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3章 當量不小於10萬噸!
錢三強點頭表示同意,但眼睛盯著手錶,默默數著時間,他在等衝擊波傳到主控站。沒用多久,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空中傳來非常響的滾雷聲,主控站一陣顫抖,就在這一瞬間,原本乾乾淨淨的窗外突然塵土飛揚。
「火球直徑是窮奇的一倍以上。」
美國……美國很專一,對印度的評價沒有發生變化。
載重拖車直接開到了試爆塔底下,解脫固定裝置,混敦就由機械臂抓住,然後用吊機往上弔。
……
鄧稼先說沒問題,果然沒問題。6個小時后,驗算結束。然後鄧稼先和于敏跟車間負責人,工廠工程師解釋了很久如何調整檮杌上的小細節。再過上兩三個小時,工程師跑進車間,做了少許微調,然後就用工具給檮杌套上外殼,仔細地擰好螺絲。
鄧稼先和于敏拿到核試驗的觀測數據,和上陳能寬,三個人在計算機前一天沒有挪窩。
刷——
於是,美國國會第一次就印度的事情起了爭執,軍火商認為這樣沒事,打起來好,打起來印度會買更多的商品(武器)。而憂心於財政狀況的議員擔心貸款打了水漂,認為促使中國和印度恢復和平最好。
遠處的戈壁灘上,半輪巨大的亮橘紅色火球正在翻騰。這不是一個純圓形的火球,和它的直徑相比,支撐核彈的100米高的塔架太微不足道了,因此,這個火球的底部還在舔舐著地面,要過上一會兒,火球才能完全升離地面。
鄧稼先在唐華後面念叨檮杌的典故。
唐華其實也是強壓住內心的激動……核試驗,還是地面塔爆核試驗,難得啊。
但議員還是不放心,印度東部的駐軍近乎全部毀滅,如果中國繼續進攻,印度滅國、經濟一蹶不振,那貸款能不能還上就有問題了。
蘇聯稱讚印度是「正在向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巨人」;
中國人第一次利用核聚變能量的武器試驗,馬上就要進入倒計時。
蘇聯不說印度正在走社會主義道路了,先是批評了印度的擴張主義,現在批評印度與美國關係曖昧,質問印度是不是想做帝國主義的代理人;
戰鬥力太和*圖*書差的證據是由《紐約時報》披露的。
聶帥:「畢竟已經進行過一次核試驗,不是生手了。一回生二回熟嘛。」
「它的當量預測是12萬噸?會有多少誤差?」聶帥問錢三強。
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雖然口號是抄1955年萬隆會議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在籌備召開第一屆不結盟國家領導人會議;
1月22日。
吊到試爆塔頂端,這裡有一個小房子,還有加溫裝置——外面環境可是零下二十度,這是測試彈,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住低溫,1號小怪獸還是要嬌生慣養一下的。
這是兩國總理會談前的必要步驟,兩個總理不可能各自帶著兩張白紙進會場,那樣效率太低,幾天幾夜都討論不出最後結果,中間還容易打架。凡是有誠意的會談,雙方都會事先通氣,大方向定得差不多了,總理見面討論其中一兩條仍有爭議的地方,或是一些細節問題。
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前,印度身上曾經套著如下光環:
「10萬噸!應該是10萬噸以上!」
……
「由於茶葉收購業務受阻,我在印度漫無目的地巡遊時,恰好看到了這一幕。」
要是再過10年,全國的鐵路公路,當然也包括新疆,估計會忙成一鍋粥,那時候全線封路給核彈列車讓路,恐怕就根本做不到了。
剛剛從英國統治下獨立的印度,和一個神秘的東方紅色國家,在沒有多少存在感的高原山地打了一仗,結果竟然打得如此慘烈?
「嗨,防化兵除外,他們輪換,採樣飛機的飛行員也輪換,」聶帥說,「但是檢測、核爆操作員這些是不輪換的。」
「這一遠射程的武器使得印度軍隊部署在公路和鐵路沿線的防空炮陣地完全失效,在公路上擁堵的車輛成為導彈的靶子。」
錢三強堆在主控站屋外小桌上的一堆碎紙片被衝擊波吹起來,然後紛紛揚揚灑落在地上。
于敏:「不管藝術形象怎麼畫,但是我估計大家都會把它叫做『二號怪獸』。」
唐華:「一回生二回熟……聶帥,地面採樣的防化兵和圖書部隊,不是應該一次核爆輪換一撥的嗎?」
如同窮奇的試爆,所有的最後檢測和準備工作就緒,張蘊鈺坐在了主控台前。
「印度無法在戰場上打贏中國,求和是必然的事,我們不能強迫印度一直打下去。」
……
尼赫魯本人,在不結盟運動的籌備國家眼裡,他仍然是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代表人物,就是戰鬥力太差了。
「印度軍官還透漏了一個消息:在中印戰爭爆發4天後,印度即失去了制空權,中國飛機借道緬甸,湧入印度東部上空,完全擊潰了在這裏守護領空的印軍戰鬥機,從此整個印度東部只有高射炮能夠威脅中國飛機,而中國人只要願意,他們的導彈可以逐個摧毀這些高射炮。」
「應該沒問題。」
「檮杌,又名傲狠,體格像老虎而毛類犬,毛很長,臉有點像人,腿有點像老虎,嘴巴長有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光尾巴就長一丈八尺……」
「我們看到的是印度後方交通樞紐的毀滅,但在這些畫面的背後,我們可以獲得的信息是:這場戰爭對印度毫無必要,因為印度從一開始就沒有多少勝算。」
專列緩緩離開機械廠,還是如同運輸窮奇和渾敦的專列,氫彈、配件、各種各樣的工具、技工、車上維護氫彈的儀器設備,塞了半列火車。唐華等人在坐人的車廂,和氫彈一起走。
這就是中國製造的第一枚輻射內爆式氫彈?最大當量可能達到110萬噸的傢伙?
所有的操作人員都小心翼翼,起吊核彈的速度也特別慢,100米的高度竟然花了15分鐘。
……
這話是艾森豪威爾對主張在後面鼓動印度繼續戰爭的艾倫·杜勒斯說的。
「怎麼樣?」唐華問錢三強,「和窮奇比起來怎麼樣?」
強閃光結束后,唐華可以用墨鏡注視核爆方向了。
現在,印度身上光環的變化情況是:
因為和美國簽訂的軍貿和軍事合作協議太過赤|裸裸(美國提出的條件比蘇聯苛刻多了),印度現在到底算不算搞不結盟運動存疑;
「混敦上塔了,這兩天是最後一輪檢測,」錢三強www.hetubook•com•com說,「張蘊鈺司令員在指揮協調檢測小組,我們按部就班工作就可以了。」
檮杌的裂變核心和窮奇一樣。窮奇粗短渾圓,像是一枚雞蛋鑲上了四片尾翼,檮杌直徑和窮奇相當,長度延長了將近一倍,像一個巨大的膠囊。
「5,4,3,2,1,0,起爆!」
天上的太陽本來是在正中偏南的地方掛著,但恍然間,好像太陽的位置突然移到了西北的地平線。這不是太陽瞬移了,而是西北方向的增強型原子彈發出的閃光,亮度大大超過了真實的太陽。在那一兩秒種內,天上的太陽看起來像月亮,而核爆的光芒才像太陽。
唐華:「鐵道部宣布,蘭新鐵路封路,過了蘭州之後,兩千公里的鐵路就只有我們一列火車在開著。1月20號就能下車,不過卸車之後,從車站到羅布泊又要兩三天的時間。」
西安,扶風縣第三機械廠。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印軍軍官說,中國飛機進入印度領空,在距離公路約25公里的地方發射了數十枚導彈。這些導彈裝有電視攝像頭,能自動識別和跟蹤地面的目標,讓導彈飛行25公里后準確命中和摧毀卡車大小的物體。」
「這裏各位看到的,是中印戰爭中,印度的一條公路和鐵路。它位於印度西里古里附近,由於印度向東部補給和增援都要通過這片狹窄區域,因此它又被叫做『西里古里走廊』。」
「我們大概幾天能到新疆?」周光召問。
至於開會地點,確定也不費什麼周折,就選在波蘭港口城市格但斯克。
1月18日。
潘自力和尼赫魯會談之後,中印兩國交換意見、討論細節的節奏加快了。
老百姓看熱鬧,高層看門道。幾天之後,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有議員提出疑問:總統先生,您上個月大筆一揮,向印度提供了10億美元的發展貸款,印度,還得上嗎?
……
……
「許多人對六年前中美的台灣海峽衝突記憶猶新。在那場戰役中,中國空軍只使用了一小部分導彈,大部分的對地攻擊是由炸彈、火箭彈和機炮完成的。在六年之後,和_圖_書我們發現中國已習慣於在空地打擊中使用制導武器,並將它作為致勝的秘訣。」
「進入K3!」
現在聲音和衝擊波都還沒有傳過來,人們能感受到的就是一道強光閃過。
「根據窮奇的爆炸參數,我們修正了混敦的當量預測,12.2萬噸,」錢三強說,「誤差不會太大,應該是在11.2到13.2之間。這個混敦的好處是,肯定能炸響,而且當量會比純裂變的窮奇明顯大不少。」
唐華從吉普車上很遠就看到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的建築群,全是單層的、一半埋在地下的堅固鋼混建築,在基地前面路口,一大群人在等著他。
「關於檮杌的傳說有幾個版本,」唐華說,「神話傳說里它是一隻怪獸,但《左傳》里卻說他是顓頊的一個頑劣的兒子。不知道以後這個怪獸會被我們的藝術家們反覆加工成什麼樣子。」
——中印格但斯克條約?但澤條約?
「我們能在24小時后出發嗎?」唐華看看表。
艾森豪威爾的回答是:印度四億多人口,一人掏2.5美元就還得上了,小事情。
特點就是體積大效率低,浪費很多聚變原料(氘化鋰6雖然沒有氚那麼貴,但也真是不便宜),當量也上不去。但如果搞不懂氫彈怎麼設計,一個國家就只能選擇千層餅結構,炸響一枚4、50萬噸的玩意嚇唬全世界。
1月24日。當地時間中午11時50分。
于敏:「是可以不改。但是我和稼先打算,把射線數據全部代進去,從頭計算。」
……
「老鄧老於,」唐華說,「先前你們不是說只要『窮奇』的當量在23500到25000噸之間,氫彈設計就不用更改的嗎?這次觀測到的『窮奇』當量就在這個範圍內,而且十分靠近中間值,幾乎完美。」
……
現在烏魯木齊到內地,每兩天只開出一趟客運列車和4~5列貨車。停了就停了,關係不大。
1月20日,一輛蘇聯造的載重拖車緩緩接近1號塔,在它的前後有大批工程車輛跟隨。
唐華跳下車,「後天混敦就要試爆了,還勞煩你們出來迎接,真是不應該。www.hetubook.com.com其實檮杌的卡車隊走得慢,要明天才能到呢。」
「聶帥!」「老錢!」
時隔大半個月,喬納森特工終於和報社談攏了價錢,把他拍攝的幾十十張照片賣給了紐約時報。紐約時報很快就用一整個版面刊登這些照片,並且刊載喬納森自己寫的文章《中印戰爭:印度後方交通樞紐的毀滅》。
檮杌在運往羅布泊的路上,混敦準備上試爆塔。
混敦的核心也是一枚『窮奇』,但是直徑是窮奇的1.5倍。結構嘛,就是在原子彈外麵包上一層氘化鋰6的皮,在這層皮外面再包一層鈾238的皮,外面再包一層中子反射層。一層一層包起來,所以俗稱千層餅。
喬納森的圖文讓美國和歐洲普通人的目光終於從核軍備競賽、美蘇爭霸轉移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麓。
鄧稼先:「也就是說,拿到準確數據后我們重新設計了一次氫彈,當然,只是簡略計算,其中很多的計算在房山算出過結果了,只需要更改參數即可。」
主控站里多了不少人。除了窮奇試爆時的那一群人,又加入了唐華、鄧稼先、于敏、吳自良、周光召、彭恆武。新來的這幾個人緊張得如同10天前錢三強他們那樣,除了唐華還是悠哉悠哉,每個人都在頻繁看表。
于敏:「整個蘭新鐵路都封了?變成我們的專線了?不會影響新疆的正常生產生活吧?」
「會影響,但只封路三天,也還行吧……」唐華說。
唐華:「那看來它的當量不假。」
至於尼赫魯本人,之前被譽為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代表人物。
不過,艾森豪威爾對國會的爭執無動於衷,對印度在原子彈爆炸后表現出的疲軟狀態也無動於衷。
美國稱讚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櫥窗」,這是艾森豪威爾上個月剛剛貼的標籤;
「我們會繼續給印度支持,當然主要的支持方式是少部分軍事援助加大部分的武器貿易。印度雖然停止了戰爭,但在今後他一定會大力加強軍備,而我們只要與印度處於良好的外交關係狀態,印度的軍火貿易訂單最後都會落到美國的口袋裡。」
聶帥還是守在紅色的專線電話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