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61章 如何攔截反艦導彈

第五卷 急行軍

第61章 如何攔截反艦導彈

走過前煙囪是桅杆,原來基林級的「一根桿」式桅杆已經拆掉了,裝上了新的更結實牢靠的桅杆。
船模試驗水池沒在運行,水槽里的水安安靜靜的,木質艦船模型都被吊上了岸邊。
這門雙聯裝127毫米炮塔拆掉之後,整個基林級能減重不少,剛好可以抵消加裝兩種導彈系統增加的重量。
大名鼎鼎的「雪風」/「丹陽」/「羅炳輝」號訓練艦,舷號81。這艘前日本海軍陽炎級驅逐艦是許多大戰役的見證人,堪稱二戰活化石,我軍接收后確定修復。1952年中蘇海軍的合作協議執行后,我軍還向蘇聯學了海軍軍艦的命名系統,因此就制定了訓練艦以人名命名的規則。
105、106、107是接收的3艘基林級,目前都在舾裝,按計劃從1955年5月開始每半年交付一艘。
「怎麼樣,老劉,你來琢磨琢磨怎麼改進炮?」唐華說。
紅旗-1雙發攔截5次,擊墜靶彈2次。紅旗-2雙發攔截5次,擊墜靶彈1次。
作戰艦101~104號是四艘蘇援07型驅逐艦,目前已接收3艘,隸屬於北海艦隊,基地在大連和青島。
「57毫米高炮因射彈密度低以及反應遲緩等原因,幾乎無法命中導彈。」
「綜合37毫米和25毫米炮的表現,測試單位認為,37毫米炮的優點在於彈丸的有效攔截距離較長,缺陷在於其使用的彈夾裝填方式無法做到炮彈不間斷連續射擊,射彈密度較低。」
北海艦隊的報告里寫得很清楚,雙37最大的問題是火力不連續,5發彈夾砰砰砰砰砰,打完了。接下來要炮手人肉裝填新彈夾。博福斯40毫米炮也是這樣的,攔截二戰時的螺旋槳飛機看不出什麼問題來,攔截反艦導彈就不夠了。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羅伯特·卡尼就呆在基林級「蓋亞特」號驅逐艦的艦橋里。「蝙蝠」導彈導彈毫髮無損從驅逐艦上空掠過,帶起巨大的轟鳴聲。導彈過頂,說明攔截失敗www•hetubook•com.com,40毫米炮的炮手也停止射擊,不用轉炮口再追尾射擊。
「老劉,海軍在渤海搞的艦艇對空防禦測試應該結束了吧,」唐華轉頭問劉鼐,「不知道結果怎樣。」
……
模型的鋼鐵肯定不成問題,4800噸的軍艦,1:8的模型用材也不到10噸。就讓牧野茂帶著一群實習生們繼續練手吧。
距離驅逐艦20公里,A-26轟炸機投下一枚「蝙蝠」空艦導彈的訓練彈,這個小不點噴著火在300米的巡航高度,朝驅逐艦飛來。
25毫米機關炮最大有效射程2000米左右,雙37能到3000~4000米,可能先改雙37比較容易些。
艦長:「所以應該把希望押在『小獵犬』身上。」
羅伯特·卡尼:「這大概也在我的預料之中。如果博福斯和厄利空有效,『曼徹斯特』號就不會沉在台灣海峽了。」
蘇聯太平洋艦隊開著裝57炮的軍艦先來測試,57毫米艦炮嘗試攔截5次全部失敗。
唐華:「新的導彈發射架機構很複雜,要做到快速提彈、快速裝填,還要極低的故障率。我們應該多給二機局一點時間。」
要麼改更大容量的彈鼓,要麼用彈鏈或者從彈藥庫連到炮尾的輸彈巷道。
今天「蘇州」號的改裝工程暫歇一天,唐華走上甲板,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具雙聯裝的迴旋傾斜式導彈發射架。
基林和弗萊徹級暫時歸於東海艦隊編製下,基地有上海、舟山、基隆、高雄。
怪不得航速這麼高……
紅旗-1和紅旗-2在攔截反艦導彈時能有一點兒效果,那麼紅旗-4的攔截率應該更好看一點。二機局現在給紅旗-4配用的雷達雖然還是機械方位角掃描,但掃描頻率加倍,對低空小目標的信號增益也優化過。導彈方面紅旗-4比紅旗-1/2打得准,新的艦空導彈發射架俯仰旋轉的速率也大於紅旗-1/2的舊發射架。
不過艦炮可就得大www.hetubook.com.com改了。
牧野茂:「1:8的比例。」
唐華:「也不是這麼說,設計院的船模水池裡應該能看見目標艦的水線模型了吧?」
……
再往前是艦橋,被開了幾個大口子,舾裝的時候要往裡面裝新的設備。
100毫米高平兩用炮就不用試驗了,它炮塔旋轉速度還沒導彈在小於4公里時的相對方位角變化速度快。
反艦導彈是鷹擊-1。攔截的武器先用紅旗-1和紅旗-2做的測試,有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接著在兩座煙囪之間,是2部四聯裝鷹擊-2反艦導彈的發射箱,四聯裝發射箱屁股衝著舷外的大海,這樣導彈發射時的尾焰就只噴海水。
矛盾相爭,矛暫時領先。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海軍用冥河導彈擊沉埃拉特號,之後1967年和1973年,以色列海軍一著急就用軍艦上的機關炮攔截反艦導彈,事實證明確實能攔截下幾枚。甚至還有一枚冥河是被12.7毫米高射機槍打下來的。
……
唐華:「大約多大比例尺的模型,1:10,1:8,還是1:6?」
以色列海軍這時候用的也是人肉瞄準的機關炮。
艦橋前面本來是2座雙聯裝127毫米艦炮,現在2號炮塔已經被拆掉了,原地裝上了一門蘇制V11雙聯裝37毫米高炮。就是後來的61式雙37炮的樣子。
單發攔截,紅旗-1和紅旗-2各進行了10次攔截測試,攔截成功率分別是30%和20%。
「無論博福斯還是厄利空,對導彈的攔截率都不怎麼樣。」艦長說。
攔截鷹擊-1時最掉鏈子的是雷達,理論上應該在30公裡外就發現鷹擊-1,實際情況是雷達能看見發射鷹擊-1的圖-2(都用的空射版鷹擊-1),但圖-2丟出去的導彈雷達暫時是看不見的,接近一段距離雷達才能掃到導彈。最遠的一次在22公裡外發現鷹擊-1,最近的一次到10.5公里才發現。和-圖-書
程旺:「基林雖好,可惜不是目標艦,正在從蘇聯引進的56型也不是目標艦,看來咱們的目標在很遠的地方啊。」
「基林級可視為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的放大版,」牧野茂說,「我以前研究圖紙,現在研究了實艦,雖然有浪費噸位的缺點,但是正因為初始設計在噸位方面特別奢侈,所以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防空導彈都很難攔下鷹擊-1,北海艦隊的指戰員都有些頹喪了。但測試的計劃里還有高射炮攔截導彈的環節,必須得做。
「劉部長,唐部長,」牧野茂說,「其實我對艦體結構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果能提供一些鋼鐵材料、工人和加工工具的話,我想在研究院附近搭建一艘縮比的軍艦內構模型,測試一下龍骨、艦肋等主體結構的最優設計方案。」
唐華琢磨著,得想辦法引導劉鼐只吸取25毫米炮的彈藥和炮管,新設計個加特林炮出來。
「之前測試單位對艦炮攔截反艦導彈的效果比較悲觀,但實際測試中發現艦炮其實有一定的攔截成功率。」
艦艇對空防禦測試當然不是防飛機,而是看看能不能打下反艦導彈。
……
「25毫米炮的射速快,但有效攔截距離較短。」
「在規定的4800噸排水量和小長寬比框架下,軍艦是可以用72000馬力達到您所要求的航速,」牧野茂說,「甚至在線型經過第三次優化之後,我們取得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航速數字:33.1節,誤差是正負0.3節。」
在發現距離小於12公里時,紅旗-1/2的攔截全部失敗了。
第二機械局是戰術導彈局,紅旗-4導彈整套系統——包括髮射架在內,都是二機局的工作。
「37毫米高炮具有一定的成功率,25毫米機關炮成功率甚至接近雙發攔截時的紅旗-1。」
最大的問題就是鷹擊-1導彈太小,目標小了雷達反射截面小,回波信號弱。如果雷達捕捉不到鷹擊-1,那防空導彈就一點用沒有。
m.hetubook.com.com再大一點就趕上167艦了。但驅逐艦目前可能還用不著這麼大的排水量。再說6000噸的驅逐艦也有點貴。
渤海灣在做反艦導彈攔截測試,地球的另一面,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外,美國海軍也在進行差不離的攔截試驗。
雙聯裝37毫米艦炮攔截測試,北海艦隊攔截3次全部失敗,蘇聯海軍攔截3次,成功1次。
這個報告,在兩天後遞到了唐華和劉鼐的手裡。
108、109、110是接收的3艘弗萊徹級,也是從1955年5月開始每半年交付一艘。
劉鼐:「這個紅旗-4的發射架現在是個配重模型,上面的兩發彈也是木質模型。當然,發射架下面的彈藥庫艙室我們已經按圖紙的規劃改建好了。」
羅伯特·卡尼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25毫米機關炮攔截測試,北海艦隊攔截3次成功1次,蘇聯海軍攔截3次,也成功一次。
「扣除4次雷達發現距離過近的案例,則是16次攔截中,擊中空中目標6次,單發攔截成功率37.5%。」
測試結果,紅旗-1和紅旗-2的攔截率都很糟糕。
從發射架往艦首的方向走,先是一個新搭建起來的後桅桿,上面裝一部搜索雷達和一部火控雷達。
這種艦首真的是低阻力高航速,但是加工建造有點兒麻煩。後來各國對軍艦的航速要求更低的時候,就乾脆不用飛剪首了。
「我想也是這樣。「蓋亞特」號可以離開了。發電報,讓密西西比號戰列艦進入測試區吧。」
「蘇州」號在艦體後部的高平台裝一部雙聯裝紅旗-4發射架,使用射程25公里的増程型彈,艦內彈藥庫備彈24枚,雙臂發射架最快裝填速度15秒一輪(兩枚)。
唐華:「別光盯著37炮,其實25炮也有潛力的。」
1953年底生產的鷹擊-1巡航高度是100~150米,紅旗-1和紅旗-2最低攔截高度可以到50米,理論上肯定是能攔截的。
……
「紅旗-2導彈因m.hetubook.com.com助推器的緣故,射程近界較大,因而近距離攔截時成功率不如紅旗-1。」
唐華對這個結果並不奇怪,劉鼐覺得有點驚訝。
唐華、劉鼐、程旺、牧野茂從右後舷的舷梯登上正在舾裝的105艦「蘇州」號。
劉鼐:「哎,我們大連建新正在仿製V11式雙37,看來是要邊仿製邊設計改進方案了。改進方向我倒是有數。」
艦首是兩端互反弧線連接的飛剪型首。艦首之後艦的前半段部位有一個輕微的內凹線形,就像鴨滑或者大和那樣。
現在海軍手中較大的艦隊驅逐艦有11艘,其中10艘為作戰艦,1艘訓練艦。
唐華仔細端詳4800噸艦型的水線以下部位。之前他認為4800噸、長寬比8.5:1、方尾的艦型能達到的最高航速在32節左右,不過現在航速的優化略微超出了原先的預估。
「這是您自行研究的排水量更大的艦型模型?」唐華看見旁邊還有一個大一號的戰艦水下部分模型。
參加測試的一門4聯裝40毫米博福斯炮乒乒乓乓地開火,炮彈拖著曳光一串一串地朝天上飛。短短10秒之內,炮組的裝填手居然完成了一次炮彈再裝填,但很遺憾,還是一枚炮彈都沒有命中。
「這是6000噸模型,長寬比9.6:1,航速是30.5節。」
劉鼐:「其實發射架的測試已經通過了驗收,量產的發射架明年1月就會往上海運,運過來裝上,這條艦就可以交了。」
北海艦隊在測試結束后寫總結報告。
「此次攔截測試最大的問題出在搜索雷達方面。紅旗-1導彈一共發射20枚彈,擊中空中目標6次,其中搜索雷達發現距離小於12公里的4次攔截全部失敗,其中一次甚至導彈來不及發射就從試驗艦上空呼嘯而過。」
劉鼐:「那個25炮的炮管一上一下布置,我覺得很不好改。」
總之,艦炮攔截反艦導彈的結果也不是那麼壞,而且北海艦隊參与測試的艦長也發現了,口徑越小的炮攔截起來成功率似乎更高。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