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非戰役5
很多意軍部隊是真真正正打完手頭上最後一發炮彈后才拋棄自己的大炮,而部分法意軍的精銳部隊甚至敢跟華軍對扔手榴彈,中俄部隊不得不多次祭出刺刀衝鋒的戰術才把敵人驅走。
鄧小平和蒙哥馬利不斷向突破口方向投入預備隊,繼9裝之後,俄軍的蘇沃洛夫裝甲師也投入這個方向,而蒙哥馬利拿出2個英軍師和2個法軍師。
公羊師主力在11裝發起進攻40分鐘后已經不復存在,盟軍主力的陣線再次被華軍撕開一個大口子。
雙方上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一個面積不大的戰場上捉對廝殺,如同上千頭髮狂的虎豹狠狠撕咬在一起,華軍坦克維持著質量優勢,但盟軍照舊擁有數量優勢。
雙方都在咬牙死戰,盟軍在整體步步後撤的同時還在突破口處不斷投入新的部隊,雄厚的兵力優勢終於發揮出應有的效果,打到最後,輪番對絕對兵力優勢發起攻擊的三個北約裝甲師中,蘇沃洛夫師首先耗光了大部分力量。
處於完全和圖書被動挨打姿態的意軍很快崩潰,一些位於陣地邊緣的坦克和坦殲放棄戰鬥嘗試脫離,當意識到這有可能招來華軍坦克射擊后,更多的人很乾脆的選擇棄車逃亡。
大部分損失的坦克並非是被敵人摧毀了,而是因為各種故障或因傷丟棄在戰場上和後方的修理廠,如果華軍控制戰場,這些坦克都還有回收修復的價值。
因此當11裝與英軍第七裝甲旅和法軍幼鹿師迎頭相撞的時候,華軍的狀態並不好,雙方又激戰一個小時,11裝照舊取得了戰損比上的優勢,但大部分坦克炮彈耗盡,不得不暫時向後退卻。
前線報告說盟軍遺留在戰場上的車輛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後方修理部隊表示至少有40%的盟軍卡車和50%的盟軍坦克有修復可能,牽引火炮的可修復率更高。
意軍的坦克被連續擊中,無論是ZT6的100炮還是ZT3的75炮,打謝爾曼的背部裝甲一點問題都不會有,任何角度只要打中絕對會擊穿。
hetubook.com.com11裝也沒有客氣,直接從這個缺口中湧入,驅趕著意軍敗兵向西直進,9裝和俄羅斯的「蘇沃洛夫」裝甲師也在快速向戰場靠攏。
所以對面華軍第11裝甲師立刻停止休整(就是諸葛小力他們所屬的部隊),立刻重新發起進攻。
11裝的28輛ZT6、69輛ZT3、11輛TP100鑽出濃煙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公羊師的坦克和反坦克炮都在拿屁股對準自己,這個時候,不上前狠狠踢一腳,感覺都有點對不起自己。
如果打中的是炮塔背部,那麼炮彈通常會摧毀無線電,然後鑽進炮塔殺死意軍的炮手,通常情況下還會摧毀火炮。
戰鬥打的難分難解,僵持不下,但總的來說,盟軍總算沒有像以往那樣因一點擊穿而全面崩潰,前線各部隊雖然在後退,但總的來說,即使義大利人也保持起碼的秩序。
諸葛小力車組在濃烈的銷煙中引導己方炮兵對早已陷入混亂的公羊師一通猛砸,之後又引導坦和圖書克群避開公羊師火力指向的重點方向,成功出現在公羊師背後。
不能說打擊盟軍後勤車隊沒有效果,也不能說這樣做是錯誤的,但是這確實耽誤了一個小時的寶貴時間,也消耗了部分寶貴的炮彈。
當天鄧小平上將下令個師統計剩餘力量,結果是9裝還有41輛可用的坦克,11裝只剩下30輛。
這就很不錯了。
如果炮彈打中的是車體背部,那麼炮彈至少會摧毀發動機。
這些數據讓鄧小平十分無奈,2月8日,他不得不下令各部隊停止進攻,就地轉入防禦,後勤軍部隊和各師修理營全力出擊,挑選並拖走戰場上雙方遺留的所有能用的武器,對無法修復的武器也要盡量拆走零配件。
這種混戰的情況下,華軍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全殲敵人的可能性,只是憑藉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和長久以來對敵人形成的心理優勢,一步步壓迫盟軍後撤。
鄧小平的部隊畢竟是數量不足的,他甚至命令步兵師主動出擊壓迫盟軍,嘗試製造混和圖書亂,只是這次,緩步後撤中的法意盟軍打的都很堅決,面對只有自己20分之一的華軍部隊,他們至少沒有一鬨而散。
11裝形成突破后,被公羊師背後的運輸隊阻擋了一段時間,那些擁擠在公路上的卡車實在是個太過誘人的目標,華軍用坦克炮和大口徑機槍對這些卡車、吉普車一頓亂打,大概摧毀了1000多輛各式汽車,連帶消滅了大量隸屬於運輸隊的高射火力。
同樣苦於再戰的蒙哥馬利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從的黎波裡帶出來40個師旅級部隊,現在好歹在8個北約師(其中2個俄國師實際未來得及參戰)的重壓下帶回去36個師旅,雖然其中很多(比如公羊師)基本算是喪失了戰鬥力,但總算沒被人全殲。
2月7日,蘇沃洛夫師給鄧小平發報,說本師已經只剩下19輛還能用的坦克,而且其中6輛是繳獲的謝爾曼。
同時,蒙哥馬利下令一線的其他盟軍部隊立刻開始有序後退,以免反擊失敗被華軍包抄後路。
好在9裝的先頭www•hetubook.com•com部隊和炮彈供應車及時出現,11裝打開的缺口才沒有被敵人再次堵上。
他當然沒有200發炮彈,但是戰鬥結束后,諸葛小力向上級彙報戰果時,曾經洋洋得意的宣稱他在那一戰中只用了32發炮彈就摧毀了28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眼看又一場大敗似乎就要發生,北非盟軍總指揮官蒙哥馬利反應倒還算迅捷,他意識到自由意軍根本靠不住,很乾脆的命令其麾下充當預備隊的英軍第七裝甲旅和自由法軍的「幼鹿」師實施反擊,意圖堵住缺口,不讓華軍擴大勝利。
這個打擊效率不可謂不高,不過指揮此戰的華軍將領們並不怎麼看中這一點(與記者和軍事愛好者們相反),他們看中的是諸葛小力車組傳遞迴來的信息——公羊師是個非常易於得手的目標,而且其具體|位置已經可以確定。
總之,一炮必殺。
戰爭結束后,諸葛小力回想起那場戰鬥,曾經對來採訪戰爭英雄的記者說過:「如果當時我有200發炮彈,我們一輛坦克就能全殲公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