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94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
波羅的海艦隊出海實彈演習。黑海艦隊兩艘驅逐艦申請通過土耳其海峽去開羅訪問。太平洋艦隊派出兩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打算通過對馬海峽南下。
「如果要避免戰爭,中國的條件是什麼?」
布林肯駕駛著他的WV-3從菲律賓起飛,向西南飛行進入南沙群島,正在接近金盾暗沙。不久前就在這附近,中國驅逐艦和美國驅逐艦發生了海上剮蹭,一連串心驚肉跳的碰撞之後,美國海軍軍艦和運輸船掉頭南返了。
南海,南沙群島禮樂灘-大淵灘-熊南礁三角形海域。
這時候,導彈只剩頭部的一個「托盤」,托盤上鑲嵌著7枚彈頭,就像蛋糕上插著七個圓錐狀的巧克力。
在麥克納馬拉的聲明發出后第二天,蘇聯外長葛羅米柯針對美國的戰爭威脅做出明確表示,中蘇友好同盟不容挑戰,對中國侵略發動軍事打擊,即意味著對蘇聯領土的侵略。
把麥克勒莫打發走,肯尼迪沒有叫幕僚或者秘書進來,而是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冥思苦想了很久。
「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將軍,」布林肯說,「據我所知,空軍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傳聞陸軍和陸戰隊情緒很強烈。尤其是陸戰一師。」
華盛頓西北區,國際街3505號。
布林肯:「更糟糕的是,中國人準備進入越南作戰的軍隊里,有一個軍,曾在朝鮮只用輕武器和火箭筒,就撕碎了陸戰一師,讓他們倒下了三分之二的士兵……」
自帶信號發射裝置,能讓我方靶場觀測更方便。而且,這次試射本來就是讓人看的。
「如果美國在這方面達成一致,停止增兵和運送裝備,並給出一個現有部隊撤離越南共和國的時間表,那麼中國人民志願軍也會相應推遲入越參戰的時間。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讓步。」
「一個真彈頭和6個假目標?」另一名監視員瞎猜。
……
林登·約翰遜副總統說。
喬納森:「那麼,所以,中美會走向戰爭?核戰爭?」
在試驗場邊緣的費信島,現在用肉眼就能看見禮樂灘上空的七條亮線了。七顆流星的軌跡有疏有密,斜斜地扎入大海,在每個落點都掀起幾十米高的水柱,同時還伴隨著爆鳴聲hetubook•com•com。
主建築——大使館的四層樓房,外表面跟套了件防彈衣似的,用各種材料加固之後,使館工作人員再在外面兩面牆上覆蓋了亮閃閃的錫箔。
國際街、乃至整個華盛頓西北區的市民,目瞪口呆地看著中國人熱火朝天地鼓搗他們的樓房。
「聽說,你能看懂中國的這次導彈試射?」肯尼迪問他召見的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第1科研處麥克勒莫上校。
呂宋島的美軍無線電偵測站,監視員迷惑不解地問道。
麥克納馬拉:「甚至,中國軍隊的防空導彈部隊會先走一步,伴隨第一梯隊越軍,撐起防空屏障,保障他們的地面進攻。」
七八名記者就眼巴巴等著喬冠華忙完這一切,拍拍手上的灰,走過來接受記者採訪。
麥科恩:「去年10月我們估計蘇聯有40到50枚洲際導彈,中國有10到15枚。現在蘇聯大約有80枚洲際導彈,中國有15到20枚。」
無線電偵測系統獲取的信號源位置被打在顯像管上,七個信號源擺出的形狀,和北斗七星一模一樣!
蘭登·布林肯臉上的表情凝固了。
有的市民可能看不明白,但有一部分市民是能看明白的。
肯尼迪:「所以,我們還沒有這種導彈?」
奇怪的是,中國海軍在這巡航的4艘軍艦離靶場也太遠了。在海底隆起區域的中心,倒是有一些識別為船舶的雷達反射信號,但這些船都是停著的。
「頭兒,聽說呂宋和東京發生了一些事情,將軍們有些動搖了?」
白宮。
「嘿頭兒,看,天上是不是有一顆隕石在劃過?」
金盾暗沙上空。這裡有一大片海底隆起和四個暗沙、暗灘,中國劃定的長方形區域長寬比是1:3,而且是斜45度從東南到西北擺放的長方形。
「請問大使先生,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會走向何方?」
「我知道了。」
這當然很好定位了,七個彈頭除了配重,還都帶了無線電發射器,除了進入大氣層后的黑障時間段,其他時候美軍都不用開雷達,只要無線電測向就可以了。
……
「如果呂宋的觀測數據是正確的,那麼這是中國的分導式多彈頭導和_圖_書彈試射。一枚這樣的彈道導彈可以搭載7枚彈頭,或者更多,分別打擊400x800公里範圍內的任意一個城市。」
「等它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就知道了……不,你看這七個信號源的形狀!」
中國人民志願軍?
中國駐美大使館。
……
莫斯科郊區的療養院,蘇軍副總參謀長格裡布科夫大將又來找林三虎。
中國第一艘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一號在三角形海域邊緣待機。確切的位置是西南方向,禮樂灘的禮樂南礁附近。
「噢。他們被派到西貢了。」
不只是呂宋島的航天雷達,蘇比克灣的岸基防空雷達,甚至「長灘」號的相控陣雷達,都看到了天上發生的這一幕。
羅伯特·肯尼迪:「還要加上蘇聯的導彈……」
東風-4試射7小時后。
蘇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不得不動全都起來了。
45秒鐘內,七個分彈頭全都拋射了出去,此時托盤和七個彈頭還未離開中國大陸上空。
這樣不管多強的衝擊波,旗杆都不會倒。當然因為中部凸出的螺接頭,升旗的時候可能會卡住,要用竹竿撥一撥捅一捅才能升到頂。
艾奇遜:「我們要在最短時間內搞清楚,聚集在中越邊境、即將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中國軍隊有多少個師。約翰,你們的情報系統太遲鈍了。」
酒泉導彈測試基地,東風-4分導多彈頭試驗彈在黑夜中順利起飛。第一級脫落、整流罩脫離、第二級點火、第二級燃盡脫落。
喬冠華:「這個話題,很大那。喬納森記者,您和您的家人還在華盛頓嗎?」
艾奇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逼中國押上『中國中東部幾十個主要城市全部毀滅』的賭注。我們的20個城市不是白押上賭桌的。只有這樣,中國才會感到畏懼,覺得這場博弈不值得。」
如果美軍有遠程紅外監測系統,觀測起來可能更方便:這七個目標外表面與空氣劇烈摩擦,溫度已經升到了500攝氏度以上。
「我們,我們獲得了一些中國軍隊向南方集結的間接情報,詳細的數字正在打探。」中情局長約翰·麥科恩拐彎抹角地承認了他們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和_圖_書好。
布林肯飛來這裏,當然不是考察舊戰場的。中國廣播播報了兩個導彈試射區域,昨天的禮樂灘靶場是第一個,此外在南線的金盾暗沙,中國又劃出了一個長方形的導彈實彈測試靶場,禁止所有國家的艦船和航空器進入。
莫斯科。
「中美之間是否存在互相讓步消除戰爭的可能?」
赫魯曉夫請主席或總理來莫斯科面談局勢,總理表示可以18號去莫斯科,事情解決后順路和葛羅米柯一起去瑞士召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談判。
WV-3其實就是美國空軍的早期預警機,運輸機機身改裝的,背上一個大鼓包里是機載雷達。
大使館工作人員現在忙得很。使館的轎車、小卡車全都臨時用作了載貨工具,一車一車地運輸從外面購買的物資。
18號……這還差幾天呢。
麥克勒莫:「即將有這種導彈。我們剛剛與波音公司簽署合同,波音公司研製的民兵-3彈道導彈將首次攜帶分導式多彈頭……不過,合同是上個月,6月3日簽署的,分導拋射系統首次飛行試驗預計在1966到1967年。」
然後托盤的推進火箭、姿控火箭按程序啟動,一番調整后,托盤對準了2號靶點,又是「啵」地一聲,2號彈頭離開托盤。
記者們被喬冠華爆的料驚呆了。
「做好迎接戰爭的一切準備,戰爭就不算什麼。」林三虎就說了一句話。格裡布科夫還想問個究竟,林三虎擺擺手,返身趴在病床床上,醫生來了。他來莫斯科是治療脊椎和腰部神經的。
南沙群島上空。
3號、4號、5號……
羅伯特·肯尼迪:「現在華盛頓、紐約的市民都在往城外逃亡,所有出城的公路都堵成了長龍。除了志願軍,我還想知道,中情局估測出中國洲際導彈的數量了嗎?」
電視台和報紙記者獲得許可,進入大使館院內時,喬冠華大使正和幾名工作人員一起加固樓前的國旗杆,打樁的打樁,擰螺絲的擰螺絲,國旗杆在中部螺接了兩根斜鋼樑,鋼樑另一頭鋤地,和地面形成了三足支撐。
「我,他們,嗯,正準備離開,謝謝。」喬納森沒想到喬冠華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錫箔對強光輻射的反
和_圖_書射效果好,能將光輻射盡量反射出去,避免大使館主樓牆體被烤化。
「中國導彈為什麼在空中出現了7個信號源?」
大使館的院牆後面加了支撐、加了沙包鞏固,以承受更強的衝擊波,或是避免衝擊波炸塌時磚石亂飛傷人。
南海。
托盤就是分導拋射系統,在航天團隊內部起的綽號是「巴士」,裏面裝了高精計時裝置、三維度激光陀螺、推進火箭、微調方位的姿控火箭。
中國和美國在南海鬧得一天比一天大,赫魯曉夫有點坐不住了。發電報到北京問具體情況,主席說「沒空,準備打仗中」。
除了遠望一號的航天測控雷達,大淵灘南70公里,費信島上還修建了一座雷達-無線電測控站,也參加此次導彈試射。
遠望一號出海以後未參与南海的碰碰船大賽,專心在此守候。它也不可能參加,這船老貴了,就算稍微碰一下,修理費都高得嚇人。
30秒,40秒,50秒,七個信號源在下落,馬上就要進入大氣層了。如果是充氣假目標,它一進入大氣層就會燒毀消失。現在,七個信號源消失了,但雷達屏幕上出現了七個正在穿越大氣層的亮點。
這,應該不是隨機撒播的假目標能擺出來的陣位吧!
中國的彈頭群剛從陸地飛入海洋,美軍就定位到了這些彈頭的位置。
「5,4,3,2,1,點火。」「試驗彈已正常起飛。」
「我就知道中國人習慣使這一招!這就能解釋,為什麼8個師的北越陸軍竟敢把7個師集中到南部邊界,甚至滲透進入寮國。在他們的身後,中國軍隊會迅速入境填補空白,並且中國人會自己組成向南進攻的第二梯隊!」
自中國宣布在禮樂灘附近做導彈試射,菲律賓的美軍雷達站就定好了時間,此時超遠程雷達、無線電測向定位系統正緊張地掃視著天空。
「中國的條件也如上所示,這一主張也是1954年日內瓦和約的正式條款。分量瓷實,好!往左走,送到地下二層!」喬冠華拍了拍駛進大使館的三輪摩托,車鬥上裝滿了壓縮乾糧和午餐肉罐頭,對開車的商務參贊喊了一嗓子。
……
在機艙中的雷達監控員問WV-3的駕駛員蘭登·布林肯。
和圖書布林肯從衣兜里掏出他常備的加厚加料的墨鏡片,戴在頭上,WV-3猛地轉彎,加大馬力逃離船陣上空。
……
白宮。
駐美大使館施工整一天後,大使館附近已經蹲了3個電視台的攝像機,對北美觀眾直播大使館樓宇裝修過程。
……
「遠望明白。」
喬冠華:「中美關係走向何方不是由我,也不是由中國單方面可以決定的,而是由中美兩國共同決定。肯尼迪總統和麥克納馬拉先生執意要那麼做,我們只能奉陪。」
在第一個拋射點,1號彈頭「啵」地從托盤上彈出去,以十幾米/秒的相對速度慢慢向前遠離托盤。1號彈頭此後會依慣性飛行,飛向1號靶點。
「南海海域的對峙……」
「消除戰爭的可能雖然希望渺茫,但仍舊是存在的,那就是美國從越南共和國撤出全部的美國軍事人員,以及其裝備的武器,印支半島的事務由半島內的國家自行解決。」
軍艦還是別進去了,有危險,飛機在靶場邊緣蹭一蹭怎麼了?
肯尼迪總統剛才一直在沉思,這時他打破沉默:「所以,我們的押注是20個美國城市毀滅的代價,所博弈的是——南越政權能繼續存在?」
布林肯很快就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飛機下面的船,一共有12艘,12艘船的位置有一個共同的圓心,雖然距圓心的距離各不相同,但顯然都是圍繞圓形區域刻意擺放布設的。
中國人要用核彈炸華盛頓!快,公民們快去救白宮!不,才不去救呢,快出城吧。
喬冠華不打算一個一個地回答問題了,等記者們都問完以後,才開口說:
「嘿,頭兒,怎麼了?」
裝了錫箔的兩面牆對著的方向,是白宮。
「中國方面能在印支問題上做出什麼樣的讓步,以及什麼樣的承諾?」
喬冠華:「咱倆是本家,我也推心置腹地跟您提醒一句,最近一段時間,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呆在安全的位置。」19
蘇聯的太平洋艦隊,以往第七艦隊是不放在眼裡的,但在這幾天,東京的第七艦隊司令部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美國在南海的、正在趕往南海的39艘軍艦,有31艘是第七艦隊的。現在日本和韓國一帶海域,只有4艘美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