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78章 唐華的身世暴露了?!
——「工程院的大印?」
1967年7月,長征-15第一次試射成功,蘇聯《共青團真理報》的一篇非官方評論員文章說,按這個趨勢,中蘇可在1970年登月。
唐華突然蹦起來,他可從來沒注意過中國工程院的大印是什麼圖案。1955年的時候是委託哪位金石大師刻的來著?
這簡直是……算了算了,古龍就這文風。
「戰國晚期,墨家分為了兩支:一支轉化為秦漢時期的遊俠,另一支從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靜力學等領域著手解釋這個世界的本原規律,是謂『墨家後學』,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墨家後學轉入地下,秘密傳承,首領稱為鉅子,或者墨鉅。」
熊耀華愛喝酒,愛讀書,愛侃大山,特別招女同事和女生歡迎但現在30歲了還沒結婚。作為工程師,他有一個單間的宿舍,裏面除了一箱子打開的酒,就是堆滿屋子的書,有工程建設的工具書,有歷史和歷史小說,有工業讀物,有報紙雜誌,連《航空知識》、《戰術導彈》和《世界海軍艦船》這些雜誌他都一年一年地收齊了。
我擦,嚇死我了,還以為有人發現勞資是穿越者的驚天大秘密呢,原來擱這編神話故事吶。
「唐家堡歷經百年的建設,四周機關重重,布滿暗器,如是外人,進入唐家堡十分困難,如是對唐家堡心懷不滿的人,靠近唐家堡即被誅殺。」
這個印不是常見的圓章,而是古色古香的方形印璽。
「唐門暗器又不只用於殺戮,其中唐門家主還獨有一種暗器,曰千里瞳,此暗器佈於唐家堡上空雲端之間,凡近唐家堡五百里者,千里瞳皆可一覽無餘,來者何人、所帶手下多少、手持何種兵器、意欲何為,在唐門家主眼中都可分辨。」
除了討論登月競賽,唐華還看見了跑題跑出來的一個單獨話題,起因是匯總整理表裡面有人貼出了唐華在總結報告里的原話「我們可以保證在六十年代結束之前,把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送上月球並且安全返回」。
帖子的作者最後還皮了一下,但看完帖子之後,唐華被深深的震驚了。
NASA在最近一次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們已經排除了阿波羅-3號失火的原因,是從根本上排除的,而且還修正了此前忽略的大量技術隱患。經過改進之後,土星-5號和阿波羅飛船的可靠性都增強了,所以現在多耗費的一點時間是值得的。
1967年12月長征-15/N-3第二次試射成功,不但是蘇聯這麼說,中國這邊也有非官方評論員認為1970年可以登月。
摘錄「名句」的話,能摘出不少神評價或者神預言來。
「唐門弟子善於設計和發明暗器,這些暗器,威力驚人。」
……
至於他為啥又成了古龍,就說來話長了。
唐門弟子行事詭秘,行為飄忽,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唐門中人並非不知曉人間正道、民族大義,但他們幾百年來從不與所謂的名門正派結交,也不與官家宮廷為伍,這個門派又總是嚴格保守自己的秘密,讓人捉摸不透。
「戰國至漢朝,鉅子由墨子的後人翟氏傳承,東漢時鉅子為韓姓一族,傳承六百余年,唐天寶年間袁氏擔任鉅子,傳承10代220餘年;五代時墨家鉅子為錢氏,元時墨家損失慘重近乎絕跡,元末明初,在唐氏鉅子的率領下漸漸復興。」
當工作有閑暇的時候,熊耀華就想寫點兒什麼。雖然高中開始就上的理科班,大學又學的城建,但他的腦子裡似乎總有一種把自己的想法變成文字的慾望在遊盪。
6月10日晚上發射升空的奔月飛船服務艙+指令艙+登月艙的組合體,就這樣在太空中繞圈,開始了他們的近地軌道9日游。
指令艙隨時都與地面保持著聯繫,航天員每天與地面進行3到4次視頻通話,以實時掌握航天員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每當視頻通話打開時,先hetubook•com.com出現的都是指令長科馬洛夫那張鬱鬱寡歡的臉,雖然回應地面的呼叫、回答問題時思維都很敏捷,但科馬洛夫的面部表情讓他在文昌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那裡得到了「面癱馬」的綽號。
其實科馬洛夫在平時是挺活潑幽默的一個人,他這次上天成了面癱臉也不是飛船發射出了什麼岔子,而是在發射前,文昌航天員保障中心把他私藏的白蘭地全部搜出來扣在地面上了。
一開始寫了個歷史背景的志怪傳奇,覺得不滿意,刪掉了。再提筆寫時,他這幾年工作過的地方亂入了歷史世界,現實和歷史相撞,一個巨大的、依湖而建的環形城堡成形了。
《驚天大秘密!唐副總理的身世之謎,我知道答案了!!!》
這是唐家堡,熊耀華想。
「唐家堡的唐門是何來歷?原來唐門並非一般的江湖門派,唐門乃是兩千年前墨家的一支,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為防被儒生構陷,墨家轉為秘密門派,歷經翟、韓、袁、錢、唐五姓傳承,今天的墨家嫡系傳承者是唐門。」
1968年3月的兩會,唐華在做工業和信息化報告和討論會的時候進一步確認,中蘇的載人登月工程可以在七十年代到來之前實現載人登月,也就是1969年12月31日。
關鍵是BBS上的這個帖子,還有不少呼應者。
——「哈哈,作者到現在都沒回來,開門的不是樓管大媽吧」
唐華瀏覽了前半本書,真是欲哭無淚的感覺。
完了完了,說不清楚了。
1966年4月,中蘇宣布啟動載人登月工程(月船工程)的時候,宣傳口徑是在5年之內,也就是1971年5月1日之前送人上月球。
「蘇二」的發射完全成功,從各種監控平台上看都是完美,這讓唐華對蘇聯版長征-15的質量終於放下心來。
在工程院BBS的「Moon Race」(登月競賽)版,更是有人把1966年以來中蘇公開宣布的登月計hetubook.com.com劃時間表做了匯總整理:
熊耀華敲下這行字的時候,想的是一篇雜誌上的介紹偵察衛星的文章。
這個古龍,就是熊耀華,唐華在唐山鋼鐵廠新廠考察時見過的掄大鎚的青年突擊隊副隊長。
長話短說,這幾天飛船、航天員的狀態總體正常,三名航天員在6噸多一點的指令艙里擠是擠一點,但之前的嚴格訓練不是白乾的,也還行,能吃能睡。
……
「至漢朝,由於罷黜百家之事,當時的墨鉅讓自己的組織轉入地下,這個秘密組織倚《墨者之法》來保證傳承,藏身於社會下層,注重艱苦歷練與實踐,所謂『短褐之衣,藜藿之羹』,艱苦實踐、服從紀律。」
……
唐門弟子都受過嚴格訓練,他們善於……
唐華翻看這個帖子的時候,看到不但有中文跟帖在參与討論,還有不少俄文跟帖,發帖者的身份大多是蘇聯的航空航天類院校、研究院的上網者。
「此後數百年,墨家鉅子均為唐氏後人,又稱『唐門』,期間門派幾度興衰變幻,但唐家一直有血脈延續至今……」
唐家堡的主人,是唐門的家主。
還好還好,雖然以前在報紙上和雜誌上寫文章經常要戰略忽悠一把,但唐華在忽悠的時候從不睜眼說瞎話,都是揣摩國外高層或者行業尖端人士現在的想法,然後瘋狂地朝錯誤的地方暗示。
「其實在正史之外,在野史記載中,墨家並未消散,而是隱藏起來秘密傳承,這就是墨家的『鉅子』之謎。」
不過這些討論雖然詳細入微,但具體文字,每個人好像還都比較自覺,沒有說什麼技術細節的東西。看來蘇聯和中國一樣,在航空航天領域,大概從學生高校報到開始,就進行保密紀律和保密意識的教育了。
感謝初代互聯網的免(dao)費(ban)精神,熊耀華,啊不,古龍的《唐門傳奇》,居然在網上有人手打出來了。
等第二天下班再瀏覽BBS的時候,這些「名句」摘錄已經出現了快和_圖_書20樓了,這些學生一定是一整天都泡在圖書館的期刊雜誌閱覽室搜集素材,其中有些連唐華自己看得都忍俊不禁。
這影射還能再明顯一點不?
意外就是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的。唐華刷了刷版面,突然有人發了一個新帖子,光看帖子的標題就把唐華嚇得幾乎把水杯碰灑在筆記本鍵盤上。
「抱歉啊,在空間站里我們可以網開一面,讓你們攜帶少量的酒上太空,但登月飛船空間太狹窄了,空氣過濾系統也不夠強大,你們哈出的酒氣可能會污染循環的艙內空氣。」地面保障中心的負責人是這麼解釋的。
這個日期準確嗎?分析者認為,可能還保守了,這個日期是包含了載人登月項目接下來出現了一次意外事故的情況。所以,如果一次意外事故都不出,中國和蘇聯的第一次載人登月很可能是在1969年6月。
好傢夥,整整四個小瓶子呢。
「墨家是諸子百家之一,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
……
「秦漢之後,墨家漸漸淡出了視野,甚至從歷史記載中完全消失,甚至《墨子》一書幾度散失,至今仍有多篇失佚。這是很令人困惑不解的現象。」
中間是一個「墨」字,筆畫被全部變幻過,只有橫和豎的黑白線條,在印璽中間把圖案撐起來。印璽的左右分列「中國工程院印」六個字。
……
「熊同志,古龍這個筆名……特別有意思,我就是想問一問這個筆名的來歷。」
在書櫃里翻了好一陣,唐華找到了一份蓋著中國工程院大印的公文。
「墨」……
「接下來我就不敢亂說了,你們可以看看古龍最近出版的小說《唐門傳奇》,其中就能找到線索。」
等一等,古龍?古龍怎麼又出現了?
在這幾天,世界各國的吃瓜群眾們,漸漸認清了「中蘇在登月競賽中已取得領先」的事實。
——「不是我泄密
www.hetubook.com.com啊,你們看看中國工程院的大印吧,這不是不秘密,隨便找就能找到的」
「我在台灣上初中的時候,班裡面有一位女生,姓古,叫古柔鳳,」熊耀華說,「那時候班裡面的同學,呵呵,只叫我『熊大頭』,因為我腦袋大嘛。只有她叫我的本名耀華,願意和我交往,所以我現在還一直記得他。」
古龍看了看自己牆上,是一張他從《戰術導彈》里撕下來貼牆的中插,一架打擊無人機正在發射擊斃蘇哈托的那種刀片導彈。
「唐門在數百年風雲中,也並非一直高高在上無往不勝。西來之邪派大舉進攻中途,唐門一度損失慘重,唐家堡衰落,墨家唐門也搖搖欲墜。而唐家堡中興,則自三十年前,唐家遊歷海外的一個支系返回中土開始。這支遊歷海外的唐門支系乃是一對父子,父親才學不凡,然而為人散漫,閑雲野鶴……」
「中國被儒學思想統治了兩千年,但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中國也有過其他的思想學派,甚至還形成了一個秘密的組織。」
在台灣上小學中學,在上海城建學院讀大學,畢業之後參建唐山鋼鐵新廠,接著熊耀華和他的青年突擊隊又在營口、秦皇島、濰坊工作,當環渤海工業帶初步落成之後,熊耀華落戶天津,在天津城市建設規劃院坐起了辦公室,每天的日常工作是在計算機前審閱城市規劃、建設圖紙。
然後就有人開始總結「唐華名言錄」——大多是唐華在報紙上和雜誌上文章裏面的「名句」。
——「對呀,唐副總理可是中國工程院的院長。」
至於多耗費了多長時間?——10個月。1968年8月,土星-5號才有望恢復無人試射。
「咦怎麼有人敲門,一定是實驗室的樓管大媽來查衛生,我先出去一下」
「這些暗器有的可殺人於十里之外,且只斬敵酋不傷烏合之眾;有的暗器則一經發射,百丈之內無一活口;有的暗器打入人身,立即碎成數段,針上淬有令人血脈凝結的毒藥,中暗器者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