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九十九章 下一階段目標
順帶一提,為這支艦隊提供空中掩護的,是海軍的8艘太倉級航空母艦和480架艦載機。
但同時,為了應對太平洋上美英越來越大的威脅,其餘10艘艦隊航母和636架艦載機將留在太平洋,執行針對美英艦隊的一次單獨行動。
同一時期,海軍情報部預測的盟軍航母兵力,美軍有蘭利1、列剋星敦2(各載機90)、約克城4(90架)、黃蜂1(72)、突擊者1(72)。
華軍在艦載機方面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兩國都不太重視的魚雷機(中國畢竟不是鬼子),艦攻七的生存性不太好,但蹂躪者其實也沒強到哪去,而艦攻七在投雷高度、速度兩個關鍵性指標上遠遠超過蹂躪者。
這次站錯隊的代價可真是不小,他們不僅失去了大片領土,國內僅有的重要工業也已經不屬於他們自己了。
如果不是印度洋海戰俯衝機成功取得多次命中卻仍然放跑了「光輝」和「可畏」,證明俯衝機對強裝甲防護目標效果不夠致命,艦和-圖-書隊航空兵方面甚至都想把所有魚雷機踢到陸地上去!
而且,考慮到英國艦載機在印度洋海戰中的無能表現,這些英國航母在抵達太平洋時已經儘可能替換了艦載機。
只不過根據之前海戰的經驗,華軍發現用俯衝機扔炸彈效率高於魚雷機的魚雷,更加遠遠高於魚雷機水平扔炸彈。
這其中,羅馬尼亞甚至宣稱要組建十萬人的志願部隊幫助北約作戰,匈牙利的態度也差不多。
在建的多艘獨立和埃塞克斯級(情報部並不知道美軍造艦計劃,目前只知道建造數量挺多的)暫時都還沒有工。
實際上,羅馬尼亞並不在乎北約打不打土耳其,他們現在只是對同盟國在戰爭中的表現感到失望——現在的同盟國,怎麼看都不像打得過北約的樣子,那不就是說,羅馬尼亞已經站錯了隊?
另外,為了彌補美軍航母戰力的不足,英國已經把光輝級剩下兩艘航母:「勝利」號和「不撓」號通過巴拿馬運河調到和*圖*書太平洋,配合美軍作戰。
目前在造的航母,還有劍級2、仙子級2(用赤霓仙子級5、6號艦艦體改造)、下西洋級2(用下西洋級5、6號艦艦體改造)合計6艘。
至於歐聯參方面,同時提出了攻擊北歐、伊比利亞半島以及土耳其和英國本土的四個戰場計劃。
1月底,歐亞聯參都確定了1941年戰爭計劃。
僅就艦載機性能而言,艦戰六遠比F4F靈活得多,但野貓也非開戰時的吳下阿蒙,使用合適戰術的情況下,這種飛機與艦戰六具備旗鼓相當的實力。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魚雷機自有其存在的價值,軍備部門仍舊在開發新式艦載魚雷機,就連嫌棄這嫌棄那的艦隊方面也還是要用魚雷機參与突擊,只不過現在艦隊指揮官們都不太信魚雷機突擊時能起到太大效果而已。
亞洲方面,對印度的進攻作戰將在近期展開,海軍將出動一支龐大的艦隊和動員大部分海上運力,展開對加爾各答的兩棲登陸作戰。
先打北https://m.hetubook•com.com歐,同時利用整合后的海空力量嘗試奪取英國制空權和制海權,如果能拿到,那麼就在下半年發起針對英國本土的攻擊。
計劃建造的航母(部分已經開工),有27000噸新型艦隊航母和用新型輕巡洋艦艦體改造的12000噸級兩個級別,計劃中前者要建造16艘,後者不低於10艘!
甚至連處於被佔領狀態下的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也都在吆喝著要對土耳其開戰——這些國家都是土耳其傳統世仇。
比如羅馬尼亞油田就被北約全面軍管。
俯衝轟炸機方面也是如此,艦轟八和SBD的載彈量、航程基本相當,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具備略好的速度和更好的機動性,後者具備更出色的防護能力。
對於徹底消滅土耳其,希臘、南斯拉夫、亞美尼亞等北約小國都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研發出IAR80等優秀戰鬥機的IAR航空公司也早已被俄羅斯整個搬遷到基輔——因為羅馬尼亞被佔領時間較早,還和圖書沒等到戰力換戰俘計劃,他們那點工業就被毛子全吞了。
而中美兩國航母依舊是各自開戰時的老陣容:華軍為艦戰六+艦轟八+艦攻七;美軍也是F4F野貓+SBD無畏+TBD蹂躪者。
最終,歐聯參通過的戰爭計劃是:
因而,此時中國海軍艦隊航母數量已經達到泰山級2(休整后各載機78架)、海境贏級2(各72架)、海境安級2(72架)、劍級2(60架)、太倉級8(60架)、超勇級2(36架),合計18艘的龐大兵力(標準1116架載機)。
考慮到「蘭利」號最多只能對標中國方面作為訓練母艦使用的「測海」號,這艘船實在不能當做一個有威脅的敵人,以及「突擊者」號此時正在地中海幫助英軍作戰,因而美軍在太平洋實際可用航母為7艘,但艦載機卻有612架之多,可見美軍航母載機量普遍比華軍多一些。
如果無法奪取制空海權,那麼下半年主攻方向是土耳其。
有消息顯示,盟軍在印度洋大敗虧輸后,和圖書英國已經承諾向唯一還有機會對抗北約海軍的太平洋方向增援更多主力艦艇。
這種四面開花的相反理所當然被否決了——北約內部說是歐亞聯參地位平等,但實際上因為中國在北約的特殊地位,亞聯參還是能穩穩壓制歐聯參一頭的。
此時,兩艘英軍航母所用艦載機是歐洲燕戰鬥機(F4F)+TBD+SBD的全美式艦載機,而且在改變了在大西洋作戰時的風格,在甲板上系留部分飛機,使得兩艘裝甲航母載機量都達到48架。
綜合以上種種考慮,此時華軍艦隊航空兵仍然具備對盟軍的絕對優勢,因而可以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分兵作戰。
1941年初的時候,當初八大倉的最後四艘已經完成由郵輪向航母的改造,配套的航空兵部隊也已經訓練完畢,並上艦訓練過幾次。
後者現在每艘航母已經壓縮到最多18架的水平,戰術作用也開始傾向於俯衝機壓制敵人後,由魚雷機進行最後處決,對敵艦突擊的任務已經主要交給俯衝機(當然這隻是個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