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59章 13個軍委委員
總之,現在還為中國國防做事的台灣起義將領中,職級最高軍銜最高的是孫立人。
中蘇最先的協議打算由中國先仿製建造W級,之後再仿製R級。鑒於台灣戰役后中國海軍尤其是潛艇前出作戰的需求提升,1954年雙方的補充協議直接將W級改為R級,此時R級在蘇聯也只是開工建造,還沒有一艘正式服役的。
葉挺有北伐、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然後AFK到37年,1938年1月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又掉線,1946年重新上線,在西野/一野,49年是兵團司令兼一野副司令員、志願軍副司令員。
國防委員會附加的PLUS是程潛、張治中、傅作義、衛立煌、孫立人。
現在鷹擊-2很好用,但空射型最大射程48公里;蘇聯自研的幾個空艦導彈方案射程60到150公里。更大的,蘇聯海軍也有點想把P-5/6/7搬上圖-95,但是好像沒地方能掛。
中央軍委委員及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不只是導彈全部射完耗時太長的問題。蘇聯海軍參謀部從1953年起就在做如何攻擊中遠海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推演,結論是美國航母的艦載機防空圈很不好突破。按照艦載機作戰半徑600公里計算,圖-95最好是搭載射程600公里以上的反艦導彈。
……
……
《中蘇關於兩型導彈批量生產的準備工作》落定,蘇聯代表團馬上就飛回莫斯科。因為在協議簽署的同時,中國這邊又提出了一個鷹擊-2擴展改型的設想。
蘇聯鑽井工程師格魯別尼科夫庫茨看著地表地形圖皺起了眉頭,「達瓦里希李,我們在漸漸接近黃河口。這裡有大面積的濕地,山東不處於凍土帶,這些濕地在冬季也是爛泥
https://m.hetubook.com.com
潭。即便村與村之間的交通道路,也是很糟糕的狹窄路面,轉移工作會非常困難。」根據渤3井、渤4井的鑽探情況,李四光重新修訂了這一帶的地質構造,確定下一批井打在何處。
這個名單後來被稱為是55年元帥的「提前劇透版」。軍委委員是元帥級別的人員名單,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是軍委委員+起義將領。
95號工程初期的研製其實不太順利,1952年11月首架原型機試飛,飛了幾次之後墜毀,連試飛員都摔死了。又過了一年多,改進版的2號原型機終於差不多造完了。2號原型機還把發動機從2TV-2F換成了庫茲涅佐夫NK-12,雖然都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但後者油耗明顯降低。
除了多出一個孫立人,軍委委員還多出兩人。
現在解放澎湖、台灣戰役都有了。那還有什麼問題嗎?
庫茲涅佐夫合上文件夾:「中國同志早就做了反艦導彈潛射的規劃,在研製鷹擊-2,不,鷹擊-1的時候就預想到了這一步,我現在可以肯定。」
莫斯科。
還是先從孫立人說起吧。
前段時間,2號原型機在造的時候,蘇聯海軍跑過來要一款海軍版的圖-95改型。
這場面就比較誇張了,由於導彈發射要有時間間隔,圖-95如果從距離目標45公里開始丟導彈,把第18枚導彈丟出去的時候,它距離目標就只有30公里了。
克洛沃明白了:「350毫米的直徑剛好可以讓導彈在把四片彈翼摺疊在彈體旁邊時,仍可以放進外直徑533毫米的圓筒里,4.8米的長度則可以讓載具適配魚雷的長度。」
「它包裹上外殼之後,完全就是一枚魚雷www.hetubook.com.com的大小嗎?」庫茲涅佐夫問。
在離開北京之前,唐華還看到了一份不得了的文件。
而且,雖然50年粟裕還是病倒了,但因為50中心-北京-志司的計算機通信網,粟大將和徐帥在北京經常擔任志司的代參謀部,畢竟志願軍參謀長謝方以前只是四野的兵團參謀長,以13兵團成立志願軍的時候自動升了志願軍參謀長。
圖波列夫設計局。
庫茲涅佐夫:「或許可能是吧。但是我認為更關鍵的是另一個原因。今年7月,中蘇最後簽訂協議,我們轉讓633型中型魚雷潛艇的圖紙和建造技術,並幫助中國在武漢建立一座潛艇造船廠。」
之前的5個多月,兩部鑽機打了4眼井,現在調集到渤海區的鑽井機已經有4部,可以同時在4個地方打井。
「直徑和魚雷完全一樣,長度6.5米,完全可以儲存在魚雷倉庫里。」
(孫:我其實就是個師長軍長的料,怎麼就和元帥並列了呢?)
「當時中方提出的理由是這樣裝備鷹擊-1導彈的艦艇可以幾乎無代價地將導彈升級為鷹擊-2。……這當然是完全真實的可信的理由,但是,這樣做不止一個理由。」拉夫里謝夫說。
「還記得兩國決定共同在鷹擊-1的基礎上研發鷹擊-2時的談判嗎?鷹擊-1全長4.8米,彈體直徑0.35米。鷹擊-2的改進方向是增大射程和威力。然而中國人表示不能改變導彈的尺寸,鷹擊-2的長度必須是4.8米,直徑必須是0.35米。」
蘇聯空軍1949年就打算研製戰略轟炸機,圖波列夫設計局先做了一個超級放大版圖-4,發現根本達不到性能要求,然後換用噴氣發動機,航程又不夠。95號工程改為渦https://m•hetubook•com•com輪螺旋槳發動機,算是兼顧了速度和耗油率。
「王崗村、三水井村、東營村、張蓋村,」李四光在地圖上勾出了4個地名,再在每個村附近的某個精確地點打上一個十字。
李宗仁到台灣后控制軍隊用的幾個桂系老頭子,台灣戰役結束后或是自願或是在我方的暗示之下,紛紛選擇解甲歸田,在全國政協或廣西政協養老。
按照鷹擊-2的尺寸重量,圖-95海軍型肚子里可以塞下3個轉輪式彈筒,最多的時候可以裝18枚鷹擊-2,標準情況下是12枚,第3個轉輪不裝彈而是裝附加油箱。
「是的,鑽井轉移時,重型車輛要非常小心,經過的泥濘地帶最好事先墊上乾草和木柴。不用擔心人手不足,附近的村民已經被鎮政府組織起來了,他們會幫助我們的。」
「原來是這樣,」克洛沃也明白了。「這倒是情有可原的。」
克洛沃:「中方1954年才提出反艦導彈的潛射型計劃,是不是因為此前有一些技術障礙無法克服?」
在安排下4個鑽井的位置后,李四光從黃河口附近折返回濟南,他離開北京之前已經召集地質部的專家,要在濟南召開一個華北地質構造研討會,把這半年來的研究鑽探成果訂正到以前的數據模型裏面。然後他就打算留在濟南,這裏距離渤海區不遠,有了新的發現可以立即趕過去。
所以現在到底是13元帥還是12元帥還是11元帥或者仍然是10元帥呢?
李宗仁是國家副主席,他表示不方便兼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如果潛艇可以攜帶反艦導彈,而且是從水下發射的反艦導彈,那麼將會給潛艇的使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蘇聯造船工業部計劃處處長克洛沃對這種新武器很來勁,「我和_圖_書們現在潛艇使用的533毫米魚雷最大射程只有15公里,而且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基本無法命中有所防備的目標,直航式魚雷需要在2公里左右多枚魚雷扇面發射,甚至有的艇長會接近到900米左右的距離。」
然後就沒得選擇了,要讓一個台灣戰役中起義接受整編的國軍將領進入國防委員會,就只有孫立人。
拉夫里謝夫:「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個想法,或許我們應該向中國出售95號工程,不,它現在已經獲得了正式編號,圖-95。」
粟裕位列其中唐華並不感到奇怪。歷史上粟大將離粟元帥其實也不遠,就差一場台灣戰役,或者他1950年7~10月沒有病倒統帥志願軍入朝,也可以。
台灣戰役結束后,白崇禧真的又去香港了,李宗仁都勸不動他。1953年10月在國慶慶典上露了個面,之後南下,再回了一趟桂林,11月在香港安頓下來。總理讓華潤公司給白崇禧置辦了一棟半山別墅的房子,主要是安保方便一些,還配了4個我黨在香港的人員做保鏢。
總司令、彭老總、林帥、劉帥、賀帥、陳帥、鄧書記、羅帥、徐帥、聶帥、粟大將、葉帥、葉挺。
不過這時候唐華已經在去上海的火車上了。
現在的軍委委員名單是:
633型北約代號R級(Romeo級)。
庫茲涅佐夫覺得自己一眼就看透了中國人的想法:「呵呵,中國同志絕不研製他們還沒有到手的武器平台配用的彈藥,這是明擺著的事。所以他們在沒拿到性能良好的潛艇之前,甚至不提反艦導彈的潛射型。」
葉帥廣州起義之後去蘇聯,1931年重回蘇區,長征時「呂端大事不糊塗」挽救紅軍,抗戰時18集團軍參謀長,解放戰爭初期在國統區談判,47年返
和*圖*書回延安。
等一下……這歷史有點亂了……
拉夫里謝夫:?!
拉夫里謝夫也補充道:「現在聲自導魚雷的捕捉距離和可靠性都很差,無論是我們自行研製的還是從德國獲取技術資料之後仿製的型號。」
蘇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翻看代表團從中國帶回來的潛射反艦導彈草圖。
庫茲涅佐夫又看了看潛射導彈和密封載具的剖視圖,導彈長度是4.8米,鷹擊-2導彈在載具裏面摺疊了主翼和尾翼,穩穩噹噹地卡在筒子稍偏後的地方,前段有一個有意設置的空腔區,這是為了增大浮力,讓導彈載具從魚雷發射管出去之後儘快自然上浮。
R級是W級的改進型,W級是參考德國二戰末期UXXI潛艇設計的。中國仿製建造的叫做033型,後來又自己在033基礎上改了一個035型。
不過,非軍委委員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都不授銜,因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授上將低了,授大將又不合適。明年孫立人不會掛軍銜了。
然後,蘇聯海軍真的起草了一個研製遠程空艦導彈的技術建議書,根據《中蘇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的精神,看看中蘇兩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圖-95空軍是用來搭原子彈炸美國的,海軍型則打算裝反艦導彈攻艦。
……
唐華感到驚奇的是粟裕的排名,他不是老末,他後面還有2人。確切地說,因為台灣戰役,粟大將的排名把葉帥給超了。
葉挺主要就是掉線兩次。雖然1946年出獄中央就重新認可、重新入黨,但掉線的時間有點長。
軍委委員名單最後兩位是「二葉」,都是廣東人,都是孫中山時代就在軍界暫露頭角,都是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之一,都是廣州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
這應該明年9月份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