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58章 原始版本的信息化企業
既然是竹編廠而不是竹編作坊,那肯定要有自動化機器,而且要比竹編一廠的技術更先進、生產效率更高,畢竟竹編一廠是1954年開建的,裏面是有機床,不過有一半多是南昌產的手搖機床。
……
「我們竹編現在準備做的器具是……」
「竹編是我們江西省瑞昌民間流傳的傳統技藝,和自動化生產線沒什麼關係,你們只要給我們搞五台削竹篾的機床就行。」
唐華:「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署前,我們用自己的力量來搞局部的核不擴散政策吧。……現在有核國家一共5個,中國、蘇聯如果算是可以確定的話,那就只剩法國了。美國和英國看起來在和印度交好,但一涉及到可能用於製造原子彈的設施,他們也會對印度有所保留。」
「這次出行看來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在莫斯科還要你去解決一件事情,關於蘇聯向印度出售反應堆一事我們要表明態度。」
「1953年,中國首次用計算機和早期的計算機網路幫助進行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統計工作;在更早的時間,計算機和網路還被用於軍事。發生在中國的這兩個事件拉開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並且一直由中國主導著信息革命的發展路線與前進方向。」
「我們的未來只會有兩種企業,一種是完成了信息化轉型的企業,另一種是在成立時就按照信息化構建的企業,也就是說所有企業都是信息化企業。」
在瑞士舉行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談判,英國代表用疲乏的聲音發表意見。
老周掏出小本子,翻到機床訂貨那一頁,照著上面寫的域名輸入到地址欄,一會兒「上海機床集團」的主頁就顯示出來了。老周要辦的業務在「輕工機械-定製生產」的子頁面,不過,在做正事之前,得先登錄。
老周「啊!」地一聲大叫,不過網線那頭的定製服務員是聽不見的。
瑞昌竹編二廠廠長老周為了工廠建設的事,這是第三次來縣委的政務網終端「蹭網」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英國杠精繼續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可執行性表示懷疑,「首先,我們得想辦法把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拉過來,在這份條約上籤下名字。你們想想,如果一個國家已經準備好了研製核武器,他們的代表會在聯合國簽下這份條約嗎?」
「第三,『非核國家保證不製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其他國家的核武器轉讓,不尋求或接受製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別國提供這種援助。』先生們,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建立核警察隊伍?」
說蹭網其實不恰當,為縣屬企業提供網路服務本來就是各地方縣委政務網的本職工作之一。
「我一個月工資才70元,上海的同志!」老周氣得手直哆嗦,打一行字都錯了兩次。
1966和1967年,從國內的機床廠和輕工機械廠開始,工業企業逐漸在政務網上設立官網或者說公司主頁。就在這個主頁還得分有圖版和無圖版(對應好一點的計算機和過時計算機)的時代,國內的地方企業與工業母機生產廠完成了最初級的對接。
老周的上一封郵件,說我就想向你們訂購五台削竹篾的機床,編製竹器這是民間傳統技藝,這是藝術創作懂不,由老工人一個一個地創作的。
工廠是編製得有點龐大,縣委和老周一起制定的,送到省里審閱之後,工業廳的同志表示這可能不太樂觀,說了一堆的問題:國家雇傭一個工人的費用不是一個月36元工資,還得考慮工齡工資,考慮退休工資,考慮福利,考慮住房什麼什麼的,把這些都考慮進去,你這個竹器廠的利潤就很薄了。
宕機半分多鍾,老周差點都想按關機重啟鍵啟,屏幕這才恢復活動。一段簡筆線條的動畫在屏幕出現了,編草機的工作原理。幾股草送進去,機器嘩啦嘩啦轉動,一頂草帽就慢慢成型了。
「不如在您最後下決定之前,先看一看我們集團為其他和您類似hetubook•com.com的工廠定製的輕工機械。在主頁的輕工機械-定製生產-編製機械的第一行第三個。」
「在生產環節之外,信息化技術也應用到了物流環節中……」
印度有鈾礦,儲量還算不錯。但是印度只能把鈾礦煉成黃餅,還沒有自己的氣體擴散廠,他得出口黃餅,然後進口4%左右的低濃縮鈾,用來當反應堆燃料。
在朗道體檢合格,接受宇航員培訓之後,陳難先以及朗道物理中心的研究員就不那麼痛苦了,畢竟朗道這時候一個月只能回來幾天。
「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主要是增添了石油作為可控利用的能量,同時人類掌握了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方法。」
總理:「所以還是要有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如果1968年上半年,幾個有核國家能把這個條約簽署下來,對國際安全是有很大好處的。」
既然這樣,不如先看看上海機床集團說的神奇機器?
唐華:「蘇聯應當提供的是和平利用核能的輕水反應堆,我們不贊成蘇聯提供給印度重水反應堆。但我估計印度買重水堆的目的就是想拿來提煉鈈,如果蘇聯說只賣輕水堆,印度可能掉頭就走了。」
老周重新回到主頁,輕工機械-定製生產-編製機械,第一行第三個產品是編草機。
「在農業時代,人類可控使用的能量是人的體能,能量的可控獲取方式是食物——比如穀物和肉類。」
——「嗯,還有,您這一類輕工定製機械的設計費是170元。」
中國代表:「只要美國和英國同意自己的核工廠接受監督,那麼我們願意一視同仁。」
瑞昌現在有個竹編一廠,老周的竹編二廠現在還是一片工地,剛開挖地基。不過,地基已經動工,那麼工廠的加工設備也得開始訂購了。
——「這我當然知道,所以你們竹編廠不能直接訂購編草機來編竹器,要訂製,就是我們給你們設計一種新的專用機床。」
……
本位面已經不存在「蘇聯邀請印度核專家參
https://m.hetubook•com•com
觀杜布納核研究中心」的事了,但印度拿出一大沓的美金,到處求購核反應堆說要進行和平的原子能研究,這錢看著很晃眼。「這並不重要,先生。過去的一年,世界沒有哪個無核國家出現了進行核試驗的情況。」蘇聯代表說。
如果想造核武器,要麼自建大型氣體擴散廠把鈾濃縮到90%以上,要麼設計重水堆甚至特別優化過的產鈈堆,走鈈彈路線。
「竹篾和草繩是不一樣的。」
一下午老周和定製服務員都在線,兩人把大致的要求交流溝通過,定製服務員了解之後,表示這種輕工機械上機可以搞定,但你們要在線上填寫正規的訂單和產品需求書。
美國:「我建議直接將這一條的有核國家明確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學會了將煤炭等燃料直接可控地轉換為機械能,然後將機械能用於生產。」
「第三次工業革命,再增添了核能和太陽能作為可控利用的能量,同時,人類掌握了有目的地、大規模地用電能改變信息熵的方法。」
點進去之後,老周的計算機屏幕就死了。
唐華本來是看了企業官網開通情況報告之後想寫點總結的,寫著寫著就成書稿了。
「在第二次浪潮中,工業的革命又可細分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的巔峰代表。世界大戰結束后,人類的生產力發展並沒有停滯或變為勻速發展,而是繼續以加速運動向前飛奔。」
實際上美國和英國已經在對印度執行核不擴散政策了,沒別的原因,就是覺得阿三不是盎薩國家,不想給。
老周再翻到小本子的下一頁,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主頁上馬上就彈出一個窗口,顯示有郵件/消息,這是他上次來上網的時候,上機輕工機械定製生產部和他交流的最後一封郵件的回復。
……
「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它於1955年左右在中國首先興起,距https://m.hetubook.com.com離現在大約12年的時間。」
接陳難先一起去瑞典只是一件小事,遏制印度的核武器計劃是大事。
「第一次浪潮是農業革命,它在幾千年前代替了狩獵和採集。農業興起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轉折點,它催生了社會分工、階級的分化和國家的產生。」
……
唐華剛才說的話的意思,就是外交部門最好和法國達成統一戰線,勸法國不要被小錢錢迷惑雙眼,給印度賣反應堆。只要印度在哪個國家都買不到重水堆,那最後可能還是要回到蘇聯,買個輕水堆回去純發電用。
看了編草機的動畫和上機定製服務員的回信,老周回去和廠里的工程師商量了一天,又來縣委上網。
老周:唔……
總理說下個月唐華的行程安排。
說起來陳難先是1964年初投到朗道門下,現在已經三年多,一開始的時候頗為痛苦,後來……就逐漸習慣了。
「『本條約所稱核武器擁有國系指截止1967年1月1日已製造並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允許保留核武器。』先生們,鑒於我們的談判又消耗了1年寶貴的時間,我建議這一條的時間更新為1968年1月1日。」
「第二次浪潮是工業革命,它於17~18世紀在歐洲爆發,掀起了第二個全球變化的大|波浪。新生的工業化生產方法以極快的速度迅速蔓延到各個大陸,首先改變了歐洲、北美了生產關係和國家格局,隨後引起了全世界的劇烈變化。」
「從有歷史記載至今,人類的生產力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變化浪潮,每一次都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
「核國家保證不直接或間接地把核武器轉讓給非核國家,不援助非核國家製造核武器。」英國代表又說,「要有效地實現這一條款,需要由有核國家共同組建一個核不擴散委員會,督查有核國家的核武器、核材料和核工業設施是否有出口。我再明確一點,這一條意味著中國和蘇聯也不得不接受委員會的入境,並對貴國的核工廠進行視察m.hetubook.com.com和監督。」
「瑞昌竹編業的同志您好:」
印度的核武器計劃,在原來的歷史位面,1974年就取得了重大成就,引爆了一個當量1萬噸的核裝置。但後來印度高層對核武器這個東西的前景意見不一,才耽擱了20多年,1998年才連續核試驗,實現核裝置的武器化。
「在原先的劃分中,信息革命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但現在看來,它也可成為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後的第三次浪潮。」
然而印度目前也不會自己設計製造反應堆,得進口。如果能掐住他反應堆進口的脖子,就能讓印度的核計劃推遲很多年,直到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各個主要國家全都建立完善的稽查制度為止。
唐華如果去斯德哥爾摩,肯定要在莫斯科停一站,本屆諾獎還有另一個獲得者陳難先呢。雖然他現在已經是朗道的徒弟了,但在被朗道挖走之前,在清華大學激光物理中心幫唐華組織實驗,把激光冷卻給做出來了,拿到了諾貝爾獎。
「在生產過程中,數字和信息技術能夠直接作用於過去難以提升的一些環節,實現效率的突破。」
「我們承接過與傳統手工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有關的工廠機器定製,像您這樣的竹器企業,僅僅拿機器來削竹篾,那麼工廠還是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斗膽說一句,您這樣做出來的規劃,拿到省委工業廳、拿到國家計委,很可能過不了審核,因為工人太多而生產效率太低。」
「三次工業革命的劃分方式,我們把生產力的根基技術歸類為能量獲取與轉換、能量的使用。」
信息革命即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說法其實也是唐華最先在國內提出的,到現在,大家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應用越來越多,也該把說法改一改了。
——「設計一種輕工機械至少要三名同志忙活一個月,這是我們設計工作付出的成本。而且您想想,您至少要訂製5套一共10台設備,平均起來每套幾千塊錢的設備只需要付30多元設計費,火車運費都和這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