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54章 學院路十三大
因為50年代核彈頭質量很大,所以這個時候的遠導戰鬥部都很重,比如東風-4在1965年設計的時候要能搭載2.2噸的彈頭。1970年,我們用東風-4稍微改了一下,就把173公斤的「東方紅一號」送上了軌道。
在北影校門,周璇探頭朝校園裡看了看,「我給他們講課合適嗎?我從沒上過大學呢。」
但唐華必須得讓北化早點兒出來。沒有化工類的院校誰給電子信息工業局研究研磨液、顯影液、清洗液、光刻膠、粘結材料之類的東西啊。
路東北京石油學院,路西北京礦業學院。
這首先一個原因,是學院路向南擴展了2公里,把知春里南邊的破爛土路該整修整修,城牆該拆的拆,寬闊的硬路面從知春里南延到了明光村。
「那好吧,我們定期重新匯總一下幾個方向的工程進度,及時做出調整。」唐華咧了咧嘴,「還有一事,配備使用核導彈武器的部隊,在軍中如何編製的問題。前些天聶參謀長和粟代參謀長問過這個事。」
「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和北京林學院在最北邊,看起來不太受重視的樣子。其實農業機械經常要用到非常高端的車輛技術,不是履帶式車輛就是超重型底盤……哎,我的車!?」
現在學院路上的大學已經不止8所了,估計會被私下叫做「學院路十三太保」。
9月2日,導彈試射結束,啟程返回。
唐華:「不過科技大學可能不歸重工業部直屬……但是沒關係,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中科大會提供足夠的支持。」
烏梁素海的生態還是那麼純天然。
……
接下來紅旗-7打算接替S75/紅旗-3,但這是10年以後的事了。
這兩個學校都是燃燒工業部的部屬院校,一個是燃燒工業部石油總局,一個是燃燒工業部直屬。
所以唐華並沒有進去晃一圈的打算。在石油學院門口看了兩眼,就奔著北邊最後兩所大學看過去了。
三人在北化校門口就聞到了一股子化學藥水的味道。可能是學校的實驗室在集中通風換氣。聽唐華這麼說,三人都笑了www.hetubook•com•com起來。
既然讓北化提前誕生,那唐華就順手把北化拽到了學院路上。
「鋼研院現在有三個任務,低中高三個級別。低級是小型鋼鐵廠;中級是現代鋼鐵設備的國產化和鋼鐵廠生產運營;高級是先進鋼鐵技術。所以鋼鐵系統現在忙得雞飛狗跳。不過這樣就對了,越忙越對。」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後來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然後又更名為北京電影學院,校址也搬遷到了這裏。
本來是該帶載荷的。至少帶個大氣監測儀,收集平流層以上的大氣信息非常有用很有必要。這些信息在五十年代還是高級核心技術,美國不公開,蘇聯那邊也不好要。現在這枚TK-2隻收集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熱層的風真特么大啊,85公里上去又下來,火箭就向南吹飛了30公里」。
「一開始鋼鐵工業學院和鋼鐵工業局下屬的鋼鐵研究總院都被簡稱為鋼院,」唐華說,「有時候比較容易混淆。現在慢慢規範過來了,這裏叫鋼院,那個叫鋼研院。鋼研院現在正雞飛狗跳呢。」
北影和中財再往北,是倆校與一校對臉:路東的北京化工學院、北京醫學院;路西的北京航空學院。
「老李。」
鄧發:「現在電子技術的發展已經對其他重工業部門和輕工業部門產生影響和促進作用了,電子信息學院和科技大學在學院路的起點,確實很合適。」
錢學森:「四種火箭發動機的預先設計我打算今年年底就開始。其中就包括D3的火箭發動機。D3和實驗性運載火箭使用紅煙硝酸氧化劑和肼類燃料,D4和第二代運載火箭也採用同樣的發動機和燃料。第三代運載火箭才走四氧化二氮-肼類的配置。」
「唐華,現在國內基礎材料和加工工業的支撐力度好於預期,彈道導彈和火箭項目的啟動第一階段又特別的順利,所以整個計劃可能會比原先預計的有所提前。」錢學森說。
「這是藝術與科學技術、工業的結合,」唐華笑
和_圖_書
道,「學生在這裏更有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工業文明和現代科學的熏陶,離農業知識分子的思維遠一點。……但願遠一點。哦,也一定是現代科學的熏陶,也可能是化學品的熏陶。」唐華、周璇、重工業部黨組書記鄧發從學院路的最南端開始,往北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地巡遊。
……
紅旗-4是中/近程防空彈。
紅旗-3是引進仿製的S75。
「你看你看,學生們一見到你就跟瘋的一樣,你給他們講課怎麼就不合適了。這種號召力,跟我去清華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
石油學院和鋼鐵學院的起源類似,院系調整之後先作為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存在,1952年11月獨立成石油大學。
作為民國時期的實力派巨星,周璇入駐北影講授電影表演沒啥問題。可惜現在音樂方面的院校只有搞高雅古典音樂的央音,錢學森一家回國后,蔣英就在央音任教。而周璇是通俗歌手……但未來中音成立後周璇還能去中音客串講課。
三校再往北,對臉的兩所學校是路東的北京鋼鐵工業學院、路西的北京地質學院。
鄧發:「15個小鋼廠要上馬,工業局和鋼研院得有三分之一的人下到地方支援了。」
在北京除了唐華沒別人有路虎。
但是,這枚TK-2上面沒有任何載荷,只有一個降落傘……
紅旗-6也在規劃,更新一代的近程防空彈,紅旗-5和6共同替代紅旗-4。
繼續往北。
四步走是導彈工程發展的既定方針。原先的計劃是1960年出中導,1963年出遠導,1965~1966年發射衛星,並在兩年之內出洲際導彈。
把未來10年的規劃在腦子裡理一遍,唐華才意識到這一個多小時自己沒釣著魚。二十米外周璇和唐漢城居然都開張了。
「D1之後是D2,兩級火箭,射程1500公里以上,力求達到2000公里。它的第二級火箭和D1大致相同,第一級的大推力火箭發動機需要全新研製。D2……我打算1958年底定型。」
唐華:「我先想到的是新疆的m.hetubook.com.com彈道導彈再入回收場、酒泉的發射場和回收場,都得提前興建了。……還有呼倫貝爾的發射場,這是為遠導飛行測試配套的。如果火箭和彈道導彈的整個計劃提前了,那麼第二代運載火箭就不那麼急著研製成功,我們可以跳過第二代運載火箭,直接做第三代,專用的航天火箭。」
再往北,又是兩所臉對臉的學校:路東的北京電影學院和路西的中央財經學院。
鄧發:「北航已經開了三年,校園建設得很好了。我們的航空航天工業從零開始,北航也是從零開始,不容易啊。」
「我昨天說的TK-3不只是一枚探空火箭,它的發動機量級剛好可以用於射程400到600公里的彈道導彈。」錢學森說,「TK-3不會做各種構型發動機的原理對比測試,我會集中研製一種經過考驗的發動機構型用於TK-3。在TK-3試飛成功的同時,新彈道導彈,D1,也等於啟動了。」
學院路的最南端也就是最靠近市中心的一端,路東是北京電子信息學院,也就是擠佔了原先北郵的校園位置。
……
1954年的9月首先一件事情是開學。
「如果國內基礎工業的支持能力會按計劃增強的話,D3,也就是遠程彈道導彈我打算在1960年底或1961年底做出來。」
唐華笑著對周璇說。
……
「周璇,以後你就在這裏教書了。」
中財和中科大一樣,現在還不存在,一片工地。這不是重工業部的學校也不是科學院體系的學校,這大概算是總會計師的基本盤。電影學院則已經開張了。
「50年到現在,電子信息工業局的核心技術突破很多都源自於清華大學,但作為一個正在急速發展,技術水平和規模都在上升的行業,人才培養是需要有梯度的,這就是北京電子信息學院組建的初衷,它是第二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科研機構。」
唐華:「我想起來了,李濟琛李叔的兒子現在就在北航念書呢。不過沒有事先通知,估計現在見面也不方便。」
唐華這時候還沒離開石油學院的區域,他遙望和-圖-書對面的礦院,看見校園主樓前停了一輛路虎。
學院路西,和電子信息學院對臉的是中國科技大學——現在還是一片工地,估計1956年開學。這是錢學森回國后,錢學森、唐華和郭沫若三人商討提出的建議,教育部通過,在這裏建立一所綜合包含大多數門類的應用科學和技術的大學。
唐華:「調整后的計劃時間表大概是什麼樣的?」
……
錢學森:「我覺得這方面還是聽軍委的意見吧。獨立成一個軍種,或者編製在空軍之下,我看都可以。」
TK-2探空火箭鑽過了卡門線,實現了中國人第一次太空探索。
「還有,你這車現在安然無恙,一點事沒有。」
射程5500~7000公里的遠導其實具備發射小衛星的潛力。
北京礦業學院始於英國福公司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1951年從焦作搬遷到天津,1953年從天津搬遷到北京。(看似名字很土,其實是一所211學校……)
「從D2之後,導彈射程越來越遠,越來越重,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周期也變長,」唐華說,「感覺D2到D3是一個坎,D3的研製定型意味著火箭發動機的設計、製造、測試、地面試車設施、試驗場,都要準備齊全。」
北京醫學院1946年被北大吞併,1952年又從北大嘴裏吐了出來,在學院路這兒獨立成一個學院。
「如果你那邊的衛星設計製造進度也提前了呢?」錢學森問。
周璇:「我發現電影學院被兩所工科大學包圍起來了。」
歷史上的北京化工學院成立得很晚,1958年開課;校址也不在學院路。
鋼鐵工業學院是很多所大學的冶金系和鋼鐵機械專修科拼起來的,先是掛在清華下面作為鋼鐵工業學院存在,53年8月獨立出來並搬遷到學院路。
「渤海區的石油勘探怎麼樣,有眉目了嗎?」
這些就只能等以後的探空火箭來做了。TK-2成功突破100公里高度的當天,錢學森就在現場和他的五員幹將開了個會琢磨TK-3探空火箭的事情。
錢學森現在也處於休假狀態www.hetubook.com.com,唐華路過錢學森釣魚的地方,發現他的提桶里居然五六條魚,其中還有兩條超大號的草魚。
目前因為海軍造艦計劃也是走一步修訂一步,因此防空導彈的研製計劃也只是個粗略框架,以後還有很多要調整的地方。
……
當在校門附近的十幾個學生和教職工朝這邊跑來,邊跑邊揮手,唐華才想起今天周璇出門沒戴大墨鏡。
……
水清見魚,蘆葦叢時不時能看見大鳥。TK系列探空火箭的試射結束,唐華還能在這兒轉兩天度假模式——紅旗-4甲和紅旗-4乙的自控彈試射並沒有什麼意外,就是biu地一道白煙在天上劃出道白色的長長拋物線。
原先的學院路南起知春里,北到清華東路為止。這條路上有所謂的「學院路八大」,也就是8所工科院校。
這車不是借給李四光使了嘛,出現在礦院,他回北京了?
紅旗-5正在規劃,中程半主動雷達制導防空彈,艦空為主,地空型號也有。
再加上50年到54年的幾次調整,在這條新的加長版學院路兩側一共掛了13所大學,其中11所工科院校。
「5月隊伍就緒,到7月底打了兩個井,沒有發現含油構造,但是獲得了一些地質數據,更新了那一帶的地層構造模型,」李四光說,「然後我感覺兩個勘探隊打井,勘測的速度太慢了,這次回北京就是想再找兩套鑽井工具和隊伍。」
「老錢你可真厲害,」唐華把找來的兩顆手榴彈又揣回兜里,「烏梁素海的魚都很鬼精,平時在你面前游來游去,但拿出釣竿來一坐,就沒有上鉤的。」
「唐華,呵呵,鄧書記你好,周小姐你好。」李四光笑道,「剛回來不久,不知道你現在就在北京。而且最近在各個部和局來回跑,有點忙。」
「這的魚很好釣啊,我這不怎麼會釣魚的都釣到了好多。」
不是說幼兒園開學全家輕鬆……是學院路熱鬧起來了。
「明年的這個時候TK-3會在烏梁素海試飛,後年也就是1956年,D1會是研製的關鍵期,如果1955年的TK-3測試順利,1956年年底D1定型應該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