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99章 元帥大將齊了
此時的葉帥在遼寧遼陽,預定的聯合演習導演/指揮部。前幾天送來的元帥禮服,葉帥看了兩眼之後就放到了衣櫃里,繼續忙他的工作。
「劉司令員,我們手術的目的,是盡量保住您僅剩的這隻眼睛,但手術會有一些風險。」
總理、葉挺走進元帥們的休息室。
「哈哈,你們好像在背後議論我。」「也在議論我。」
南京。
「劉司令員林司令員沒有來,滄白也沒有來,差了三位,有點遺憾。」彭總說。
這個……唐華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覺得李刻農、蕭可都有可能入列,看到名單之後一琢磨,覺得也很有道理。長津湖戰鬥總體上比西線困難得多:雖然冬衣算是解決了,然而整個兵團還是沒有一門重炮,天上是美軍凌厲的轟炸,在這樣的條件下吃掉美步7師一個團、吃掉陸戰一師2/3的部隊(包括兩個完整的團),這戰績沒話說。在台灣戰役中,9兵團的三個軍都參戰了,打得是輕鬆,但是按戰績算,20、26、27軍占殲敵數的大頭。
「考慮到你為革命做出的重大貢獻,授你大將,不高也不低,正合適。」總理說。
這時候,主席在另一個人的降銜申請上批了一句:「粟裕同志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又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這個元帥軍銜就不要再讓了。」
當前解放軍三軍種,空軍成立最晚。但就在這幾年,澎湖戰役、抗美援朝、東南沿海防空戰鬥,空軍戰績出色,當然最出彩的還是台灣戰役,第一擊消滅蔣介石和國軍的最高統帥部,消滅美軍和常軍的聯合艦隊,接下來幾天連續壓制國軍的空軍並且密集提供對地支援,這張答卷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了。
主席上台,在授銜之前,先與總司令握手,這一握就足握了半分鐘。
……
總理給上台的11大將授銜。然後是上將、中將、少將。
知道彭老總沒有批准,徐光達親自找上門詳談原因,彭總一句話擋了回去:
北伐南昌起義的算老資格,參加過辛亥革命的算是革命元老。m•hetubook•com.com然而張雲意是同盟會老會員,參加過黃花崗起義,差點成為黃花崗第七十三烈士。
27日上午到中午,獲得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指揮員授銜儀式。
第十二位,宋時倫。
野戰軍司令員之後是野戰軍政委,因為彭老總和陳老總是司令員兼政委,所以有兩位:第七位,羅政委,第八位,鄧政委。
第九位,額……空軍劉司令員上來了。
第五位,……海軍蕭司令員上來啦。軍服都和其他的不一樣,海軍大將禮服。
有辭讓軍銜的,也有小道消息知道自己的軍銜后嫌太低的。
雖然一千三百多名少將是由部分代表上台授予軍銜,但儀式全部結束也是下午兩點了。將軍、總理和局委們稍事休息就要接著參加元帥授銜儀式。
「授我以大將銜消息,我已獲悉。這些天,此事小槌似的不停在敲擊心鼓,我感謝主席和軍委領導對我的高度器重,高興之餘、惶惶難安。」
黃埔三傑之一,東征勇救蔣介石、參加南昌起義、參加過特科、從上海回蘇區參加長征、129師第386旅旅長、解放戰爭被中央拿去當直屬隊的兵團、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
「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說同十一大將比心中有愧。與資歷較深的上將比,也自愧不如……」
「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徐光達的《降銜申請書》送到了彭總和羅帥的桌上,彭老總沒有批准。
「我們的總司令來嘍!」陳老總大聲道。朱老總健步走進休息室,雙手抱拳,向大家致意。
唐華一拍腦袋,還真是這麼回事。唐華的軍職是軍事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委員蔡廷鍇的秘書……
1955年9月27日,上午。中南海懷仁堂。
……
「1925年參加革命,戰績平平。1932年—m.hetubook.com.com1937年,在蘇聯療傷學習,對中國革命毫無建樹。戰友們在敵軍層層包圍下,艱苦奮戰,吃樹皮草根,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房間吃牛奶、麵包。」1
《「西柏坡」-II自動化指揮系統說明書》
「不不不,我只是做了一些日常工作。工作完成得還可以,是因為有計算機後勤管理系統的幫忙……」
元帥授銜儀式。
第二到第六基本上是幾大野戰軍的司令員(賀老總是西北軍區司令員)。
青島。
12名元帥,今天到場的9人。其餘的,有2人在養病。葉劍瑛正在遼寧,布置11月初舉行的遼東半島三軍聯合演習,脫不開身。
當之無愧的元帥之首,人民軍隊永遠的總司令。
第一個,許海東,因病缺席。
「怎麼能讓我當大將呢?我是個病號,從1940年開始就常年養病,抗日戰爭沒怎麼參加,更沒參加過解放戰爭,授我大將,別人都不服。」
「蔡廷鍇蔡委員也將列席授銜儀式,有一些材料可能已經發過去了,你是他的秘書,去總參你那個辦公室就能看到。」總理說。
賀老總:「是差了四位。本來應該是兩位葉帥的,葉挺推辭了。」
「噢?好,好。」鄧政委今天感覺兩條腿不是自己的一樣,頭也有點暈乎乎的。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徐象謙說:「哎呀,什麼元帥嘛,我已經不帶兵了。」
不只是裝甲兵司令員,老徐在解放戰爭時是一野的2兵團司令員、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資歷也不算差。
和林三虎的作戰風格迥然不同,粟元帥是動不動就show hand的博弈大師。但國軍偏就怕這一套,每次粟裕擺出全梭的架勢,國軍一般就膽顫認慫了,不認慫想硬懟的,又懟不過。
「不,元帥同志,以後您必須在警衛人員的攙扶下走路。」蘇聯醫生格爾斯坦說道,「您身上其他地方也受過傷,之前的醫療處理並不恰當……總之,您現在絕對不能再跌倒。」
總司令:「臉上無光嘛!同一時間www.hetubook.com.com當兵,誰也沒有少打,家中老婆也要說哩。」
1954年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7個,黨內13位,黨外4位。黨外的4位副主席是不授銜的,黨內的13位副主席也要有一位不評銜才顯得公平。鄧政委表示要不那我就不評銜了,但是葉挺動作比鄧政委更快……
正因為如此,遼東半島的三軍聯合演習,必須由他來主持籌備工作,並在演習中擔任導演部部長。
存在感比較低……可能是吧。秋收起義、三灣改編后的團部書記(那時候三灣改編后紅軍差不多就這一個團)、現在是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總政治部主任是羅帥。
第十位,汪震。
「噢。還能剩下三分之二的視野,那可以了。能看書能走路就差不多嘍。」
第九位,徐象謙。
第六位,張雲意。
「全體起立。」
……
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1998年退役,但因為積分太高,直到2000年1月,她的國際排名還是世界第一。許海東是紅軍時期的戰績太強,哪怕抗戰和解放戰爭大部分時間在養病,對革命的貢獻也夠得上大將之列。
而葉帥,此刻手捧一本小手冊,看看指揮部,一會兒再看看手裡的小手冊:
下午4時,一輛輛小汽車開進中南海,在懷仁堂外停下。
……
「搞啥子嘛!這是根據你對革命貢獻大小作出的決定。不只有國內革命、抗戰、解放戰爭,還有朝鮮戰場的貢獻。裝甲兵是解放軍的拳頭兵種,你也和蘇聯裝甲兵交流過。蘇聯有一個裝甲師打殘一個德國裝甲師的戰績嗎?裝甲兵在朝鮮已經取得了很優秀的戰績,未來更是要大力建設。」
……
「為了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的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實行軍役制度,授予將官軍銜。現在,授銜儀式開始。」
聽了這話,在戶外散步的林三虎微微一笑:「我呀,現在就只適合病號服。」
「鄧政委?……鄧元帥?」徐象謙戳戳前面的人,「隊伍動了,該往前走啦。」
第三位,陳庚…和圖書…
「這幾十年來,有多少優秀的同志都在我身邊犧牲了。沒有他們的流血流汗,哪有我的今天。想想他們,什麼都沒有,有的同志連一堆土包包也找不到,我卻領受這麼重的榮譽,心裏實在有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
第二位,黃克城。
戰鬥力經常被低估的元帥,在華北帶著缺糧缺彈的幾萬人,把號稱有「半個兵工體系」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打得沒脾氣。
第八位,王樹升。
第十二位,葉劍瑛(未到場)。
在當海軍司令員之前,蕭晉光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去蘇俄進修、26年回國參加北伐。抗戰時他是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依託黃河天險和野戰工事保衛延安的。
第七位,羅瑞淸。
「總理,葉軍長,你們其實是不授軍銜的元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主席最後吐槽了一句。
這不是給中央「雪中送炭」的事,想送也得有本事送。紅二十五軍出發時一共2980人,在十萬國軍當中殺進殺出,吸引注意力掩護中央長征,抵達陝北時有3400人外加中途建立了一個根據地,攢了7000大洋、每個連9挺輕機槍。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么。
「中央把元帥服送過來了,不得不說,做工真是很好。」
第四位,覃政。
原來的歷史上,汪震曾被列入最初的15人的大將大名單裏面。台灣戰役汪震雖然沒有參加,但從1953年到1955年,他在台灣軍政一肩挑,軍事徹底鎮壓了台灣的破壞分子,將台灣防禦部署得明明白白,並且在釣魚島這樣的台灣外島建立了警戒前哨體系。民政方面更加出色,台灣在造船修船業暫時被凍結的情況下,通過調整和發展其他產業,工農業產值和人民收入都大大超過了國統時期。
「軍隊中有些人,打仗時連命都不要了,現在為了肩上一顆星,硬是要爭一爭、鬧一鬧,有什麼意思?」主席皺著眉頭說。
第十位,粟裕。
由中蘇兩www.hetubook.com.com國醫生組成的醫療組,在對劉帥解釋手術方案。
葉挺大笑,擺擺手說道:「我現在是政府的工作人員,是為諸位元帥服務的,當好你們的後勤嘛。」
辭讓軍銜的人還包括主席。
在指揮部,參謀和警衛戰士們進進出出,搬運和安裝各種參謀指揮工具、通信器材、計算機。如果其他軍事大國的參謀部過來瞅一眼,就會感到困惑不解:無論是指揮部的設備還是總體布置,和「正常」的指揮部差別太大了。
「手術會切除您左眼已經病變的區域,阻止眼部組織繼續惡化下去。但是,手術后您的左眼可視區域會減少三分之一,另外視力會降低到0.1。」
許海東連夜打電話給總理,希望在大將名單中去掉自己的名字。
總司令:「推辭的可不止一個。主席推辭了大元帥,周副主席劉副主席也表示不要軍銜……」
葉帥建國之前的經歷就不用說了,太逆天。現在是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訓練總監部代部長,主持全軍的軍事訓練工作。
劉副主席:「不用推辭了,我們一致認為你在這方面是專業的。」
首先是授予大將軍銜。
……
「台灣戰役你是總指揮,雖然不是作戰,算是籌備和後勤協調的總指揮,可是工作完成得也很好嘛。」主席說,「實事求是地講,台灣戰役的後勤工作,比某個人為抗美援朝做的後勤工作更勝一籌。」
與大將流程差不多,9位元帥先列好隊,再齊步走到主席台中央。
第十一位,聶榮榛。1948年之後是華北軍區司令員,現在主持總參謀部工作。
9月27日授銜授勛。現在已是9月,元帥、大將、上將軍銜名單還在做最後的議定。
第十一位,徐光達。
共和國的元帥登場,台下的將軍們熱烈鼓掌,鄧政委一眼看過去,一片激動和歡欣,還有許多老戰友老部下,他都能認出來。鄧政委還看見在會堂最後兩排,可能是列席的秘書或者書記員,那個唐華在那裡不但鼓掌,還齜牙咧嘴地笑著。
第二到第六位元帥,彭、林、劉、賀、陳。兩位因病未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