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十章 下山去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十章 下山去

隊員們的腳底板大多因為連日山地行軍,起了水泡,小腿和大腿上也多有傷痕,背上、臉上和手臂上,則都是長期日晒留下的深色痕迹。
收回鐵路利權的運動正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但這並沒有引起孫中山等同盟會黨人的充分注意。他們一心一意抓起義,時而依靠會黨,時而依靠新軍,走到黃花崗起義時,甚至只依靠少數「選鋒」。
「誰說不打清軍的?」林淮唐反駁說,「先鋒隊不能冒然去碰縣城這種大目標,但梅縣,甚至整個嘉應州下轄的所有鎮、鄉、村、墟、圩、坪,我們都要拿下,並且死死佔住,建立政權!」
林淮唐又回到了隊伍的最末尾,他體力好得過分,身為總隊長卻堅持走在隊伍的最後面,好方便隨時能夠幫助掉隊的同志站起來。
還是在日本參加過九段體育會的陳更新體格好得多,汗都不流地問道:
林時爽、陳更新兩人,都是和林淮唐相識交往多年,他們怎麼都不知道林淮唐究竟是何時鍛鍊出來這樣天人般的體魄。
梅縣的一側是陰那山和蓮花山,孤懸粵東北的興寧盆地、梅江盆地、蕉嶺盆地,都在崇山峻岭的庇護之下,北面連接江西hetubook•com•com的一側,更有雄邁的南嶺阻隔,可以保障先鋒隊在梅縣活動的安全性。
剩下喻培倫和庄文統兩人,都皺起了眉毛。
他尚不知道五月八日清廷成立了皇族內閣,給期待朝廷立憲的士紳階級臉上狠狠打了一巴掌;也不知道五月下旬,湘鄂粵川四省都已經爆發了反對鐵路國有化的大規模保路風潮。
奔走在嘉應州山路中的林淮唐,還不知道外間發生的種種變化。
五月七日孫中山致函謝秋,檢討廣州起義失敗原因在於金錢不足,告以芝加哥成立中華實業公司,革命成功后專辦開礦,欲籌資本百萬元,供充革命軍費,囑將此事通告同志。
這樣,起義地點只能選擇在邊境或近海一帶。廣東附近地區的起義雖屢遭失敗而仍然不肯作戰略改變,其原因即在此。
「哈,不打,不打。我們打縣城幹嘛?要逼李准和秦炳直來剿先鋒隊嘛?」
橫徵暴斂、殘民以逞的滿洲異族政府,正用盡各種手段敲骨剝髓,並日漸將百姓推向革命的一方,甚至就連原本支持清廷的士紳階層,也因為在預備立憲、鐵路國有化、橡膠股災等危機中遭到清和_圖_書廷的欺騙,逐漸走向了朝廷的對立面。
但大家看到抵達清廷勢力非常薄弱的梅縣客家人聚居區后,軍心士氣就漸漸恢復起來,連帶著人們的情緒都轉變為高昂。
林時爽雖然不解林淮唐的用意,但他一切都以總隊長馬首是瞻;陳更新也點頭認可,方聲洞則是因為實在太累,無心說話。
六月初,先鋒隊的二百餘人小小隊伍,經過數日行軍。他們兵分兩路,水陸並進,繞開了有清軍防營兵力設防的河源、龍川二縣,晝伏夜出,終於在興寧縣附近重新會師,順利進入了粵閩贛三省交界處的山區。
「到羅衣鄉后離南口鎮就不遠了,南口鎮毗鄰縣城,咱們總算是走到梅縣地界里了,總隊長。」
自1895年興中會的廣州起義起,孫中山和他的同志們已經進行了十七年的武裝鬥爭。他們屢仆屢起,歷經多次失敗而志不衰,屢受攻擊、責難而信心不搖,一直堅持以武裝起義推翻清政府的正確道路。
但是,在實際革命行動中,孫中山卻把籌餉、籌械放到了第一位。認為有了錢,有了槍,就可以穩操勝算。而且,他長期居留國外,錢,依靠向華僑募捐;槍和圖書,依靠向日本等列強國家購買。
趙聲先參加光復會,后又在南京參加同盟會,是在兩會群眾中都有威望的革命家。趙聲死後,光復會的首腦陶成章仍疑為毒斃,加深了對同盟會的猜忌。本已出現轉機的兩會關係,又籠罩上重重的陰雲。
「總隊長,我們要攻打梅縣嗎?」
「我們第一個目標就是拿下南口鎮作為落腳立足之地,如今廣東水災越來越嚴重,清廷勢必自顧不暇,再沒有餘力出兵清剿黨人——水災面前,朝廷的顢頇昏庸,肯定會暴露無遺,這就是我們和滿洲專制政府爭奪民心,擴大力量和影響力的絕佳時機。」
一九一一年五月四日,孫中山接胡漢民複電,獲悉黃興、朱執信等安全脫險,欣然表示「天下事尚可為」,併為死難烈士籌集撫恤費。
還在從事武裝起義活動的初期,孫中山就曾說過:「蓋起點之地,不拘形勢,總求急於聚人,利於接濟,快于進取而已。」他並正確地指出:「萬端仍以聚人為第一著。」
清廷從給事中石長信奏,頒布國家鐵路政策:將全國重要之區定為幹線,悉歸國有;其餘支路,准由各省紳商集股辦理。
如此的「到處放火」hetubook.com.com,自然使得「吾黨菁華,付之一炬」。
但是,這些起義也一次比一次更清楚地暴露了它的弱點,這就是脫離了清末民間百姓基礎的軍事投機冒險主義。
五月五日芝加哥同盟會開會,請孫中山指示籌餉方法,孫中山在會上提出「集合巨款,分途舉義」,暫以100萬美元為目標,議決設立革命公司辦理。
先鋒隊剛剛走出山區,人疲馬乏,連槍支彈藥都損壞不少,還有一門大炮在攀爬山地的途中被隊員摔壞,損失可說不小。
「我們到羅衣鄉了!」
如果有人受了傷,林淮唐就會第一個將他背起來前進。
全國反清革命的高潮,正在逐漸成熟起來。
庄文統不愧是惠州洪門的頭目之一,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梅縣一帶也特別熟悉。先鋒隊千辛萬苦走出山區,看到梅江流淌而過時,庄文統一眼就找到了梅縣南面羅衣鄉的位置。
若沒有林淮唐的力挽狂瀾,則廣州黨人勢必全軍覆沒。
五月十八日,在廣東省新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革命黨人趙聲盲腸炎發作,但他急於遠行,不願割治。拖延了一段時候,炎症加劇。再開刀時,流血過多,在同志的痛哭聲中張目說:「吾負https://m.hetubook.com.com死難諸友矣,雪恥唯君等。」去世。
但即便孫中山的行動充斥了大量策略上的錯誤,卻的確造就了「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的氛圍。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下山去、下山去,我們下山去!」
他佝僂著身體,想說句話,卻直喘著粗氣。
群山環伺,仲夏將至,各種各樣的蚊蟲滿布山野,鳥雀的聲聲啁啾好像都充塞熱氣。
同日,由孫中山通電全世界,布告革命宗旨。
林淮唐原來穿著的皮鞋早就被踩爛了,他在行軍半道上已經換過兩雙草鞋,但都不經用,最後乾脆光腳走路。
「革命黨不打縣城,不打清軍,光靠在山裡走路,能把滿洲人走死嗎?」
方聲洞驕傲急切的神情,在連續好幾天的山地行軍以後,完全被滿臉憔悴所取代。
那支在觀音閣鎮時,還顯得英姿颯爽的革命隊伍,現在看起來尚未經過戰鬥,純粹由於山野中的行軍,都快要將自己走垮掉了。
林淮唐背上還背著四大隊一名中暑的會黨民軍,他滿手都是被山中荊棘劃破的小傷口,但卻渾不在意,望著江水流來的方向還大笑了起來。
這一天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乍看之下無足輕重,但終將對中國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