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十八章 黃興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二十八章 黃興

黃興握信躊躇:「有此同志,何愁革命不能成功。」
同盟會一死士林淮唐,頓首再拜。」
「林淮唐是同盟會福建支會的成員,由鄭祖蔭和林森兩人介紹入會。這次廣州之役,林淮唐也是選鋒隊的隊員。」
宋教仁又說:「克強啊,你看這個林淮唐在信上說的——吾黨之所求者,在廢滅韃虜清朝,創立中華民國,事業偉大,斷非區區暗殺一二元兇大惡所能有濟者,革命黨者,必當以大起國民軍,組織軍隊為唯一之方針。看啊,林淮唐說的多麼好、多麼正確!行暗殺事業的同志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如此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我亦不得不敬服。但如此輕易拋擲我同志精華,使諸多新中國的棟樑拼卻性命,換來幾個貪官污吏的死,這值得嗎?克強,你醒醒吧!」
黃花崗之役林淮唐等人所用槍支,就是徐宗漢將自己則扮成染料作坊外嫁的新娘。兩百多號革命戰士扮作迎親的隊伍,在喧天的鑼鼓和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取出已先期裝在顏料罐里的武器零配件,洗凈后以明辦嫁妝、暗運武器的辦法,先將武器運送至大石街一所秘密機關,再由別的同志將武器彈藥分送至廣州各處。
同盟會中部總會是一個獨立於同盟會之外的組織,它和共進會一樣拋棄了「平均地權」的綱領,聲稱「以推覆清政府,建設民主的立憲政體為主義」。此外,它並特別規定:「會員皆一律平等。」
林淮唐在南口鎮寫下的一封求援親筆信,經過蔡和圖書綺洪、何子淵、高繩芝三條渠道,層層傳遞,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不知道暗藏多少風險、賭上了多少人的身家性命,歷經重重險阻,才終於送到了香港。
譚人鳳的心情過於激動,已很難回答好黃興的問題。跟他一起到黃宅的宋教仁,一身筆挺貼身的西裝、緊系領帶,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不緊不慢地說:
譚人鳳年過半百,滿頭華髮,所以常被黃興呼為「老先生」。他日常做一副名士裝扮,風流自得,今天卻手抓電報紙,滿布皺紋的蒼顏上已灑滿熱淚。
最讓黃興、宋教仁、譚人鳳三人感動的事情,無疑就是七十二志士的得救。特別是黃興,他一直都認為黃花崗之役的失敗,完全是因為自己組織無力、指揮無能所致,幾乎產生以死明志的打算。
高繩芝是潮州巨富,也是汕頭自來水廠和開明電燈公司的老闆,同時還是黃岡起義和惠州起義的贊助人之一,僅惠州起義時高繩芝就一次性給同盟會捐助了二萬銀元用來購買槍械。
黃花崗起義「失敗」時,黃興改裝逃到暗設於廣州河南的革命機關女同志徐宗漢處,由她護送至香港就醫,並不知道此後林淮唐力挽狂瀾,挽救了行將覆沒的黨人隊伍。
「老先生,林淮唐是何人?你們認識他嗎?」
只有畢業於長門炮術學校的陳更新,勉強算是一位正經軍校生,但其所學知識也主要是關於近代炮兵的戰術戰法,對現在的先鋒隊,幫助不大。
宋教仁解釋和*圖*書說:「電報是開明電燈公司的老闆高繩芝從汕頭髮來的,信件由林淮唐交給梅縣同盟會會員蔡綺洪,又由蔡綺洪轉交給嘉應州同盟會主盟人何子淵,最後由淵公冒性命風險親手帶到汕頭交給了高繩芝。」
同時他也看出了同盟會組織的某些弊病,準備在中部總會機關內部實行「合議」制,防止專制獨斷,要求加強團結,消除省界觀念。在起義策略上,宋教仁批評孫中山以往的做法是「惟挾金錢主義,臨時召慕烏合之眾,攙雜黨中,冀僥倖以成事」,表示要「培元氣,養實力,不輕於發難」。
宋教仁猶疑問道:「克強夾袋中,尚有濟得大事的軍事人物否?」
「姚雨平可堪此任!」
林淮唐的信里,除了提出革命黨應在梅縣山區積累力量、發展國民武裝的策略建議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向孫中山和黃興請求援助,希望他們可以組織一批富有軍事經驗的正經軍校畢業生,攜帶餉械設法入粵。
這次廣州起義失敗,更造成同盟會員不少人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會事。就是黃興和宋教仁,之前也經常鬱鬱不樂,喝醉了酒就卧地長歌,甚至準備冒險暗殺清吏拼個一死以謝同志,或者乾脆遁跡隱居。
在東京同盟會總部長期組織渙散,孫中山行蹤無定的情況下,宋教仁準備另起爐灶建設中部總會,以推動長江流域的革命形勢,他的眼光無疑走在眾人前面。
宋教仁試圖對同盟會以往的失敗作出總結,認為其原因在於「有https://m•hetubook•com.com共同之宗旨,無共同之計劃;有切實之人才,無切實之組織」。宋教仁準備「奉東京本部為主體,認南部分會為友邦」,總機關設於上海,各省設分部,總理一職,則虛位待賢。
譚人鳳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看著電報紙都能哭成淚人,畢竟那些被同盟會認為已經全部犧牲的志士里,不乏譚人鳳的親戚、子弟和門生。
「志士未死、志士未死!」譚人鳳且哭且笑,「廣州之役並沒有功敗垂成呀!」
但專業的軍事人才,確實是先鋒隊現在最為稀缺的資源。
黃興精神消沉,流連香港月余卻一事無成,革命同志的懷疑抨擊更讓他感到壓力日漸巨大。直到今天宋教仁和譚人鳳帶著一份電報,送到黃興宅中,才讓他的意志為之振作。
黃花崗之役的失敗,對黃興打擊巨大,他心灰意冷,又受到當時流行的「拚命主義」感染,便萌生了冒險暗殺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等清朝官吏,為死難烈士復讎的想法。
徐宗漢給三人端來茶水,她參加同盟會鬧革命的時間不比黃興晚多少,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
最終是黃興拍板道:「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起義,全都不能忽視。老先生和漁父繼續到湖南、湖北活動,支援林淮唐的事情就交給我辦!」
孫中山一意在南方三省發動起義,說是「只注意廣東,對於長江各省一點也不注重。華僑所捐的錢也只用到廣東方面去,別處的活動一個錢都不肯給」。
黃興,原名軫,后改名興,字和-圖-書克強,湖南長沙人,是華興會的創始人和首任會長,亦是同盟會的創建者之一,被同盟會會員尊稱為克公。
如今林淮唐的消息傳來,的確使無比消沉的同盟會會員們又重新振作起來。但之前因為廣州起義失敗,導致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人之間長期日積月累的矛盾完全爆發。
如今得知志士並沒有犧牲,黃興內心的慶幸和喜悅何其巨大。
他閉門謝客,專事準備,擬一死拼殺李准。消息為同盟會同志得知,孫中山、馮自由、美洲致公堂、《少年中國晨報》等紛紛函電勸阻,甚至有人表示願替黃興代行暗殺之職。
「黃克強!你還自稱是大丈夫嗎?哪有這樣沒出息的大丈夫!既然三二九之役沒有失敗,你又憂愁什麼?快快行動起來,籌款購械、委派同志,快快行動起來幫幫這位林淮唐同志吧。」
孫中山表示,可容日約各分會長再議,但實際上,孫、宋之間關係已經徹底破裂,黃花崗起義「失敗」不久后,唯一一個能夠調和各方關係的趙聲又病死,宋教仁便打定了拋開孫中山,自己另起爐灶,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大搞長江流域起義活動的決心。
但是既然宋教仁和譚人鳳的目光都已經北向轉移到了兩湖三江一帶,對於林淮唐在廣東的活動又要如何處置為好?
「……克公謹啟:
林淮唐和林時爽都只是日本陸士預備學校成城學校的肄業生,方聲洞亦然;喻培倫卒業于大阪高等工業預備學校,庄文統毫無新學學歷。
其實錢財、槍械還和-圖-書是次要的,畢竟林淮唐從滙豐銀行和橫濱銀行強行借走六萬大洋,足夠先鋒隊使用一段時間。
照顧黃興生活起居的徐宗漢,日前因為醫師在為黃興動手術前,須經其家屬簽字,徐宗漢在張竹君慫恿下,以妻子名義簽字,手術后又盡心照顧,兩人志同道合,已成事實上的夫妻。
黃興接過譚人鳳手裡的那張電報紙,攤開到桌子上,一字一句念道:
……三二九之役我同盟會志士皆以喚醒同胞、繼志而起為職責,同胞夢夢,起義所以醒之也,雖死無悔。殺身成仁,古有明訓,幸天佑我黨人,開城門以延志士性命……余等與滿奴,無可言者,轉戰千里,至於嘉應……落腳駐足,僥倖於斯……萬端仍以聚人為首,特請克公聯絡,使我同志北朔梅江,積薪五嶺,以待天下有變……
前幾日孫中山更重提當初宋教仁支持章炳麟、陶成章來罷免孫的舊事,「黨員攻擊總理,無總理安有同盟會?經費由我籌集,黨員無過問之權,何得執以抨擊?」
雖然當時譚人鳳從中調停說:「同盟會由全國志士結合組織,何得一人言取消?總理無處罰黨員之規條,陶成章所持理由,東京亦無人附和,何得怪黨人?款項即系直接運動,然用公家名義籌來,有所開銷,應使全體與知,何雲不得過問?」
她早對黃興的意志消沉特為不滿,現在啪的一聲將茶杯都砸在桌上,叱責道:
「革命與暗殺二者相輔而行,其收效至豐且速。此時黨人惟有行個人暗殺之事,否則無以對諸烈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