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47章 兩彈一星到兩彈一艇
前幾年NASA成立時,就有公司在設計單台推力700噸的F1發動機了,土星5號不是大十幾倍,是比「阿特拉斯」火箭大20倍的怪物。
究竟是哪個國家把人類送上月球,雖然「只是一項榮譽」,但這個榮譽頭銜的分量實在太大,讓人不得不搶。
甘肅省省會,曾是絲綢之路的主交通樞紐,現在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盛產拉麵、釀皮子、漿水面、千層牛肉餅、千層餅核彈(已絕版)、鈈、氚、反應堆。
「外交部門傳遞迴國內的消息,上個月底,肯尼迪在參眾兩院的特別會議中宣布,他的政府要全力支持阿波羅計劃,目標是10年之內,把人送上月球。中央前幾天剛剛知道這個消息。」
錢學森不但很詳細地構想了他眼中的登月火箭和登月飛船,還把這個東西寫進了他的書《星際航行概論》中。
這個反應堆是壓水堆,採用20%的中等濃度濃縮鈾,輸出功率……大概能讓5000多噸的潛艇在水下跑出30節的航速,或者讓8000~10000噸的潛艇跑出20節的航速。
另一件事是,874廠在魚-1(53-39魚雷)的仿製工作進入收尾的時候,就按指令開始預研魚-2雙平面反潛/反艦線導魚雷。
本位面的《星際航行概論》內容更加天馬行空,但是前幾章因為涉及了長征-2、長征-3,這些已經存在的、需要數據保密的運載火箭,所以反而沒法公開出版了。
唐華:「載人航天協作,空軍都開始挑飛行員了,另外就是核武器方面的合作。可能還有一點蘇聯科學院那邊的事務。」
「聶帥知道了這個和圖書消息,但是聶帥不打算採取什麼全系統回京開會之類的應對措施,」唐華說,「肯尼迪說美國要登月,那就讓美國去做,我們的計劃不做改變。」
唐華:「瑪莎工作調動過來了吧?」
唐華去874廠不是去拍桌子罵娘的,這兩個廠從一片荒地開始建設,9年仿製成功533毫米魚雷,這個速度其實不算慢。想想這倆廠總投資1.05億人民幣,其中包含5400萬盧布外匯,就可知道魚雷製造的難度。
現在美國攻擊型核潛艇已經用上了MK37/MK37-1電動魚雷,這種魚雷能打潛航中的潛艇,但是最高航速只有26節,打水面航行的軍艦可能會追不上。所以美國核潛艇在裝MK37的同時,還得裝一些二戰時的MK14直航式魚雷用來反艦。
錢學森按照火箭和飛船的運作模式,把登月分成了四種類型:
「我們還是想得實際一些,」唐華說,「現在重點項目還是長征-3K4,這個的進度得保證,可以延期幾個月,但最好不要延出1962年。長征-3七月份要發射高分一號,這個不管長征-3K4的故障原因調查清楚沒有,都是要發射的。但是那時候我可能在蘇聯出差。」
……
最重大的事件是阿波羅登月,人類的足跡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另一個星球。和這件事相比次要一些、但也值得寫進歷史書的事件,是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空。
「我相信這個民族能夠齊聚一心全力以赴達成這個目標,即在1970年以前,人類將乘坐宇宙飛船登陸月球並且安全返回。」
……
「調動過來了,也在蘭州我www.hetubook•com.com們院里工作。」
唐華:「你們把導引頭做一個模型出來,雷頭殼體、耐壓部件、非耐壓的油/液腔什麼的都做上去。裏面沒有晶元沒有電路不要緊,先把能裝上去的東西裝好,然後接到雷體身上,一起做大深度航行試驗。」
魚雷引進仿製計劃1952年首次提出,其中有兩三年工廠的引進計劃處於暫停狀態,到現在整整9年,874和872機械廠終於把53-39魚雷仿製出來了。
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院蘭州所,唐華見到了彭士祿。
……
蘭州。
魚-2預定服役時間點是1966年,如果研製流程翻車,服役時間節點延遲,就會很尷尬——這可能意味著國產第一艘核潛艇交付海軍的時候,只能用無制導的直航魚雷。
自導系統主任工程師劉玉:「完成了總體設計,但其中的一些專用部件,還在等待各工廠交付零件。」
直接往返型需要的火箭太大,不太可行。
這是一種熱動力直航魚雷,定深航行,只能反艦,不能反潛。
如果5000年後人類文明仍在延續,5000年後的人類要寫一本人類簡史,20世紀很可能只有兩件事是值得在歷史書里記載的:
怕了怕了。
太原874機械廠(太原魚雷廠)和872機械廠(小型水下動力廠)。
唐華湊過去低聲對彭士祿說:「彭大胆啊,你工作拼一點沒事,但是不該在夫人面前說她的地位排第三。至少你也要說排第二位嘛。」
彭士祿:「第二夫人是煙。」
除了大力神,美國還有德爾塔火箭、土星-1火箭兩個系列已經發射了或者正準備發射和*圖*書,但即便是最大的500多噸的土星-1火箭,長征-3K4超過它也是沒問題的。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彭士祿說:「不,我的第一夫人是核潛艇。」
……
瑪莎說:「我嗎?」
……
……
「美國如果要登月,在水星計劃之後他們就得設計超大型火箭了,」錢學森說,「我最近一年都在設想登月的情況,這個火箭,怕是得比他們的「阿特拉斯」火箭大十幾倍。」
唐華:「魚-2雷體本身的大深度耐壓性能可能相對簡單一些,導引頭在大深度下能否正常工作才是難點。劉工,導引頭分系統現在到什麼狀態了?」
核潛艇那邊的情況是這樣的:
……
在美國國會,肯尼迪的計劃引起了滿場喝彩——雖然議員老爺們覺得這個計劃花的錢是個天文數字,但是登月一旦成功,前景實在太誘人了:
在平遙,唐華、錢學森、航天部門的幾個主力,在討論美國的這個阿波羅計劃。
唐華:「老錢,你居然自己在構想登月飛船?」
然後到1966年,美國的運載火箭從這些中小型號突然跳到土星-5。
「沒發生什麼,就是連洗了一星期衣服。」
錢學森:「他們4月底剛剛把人送上亞軌道,阿波羅計劃對美國來說技術跨度也不小。」
唐華:「實話實說,在說完第二夫人是煙那句話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聽說你從59年到現在,兩年沒出過蘭州?」
「唐部長,實不相瞞,甘肅這個地方,可值得出去逛的地方著實不多,所以就省略掉了。原子能研究院蘭州所挺好,院內也夠大,可以呆得住。」
按照核潛艇項目的流程,陸上模擬堆和*圖*書正常啟動時,武漢開鋪第一艘核潛艇的龍骨;陸上模擬堆完成長期運行和24小時滿功率運行測試,第一艘核潛艇就安裝反應堆。
彭士祿父親是澎湃,四歲父母就都不在了,他到哪裡,哪裡就是家,在蘭州兩年倒也是沒有過年回家的概念,但連蘭州所都不出,這可就太宅了。
9年的時間搞出來個這個……還行吧,可以理解。
1960年「檮杌」試爆,唐華去新疆時路過蘭州,不過沒下車。這次算第一次在蘭州停留。
明年美國會研製阿特拉斯/宇宙神火箭的後繼——「泰坦」/大力神,3米多的直徑,沒有捆綁助推器,運載能力也就長征-3號的水平。
唐華:「美國現在在執行的是水星計劃,第一階段把人送上亞軌道;第二階段把單個宇航員送上真正的近地軌道。水星計劃對標蘇聯的東方計劃,可蘇聯在東方計劃之後還有日出計劃,美國對應的宇宙飛船方案,他們自己現在還拎不太清楚。」
錢學森:「和蘇聯方面又有合作計劃?」
平遙的航天發射中心是順便通知老錢他們一聲,這兩個廠才是唐華來太原視察的真正目的。
在近地軌道和環月軌道各組裝分離一次,這個就太複雜了,很容易出問題,也不可行。
「沒有任何一個航天項目能夠超越它對人類的影響,超越它對宇宙遠程空間探索的重大作用,也沒有一個航天項目開發如此困難而且花費如此昂貴……」
直接往返型;環月分離對接型;近地軌道對接組裝型;近地軌道組裝+環月分離對接型。
瑪莎:「好,這個我讓。第二夫人該是我了吧?」
如果1962年核潛艇模擬堆完工運行的話和圖書,核潛艇出來也沒幾年了。
環月分離對接型就是阿波羅-11號的模式。
一個周末的早晨,彭士祿起床之後在床上發愣,夫人問他在想啥,他說:「我在想我的第一夫人。」
53-39魚雷,前一個數字表示魚雷口徑533毫米,后一個數字表示它1939年定型,大約在1940年批量生產。
「動力系統、推進系統在我們廠的實驗室完成了高水壓環境工作測試,但是還沒有試過在海上做航行測試。」874廠廠長楊漢簡單說了魚-2現在的狀態,「海軍的三亞-北部灣魚雷試驗場下半年啟用,魚雷樣雷到時候就可以做大深度航行測試了。」
彭士祿是廣東汕尾人,在他看來,西北大戈壁實在是太干太單調了,蘭州和蘭州郊區都沒什麼好逛的地方。
船舶設計院分出一個彭士祿打頭的核動力團隊,這群年輕人長住在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蘭州核動力所,兩年沒挪窩。原子能院對海軍核動力計劃的支持度也非常高,在唐華屢屢「干涉」,提高核潛艇反應堆的技術參數和標準要求的情況下,核潛艇反應堆的陸上模擬堆仍然完成了設計,現在正在施工,快的話1962年就能完工啟動了。
魚-2大概等於熱動力的MK37-1,或者像是雙平面自導的53-39。
在874機械廠,唐華看到了魚-2魚雷的第一枚樣雷。
分段發射、在近地軌道把奔月火箭和飛船拼接在一起,能讓火箭做得小一點兒,但作用有限——80噸的奔月火箭肯定是一個整體,另一砣是個30噸重的飛船。我都能造出近地軌道運力80噸的東西了,那為什麼再不加把油弄個100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