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13章 反航母體系的初構想
「謝謝。雖然比中國的同行晚了一步,但總算是做到了。」
遠海偵察的第二個成員,現在還在研製中,但可能是未來偵察體系的骨幹:圖-95RT遠程雷達偵察機。
空軍參謀:「沒有太多的偵察手段,確實是當前反航母最大的困難。」
……
一旦美蘇正式開撕,美國航母的行蹤馬上就可以搞清楚。
貝雷茲尼亞克說比中國的同行晚了一步,意思是瀋陽的112B廠從一開始就是獨立的導彈設計-生產聯合體。
這次會議蘇聯海軍和空軍玩得很大,從橢圓會議桌中央擺的模型就能看出來。巨大的航母模型甲板上刷著「59」的字樣,這是去年美國海軍剛剛服役的「福萊斯特」號。
後世的美國到21世紀,6年才訂一條航母,這個時候美國訂造「福萊斯特」級,可是一年訂一艘的速度。
這種圖-95的改型還沒試飛,雷達也正在研製,理論上能在600公里距離發現美國航母,實際上可能到不了這個數字。
擺「福萊斯特」的模型在會場中心,說明會議主要就是探討一件事情:怎樣打航母。
唐華:「核潛艇是否可以考慮進去?」
「而且,亞音速導彈的突防能力未必比超音速的差。長劍-1採用亞音速模式飛行,因而它的巡航高度可以低至100米,在未來控制系統和高度儀改進之後甚至可低於50米,這時候敵方的防禦系統發現和攔截它也是很困難的。」
「庫爾恰托夫院士您好。……是這樣的,2月2日至7日,我要參与中方與經互會、蘇聯經貿部的談判,2月5日至9日是中蘇原子能/科學技術合作會議,然後我2月13日從莫斯科啟程前往黑海。所以,不妨在2月10日召開激光物理會議。」
……
兩種導彈的射程差不多,飛行速度差一倍。但是長劍-1有六枚彈,六個戰鬥部總裝藥量是1800公斤,而一枚K-10S的裝藥量和_圖_書是1000公斤。
……
但是蘇軍認為用核彈頭是最簡單的,導彈只需要發射前預設彈道、中段稍微無線電指令修正一下就行了,35萬噸核彈頭不用打得太准。
蘇聯海軍航空兵參謀開始說現在海軍的構想。KH-22和K-10S都是彩虹設計局牽頭研製的,貝雷茲尼亞克躍躍欲試,準備說一下這兩型導彈的研製進度和性能預測。
至於圖-95K+KH-22的組合,中方不發表意見,這飛機蘇聯暫時還沒打算讓中國引進——主要原因是仿製圖-95的難度比仿製圖-16大,另外中方這兩年也沒有死纏著就要這個飛機。1
就這三種偵察方式,沒了。
「我方傾向於研發的下一代中遠程反艦導彈是長劍-1,」中方代表團,海軍副司令員羅順初說現在的研製計劃,「我們給這種導彈的定位主要是三個方面:多平台通用、低空突防、低可截獲性。」
戈爾什科夫是1910年的人,庫茲涅佐夫是1904的,但唐華看戈爾什科夫的腦袋瓜,頭髮比庫茲涅佐夫還少。
……不過戈爾什科夫這番話確實很管用。中國就搞低慢准,蘇聯高大快。
「基於長劍-1導彈,我方仿製的圖-16也會對內彈倉結構做一些調整。」
它長得不太像後來的預警機,雷達不是背在背上,而是掛在肚皮底下。超大號的雷達鼓起很大一塊,所以圖-95RT的起落架都比普通的圖-95長一倍,停在機場上看就是個長腿怪。
1月29日到31日的中蘇空面制導彈藥發展規劃會議,不如叫做「空艦制導彈藥會議」,空對地導彈並不是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
「雷達偵察機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跟蹤是很困難的,」空軍參謀說完圖-95RT的情況後補了一句,「美國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已經達到了600公里,我們的雷達偵察機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遠m•hetubook•com.com海很容易被擊落。電子偵察機則不能可靠地對航母進行定位。」
中方傾向於轟-5A型,旋轉掛架帶6枚長劍-1。
唐華:「即使1.7馬赫的K-10S,也不能在沒有無線電指令修正的條件下準確命中目標,敵方艦艇機動的最大可能範圍仍然超出了K-10S的末端雷達掃描區間,因此這其實是一樣的。」
「祝賀你們設計局終於升級成為獨立的導彈設計局,貝雷茲尼亞克同志。」
……
在27000米高空飛行時,KH-22的飛行速度可能超過4倍音速,接近600公里的時候一頭紮下來,用35萬噸當量的核彈頭蕩平一切。
1月31日,會議最後一天。
亞歷山大·貝雷茲尼亞克,他領導的設計團隊剛剛從米高揚設計局下轄的OKB(特別局,即米高揚下面的分局)升級為MKB(獨立的設計局)。設計局位於杜布納,現在暫時叫杜布納導彈設計局,以後應該會更名為彩虹設計局。
其實豈止是獨立的導彈廠,112B廠的投產時間比112A廠早了五年呢。抗美援朝結束后,112A廠的建設才步入加速期,從1953年起,是瀋陽導彈廠反過來向瀋陽飛機廠支援了不少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展示的設計圖裡,轟-5(中國仿製的圖-16)彈倉部位比普通圖-16要粗一些,裝了一個轉輪式導彈掛架,一共可以掛6枚彈藥,在設計圖裡掛的是6枚長劍-1。
唐華:「達瓦里希,在遠海打擊美國航母,首先是要找到美國航母,不如我們將討論的順序更換一下,先理清當前遠海的偵察和通信體系。」
如果中國未來要在遠海打擊航母戰鬥群,那唐華也不想要現在這個圖-16K。
……
第三種是圖-16RM,這不是雷達偵察機,是電子偵察機。
通信……倒還好,蘇聯這時候已經在搞飛機平台對導彈的https://m.hetubook•com.com中段無線電指令修正了。但還是那個關鍵問題:有什麼飛機能在美國航母旁邊四百到六百公里的上空安然獃著而不被擊落。
這些都是民船,和平時期是可以合法在世界各大洋晃悠的。如果美蘇之間有開戰跡象,這些肉偵的民船就會往公海上航行的美國航母湊過去,在幾十海里的距離貼著,時刻彙報美國航母的動態。既然美蘇還沒正式開戰,這些民船美國在全面打核彈之前,是不能先打的吧。
航母編隊但如果放飛機,那肯定要使用電台,於是圖-16RM也就可以在好幾百公裡外發現美國航母。但在不作戰的時候航母可以無線電靜默,這就難辦了。
「如果我估計得沒錯,中國同志的作戰構想不是在太平洋深處打擊美國航母,而是在中近海截擊美國海軍航母、兩棲登陸艦隊,」戈爾什科夫又評價道,「這和蘇聯海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你們提出適合你們自己的方案是合理的,蘇聯海軍也一樣。」
「鑒於美國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海軍認為中型空艦導彈難以對航母戰鬥群構成有效威懾。」
導彈太大了,把飛機腹部挖凹一塊進去,只為了掛一枚導彈,太不划算。如果能在機翼左右兩側各掛一發,那還可以考慮。
「與KH-22和K-10S一樣,長劍-1也還在設計中,但是可以確定它的全長不超過6.8米,全重不超過1.5噸,主彈翼和尾翼均可摺疊,這樣就可以順利掛入轟-5的彈倉,而且可以同時攜帶6枚。」
不過這些肉偵的民船,可就要做開戰半小時之內犧牲的準備。
這還沒考慮到通信問題,只是偵察方面問題就很大。
……
蘇聯空軍參謀:「長劍-1的飛行速度只有0.7到0.85馬赫……這太慢了。這會給中段無線電指令修正帶來太大的壓力。」
「我們雙方提出的圖-16空對艦方案並不存在矛盾,它們可以和_圖_書並存。」
蘇方給中國研製長劍-1的小型渦噴發動機,此外也包下了研製鷹擊-3的小型渦噴。中方給KH-22和K-10S提供機上火控系統和一些彈上器件。
蘇聯海軍現在遠海偵察體系的第一個成員:遠洋漁船、偽裝商船肉偵。
滿載排水量79000噸,全長330米。這是「福萊斯特」級首艦,同級第二、第三、第四艘要麼在開工,要麼已經確定撥款建造。美國海軍現在已從「合眾國」號下馬的時代撥亂反正回來,超級航母時代到了。
KH-22重5.8噸,和噴氣式戰鬥機差不多的重量,有低空和高空兩種彈道模式,它所謂的低空是12000米。……高空是27000米。
「但那就意味著美國海軍可以發現核潛艇的概略位置,對核潛艇實施核戰鬥部的反潛。」
會議開了兩天,中蘇雙方在圖-16的彈藥方面出現了分歧。蘇聯方還是喜歡帶一枚K-10S的圖-16K,這種巨大的導彈可以一發入魂。
海軍參謀:「……核潛艇和潛艇一樣,在未來被定為對航母的打擊平台。」
K-10S在11000米高度飛行,速度比較慢,只有1.7倍音速,最大射程320公里,飛到目標附近一頭紮下來,用35萬噸當量的核彈頭蕩平一切。
客觀地評估偵察和通信體系之後,參加會議的人員就覺得這事兒很難辦了。
空軍參謀:「在必要的時候,核潛艇也可以釋放通信浮標發報。」
……
唐華以前見過庫茲涅佐夫元帥,但不幸的是,兩個月前庫茲涅佐夫已經被擼了——10月29日,「新羅西斯克」號在港口裡突然爆炸沉沒。蘇聯海軍最大的軍艦炸了,這還了得,從艦長、基地、黑海艦隊司令到蘇聯海軍總司令,被赫魯曉夫全部擼了一遍。
1956年1月31日。總會計師和外貿部葉繼壯部長的火車明天就到站。
好吧。
鑒於評估偵查和通信體系的hetubook.com.com效用陷入了死胡同,會議決定跳過這一步,先討論空艦彈藥如何發展。
「長劍-1的小型渦噴發動機已委託莫斯科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開展研製,1958年可以交付,與此同時導彈的其他分系統也在1958年就位。這種導彈的射程與渦噴發動機的單位油耗密切相關,如果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圓滿完成研製,那麼長劍-1的射程可以達到300公里左右。」
另一撥人,趙忠堯和錢三強已經在去莫斯科的路上,其實行程和和總會計師只差3天,他們來莫斯科是準備召開中蘇科學技術的碰頭會。
唐華特別想告訴他們,在無戰鬥護航的遠海搞掉美國航母戰鬥群太難了,不如集中在1000~1500公里的中遠海區域,依託遠程戰鬥機做防禦反擊,但又怕給蘇聯同志潑冷水讓他們情緒太沮喪了。
「至於未來,如果中國需要在遠海打擊美國航母,那就從蘇聯繼續引進圖-16K即可,我想這並不麻煩。」
不得不說,圖-95K帶的KH-22和圖-16K帶的K-10S都是專打航母的怪物。雖然這倆現在都還停留在圖紙上,但看設計方案就覺得蘇聯人腦洞實在太大。
「在遠海對美國航母實施打擊,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是使用中遠程轟炸機發射反艦導彈。當前可用的機型為圖-95K和圖-16K,其中圖-95K使用KH-22空艦導彈,可攜帶兩枚;圖-16K可攜帶一枚K-10S空艦導彈。」
「被動電子偵察手段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截獲目標信號,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可以用的,」唐華說,「主要是它的監聽距離可以達到800至1200公里——如果其上安裝的電子偵察設備性能如設計的那樣。」
如果不用核彈頭,那就是重1噸左右的常規戰鬥部,得安裝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在末端捕捉目標。
新任蘇聯海軍司令,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給會議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