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百四十六章 禍福相依
雖然華軍撤退的時候遺留了不少武器,但這些東西大多被德、俄、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和希臘等北約國家瓜分了。
勝利后,法國控制阿爾及利亞,德國獲得突尼西亞和利比亞。
所以希姆萊忽視了中國錦衣衛和自身情報部門不斷提出的,盟軍有可能在歐陸反攻的情報,下令準備跨過地中海進攻北非。
在歐洲貌合神離的德法兩國在非洲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希姆萊和貝當都同意,必須在華軍自己解決北非問題之前佔據以上地區。否則,中國一定會以民族自決為由,在這些地區建立獨立的國家。
一直屬於貧油國的德法兩國自然不會對此視若無睹,法國的大財閥們(包括一些已經逃亡到美國的法國財閥家族)給貝當傳遞來秘密信息:只要新法國當局能夠控制阿爾及利亞(至少控制以上這個地區的油田),那麼他們都願意放棄自由法國,轉而支持貝當的新法國政權。
世界地質勘探界一直有理論認為,中東、北非一帶有規模非常驚人的油田群https://m.hetubook.com.com,現在這個理論已經逐漸得到證實。
綜合平均一下,4個華軍師+4個俄軍師能做到的事,8個德軍師肯定也能做到。
最終盟軍統計損失是27000人陣亡,41000人被俘,另外還有55000傷員撤回的黎波里。
技術裝備方面……呃,因為北約控制了戰場,其在坦克、大炮和卡車數量上不降反升,鄧小平繳獲的機械化裝備是如此之多,甚至能把兩個華軍步兵師全都加強成機械化師!
而北約逐漸加強的地中海航運力量,以及鄧小平在北非的勝利,助長了德法兩國盟友的野心。
為了增加提高部隊的機械化程度,德法兩國還盡一切可能向中國購買汽車——在此之前,德法兩國為保護本國工業,一直都是儘可能只用本國汽車的。
這更證明了,中國人並不是什麼超人,中國軍隊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北非盟軍雖然未能實現切斷劉伯承退路的戰略目標,卻成功吸引了西歐北約軍
www•hetubook.com.com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野心勃勃的德國總統希姆萊認為北非盟軍不堪一擊——在他看來,這是四個華軍師帶著四個俄軍師打出來的勝利,而德國人普遍認為,德軍素質就算比不上華軍,也不會差太遠,比俄軍更是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1945年初的北非戰役中,盟軍出動四十個師旅級部隊約40萬人,最終有1個自由法軍師和3個自由意軍師被全殲,其餘部隊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法國的地中海船廠正全力生產2200噸級北約標準運輸船,德軍則強迫義大利的船廠加班加點生產同級別運輸船和各種型號的西貝爾駁船。
因此,德法兩國以極高的效率準備著對北非的攻勢。
重建的新法國空軍也準備了有300架飛機的北非航空軍,猶豫他們自產的飛機性能已經落伍,所以法國又不得不從中國和朝鮮採購了一批戰七和轟九。
而現在,德法兩國不得不大量採購中國的黃河系列、東北系列、長城系列等品牌的卡車和-圖-書。
這也算某種程度的禍福相依吧。
另外,一個讓希姆萊和貝當敢於忽略近在咫尺的威脅,把部隊轉移到北非戰場的原因是:中國科學院的地質勘探隊在埃及發現了大油田。
只有空軍北非航空軍確認損失112架各型飛機。
那麼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肯定也有石油,而且規模不小。
總的來說,華軍又一次取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只不過盟軍方面這次卻沒有因此感到沮喪,因為這已經是開戰以來,盟軍對華軍所取得的最好成績了。
與德軍不同,曾經戰敗過的新法國還要面臨重新武裝的部隊嚴重缺乏重武器的問題。
在法國南部,新法軍準備了22個師的部隊,其中一些乾脆是從大西洋長城防線上調走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德法兩國拚命準備登陸北非的作戰,確確實實削弱了大西洋長城方向上的守備力量,給盟軍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反擊機會。
跨海作戰,制空權最為重要,為了支撐登陸北非的行動,德國空軍抽掉了大約一半的現役戰鬥機hetubook.com.com和轟炸機前往義大利,此外還專門準備了400架寶貴的運輸機參与補給行動。
而在義大利南部,德軍集結了16個師。
為了快速補充數量,德法兩國採購代表團甚至還跟朝鮮、扶桑、東瀛等國達成了採購朝鮮現代汽車、扶桑豐田、東瀛尼桑等品牌汽車的採購協議,儘管這些汽車本質都是仿製或乾脆是貼牌生產的中、德、法、美系汽車。
根據華軍通報給全北約的《北非作戰經驗總結》,德法兩軍都在拚命加強即將成型的非洲遠征軍機械化程度,德法打算給每個師配備1600輛汽車,取消預訂參与北非作戰的所有部隊所屬的馬車運輸隊。
這些坦克甚至包括了數量不少的ZT2,不過還是那句話,有總是比沒有好得多。
希姆萊與新法國當局的執政者——貝當和達爾朗達成協議,德法兩軍共同出兵,主要目標是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利比亞。
這不在於交換比,也不在於沒能達成攻佔亞歷山大港切斷劉伯承後路的戰略目標,而在於盟軍第一次在華軍
和圖書的強攻下保住了絕大多數有生力量,強迫華軍放棄了全殲盟軍的目標。
先後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400輛,牽引火炮3500門,汽車7000輛,飛機200架。
因而,1945年3月,蒙哥馬利晉陞元帥,同時他被調離非洲,返回英國本土,以英國陸軍總司令的身份協助本土盟軍準備反攻歐陸的計劃。
法軍想要重新武裝,只能從毛子那裡臨時採購一批舊式坦克,然後希望通過採購在中國得到一定補充。
北約投入8個師(實際是6個,2個俄國師在戰鬥即將結束時才在亞歷山大下船),累計有4600人陣亡,400多人被俘或失蹤, 11000多人受傷。
北非戰役的戰略影響不僅限於以上這些,一方面,鄧小平的勝利實際上解決了劉伯承的後顧之憂,使他可以心無旁騖的繼續在東非的進軍和攻勢。
對於德法來說,這個時候,數量比質量重要得多。
一直受著賣國賊輿論折磨的貝當對此趨之若鶩,只要資產者願意支持他,那麼他當初賣國投降的罵名就可以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