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53章 第一次太空探索?

第五卷 急行軍

第53章 第一次太空探索?

唐華:「紅煙硝酸性質比較穩定,儲存期長一點。單一四氧化二氮那就只能在發射之前加註,這就不是戰術導彈用的,而是運載火箭使用的推進劑配方了。」
當然,研究中心是國防部高級技術研究院下轄的一個機密部門,在研究中心下面是從航空工業局升級而來的航空航天工業總局,現在有20多家工廠和3個與彈道導彈有關的研究所,負責元器件和一些單項技術的研製。
人員配置精簡,這點很像JPL。
輕輕咳了一下,錢學森走到眾人面前。
唐華也動手將慣性陀螺控制的姿態控制小火箭的燃料拆了一半。從前兩次試驗的情況看,火箭的飛行軌跡很穩定,一般修正姿態的燃料都用不完。
錢學森:「計劃通。回去再改改火箭。」
「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錢學森說,「探空火箭的頭殼打開降落傘之後飄的地方可能不好預測。」
唐華:「如果是要創飛行高度記錄,我有個建議,TK-2不要今天晚上發射,改在明天中午。那時候太陽直射,大氣溫度高、密度低,空氣阻力略低一些。」
「我們的中低空防空導彈現在也是一絕了。」錢學森說,「我覺得,日內瓦會議,美國人最後捏著鼻子坐下來簽了協議,和中國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統有很大的關係,紅旗-1和紅旗-2在朝鮮戰場的表現至少佔三到四成的功勞。」
錢學森:「……對。」
此外鑒於國內鋼鐵工業系統已經有製造液氧的機器,液氧系列火箭發動機也提上了日程,先是液氧-甲烷,然後是液氧-煤油,最後試試液氧-液氫。
……
8月29日,中午。
1954年8月28日。
其中一艘還是預定要移交給中國的四艘07型驅逐艦之一,此時艦上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崗位是解放軍的水兵在操作了。
航空航天工業總局上頭是唐華在重工業部掌控,如果有超出總局的工業需求,重工業部還可以協調。
……
……
「老錢,硝酸氧化劑其實也能作為量產服役型號使用,」唐華說,「蘇聯在搞一種中高空防空導彈S7和-圖-書5,兩級推進式,它的第一級是固體火箭助推器,第二級是紅煙硝酸和煤油的液體火箭發動機。」
「發動基地所有人開車滿地找就是了,」唐華說,「也就是個30x30公里的可能墜落區而已。」
「今天中國人終於第一次對太空進行了探索。我們雖然來得遲了一些,但希望沒有遲太多。」
錢學森:……
在技術保障區,唐華翻TK-2火箭的技術參數,再在計算機上重算了一下。
如果朝鮮變成第二個越南,那才是最頭疼的問題。吞吃法國的前殖民地是美國高層的既定國策,不能與中國爆發直接對抗,也是一個既定國策。
主要是70公里以上的地方風向沒有研究過。這枚火箭樂觀的時候能打到100公里,而85公里到100公里的熱層大氣流向可能和底層空氣不一樣。
……
按照美國空軍的定義,宇航員是曾經在海拔80公里以上的高度飛行過的人。不過按世界通行的標準,海拔100公里的卡門線一般認為算是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
點火發射,導彈噴出長長的橘紅色尾焰,垂直向上升,而且以肉眼可見的程度在加速上升。
中午12時,發射架的TK-2噴出一團濃烈的焰火,10.5米長的火箭冉冉上升。
8月27日上午送來了火箭燃料,下午送來的是紅旗-4導彈。
「減重了100公斤?」唐華問。
彈道導彈與運載火箭研究中心下設的7個研究室,錢學森兼總體設計室主任,測試研究室不算核心研究崗位,其餘5個研究室就是主任設計師加幾個助手,就把TK-1和TK-2撐起來了。
……
日內瓦會議期間,中國故意放出了在海南島和廣西興建大型轟炸機基地的消息,蘇聯太平洋艦隊派出兩艘裝了海紅旗-2的軍艦,從黃海出東海,在美軍的軍艦和飛機眼皮子底下轉了一圈。
「火箭飛行至八萬米。」「火箭飛行至九萬米。」
研究很「虎」,這點也像極了JPL。錢學森並不打算從抄襲仿製開始,一上來就從頭全新設計hetubook.com.com液體火箭發動機打探空火箭。那枚從德國偷運回來的V-2彈道導彈被送去北航當教具了。
「老錢,這個導彈已經跨進近程彈道導彈的門檻了。」唐華說。
TK-2探空火箭就這樣被改造成了創記錄的火箭。因為拆卸設備和重新校準重心數據需要時間,TK-2探空火箭的二號箭提前到下午4點進行。
總理在日內瓦只說了一句有關中國是否會出兵越南的話,而且是一句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的話,但威懾度一下就滿了。
「指揮中心的同志們,請接下來細心做好載荷回收工作。下午的試射是16時開始,各位在15時30分之前完成回收工作。」
彈道導彈與運載火箭研究中心現在似乎被錢學森按照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模式發展。
……
發動機停機后,火箭依靠慣性繼續上升,直到動能全部變換為勢能。
「基本上是。我們大致確定要裝備這個東西,因為S75的火控計算機和彈上電路我們參与研製了,所以談引進這個的時候沒什麼難度。」
「……這枚TK火箭被我們拆來拆去的折騰都沒出事,質量挺不錯的。」
錢學森正在製作的火箭發動機系列包括:
苯胺-糖醇燃料劇毒。濃硝酸比燃料更危險,不但劇毒還有腐蝕性和強氧化性,必須在專用車間里由穿著全套防護服的人員進行加註。
「101.2公斤。我想試試能不能打上太空。」
硝酸-煤油發動機;
在烏梁素海和唐華碰頭,錢學森感覺可以把四氧化二氮提到日程上來。
紅煙硝酸就是濃硝酸里溶解了部分四氧化二氮,質量成分大約是84%的硝酸、13~14%的四氧化二氮和2~3%的水。敞開的時候硝酸會揮發,四氧化二氮也部分分解成紅色的二氧化氮氣體揮發,所以叫紅煙硝酸。
「老錢,你是不是想儘早創造一個記錄?」唐華問,「如果成功,那就是中國人首次向太空發射火箭。」
「其實用紅煙硝酸不如直接用單一的四氧化二氮,這個能量更大。」錢學森說。
……https://m.hetubook.com.com
上午,第一、第二枚TK-1探空火箭運到發射位置。
錢學森:「給我報四個雷達站記錄的火箭最後升到的最高點遙測數據。」
「火箭飛行至一萬米。」
第二天,一列嚴格保護的軍列開到烏梁素海。軍列一共就六節車皮,一個車皮上有一個濃硝酸的罐子,一個車皮裝苯胺和糖醇的混合液,中間用4個沒裝什麼貨物的車皮隔開。
「火箭飛行至10萬米!!」
「火箭飛行至三萬米。」「火箭飛行至四萬米。」
過氧化氫-煤油發動機;
「非常好。第二枚準備發射。」
過氧化氫-酒精發動機;
唐華:「成了,四個數據都超過了100公里。老錢,火箭中心的幾員大將都在這兒,講幾句話。」
「射程200多公里的彈道導彈沒有什麼難度,也沒有太大的實戰價值。而且它的有效載荷只有100到110公斤。」錢學森說,「今後TK-1和TK-2主要作用是發動機原理測試和高空大氣取樣。」
錢學森讓基地指揮中心每隔一段時間報告火箭高度的最新數據。
TK-2設計最大射高70公里,如果不是近乎垂直向上飛而是斜著出去,大概會墜落在210~240公里遠的地方。
1953年6月中蘇共同啟動紅旗-4的研製,初期主要工作放在翻新的推進劑配方和新固體火箭發動機,1954年2月唐華在蘇聯的時候這兩項改進已經有所突破,第一次製造樣彈和澆築固體推進劑葯柱。但製造過程中發現一個工藝問題很難解決,固體推進劑里可能混有氣泡,花了兩個多月才解決。
這些發動機都做一個小的驗證機放在TK-1上面測試。一方面是試試看到底能不能行,另一方面是鍛煉彈道導彈與運載火箭研究中心的設計製造經驗。
「火藥是我們發明的,火箭也是我們發明的。幾百年前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個不知道姓名的萬戶官,他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一輛捆綁著四十七支火箭的飛車上,想用火箭的能量飛上天空。他當然失敗了。而且很遺憾,這個人在我們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歷史書上沒有記載,只有一個外國人的遊記記下了此事。」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差點就推遲了中國人第一次探索太空的時間。」
唐華:「卡門線是100公里高度。」
「1號遙測站測高:100050米。2號遙測站測高:101350米。3號遙測站測高:101200米。4號遙測站測高:101850米。」
錢學森:「去掉載荷之後,肯定能超過85公里。對85到100公里的熱層的大氣狀況,我們現在沒有準確數據,所以它最終能打多高還不太清楚,我估計是97到100公里。」
……
國防機密,不要多問。這年代也不是人手一個照相機的時候。能飽眼福已經夠啦。
「第二級發動機停機。停機速度880米每秒。」「火箭飛行至7萬米。」
硝酸-酒精發動機;
第二枚TK-1探空火箭和第一枚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飛到30公里左右的高空開傘降落。
等了得有十幾分鐘,一大一小兩頂降落傘才出現在眾人的視野。從三萬米高度往下降落,還是開傘狀態,可是得慢慢等。
硝酸-肼類燃料發動機。
7萬米,70公里。已經超過TK-1的設計飛行高度了。錢學森嘴唇微動,心算出了一個結果,「如果我們對熱層的參數估計正確的話,最後會升到至少101公里的高空。」
「中高空防空,這個S75是S25的換代產品吧。」
在烏梁素海試驗場東偏北100公里就是白雲鄂博礦區,東偏南150公里是包頭市。幾個月前大批來到這裏的鋼鐵建設者、鐵路建設者,這兩天也能眺望到西邊草原的動向。紅旗-1、2、4導彈發射時他們可能看不太清楚,但探空火箭的發動機火焰和尾跡是能看清楚的。
TK-2特改型上了發射場。
錢學森、唐華一家在烏梁素海湖邊遠遠眺望探空火箭的發射,共同圍觀發射的還有附近的兩個牧民和170隻羊。
「1號遙測站測高:30345米。2號遙測站測高:30420米。3號遙測站測高:30310米。4https://m.hetubook.com.com號遙測站測高:30360米。」錢學森手中的對講機傳出試驗場指揮中心彙報的數據。
在庫房裡,TK-2探空火箭一、二級的降落傘被拆了下來。火箭在使用過一次之後回收並不能復用,直接摔爛就行,去掉降落傘能減重個兩三公斤。
……
或者說,錢學森在中國重新組織了一個噴氣推進實驗室。
唐華和錢學森在車站接兩輛紅旗-4的發射車和16枚驗證彈的時候,濃硝酸和苯胺-糖醇燃料送到了技術保障區,第一枚TK-1探空火箭拉出來加註燃料。
紅旗-3預留給S75(薩姆-2),紅旗-4其實是紅旗-1/2的合體,兩種導彈使用相同的發射車、火控雷達、指揮車、搜索雷達,只是配裝不同的導彈時配用不同的裝填車。
雖然TK-1隻比紅旗-4L導彈長1米多,但液體推進劑的能量確實強大,簡直就是小號的運載火箭發射現場。TK-1的尾焰長度大約有100米,剛起飛時能看到一條長長的火龍,升入高空後仰視看它,就只是一個發光的亮點,最後亮點消失,火箭在慣性作用下還會繼續上升一段。升至最高點,載荷與火箭主體分離,載荷撒播一些箔條,再打開主降落傘墜落,火箭主體也打開自己的降落傘墜落。
「我是說講點鼓舞人心的話。」
烏拉特前旗和烏拉特中旗的牧民們已經習慣了草原深處突然竄出一道火舌的風景。幾百年來牧民從未變化過的生活方式、從未變化過的風景物事,從兩年前開始,似乎完全改變了。那拖著火舌升上高空的東西,是佛祖的神器,還是土地神上天開會?
「第一級脫落。火箭飛行至兩萬米。」
「這個萬戶官,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利用固體燃料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但後來我們連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也喪失了,科技事業日趨落後,以至近代備受列強的欺凌。」
「TK-2的第一枚火箭我去掉了所有載荷,」錢學森轉頭對唐華說,「什麼氣壓計,大氣成分測量儀,輻射測量儀,箔條也去掉了,因為導彈實驗基地的雷達其實可以捕捉到火箭箭體的雷達信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