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22章 化肥爭奪戰
……
南方丘陵水稻田地區的手扶拖拉機保有量最多的時候超過千萬輛,按10年的使用壽命算每年要供應100萬輛……這想得太遠了。當前規劃的武漢、長沙、重慶三個手扶拖拉機廠的年產能各是2萬輛,分別在1957~1958年達到設計產能。
「《應當追查1939年在卡廷發生的槍殺波蘭軍官案件》」
「總的技術概貌就是這樣,全艦裝1門100毫米單管主炮,2門高射速機關炮,2部雙聯裝艦空導彈/綜合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鷹擊-4/長劍-1導彈發射裝置,總的來說,是對空為主,兼顧反艦和反潛的多功能驅逐艦。」
……
李強和唐華一人一句聊了一會兒,牧野茂則在看307雷達的技術參數。看到最大探測距離280公里、波束從0度平視改到30度仰視只需要1毫秒、最多能同時跟蹤10~20個空中目標時,驚訝得很。
國家補貼化肥零售價之後,化肥撒到地里肯定是能賺錢的,200塊錢的化肥國家補貼之後只賣100元,這化肥只要用得正確,收成的時候能增收160到180塊錢。
彭濤:「種植不同的作物,播種和收割的時間不同;種植周期不同的話,那需要化肥的時間段也不一樣,您的意思就是說做最優化的搭配,讓每個小化肥廠生產的碳銨平均倉儲時間最短?」
各種導彈快艇的數量現在達到了60~70艘,馬上就要滿編。達到滿編之後,海軍就暫時不會擴編導彈快艇部隊的編製了。
「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就致函蘇共中央,請求對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1938年8月16日無理解散波蘭共產黨的決定進行重新審理。」
海軍航空兵已經發展到6個航空師,1956年1月,設在台灣的第三座海航空軍基地落成,從台灣起飛的圖-4理論上已經可以覆蓋關島——當然只是從航程算計算,真這麼飛過去的話那是會一路和圖書被美國空軍圍觀調戲的。
「6大主要部件,有四個還在研製中,最晚的要在1960年左右才到位,所以1958年中或者年底開工,不影響整個建造計劃的日程。」
唐華:「這我知道一些。尿素廠撥出5%的份額給工廠工人自主分配,這是今年1月初就定下來的事。」
「是的。化肥廠……算了,化肥廠的管理人員就只管統計周邊農田的作物種類吧,優化方案由化工部或農業部來做。」
1955年夏糧大豐收之後,化肥廠生產出來的尿素就就沒有壓庫的時候,生產出來不到一星期肯定被搬走。
……
現在雷達都是三位數字,第一位表示平台,1是地基雷達,2是機載雷達,3是艦載雷達,4是空間雷達……
「有兩個投產了,一個在……鐵嶺,另一個在太原。」
「我的建議是,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甚至駐波集群應當提升戰備並採取某些動作,才能將事態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彭濤:「發達的大城市周邊的農業也會受到城市的惠及,一般也很發達。我前不久去了南京的尿素聯合廠,那裡就不只是農業受惠了,連化肥廠員工、員工親戚都雞犬升天。」
「華沙日報:《讓「斯大林分子」下台是挽救波蘭最要緊的事》」
6萬輛拖拉機能幹嘛呢,就是專門預備著某些特殊情況,比如區域性的牛瘟疫導致一個鄉鎮甚至一個縣的耕牛大面積病死,這時候國家還有辦法可以挽救這個縣的農業。
唐華:「他們二三月份投產,剛好趕上化肥用量最大的時候,但是再過幾個月,在臨近收割和收割之後有一段時間,是不會有太多的化肥需求的,那時候工廠是考慮生產之後短期儲存,還是對化肥針對性地配送,這個問題得每個小碳銨廠寫一個考察報告來解決。」
說是滿載排水量5000噸以上,其實只能按4000~4500噸的現代驅逐艦的身板去安m.hetubook.com.com排武器設備——蒸汽輪機太佔地方了。不過,考慮到50年代末期美國也還在建造蒸汽輪機的亞當斯級和法拉格特級,新驅逐艦的動力系統也不算落後,輸出功率72000馬力,高於亞當斯級的7萬馬力,但比法拉格特級小。
當然,工廠要從這5%裏面拿出一些來給周邊農村支持城市建設,此外就是與工廠食堂關係密切的菜農……最後算下來,每個工人每年有2噸的化肥指標。
紅旗-6的發射裝置共兩部,艦首主炮后的平台上一部,艦尾一部。因為艦載直升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所以乾脆把后甲板也給用了。
尿素生產基地的化肥優先供應完成了農業合作化的公社,但也不是所有的化肥都直接分配到公社,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售的,或是走進供銷社系統,或是直接售賣。
直接售賣的部分也拿了國家補貼,這是可以的,只要化肥用到了地里,糧食增收,整個國家經濟都會運行得更良好,總會計師也願意出這樣的補貼。
「二十大之後,波蘭黨內反對派的力量開始不斷積聚,民眾的反抗情緒也直接指向莫斯科。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在波蘭,隨時可能爆發類似民德617事件那樣的大規模社會事件。」
「還是說說碳銨廠的事情吧,」唐華說,「去年8月第一批碳銨廠開工建設,現在有沒有投產的?」
因此,在「化肥熱」出現幾個月後,重工業部提出,國務院核准,尿素廠5%的自由支配化肥指標就這麼定了下來。
1950年海軍制定的「飛潛快」三駕馬車格局,飛機和潛艇還是重點發展對象,「快」漸漸被邊緣化了。
1956年的春耕就是這樣,很多地方的公社是在爭奪化肥的戰鬥中度過的。
「什麼?上海附近在建小型碳銨廠?還同時建兩座?」
唐華:「老李,辛苦了,這麼快就能讓我們看到307hetubook•com•com型雷達。」
唐華其實更希望春耕前,南方也開始爭搶小手扶拖拉機。然而從去年8月到今年2月,長沙拖拉機廠只生產了1100台手扶拖拉機——工廠的建設尚未完全到位,這1100台只是試生產型,而且有不少批次毛病還挺多。
307就是第7型艦載雷達,前面幾型雷達,有四種是借用某個型號的蘇制雷達部件攢的,有兩種是新研製的。307雷達沒有蘇聯型號做參照,1953年啟動研製的時候,就是唐華照著381雷達的概貌定的設計方向。
李強指向艦體中偏後,兩座煙囪之間的桅塔。桅塔的頂端是一塊斜放的平板,看起來這塊板子還不小。
……
李強自1954年接任電子信息工業局局長,一年至少有八個月在上海附近活動,主要就是在盯上海及周邊的單位研製雷達、無線電系統、電子對抗系統等等。
駐波蘭的蘇聯外交官已經敏銳地聞到了一絲不詳的預兆。
「唐部長,我們的第一和第二批碳銨化肥廠是優先往山區和農業大省的縣市建設的。第一批定下來13座,第二批27座。上海這個算是第三批,今年1月份啟動建設。不過上海的工業基礎你是知道的,重工業部一批複建設,上海市政府嗖嗖嗖就動手了,它可能比一些第二批的廠投產得還要早。」
……
李強:「杭電和南電的起點很高,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不算太難。但是,數據處理和控制計算機的正式版要等明年,另外還得解決大功率前向波管的問題。」
……不過,這份圖紙和模型仍然只是一個近期可能實現的藍圖,正如5000噸驅逐艦不可能馬上開工一樣,裝在模型上的東西也沒法馬上拿出來。
第一書記貝魯特逝世一個月後,波蘭的報刊媒體出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文章。
……
牧野茂:「如果是這樣,我可以對56型的艦體做有限的修改,再增加1台柴油發電機。hetubook.com.com」
……
「《重新評價1944年華沙起義》」
這是杭電——杭州雷達電子所研製的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G波段,電路全數字集成化,一維相掃脈衝信號體制,仰角面內掃描採用相控陣技術,最大探測距離280公里,最大目標跟蹤數10~20個(取決於控制計算機的內存和處理能力)。
唐華哦了一聲。「這樣,發達城市如為郊區建設小型碳銨廠,就從國家計劃里拎出來單列吧。國字型大小碳銨廠建在那些本地拿不出錢來投資建廠的地區,這些大城市用自己的地方財政建設化肥廠,國家不怎麼需要投錢,那就適當放寬一些,只要沒有超出我們合成氨設備的年產量,就讓他們建。」
船舶設計院除了下一代驅逐艦,還有01型護衛艦國產化之後的改進設計、蘇制獵潛艇仿製成功后的多功能化改進,但船舶設計院現在不承擔小艇項目了。
除了中後部桅塔塔的307雷達,艦橋頂端的308型低空/對海搜索雷達也是個新雷達,是305的改進型。在308雷達的前面、比308雷達低一層的地方,是309雷達。這樣的照射雷達在艦後部的高台上還有一部。
牧野茂和船舶設計院的同志們最近兩年一直專註于設計新驅逐艦的船型,其中一大半功夫放到了線型模擬和測試上,驅逐艦的上層建築一直未定下來——這要等雷達和艦載武器確定之後才能知道。現在牧野茂終於知道自己設計的是什麼軍艦了。
「這樣的一艘驅逐艦就可以控制整個戰區的空域。」牧野茂說。
看到化工局的文件,唐華想,得問問化工局的彭濤詳細情況。
唐華最後總結了新驅的情況。
「《評價蘇聯在波蘭領土大量駐軍與波蘭主權的關係》」
「這是309型目標照射雷達,它的作用是跟蹤照射空中目標,引導紅旗-6導彈攻擊。」
李強又補了一句:「作為研製工作的一部分,我希望在國內開工的第3和-圖-書和第4艘驅逐艦上,實驗性地安裝307型和308型雷達,既是為這兩型雷達做測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這兩艘56型驅逐艦的綜合能力。」
程旺:「剛才唐部長說307雷達的功耗很大,如果裝在56型驅逐艦上,會造成艦上的供電不足嗎?」
「自貝魯特逝世以來,波蘭的報刊有一種錯誤地煽動修正主義和反蘇情緒的企圖。現在貝魯特的繼承人是黨內的中間派代表奧哈布,由於他繼續推行原來的各項方針政策,引起很多人不滿。」
但並不是說快艇現在不造了。現在三大艦隊都有快艇支隊,下轄1個大型導彈艇大隊和2個小型導彈艇大隊,快艇大隊的領艦是01型護衛艦。
工人發放小批量尿素購買份額,這就是考慮到與其讓「跑關係要化肥指標」變成灰色利益鏈條,不如一開始就明面上分配一定的化肥指標給工廠工人,畢竟現在N代工人的家庭很少,絕大部分工人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家裡一堆遠的近的親戚。
李強:「新驅的核心裝備是它。正因為裝了它,以及其他的新設備,所以新驅的發電機組,除了兩台渦輪發電機之外,還要配備4台高速柴油機,而不是現在56型驅逐艦的兩台。」
五大尿素基地的大小領導、工人就成了方圓十里的明星人物,時不時就可看到工人的親戚們帶著老家特產來訪,拉家常之餘,肯定會多問一句:「三伢子啊,你們廠里有沒有那個,化肥指標呀?」
蘇聯大使波諾馬連科雖心急如焚,但限於自己的職權,對這些事感到無從下手。在給莫斯科的彙報裏面,充滿憂慮地寫道。
「雖然與以往我所認知的驅逐艦大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好看。」牧野茂只評價了一句。
不要小看這5%的指標,尿素生產線是高效自動化的生產線,整個合成氨-尿素生產基地,廠區面積不小,但工人全加起來只有1270人。如果按人頭均勻分配,每個工人可以決定4噸化肥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