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253章 想繼續打就得加稅
尼赫魯也很明白,印度最近10年的發展,是他和他的政府用盡各種手段,和印度的領主、農奴主、宗教貴族、各種封建勢力作鬥爭,才把政策推行下去的。如果他被轟下台,印度的工業計劃大概率要黃。
……
粟裕點頭:「估計明天,1月6日下午可以結束戰鬥。瓦弄方向估計也會有上千俘虜,這批人我們也不要了,送回去吧。」
「我們不能聽信中國停戰的陰謀,必須堅持向喜馬拉雅山南麓進軍,奪回被佔領的土地!」
彭總:「現在是1月5日,我們在前線的部隊大部分已推進到極限,是可以停止進攻了。」
核材料生產廠分佈在大包頭附近,核彈組裝廠在西安。
尼赫魯當這個總理,其實並不想選武力勝利,他要玩文化勝利……錯了,他的執政目標是印度的國家建設。
「第二個項目,我們必鬚髮行國防公債,籌集50億到100億盧比的款項,這些款項用於重建第四軍。是的重建,第四軍現在已被基本殲滅。」
現在要是政府說,我們被中國打了一頓,還要和中國談判停戰,猜猜這些印度人會怎麼想。
印度議會大廈。
「中國也願意談判,他們已經第二次發布聲明,表示最終目的是和平解決。」
「之前的確是高估他們了。」彭總回總理。
聶帥和錢三強已在這裏呆了大半個月,核試驗事情重大,聶帥身為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的頭頭,在羅布泊基地既是蹲守,也能抽空視察核試驗基地基地、300公裡外的導彈落點測控場的建設和運轉情況。
于敏:「可以肯定。聚變一定可以引發,只是反應率多高的懸念。」
「第一枚試驗原子彈,第二枚試驗千層餅核彈,第三枚試驗輻射內爆型氫彈,以9到10天為間隔連續試爆。如果三枚核彈都試驗成功,全世界可能都要瘋掉吧。」在車間一角,唐華對鄧稼先說。
「還真是這樣和圖書!」錢三強像是發現了新大陸,「看,55到57年唐華和錢學森蹲在一起的時間特別長,結果又是放衛星又是放遠程導彈的,把美國人都超了。但唐華老是不來房山視察,我們核武器組的進度就落後了。不公平不公平……」
「如果理論計算正確,裂變當量、聚變當量加上中子引發的深度裂變,檮杌的當量應該是100到110萬噸TNT。但如果理論有瑕疵,當量就不會有這麼高,少到六七十萬噸也是可能的。」于敏很嚴謹地說現在的情況。
「印度駐華大使12月來找過我們幾次,元旦過後一聲不吭。這不好。」主席說,「既然他不好意思來找我們,那我們邀請他出來談談好了。談談中國和印度停戰的事。」
……
檮杌留下外殼不裝配,是要等第一枚核彈窮奇的試爆。
……
粟裕:「巴昔卡-達東方向,我們的後勤供應特別緊張,現在俘虜成了包袱。多了一千多張嘴要吃飯,後送吧又沒有公路,就算送回墨脫或者米林也是不行,那兩個地方交通也差,供養俘虜困難。這一千多人可以送個順水人情。」
提出求和結束戰爭?那麼尼赫魯政府會面臨危機。
況且現在的戰局誰都可以看明白,中國就算地面部隊的後勤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出動步兵,而且數量也不是很多,但在藏南的山區作戰,印度摩托化部隊、裝甲部隊也派不上用場。
第二師師長12月23日被中國的飛機掃射身亡。代理師長撐了四天,12月27日連同司令部的7名參謀一起戰死。代理代理師長或者說第三任師長是個機靈人,和士兵同吃同住並且把師部向提斯普爾挪,這才一直活著。
鄧稼先:「就看于敏的這個設計是不是完全符合理論計算的成果了。」
尼赫魯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甚至包括要把一些人拉出來當替罪羊。
「不過是國界爭和_圖_書議,雙方是可以坐下來談的。我們是有誠意和他談判的。尼赫魯非要來打,搞到現在這個樣子,他就沒有想到嗎?他應該想到後果的呀。」
……
今天算是有所進展。但,這隻是第一步而已……要擺平議會裡這群智障,還要走很多步呢。
總理也搖頭表示無法理解:「或許在某些外界條件的干擾之下,他的判斷力和思維能力出了一點偏差吧。」
「此前的死傷人員,我們必須追加軍事預算經費以支付撫恤金。這需要追加3億盧比的軍事預算。請安靜,我還沒說完。這是增加經費當中的第一個項目。」
總會計師表示難說。朱老總覺得不會。
錢三強:「輕核反應組速度也太快了吧……」
「因此,我還需要通過一項財政部的加稅法案……」
「抱歉,第四軍的部隊已經基本被打垮了,我們用什麼和中國作戰?」
尼赫魯:「不,我是說,國內會有許多人反對與中國和談,只是我倆取得一致,那還遠遠不夠。」
新德里。
于敏和鄧稼先現在不能確定窮奇的爆炸當量是否準確,爆炸當量決定了檮杌內部的核扳機能提供多少能量、多大密度的X射線和中子流,如果當量明顯少於設計時的理論計算,那麼檮杌是要重新調整內部結構的。
「調遣軍隊是要增加開銷的,先生們,你們能否討論討論增加國防經費的問題?」
自甘地以來,印度逐漸興起的民族主義觀念在50年代末正處於高峰,印度人(當然是狹義上的那種識字的中等階層以上的印度人)都很愛國,覺得印度應該是一個與老牌歐洲大國平起平坐的新興國家,是「歐亞世界島的軸承」(尼赫魯自己的書里寫的)。
對小老百姓沒多大影響,對大戶們……
「那就再派一個集團軍到前線!印度有4.5億人口,難道就只能派出六萬軍隊和中國作戰嗎?」
「和中國談判,只和圖書是我們有決心,那還遠遠不夠。」尼赫魯說。
唐華:「那沒有關係,我們有時間改進。」
「克里什那,那你一個月前為什麼也主張對中國發動進攻?」尼赫魯不由得抱怨了一句。一開始他也希望能和中國談,但最近半年,他的意志是逐漸被身邊的人——資深議員、政府部長、國防部長、參謀長,逐漸帶歪的。
梅農:「抱歉,我的錯。在這之前,我對我國武裝力量的真實戰鬥力了解不夠。」
尼赫魯考慮了好幾分鐘,結論是:如果繼續打下去,政府肯定崩潰。如果和中國對話停戰,政府有80%的概率崩潰。
梅農告訴尼赫魯的答案像一道閃電劈開夜空:美國希望中國和印度的戰爭一直打個不停。
「彭老總啊,你之前說,印度軍隊很多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都是英械、美械,戰鬥力至少不比國民黨軍主力差。可是……」
「如果還要向東部戰區增派部隊,那就要財政部執行特別撥款預案,這筆撥款在1960年體現為赤字,抹平的方式是發行國防存款券,這是一種採用強制手段的……」
……加工成型后的鈾-235放射性並不強,工人穿上防護服可以用手裡的鉗子直接夾起鈾塊。唐華現在離著20多米和一道帶玻璃窗的防護門看核彈,也沒有問題。
「就是說幾乎不可能少於六七十萬噸?」唐華問。
尼赫魯走上講席。
議會大廈里畫風頓時變了。半小時后,議員們罵罵咧咧地否決了尼赫魯的提議。
「所以他一次性全補償到你這邊了,」聶帥說,「唐華頂替生病住院的彭恆武的班,親自給輕核反應組當程序員操作超算,一個月沒從房山出來。就這一個月,輕核反應組搞出了第一個可信的氫彈構型。」
……
「臨海(羅布泊基地代號):中央已經決定,1月14日放出『窮奇』,1月23日放出『渾敦』,請各獸籠做好m.hetubook.com.com準備。另,第三個獸籠建設是否按期進行?二號怪獸異常兇猛,臨海是否做出了適當的調整?」
「報告,軍委電報。」
位於扶風縣的「扶風第三機械廠」已經生產了兩枚核彈:「窮奇」和「渾敦」,這倆彈現在都運到羅布泊了。正在車間組裝的是第三枚「檮杌」,第四枚核彈還是半成品狀態,由於暫時未決定把第四枚核彈也用來做核試驗,所以這枚核彈是沒有綽號的。
無論走哪條道,都是凶多吉少。但是選后一種,好歹還有一絲希望呆在台上。
「阿薩姆邦要重建國民軍,而且人數要達到10萬人。阿薩姆邦財政無法支持建立10萬人的軍隊,必須由中央財政予以支持……」
印度和中國死磕到底,就會損耗大量的部隊,武器裝備、彈藥、人員傷亡撫恤,給印度增添巨大的財政壓力。即便美國號稱在後面提供援助,那也不見得能省多少錢,反而會讓印度逐漸失去獨立自主的外交。
……
在議會裡,鷹牌和鴿派的議員再次發生群體吵架。
「中國表示不會越過他們所認定的國境線,」梅農說,「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很快就會停止進攻,因為中國軍隊在兩個方向都已經接近這條線了。如果中國和印度都停止敵對行動,國內的狂熱情緒會慢慢退燒的。」
在他們眼前,「檮杌」的內核已經全部組裝完畢,就等套上外殼。
存款券就是將所有銀行存款戶頭裡的存款數字的三分之一變成存款券,幾年之內這些錢數,存戶就不能取出來了。
……
「先生們,戰爭的經費,正是今天我所要闡述的議題。」
你們回去查找錯誤、改進設計,那就不用我全程參与了,輕核反應組自己搞就得了。
「錢教授,檮杌在三機廠已經基本組裝完畢了,」聶帥對錢三強說,「只等窮奇爆炸。」
印度國防部長克里什那·梅農沒有從軍經歷,不過他從律師起家,在和圖書職場和政治圈轉圜幾十年,比較熟悉英美政法圈子的做事套路,因此得出了這個判斷。
彭總:「你們總參謀部還有一個分支方案,是從邦迪拉向東橫打,收復貝門、濟羅,這個計劃也暫不實施了。不過,瓦弄那邊的戰鬥,我們都已經把印度一千七百多人埋了,那就打完這場戰鬥再說停火。」
主席搖搖頭,「真是搞不清楚這個尼赫魯的思維方式。恩來,你和尼赫魯見過幾次面,這個人喜歡鑽牛角尖嗎?」
主席:「中印之間的事,你們也討論討論,有沒有可能重新回到和平狀態?如果我們提出坐下來談,印度人會不會同意?」
梅農的話戳醒了尼赫魯,這幾天他一直在琢磨美國人提的建議到底意味著什麼。是美國人覺得中國投入的兵力有限,以人海戰術猛撲就能獲得勝利?或者只要印度做出這個姿態,美國就會介入中印戰爭?
西安。
在印度東部作戰還有有讓人最頭疼的事情:制空權。
印度第二個五年計劃得到了蘇聯的幫助,雖然蘇聯專家在抱怨印度的工業建設落實得不太好,但印度這幾年的發展確實在加速。
鄧稼先:「唐部長,要是只有六七十萬噸當量,我們就不消停了,這說明反應率的計算有誤,得把爆炸產物接回來分析,然後回去繼續修改設計。」
當然,如果窮奇完全地、100%地試爆成功,那檮杌直接把殼子套上,就往羅布泊拉去。
「這可能需要我們做出一些姿態,」林三虎說,「表示我們希望和平。除了停止進攻之外,還可以釋放俘虜,甚至還可以把繳獲他們的武器歸還一部分回去。」
中南海。
「那就行了。沒有一枚千層餅核彈能做到六七十萬噸當量,我們這麼一炸,就可以宣告中國掌握氫彈技術了。」唐華徹底放心了。1
聶帥:「我發現了,只要唐華跑到哪裡去,那裡的進度就會嗖嗖地快起來。」
羅布泊,核試驗基地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