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70章 東風-5分導多彈頭型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70章 東風-5分導多彈頭型

唐華、李強、程旺在江南造船廠碼頭迎接「江蘇」號歸來。這艘萬噸巡洋艦的動力和推進系統平平無奇,全艦的賣點就是雷達、電子設備和導彈系統。
雖然星載雷達的功率不小,但如果往衛星裏面堆電池,讓它能在沒有太陽能供電的時候也能讓衛星工作47分鐘或更多,那這樣的太陽能衛星和核動力衛星用起來其實是一樣的。
唐華和錢學森通話。
程旺:「蕭司令員親自跟我提,三大艦隊都要儘快裝備58型驅逐艦。可是我們現在江南廠只造巡洋艦了,驅逐艦的建造廠就只有滬東中華和大連造船廠,這兩個廠還要繼續生產護衛艦,滬東中華還有建造補給艦和遠洋打撈船的任務,實在是快不起來。」
「6月14日,我國成功進行了一次航天發射。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征-3K4運載火箭將『遙感一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發射架上的長征-3K4已加註好燃料,正在進行最後的三道自檢工序。
算了,就讓中國人領先兩年吧。
第一道自檢,無問題。第二道自檢,無問題。
唐華:「那就按滿排6000噸到6500噸的標準,考慮考慮能不能把相控陣雷達和32個單元的垂髮裝到驅逐艦上面。垂髮要是能再多一點,比如64個單元,就更好了。」
李強仰頭思索片刻,然後在紙上寫寫畫畫:
程旺:「對,小改,戰鬥系統是59型巡洋艦的簡版,這樣更方便數據交互了。」
為了發泄情緒,1962年6月底,美國往南大西洋一連試射了兩枚民兵-1洲際導彈。
為了讓ROSAT在白天和夜晚雷達都能正常開機,它帶了一顆鈾-235核心的空間反應堆,能夠為雷達單元提供大約2千瓦的功率。
「長征-3K4運載火箭也完全具備向太空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能力。」
六月的夏風吹拂而過,平遙縣城外面的小米和玉米地鬱鬱和-圖-書蔥蔥,呆在發射指揮中心裏都隱隱能聞到莊稼的草香味。錢學森看了一眼一公裡外已矗立起來的長征-3K4運載火箭,拿起電話。
王守珏:「還別說,海軍特別喜歡這種戰場完全透明的態勢。58型驅逐艦去年形成戰鬥力了,海軍就喜歡得不行。」
錢學森:「李局長,半個小時后運載火箭就點火升空了,如果衛星沒問題的話,6月份我們就可以收到電傳的雷達信息了。」
……
為了擺平這件事,蘇聯付了774萬加元的污染清理費用。
「民兵-1可以說就是我想要的那種洲際導彈。」
第三道,最後一次自檢,無問題,進入最後60秒倒計時,最後10秒倒計時……
任新民:「從今天起,地球最重運載火箭的記錄,就要被中國刷新了。」
錢學森:「現在美國和蘇聯都在設計新運載火箭,我們的記錄大概能維持兩年吧。K4構型基本上也是3.4米直徑運載火箭的極限了。」
……
按照理論推算50%裝載時的航速應該是30.2節,這就有點超出預期了。
「江蘇」號試航結束,返回上海的時間是夜裡9點,水兵們趁著天色烏黑的這幾個小時,用彩條布再把雷達和上層建築裹得嚴嚴實實,第二天早上過往的船員和市民又會看見一條180米長的彩色粽子。5
「長征-3K4運載火箭採用捆綁式設計,全重達到600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
在上海計算機所,幾人在做「江蘇」號的作戰系統試用總結以以及研討改進方向,唐華向李強提出一個新的想法。
程旺:「我最多能加1000噸,再往上加就不像話了,比重慶艦噸位還大了。」
錢學森撥打的是上海計算機所唐華的辦公室電話,計算機所現在除了唐華,李強、王守珏、列別傑夫、……連船舶工業局的程旺都在場。
「相控陣雷達每https://m.hetubook.com•com2秒刷新一次戰區,所以還好。……最多可以跟蹤300個空中目標,每個空中目標的信息是5個數組,5個數組的位元組數是……誒,好像從通信帶寬上來講,確實不太難。」
錢學森把電話聽筒擱在桌上,又把電話機整體朝右挪了一點,這樣聽筒就可以收入發射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語音。
錢學森:「這個衛星10噸,是不是很貴?」
NASA圖紙上是有比長征-3K4重的火箭——大力神-3C,全重626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7噸。但是……格倫·馬丁公司與JPL都表示,大力神-3C首次發射可能要到1964年底或1965年初。
「沒關係,就按老模式,聽語音直播就可以。」唐華說,「一會兒我把聲音接到小會議廳,李強和程旺也來一起聽。」
52米長的運載火箭在這個時代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在火箭發動機的作用下,它掙脫了地球引力,緩緩拔地而起。
「格倫·馬丁的照片有點模糊,但已經能看得出來,這種導彈十分的小巧。三級固體推進劑,射程9000公里,單枚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
第二級只有主箭體的發動機。兩級的發動機、助推器用的都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推進劑。
……所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附近的地面,以發射架為中心,有一個橢圓形區域是既沒有莊稼也沒有草的。
……
「中國的航天繼續保持極高的發射成功率,技術水平始終位居世界最先進之列。中國航天和衛星事業將繼續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則,用航天工程促進國家建設、造福社會、人民,造福全人類。」
作為一枚100分鐘左右繞地球一圈的衛星,遙感一號每100分鐘大約有53分鐘能曬到太陽,有47分鐘曬不到。
太空監測雷達的信息證明新華社的報道沒有吹牛。
「這得加多https://m.hetubook.com.com少排水量啊!」李強脫口而出。
「但是,」李強說,「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的通信質量會是個問題,尤其是短波通信,距離太遠了信號弱,誤碼率太高了。」
……
火箭兩級入軌,不過,送到300公里近地軌道的這枚衛星,總重10噸,除了4噸電池,還有1噸的軌道維持發動機和推進劑——低軌道的大型衛星非常容易被稀薄大氣的阻力干下來,因此唐華讓衛星每6個月啟動火箭發動機抬高一次軌道,一共可以抬高3次,讓衛星的壽命達到2年。
去年經歷了第一級模組首次飛行測試失敗,長征-3K4捆綁式運載火箭的第一級和助推器全部重新計算和修改,半年之後重造的第一級試射成功,今天首次全箭裝填發射。
唐華:「江南廠這幾年苦練內功,造船技術和工藝每年都有進步,要是百分制的話,可以打95分,扣掉的那5分是怕你們驕傲。」
任新民:「所以未來的希望還是在NK-15身上。」
……
唐華:「我記得馬上要開工的是58A型了吧?」
……
李強:「只要火箭沒問題,我們的星載雷達就肯定正常工作。」
唐華:「當前我們先解決戰區內各艦之間的信息共享,同一個戰區也就是意味著各艦之間的最大距離不超過100公里。將來通信衛星,特別是低軌道通信衛星組網之後,再來考慮跨戰區數據鏈傳輸的事情。」
這次航天發射對美國也不算什麼秘密,現在美國在菲律賓和沖繩特地裝了兩部太空監測雷達,就是盯飛出中國大陸的運載火箭、彈道導彈的。
唐華:「太老的驅逐艦、護衛艦可能暫時不參与數據共享,就先定為58型驅逐艦可以與江蘇艦共享作戰信息吧。」
ROSAT是帶了一個空間反應堆的,因為它得晝夜不停地監視海面,尋找出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在哪,然後召喚各種武器打美國航母。
hetubook.com•com華:「恭喜,看來長征-3K4發射是成功了。」
唐華:「說貴也不算貴,這10噸的衛星其實有4噸是電池……對了,星載雷達的主負責人是李強李局長呢。」
說平平無奇也不完全對,「江蘇」號的上一次試航是極速測試,主機輸出功率72000馬力、全艦裝50%的燃油給養的情況下,航速居然飆到了30.5節!
王守珏:「如果限定在短距離通信,那麼就剩下技術問題了,比如,如何把計算機數據輸入輸出與傳統的短波電台結合起來。」
太原航天發射中心。
「『遙感一號』科學實驗衛星全重10.2噸,是至今為止人類送入太空的質量最大的航天器,這個重量甚至超過了美國和蘇聯的載人宇宙飛船,后兩者入軌重量分別為1.8噸和4.7噸。」
它大概是蘇聯ROSAT雷達海洋偵察衛星的太陽能版。
錢學森:「火箭很快就要出國界了,我們的雷達要暫時丟失一會兒,不過,一個半小時候后它會回來的。
錢學森等人目送長征-3K4離開視線。因為長征-3K4的助推器工作時間比「東方號」火箭長,它的助推器燒完脫離主箭體時,發射場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脫落的情況了。
民兵-1、民兵-2是單彈頭,民兵-3則是三枚彈頭,投射能力一般。但這不是說固體推進劑洲際導彈做不大,而是美國在民兵-3研製的那會兒,已經決定把核導彈大部分搬到核潛艇上了。
……
「點火!」
在地球背面啟用雷達的問題是解決了,但ROSAT就成了太空中的隱患。蘇聯發射過33枚這種衛星,全部是核動力的,其中4枚發射失敗,有一枚是在陸地上空墜落的——在加拿大。
第一級包括主箭體和四個捆綁助推器,主箭體提供300噸推力,每個助推器120噸。
程旺:「……」
唐華:「李強,我們過幾年考慮考慮,把59型巡洋艦的相控陣雷達和-圖-書也做一個簡版,裝在58型的大改上。」
火箭自重600噸、最大起飛推力780噸。
長征-3K4的第二級上面再加個氫氧火箭發動機的第三級,就構成了長征-4K4,用來發射同步軌道衛星,可以把4~5噸重的衛星送入同步軌道。同理也存在著長征-4K2。
錢學森:「固體推進劑是最重要的優點,從此洲際導彈可以長期待機備戰。不過,我們的東風-6,到1964年也要試射了吧。」
「這次我們第一次對艦載主雷達系統進行了全面測試,接下來在上海的3次試航,還要測試其他雷達系統、衛星通信系統和聲吶,」馬俊說,「但是主雷達系統的測試這麼順利,我感覺接下來的測試項目都有譜了。這艘艦不錯,造得很好。」
這篇新華社的報道,也算是回答老百姓發出的「中國是不是該搞自己的宇宙飛船了」的疑問。
發射的衛星是遙感一號,中國第一枚也是世界第一枚天基雷達衛星。
在錢學森這邊,除了電話聽筒的聲音,還有此起彼伏的話音播報:「助推器正常脫離。」「第一級正常脫離。」「第二級點火!」
李強:「技術問題就交給你們技術小組來解決了。……我感覺現在海軍被我們弄成了一個很奇怪的樣子,只要一出海,就必須要做到天上海上無所不知,整個戰場盡在掌握的態勢。」
「把江蘇艦的雷達屏幕信息共享給友艦?」
「唐華,你現在在上海出差,沒有視頻連線,看不了直播,有點遺憾啊。」
長征-3K4的K4意思是4個捆綁助推器,錢學森還設計了長征-3K2,兩個捆綁助推器的構型,專門為那些重量在6~9噸的衛星服務的。長征-3K4則用於發射10到14噸重的近地軌道衛星、8到11噸重的極軌衛星。
唐華:「東風-6是要研製的,但是東風-5我們這兩年可能也要再生產幾枚,而且——東風-5的分導多彈頭型號要做試驗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