內治理好,那時候公投結果南方大多數反對合併,南北越就不會合併。」
「呆雨嘍幽陰,八籠投廳……」
陳老總解放后直到1954年初擔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兩個月前剛回到北京到軍委報道,接下來準備任國務院副總理。
白浪滔天,
往事越千年,
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勝利,台灣解放,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並且開局順利,工業建設、農業合作化順利進行。共和國正在蒸蒸日上。
但總體上還是49年9月政協制定下來的框架。只是人大召開后,政協就從代行人大的職能,變為參政議政職能。
葉司令員和陳賡共同指揮了廣東戰役,之後任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華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代司令員。主要工作先是剿匪,然後是華南的民主改革和經濟建設。葉挺抗美援朝之後就入朝參戰,只回過一次北京彙報工作,兩人還真沒遇上過。
當然這是以前的歷史,現在不一定。但是,美國插手柬埔寨內政,一旦時機成熟就發動政變扶持親美政權上台,這種事是必然會發生的。
「你一定是記錯了,7月25日那天是我主動提出的,然後賀老總還勸說我別去,說張發奎八成不會參加起義,可能還會抓我殺頭和*圖*書。我說張發奎他不會殺我,他下不了這個手。」
在北戴河,主席也覺得放鬆和心情愉悅。
唐華有頭有尾地分析柬埔寨,總理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從1950年起,唐華提出哪些地方的地緣政治有隱患時,列舉的預測走向一般都是對的……
「那我開始了?」唐華問。主席總理陳老總都點頭。
意思是:
統一公投的建議具體是:2年(后改為10年)后南方和北方各自全民公投,如南北方各自的投票結果,贊成統一的都占多數,那麼南北組成聯合政府統一。如其中有一方的投票結果贊成統一的是少數,那麼南北就繼續維持現狀,各自保持獨立。
李宗仁現在是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張治中、傅作義、蔡廷鍇、龍雲等一個性質,而排名是在這四個人之前,在羅大將之後。
唐華彈了一小段,陳司令員就傻了。「哎,這回你怎麼不咣咣咣地彈了?」
「不行,主席,這小傢伙的音樂太嚇人了!」陳司令員說,「上周唐華把我的梅嶺三章拿去說要譜曲,他寫了一首曲把我的三首全部放進去了,然後彈起來,哎喲,哎呀,我說句老實話,從此以後我自己都不敢看自己那三首詩了,一看就想抖腿。不行不行。」
這天下午,北戴河下了一場不小的陣雨,當時主席正在游泳。岸上的工作人員揮舞小旗,陪同下海的警衛員也勸主席上岸避雨。主席表示我過去就經常大風大雨下江游泳,這點陣雨算啥子。
在1號別墅,主席鋪開宣紙,拿起毛筆。沉吟片刻之後,在紙上揮毫:
繼續在浪里擊水暢遊。直到陣雨結束,主席這才上岸。
綠洲樂隊的《Sitting Here In Shetubook.com•comilence》。
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
平時這些機關雖然都在北京工作,但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時間互相串門聯絡。在北戴河,就可以呼上幾個人隨意坐在一起,聊工作也行,敘舊也行。
《浪淘沙·北戴河》以前是有人譜過曲的,徐沛東譜曲,原唱廖昌永。
葉挺:「1927年是你發出警告,說武漢的汪精衛要搞我和賀老總。幸虧警告發得及時,我們的隊伍開往南昌不久,汪精衛就動手了。但是你8月1號那天應該也在南昌城的。」
蕭瑟秋風今又是,
東臨碣石有遺篇。
「葉軍長,葉司令員,你們居然整整5年沒見過一次面?」
唐華身邊的網桶還是空的。「二葉」一邊聊天一邊收魚,自己一條沒釣到。
葉挺一口氣唱了一段《永遠不回頭》,「葉參座,這歌你會唱吧?」
「其實27年我也才30歲。」「我31歲。跟你今年一樣大。」
海釣船上,除了當地船工,乘客就唐華、葉挺、葉建英三個。三個廣東仔見面當然是粵語直接交流,河北船工成了小透明。
在杜勒斯的建議下,還加入了這樣的條款:每隔10年越南南北舉行一次全民公投決定要不要統一。下一次是1964年,下下一次是1974年。
9月份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在會上要制定和頒布第一部憲法,政務院改組為國務院,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委員會。
「我居然記錯了?啊,等再釣一條魚我們回去找賀老總,咱仨再湊一塊兒回憶回憶在甘棠湖船上都說了蝦米。」
「總理,杜勒斯居然最後一天到場了,還簽字了,日內瓦會議我們是大獲全勝啊。」www•hetubook.com•com
一片汪洋都不見,
大雨落幽燕,
浪淘沙·北戴河
「呵呵呵,」李宗仁說,「你們開始搞了,應該讓我知道啊。我這一年都在亂猜。」
放眼高歌,吐氣像彩虹,當年我可是拔劍角逐天下的英雄。穿越到這個世界,我感受到國家興亡的沉重責任,決心為黎民蒼生而奮鬥,直至天下大同。
……
「這次是朗諾派代表前往日內瓦列席會議。諾羅敦·西哈努克同情社會主義、親近中國的態度是明顯的,」總理說,「朗諾的政治主張則比較動搖。」
換了人間。
現在唐華要用《Sitting Here In Silence》填這首詞。這是一個搖滾樂隊創作的抒情曲,並沒有什麼震耳欲聾的音響,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或者憤怒的咆哮。
陳司令員:「……」
1950~1953年中國在西方的封鎖下仍一直維持一定量的海外貿易,葉司令員與南洋華僑的舊交功不可沒。
朗諾十幾年後會發動政變,把西哈努克轟走,讓後者變成幾十年的蹭飯王。柬埔寨王國變成朗諾獨裁的高棉共和國,倒向美國。再然後沒幾年,高棉共和國被紅高推翻。
寫完之後,主席對警衛員說:「去看看陳老總有沒有空,有空的話,把這個大詩人請來幫我參謀參謀。」
知向誰邊?
葉司令員廣東省梅縣人,他是1915年隨父赴南洋做過一段時間華僑。出南洋之前,18歲的小葉司令員在老家山上寫了一首詩《油岩題壁》:
……
唐華:「不知道蘇聯同志現在的看法如何,莫洛托夫外長在日內瓦的時候有沒有說?」
「是嗎?」葉挺拉起竿,從海釣釣鉤上扯下一條黃花魚,「我怎麼記得是賀老總建議你去找張發奎的。」和-圖-書
「主席,我要給您的這首詞譜曲。」唐華聽了一會兒陳司令員的詩詞賞析,轉頭去把吉他拿了過來。
唐華:「主席,我現在想了個前奏,先彈一下,您聽一下。」
總理:「我感覺唐華給陳老總譜曲是比較澎湃的風格,現在切換了抒情的風格。」
主席:「這個調調不是挺好聽的嘛。陳老總,你是在法國喝過洋墨水的,用點西洋樂器怎麼就不習慣了?」
總理說出「不要催,在做了.JPG」,李宗仁就全明白了。
唐華:「感覺柬埔寨會是今後美國搞小動作的主要地方。從地緣上看,美國之前就控制了泰國,現在控制了南越,南越和泰國中間夾了個柬埔寨。如果他搞定了柬埔寨,美國在印支半島的勢力範圍就可以連成一片。如果沒有搞定,那就是社會主義陣營反過來對美國的勢力範圍實施分割包圍。」
秦皇島外打魚船。
「當月光送走今夜,我想要躍入海面,找尋起點看誓言可會改變」
主席:……
唐華又從前奏開始,邊彈邊唱。
這個曲子是中規中矩的傳統音樂,廖昌永的男中音唱起來,主旋律的味道很濃。
唐華:「必要的時候顯示強硬,美國人就吃這一套。我記得談判開始前幾天,是我們主動披露了在海南島和廣西修建大型轟炸機基地的信息,另外就是南海艦隊驅逐艦支隊掛牌成立的消息也放了出去。美國人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之前的戰略。」
「7月25日甘棠湖,你我加上賀老總三人商議,你和賀老總不能上廬山,要帶部隊轉向南昌。事情定下來了,我手下沒有兵,與其去南昌,不如去遊說張發奎。」
……
魏武揮鞭,
……
「南昌起義那年,我才4歲。」唐華隨了一句,「你們一個是南昌起義的前敵總和圖書指揮,一個是廣州起義……」
「這首詞,上闕寫景,景中含情,而下闕抒情,情中有景。」陳司令員給眾人講解這首詞,「下闋中說到曹操,曹操《觀滄海》中寫道: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主席寫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即是一種升華……」
總理:「項目啟動沒多久,本來是打算9月份全國人大之後在軍委委員範圍內做一個統一的通報。」
「印支三國現在成了四國,美國控制著南越,其他三國,北越、寮國選擇社會主義,柬埔寨還是個王國,但是他的國王現在親近社會主義陣營。這個結果蘇聯基本是滿意的。」
總理把卓別林簽名的海報遞給唐華,「印支半島離美國太遠,離中國太近。我們的態度是堅決的,方式是靈活的,代表團在每條渠道和每個人身上都不放棄努力,這是成功的基礎。最後杜勒斯也不得不回到我們談判的節奏來啊。」
總理:「唐華,你要是用粵語唱,估計你就拿不到主席抄的這首詞了。」
「我在廣東忙得不可開交,回北京述職都沒幾次,當然就沒機會見他了。」
葉建英:「不可惜。我在廣州也算是支持你們前線。」
主席想了想,說:「也不一定不行罷,唐華的歌是新奇,並不難聽。」
「滄白(葉建英的字)和我都是在孫中山先生身邊幹革命起家的,其實他的軍事才華一點都不遜色於我,」葉挺說,「這次抗美援朝,你在廣州搞內政,錯過了,有點可惜吧。」
所以這不是唐華要抄的對象……
總理:……
陳司令員一來,大呼小叫,這下小半個西海灘都知道主席寫了一首新詞。
中央機關在北戴河避暑整整一個月,當然不可能只開一場經濟工作會議。
唐華最想了解的還是總理在日內瓦會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