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章 尋烏調查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章 尋烏調查

「尋烏調查,尋烏調查,漢郎,你到閩贛邊的尋烏縣做調查,我交代的幾件事,都查清楚了嗎?」
很快嘩啦嘩啦一片蓑衣抖動的聲響里,表字漢郎的陳更新就帶著二十多人下山過來了。
陳更新和林淮唐既是福州蒙學堂的同學,同樣也是日本留學期間的同鄉加老友。
林淮唐則在雷聲里,想起了他第一天來到清末世界時的那聲巨響……
他已經站到了刀疤仔的身後,靜靜說:「我佔用天妃宮放一些東西,會給到補償費用。三圳鎮哪裡有什麼困難,你們都來找我,我也會幫忙……但不要添亂,更不要給我們救災添亂,知道嗎?」
潮汕一帶,械鬥之風極為盛行,規模最大的鄉村械鬥,甚至能達到十萬人級別的規模,比許多國家決定國運存續的生死之戰,人數都要多得多。
南口鎮毗鄰梅江,又處在水陸交匯的地勢低洼處,受到這次水患的影響最深,災民人數也是最多。
在梅縣的北面,高高聳立的嘉應州第二高峰項山甑上,充滿雨霧的山頂上,這時候豎起了一面紅黑旗。
當然,錢糧重點投入的地方還是受水患影響最大的下游南口幾個鎮,像三圳這邊,和_圖_書因為受災情影響小,林淮唐就沒有派人去組織援助。
畢竟……
雨水下得稀里嘩啦,打濕了林淮唐的頭髮——他的髮型和眾人都不一樣,沒有留辮子,而是一個簡單的寸頭。
領頭的漢子只穿一件棉布背心,露出的肌肉粗壯如鋼鐵。他光溜溜的前額上有一道長長的傷疤,一直延伸到眉心處,腰間的長刀像是舊時官兵用的腰刀。
堵住林淮唐土屋大門的這些漢子,為首的人,講話就帶有明顯的客家口音。
當年太平天國造反的時候,太平軍一邊的水師大將羅大綱,還有清軍一邊的總兵官張國梁,就都是嘉應州梅縣這個水陸碼頭上的客家人三合會出身。
刀疤仔底氣也有些虛了:「福佬……你們把大洋錢交到天妃宮去,各鄉各鎮再平分救災的錢,我們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但這個時間眼上,大部分人都被派去南口鎮,還有嘉應州其他受災的村鎮救災去了,一下子就只剩下了林淮唐和林時爽兩個人而已。
都在嘉應州有極大的影響力。
雖然只有二十多人,可他們卻帶著十多桿槍,還都是不怕雨淋的新式洋槍。
林淮唐看向眾人,冷https://www.hetubook.com.com聲說:「誰添亂,革命黨就槍斃誰。」
不患寡,患不均。
他們本來和林淮唐這一伙人是無冤無仇的,至多因為林淮唐一夥多是操閩南話為主,而三圳人多是客家人,所以稍稍有點嫌隙。
「我們的人都在南口鎮那邊……」
本來林淮唐一伙人人手很多,不至於受到區區幾十個手持農具的暴徒威脅。
林時爽故作鎮定,拿出兩把油紙傘來,一把遞給林淮唐,但被林淮唐擺擺手婉拒了。
剩下的人全部嚇傻,一秒鐘?還是兩秒鐘?
五分之一的人就被林淮唐放倒了。
刀疤仔那些人很快就被陳更新帶來的「先鋒隊」隊員們持槍包圍,他們根本不敢反抗,立刻就被繳了械。
不要說洋槍鳥銃,就連最老式的火門槍都沒有。
但也絕不至於到了需要刀兵相見的地步。
他是1910年那一屆的長門炮術學校首席畢業生,有一些軍事經驗,站得筆直,英武非常。
「我不敢打包票,但起碼八成以上是查了出來。」
林淮唐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些人都沒有帶火器來。
天妃宮,就是供奉媽祖的寺廟,在閩南潮汕一帶香火和-圖-書特別旺盛,也經常成為各鄉械鬥的指揮中心。
林淮唐沒有把刀疤仔打趴,他不喜歡對抗擊過洋鬼子的人下狠手,哪怕刀疤仔當年可能只是不明就裡地跟著義和團大師兄們瞎混過一陣。
後來是和洋鬼子交手,落得一身傷,又遭到清廷卸磨殺驢的通緝,這才逃回了梅縣老家。
他不願意下殺手,沒有將倭刀抽出鞘來,只是用刀鞘磕著地面,一步一步平穩地走進暴雨之中。
林淮唐聽了刀疤仔這話,就明白三圳鎮的人是為什麼找上門來了。
他對這場調查的結果是期盼已久。
客家人,三合會。
「刀疤仔。」林淮唐招招手說,「你過來。」
大雨完全打濕了他的衣衫,但林淮唐一點都不在意,他動作慢慢變快,每步跨越的距離越來越大。等到刀疤仔反應過來的時候,林淮唐的身影已經整個消失在了雨中。
林淮唐那副冷靜到極點的模樣,讓堵門的五六十人心裏都有點發寒。大家都聽說過他在廣州殺出清軍重圍的傳聞,一時間也都害怕起來,難道傳聞都是真的?
這好歹讓林淮唐鬆了口氣。
林淮唐將掛在土屋門板上的一柄倭刀取了下來,這是他從廣州一名日本和-圖-書浪人手上繳獲的戰利品。
梅縣遭了水災,林淮唐和他的朋友們花了很大力氣四處救災。
刀疤仔愣住,他自然不可能乖乖聽話,真走到林淮唐的面前去。林淮唐很無奈,只好自己接著走入雨水裡。
「福佬!你們佔了天妃宮放炮,還有什麼話好說?到處放糧放洋,收買人心,嘴靈嘴精,虱母生到筐,福佬是要翻了天。」
也難怪三圳鎮的這些農夫,起了歹意。
林淮唐走上前去,在雨中和蒙學堂的老同學陳更新兩手緊緊握在一起。
陳更新的洋槍上還細細裹好了防雨布,他帶著援兵過來,呼喝道:「興亞復漢先鋒隊第一大隊到!」
他們心中自然產生不平感,便藉著林淮唐在天妃宮放了幾門炮的理由發難,說白了就是要來搶救災款的。
咣當一聲,刀疤仔的腰刀才拔出一半,就被林淮唐用尚未出鞘的倭刀直接砸斷。站在他周圍一圈的十幾個漢子同時撲了過來,可幾乎只是一個照面的功夫,這些人就被林淮唐一一踹翻,跌倒在泥濘的雨地里。
沒有攜帶火器,他就不用擔心自己一時緊張之下,打出幾條人命。
「不,是漢郎他們從尋烏調查回來了吧?很好,這很好!刀疤仔和_圖_書,還要繼續打嗎?」
林時爽驚喜道:「是雲紀和子明帶救災的人回來了嗎?」
林淮唐知道眼前這人是嘉應州三合會有名的頭目人物,外號叫刀疤仔。據說庚子年的時候他上過直隸,跟著義和團的大師兄學了一手好功夫。
嘉應州一帶山巒起伏,幽林密布,地勢險峻的同時,偏偏又有梅江流過,成為了一個奇葩的水陸碼頭。
但也沒想到,南口鎮、三圳鎮,這一個縣裡的兩個鎮,地域鄉土概念,也能分化歧視到如此地步。
三圳鎮位在嘉應州上游地方,控制水源,地勢較高,在這次水災中受損不多。
林淮唐失笑,他知道清末以來,中國人的省界鄉土概念在滿洲統治者的有意強化下,已經增強到了後世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他真能以一敵百?
林淮唐料想即便是扶清滅洋、迂腐之極的義和團,畢竟也是敢於和洋人抗爭的好漢子。
最不濟,也要給三圳鎮也爭取到一批不下於南口鎮的救災款。
是因為天氣的緣故嗎?
林時爽極力壓低聲音,生怕被堵門的三圳鎮民聽出他的怯意來。
林淮唐看了一眼紅黑旗樹立的方向,估計援軍是從北面來的,而非從南面的南口鎮回來的,便確通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