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48章 海軍核動力辦公室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48章 海軍核動力辦公室

于笑虹的話雖然有些玄學,但是在座的人聽了好像覺得也很有道理。
……
唐華:「黃旭華、錢凌白要是在武漢知道了,也肯定會說『不』。老於,不要推辭了,中央已經決定了,主任就由你來當,主持核潛艇的研製和團隊協調。」
「這個辦公室叫做『海軍核動力辦公室』而不叫『核潛艇辦公室』,各位能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嗎?」
再次的是黃海水域,由中國山東半島和朝鮮領土共同護衛的這片海域,導彈射程只需要12000公里,缺點是水不太深,而且有可能被韓國和美國海軍闖入。
「辦公室主任是于笑虹,老於。」
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海軍造船廠,一艘巨大的巡洋艦結束了在加勒比海的試航,緩緩駛入港灣。
夫人面前的作死小能手、反應堆設計團隊里的彭大胆、澎湃後人彭士祿,看著被掀開頂蓋徹底重建的模擬堆廠房,感覺頭有點發暈。
于笑虹:「哎,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就這樣吧,大不了倒在進攻的路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現在核潛艇項目組分成武漢分部和蘭州分佈,一個搞核潛艇總體,一個搞核動力系統。兩個分部都很忙,所以就不召集你們攢在一起開會了。」
「長灘」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在1957年開工時,估計建造成本為8700萬美元,到了1961年,美國海軍發現自己已經往這個項目填了3億美元——比不帶艦載機的「小鷹」級航空母艦造價還高。
唐華:「宏觀層面把握總的發展方向,具體工作發揚民主精神,三個臭皮匠,肯定能頂一個諸葛亮,老於,擼起袖子干就是了。」
「是。」
比「江蘇」號還誇張,「江蘇」號至少還裝了1門單管100毫米炮呢。
陸上模擬堆的設計建造思路,核潛艇工程早就抄來了。現在,該該抄反應堆的惡劣工況試驗體系了。
核潛艇的反應堆,就得在各種奇奇怪怪的傾斜環境下全都能正常工作,輸出高溫高壓水蒸氣推動潛艇前進。
唐華:「第二代或者第和*圖*書三代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可能會待在西太平洋,發射的潛射導彈就可以攻擊美國本土。……隱蔽潛航,出到太平洋深處,到那時候可能是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任務。」
彭士祿、夏桐:「不。」
唐華:「蘇聯教授暗示已經在做了的反應堆,是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吧。」
如果是彈道導彈核潛艇,蘇聯從北冰洋堡壘區發射導彈,只需要飛行7400公里就行。
老於既會打鬼子還會遙控建設經營根據地,這種領導能力用在核潛艇項目那肯定是很有用的。
彭士祿:「新型設計都是經過反覆計算和論證的,哪有這麼容易錯……就算錯,應該也不會到處都錯吧。」
而部署在中國東北的陸基彈道導彈發射井,導彈只需要飛行11000公里。
唐華:「這些新概念的反應堆,壓水堆、沸水堆、液態金屬堆、高溫氣冷堆,各有各的用途,像液態金屬堆可以作為核潛艇動力的備選,高溫氣冷堆可能在小型核電方面比較有前景,我們今後立足於改進壓水堆,但也不放棄對這些新概念反應堆的研究。」
核潛艇急速下潛或上浮的時候會前後傾;水面大浪、水下急轉彎的時候會左右傾;如果戰鬥中受損,那傾斜的情況會更嚴重。
「我們預計,再經過一到兩次船廠試航,『長灘』號就可以由軍方接收了。」
「不過,彈道導彈核潛艇確實是超出海軍裝備範疇的東西,它是國家戰略核威懾的一部分。在未來,甚至可能我們國家的戰略核彈頭大部分是由核潛艇攜帶和發射的。」
唐華來蘭州當然不是吃牛肉麵的。到蘭州的同一天,重工業部重型機器局一趟專列把設備運到了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蘭州研究所。
「這一次試航,『長灘』號核動力裝置連續運行14天,未因故障而停機;核動力裝置輸出功率在5000到88000馬力,最高輸出功率88000馬力為過熱功率,一共持續了35分鐘;過熱航速32.1節,標準輸出80000馬力時m.hetubook.com.com航速為30.2節。」
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下屬四個辦公室,火箭導彈主任是錢學森,核武器主任錢三強,衛星和航天器由唐華兼任主任,前三個主任都是學術強人,第四個主任……是八路軍獨立團于團長。
「這是什麼?中國人在建造一艘日式風格的巡洋艦?」
上海船員和常坐輪渡的市民已經對此習以為常,大家在船經過江南造船廠廠區時都興奮地指指點點,不過沒一個人想用照相機把這艘軍艦拍下來。
于笑虹:「核潛艇可以隱蔽潛航,快速橫跨太平洋,把幾十枚核彈頭一下子全砸到敵人頭上,那是非常厲害。」
59型巡洋艦首艦「江蘇」號在江南造船廠的碼頭舾裝,江南造船廠就在上海市區,船台和碼頭太大也沒法全部遮蓋,所以從外海進入黃浦江停泊的中外客輪,路過時都能看到這艘長180米的巨大艦影。
文斯頓搖搖頭,十分痛苦地從公文包里掏出一張照片,甩給總工程師,「上個月,一艘加拿大貨輪的船長在上海拍到的。」
彈道導彈核潛艇未來的戰備巡航區域在哪裡,還真不太好確定。
上面有4塊AN/SPS-33相控陣雷達的固定天線,搭配MK-152數字式火控計算機。美國海軍覺得,火控計算機可能中國有先進的,但雷達系統「長灘」號應該是領先世界了。
「鸚鵡螺」號作為世界第一艘核潛艇,交付使用之後動力系統工作出人意料地穩定,這和里科弗制定的流程有很大關係。
唐華簡短地宣布關於核潛艇項目的決定。
「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要成立海軍核動力研究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的時間是今年9月。這是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成立的第四個辦公室,今後你們會與戰略導彈、原子彈、衛星和航天器並列,歸類為重大軍事和高技術裝備的研究單位。」
這個大鐵箱是美國海軍潛心研究多年的獨門裝備,也是美國海軍為什麼咬著牙往投入3億美元也要把「長灘」號造出來的主要原因:
「唐hetubook.com.com部長,我們在蘇聯留學的時候,蘇聯的教授跟我們講了很多種核潛艇反應堆的形式,有的是設計概念,有的蘇聯教授好像暗示他們已經在做研究了。我們下一代反應堆要不要也多頭並進呢?」
……
黃士龍:「這下好了,模擬堆預備好返工重改10次吧。」
彭士祿:「這說明,我們辦公室未來不只做核潛艇,還可能做核動力水面艦?」
唐華問蘭州分部的骨幹們。
……
彭士祿:「不至於這麼悲觀吧,我覺得返工4,5次就差不多能成了。」
等核電技術成熟、產業化批量建造之後,民用核電大概會交給能源部管理吧。
首先安裝進模擬堆廠房的是地板下的傾斜平台,承載能力九百噸,由16個巨型液壓柱支撐,液壓柱四個一組,可按指令升起或降下,放在平台上的反應堆陸上模擬堆就會依次出現左傾、右傾、前傾、后傾等等姿態。
南海地區作為戰備巡航區其實不太理想,從西沙海域發射潛射導彈,要攻擊美國的主要城市,導彈大約要飛行14000公里。
除雷達之外,「長灘」號裝兩座雙聯裝「小獵犬」中程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120枚,一座雙聯裝「黃銅騎士」遠程艦空導彈,46枚備彈。還有8枚反艦導彈。
……
現在有比南海稍好一點的戰備巡航區:台灣海峽。這道海峽既是封閉的、安全的,水深也足夠。從這裏打美國,導彈射程需要13000公里。
美國海軍艦艇建造局派駐船廠的文斯頓上校搬著一張臉,翻閱此次試航的報告。波士頓海軍造船廠總工程師在他旁邊簡要介紹現在試航的進展。
于笑虹:「這離正式成立還有三個月,唐部長,你能不能跟聶帥商量商量,不要我當這個主任,我大半輩子都在打仗,大學都沒讀過。彭士祿、黃旭華、夏桐、錢凌白,你們這幾個都很厲害的,出來一個頂上吧。」
可變傾斜平台上面是振動機構,這不但是個傾斜平台,還是個振動測試平台。甚至還可以聯合測試——讓反https://m•hetubook•com.com應堆既傾斜著、同時又劇烈晃動著工作。
這艘以外觀丑怪著稱的巡洋艦全長219米,滿載排水量17000噸,正方形的艦橋像個大鐵箱,看起來就頭重腳輕——不過它其實穩性還可以,大鐵箱裏面基本是空的,沒多少重量。
原歷史位面,中國提出研製核潛艇是在1958年,但很快遇上三年困難,核潛艇暫時下馬,再次啟動已是60年代。
「液態金屬堆是核潛艇反應堆的第二選擇,」唐華說,「它和壓水堆相比,各有一些優劣。液態金屬堆體積小功率密度高,但當事故發生的時候,反應堆核心一迴路的液態金屬,比如納,遇到環境中的水分或者雜質,就會產生很劇烈的燃燒,核潛艇反應堆就會變成一顆大炸彈。」
黃士龍:「想想反應堆設計的時候你塞進去了多少瘋狂的方案,為提高性能,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現在中國還是核動力領域的後進者,前面蘇聯、美國都已經走在了前面。
除此之外,里科弗還首創了核潛艇反應堆的建造流程:建造兩套完全相同的反應堆,一台是陸上模擬堆,一台是實際裝艇的反應堆,陸上模擬堆走通某個節點之後,艇上反應堆才跟著做這個節點的測試。
但項目超支也沒辦法,前面已經投入了這麼多錢,再加幾千萬或許就能出成果了呢。再加幾千萬或許就能出成果了呢。……
相比起來,蘇聯的地理位置太適合打美國了,陸基彈道導彈發射井只需要9000公里的射程就可以覆蓋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這發射井還是處在蘇聯比較深的內陸腹地。
……
老於抗戰時先任129師新8旅獨立團的團長,後任衛河支隊司令員,這個支隊零零散散分佈在幾個縣,被日軍公路炮樓分割得支離破碎,但老於就是這樣還把支隊搞出一萬多人,兵強馬壯而且各部隊紀律嚴明,比李雲龍的獨立團強得不是一點半點。
現在核潛艇項目並沒有暫時下馬,而是1955年預先立項,1958年正式啟動,1961年已經有點東西能看和圖書見了。
總工程師:「什麼,有點落後了?」
趙仁愷提問。
「我也感覺壓水堆的安全性比較靠譜,」于笑虹說,「液態金屬堆里的鈉我見過,一小塊鈉扔到水裡,立刻就噼里啪啦炸起來,冒出好多氫氣,如果有明火還會爆炸。所以我就感覺,壓水堆裏面是水,海洋環境也是水,這倆比較親。」
也難怪于笑虹現在緊張得汗流浹背。
……
「我看過你們的陸上模擬堆廠房設計圖了,」唐華說,「反應堆尺寸當然嚴格遵守潛艇總體設計規定的尺寸,廠房也做成了潛艇的樣子,但是你們以前的振動和縱橫搖動模擬太簡單。現在,還是由重型機器局來給你們的陸上模擬堆的廠房加點料。」
唐華:「彈道導彈核潛艇上面的部分技術,依靠建造攻擊型核潛艇來做驗證,但是攻擊型核潛艇也是海軍的主戰裝備,今後要持續研製更新換代,技戰術指標也會一代比一代高。」
唐華點頭:「水面艦艇的核動力方案也是一個考慮的方向,還有民用核動力特種船舶,此外,如果我們啟動民用核電工程,在做到產業化和規模化之前,核電技術也由你們辦公室掌管。」
「試航基本順利,幹得不錯,」文斯頓說,「雖然它有點落後了,但畢竟你們按期、保證質量地把它建造了出來。」
但中國的地理位置就是這樣,離美國距離有點遠。就暫且先以台灣海峽為戰備巡航區來設計核潛艇、潛射導彈吧。
夏桐:「我們正在做的攻擊型核潛艇,主要是給彈道導彈核潛艇做技術積累嗎?」
「美國核潛艇之父」海曼·里科弗在確定核潛艇反應堆設計方案的時候,堅持對反應堆的每個部件都進行抗高熱、抗振動試驗,然後是反應堆分系統做抗振動試驗,凡是未能通過測試的零部件和分系統都要退回重新改進。
至於炮?沒有。
……
直到1961年4月,終於有一艘加拿大人開的9000噸散貨船,船長在駕駛艙里遮遮掩掩地,對著江南造船廠拍了一組照片,5月帶回國內,美國情報機構這才得知了中國巡洋艦的存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