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64章 一般一般,世界第六
「四五期間,中國的對外貿易還會繼續增長,用次方式進行建設的工業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如何掌控進口機器設備的技術水準、找准進口設備與國內設備之間的定位和調配、如何努力進口對提升國內工業規模和工業技術水平最有價值的設備,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發展到三五的時候,國內的盤子越來越大,基數擺在那裡,就算仍然用很大力度的基本建設投資,增長率也很難像一五和二五那樣竄升了。
「潘恩局長,這是你們對事故做出的完整版報告?」
「等一等。」
「我們的第一套工業體系只佔用了1億人口,也就是國家總人口的1/7。從國家的人口潛力來說,這樣的工業體系再來四套、五套甚至六套,那時候的中國才算是一個徹底的、完全的工業化國家。」
1967年的工業生產稍稍剎車,以14.9%的增長率、5630億元的總產值平穩結束三五。整個三五期間,工業總產值從1962年的2725億元增長到5630億元,增長2.06倍,高於三五計劃增長2倍的預期,每年增長約15.6%。
……
唐華把這篇文章發到了國家計委/工信委的伺服器里。
美國,奧蘭多。
「這樣的氧氣含量降低幅度不會導致宇航員得嚴重的減壓病,而發射前2.8倍氧氣分壓,雖有一定的引發火災的可能性,但危險性有大幅度的降低。」
托馬斯·潘恩:「是的,我們準備了四種修改方案,唐華的方案與我們的第三個方案基本一致,鑒於這樣,我們決定採用第三個方案。」
「一汽的舊解放牌卡車生產線將於1968年7月1日徹底關閉,這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分析中心第二實驗室。
其他參議員:……
分析員面前是一個試驗容器,有阿波羅-3號上一模一樣的座椅、地板https://m.hetubook.com•com、物品,裏面灌注了1.14大氣壓的純氧——發射前的一瞬間,阿波羅-3號內部的大氣壓不是1個而是1.14個,NASA的想法是超壓能讓宇航員儘快排出體內的氮,以適應接下來幾天的0.33大氣壓無氮環境。
「利用國際貿易(包括對蘇東及對西方國家的外貿)獲取外匯,繼而用外匯購買工業設備,這種商品交換的模式對中國工業建設的加速效應十分明顯。自一五時期,我國就開始用外貿手段促進國內的工業建設。」
普羅克斯邁爾:……
「瓦爾特·施艾拉座椅後面並沒有電器介面或者插座,但飛船指令艙內的所有證據都指明,起火點就在這附近。這片織物和地板是起火的關鍵。」
「由於中國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很難看到,據說只有中國與越南之間的外貿在大規模使用人民幣,此外在中國與東南亞的外貿交易有零星使用。總之,在倫敦和紐約,我們很難買到人民幣,因而筆者也很難判斷它的實際價值。」
「與出口的快速增長相對應的是進口額的快速增長。中國不需進口糧食、暫時不需進口石油,大多數礦產品也不需要進口,因而每年出口而獲得的外匯,有2/3是可用於進口機器設備擴展國內工業規模的,只有不到1/3是屬於維持國內工農業正常運轉而不得不進口的。」
前些天外貿部發現對西方出口的外匯可能有點頂了,想了很多辦法把花不完的錢用出去。以後外貿額還會繼續增長,到時候怎麼辦呢?
分析員:「因為溫度感應器被物體遮擋,未能感應到起火點的輻射,直到艙內空氣溫度上升超過閾值才觸發。其實我們應該感謝逃逸塔收到了『第二級和第三級失效』的信號,否則阿波羅-3號的逃逸m.hetubook.com.com塔啟動時間要晚15秒,這意味著逃逸塔落到海面的時間要增加60秒……」
托馬斯·潘恩:「導致阿波羅-3號失事的最關鍵因素,是飛船在起飛之前向艙內灌注1.14大氣壓的純氧,這導致艙內本來不易燃的物品變得易燃,本來不可能起火的升溫發生了火災,儘管我們事前重新檢查過了所有火災隱患,但仍沒有排除所有的風險。因此,阿波羅飛船的指令艙需要重新設計。」
……
「指令艙需要增加氮氣儲備罐,這是最主要的修改,而且涉及增重,因此重新設計和改造需要時間……」
「指令艙在起飛前將不再加壓到1.14大氣壓,也不採用純氧,而是採用1個大氣壓的、60%氧和40%氮的成分配比。在上升過程中,指令艙的壓力迅速降低到0.33個大氣壓,即宇航員從超標2.8倍分壓的富氧環境進入到0.97的准常態氧壓環境。」
「倫敦和華爾街都認為,蘇聯盧布的實際匯率在1美元兌換1.8~2.2盧布較為合理,按此匯率計算,蘇聯1967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約4000億美元。不過,無論是8890億美元還是4000億美元,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都是位居世界第二。」
「二、我們的工業體系雖可做到自繁殖,但由於重工業本身的固有特點:投資大、產出率低、建設工期長,這套工業體系每年可『生』出的新工廠、新工業產能是比較少的,如果只靠我們國內的這一套工業體系自繁殖,那麼中國的工業化速度可能就太慢了。」
「蘇聯官方公布的工農業總產值高達6400億盧布,按此估測,其國民生產總值可能達8000億盧布。按照蘇聯官方的匯率,這意味著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摺合8890億美元。然而主流看法認為蘇聯的盧布官方匯率www•hetubook.com•com被人為地定在了一個過高的數字。」
……
托馬斯·潘恩點頭:「那麼我們死去的就不止一個宇航員了。」
「從打撈上來的逃逸塔所做的分析表明,第36秒,火箭的逃逸塔是收到了火箭系統『第二級和第三級失效』的信號而啟動的。從打撈上來的指令艙殘片分析又得知,在第51秒,指令艙也發出了一個『啟動逃逸塔』的信號,因為艙內的溫度感應器判明發生了火災。」
錢肯定還是要賺的,不賺白不賺,但要解決怎麼把錢花出去的問題。
「四五期間,國際形勢雖仍處於緊張狀態,但中美蘇之間存在一定的緩和趨勢,尤其是在戰略核武器領域,各國在限制核武庫的無限擴張方面逐漸達成了一致,這說明英美等西方國家,即便是高層政客,對發動世界大戰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
此時實驗容器里的攝像頭拍下來的起火瞬間的影像也在播放,火燒起來真是很快,就像爆燃一樣。
「在建設初期,我們是工業品和農產品均有大量出口。此後農產品的出口品類漸漸削減,農業出口總值不斷下降,但國家的出口總額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分析員按動按鈕,這個實驗容器獃著艙里的所有物品一起抖起來,這是在模擬土星-5號發射前的震動和加速度。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依照官方匯率,中國的工農業生產總值已達6870億¥,其中工業產值5630億元,農業產值1240億元。由於中國未公布其國內服務業產值,因而我們只能進行估算,但估算所得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接近或超過英國,居於世界第六或第七位。」
國會議員們收到了22本報告,厚厚的一疊。
其他參議員:……
普羅克斯邁爾參議員說:「我看了中國的報紙,七天前唐華在中國的報紙上建議美國的同行和-圖-書照這個方法來修改設計。」
然後……在場的十幾個人都看到了,座艙後面冒煙了,然後「呼」地一聲,火勢猛然變大。分析員按另一個按鈕,試驗容器內迅速噴滿了滅火泡沫,兩個大的通氣管則在向內猛灌二氧化碳。
「經濟學家、前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認為,中國政府強制鎖定人民幣的匯率,給世界造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假象,實際上中國的真相是經濟面臨崩潰,人民幣即將一錢不值。不過,Mr宋在對中國的研究尤其是國情及經濟的研究方面此前屢屢出現誤判,他的觀點或許不足以成為證據。」
「一、工業體系的技術先進性不夠均衡,既有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工業門類,也有部分工廠的技術水平相當於30年代末期先進水平。當然,在三五期間,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此問題,長春一汽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就是為此目的而作。」
亨利·傑克遜:……
分析員說。
亨利·傑克遜參議員:「我沒有時間看完這些報告,甚至我的秘書和幕僚也沒有時間。請簡明扼要地告訴我結果。」
「這表明,我們在未來數年,仍可保持一個基本和平的國內環境和周邊環境,可讓中國的工業建設更進一步。」
亨利·傑克遜:……
「阿波羅-3的火災原因,現在可以有定論了。」
「這兩片小東西,本來他們相安無事,但當火箭起飛后,它們因為加速度貼在了一起。貼在一起本來不會有什麼,但火箭發射時劇烈震蕩而相互摩擦,摩擦生熱,又因為艙內的高濃度氧環境而開始燃燒,接著,就是我們在飛船失事時所看到的場面了。」
……
NASA故障分析中心。
「一共22份事故報告和故障分析,18705頁。」托馬斯·潘恩說。
「一些與中國存在外貿關係的商業機構、公司認為,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存在低估,實際的匯率是www.hetubook.com.com1美元兌換3~4元人民幣較為合理。但也有一些戰略分析研究中心和智庫持相反看法,認為中國人民幣的匯率應是1美元兌換6~7人民幣。」
「中國的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建設,初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可自繁殖的工業體系,這是中國五千年以來第一次成為一個工業國家。」
「這個工業體系存在的問題是:」
1967年的工農業生產數據就在春節前幾天對外公布,唐華在內網直接從計委、統計局的伺服器讀取資料數據,據因此知道得更早一些。
三個五年計劃,每個周期國內的工業總產值都至少翻倍,三五的2.06倍算是低的,一五計劃期間工業總產值是從410億元增加到1100億,增長了2.68倍。
托馬斯·潘恩:「通過對阿波羅-3號飛船、土星-5號殘骸的分析,並對倉庫中的土星-5號成品火箭進行檢查核驗,我們認為,整個土星-5和阿波羅飛船系統中存在著1430項設計缺陷和故障隱患。」
「1967年,美國仍是世界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全年GDP為1.07萬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蘇聯、聯邦德國、日本、法國、(可能是中國)、英國。」
「中國官方公布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5人民幣,按此數據計算,中國的工業總產值為1374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約1600億美元。對於這個匯率數字是否合理,西方存在較大的爭議。」
「一周前,中國在國家電視台和報紙上公布了1967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由於這是中國『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該年度的數據對中國五年計劃的總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但是,中國現在也不急了。
托馬斯·潘恩:「指令艙發出啟動逃逸塔的信號過晚,這又是因為什麼?」
……
《1967年中國經濟數據引發爭議質疑者認為中國虛報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