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八十四章 入城
「沒有……」方聲濤沉吟說,「我在想,林淮唐的異軍突起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黃展雲詫異道:「林君漢實乃我八閩精華所出的大英雄,異日必為我福建之偉人……或許還將是新中國的肇造偉人。」
黃展雲感嘆:「我革命半生,無所成就於咱們這個老大國家。但蒙學堂能培養出一個林淮唐來,也算聊可自|慰。」
自宣統二年四月初一,漳廈鐵路就已經全線試車運行,並辦理客、貨運輸。國民軍佔領漳州以後,就是沿著漳廈鐵路向廈門前進。
廈門民智早開,風氣領先於全國,特別因為島內赴南洋經商的華僑數量極多,所以和革命黨人的關係一向很深。
但讓人失望的是,鐵路建造時質量低劣,工程粗陋,平時又缺乏維修和保護,以至日久天長,枕木朽壞,螺絲失落,更換殊少,列車不敢疾駛。
不過廈門目前尚處於軍管狀態,一般治安皆由國民軍負責,張海珊和王振邦一個是同盟會一個是光復會,本來就系水火不容之人,現在又被林淮唐強行安排到虛職上,也整不出什麼活來。
林淮唐入城時,即受到全城國民極為熱烈的歡迎,街道上鞭炮鳴放,爆竹聲里是綵帶飄飄,舞龍舞獅還有迎神的隊伍都充塞街道。
林淮唐是蒙學堂的畢業生,算得上是黃展雲的門生,又是被同盟會福建分會會長鄭祖蔭親自助資送去日本留學的青年,所以黃、鄭二人,都對林淮唐投注有極強烈的期待感。
名為鐵路,這列火車實則比老牛還慢,而且「車行時有出軌之虞」。當時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個乘車農民,在行車中竹笠被風吹落車外,他急忙跳下火車去撿竹笠,待手持竹笠返身緊跑幾步便追上了火車。
福建同盟會派來迎接國民軍的兩位代表,黃展雲和方聲濤相顧無言,都陷入深深震動之中,革命黨人受如此的擁護,那是並不奇怪的,但現在歡呼聲、擁戴聲甚至萬歲聲,高絕嘹亮到如斯地步,就是他們二人想象不到的了。
但和南https://www•hetubook•com•com洋華僑投資建設的潮汕鐵路不同,漳廈鐵路是由宣統皇帝之帝師、正紅旗漢軍副都統陳寶琛集資建設。
黃展雲瞟了一眼說:「這是孫先生民生主義的宗旨。」
對國民軍來說,漳廈鐵路也只是指明了軍隊進攻的方向,並沒有加快戰士們的行軍速度。這樣一條花費福建各界國民近千萬元民脂民膏的鐵路,結果卻毫無裨益於國民經濟,落得一個連雞肋都不如的結果。
林淮唐始一進城,就以雷厲風行的速度首先將廈門島上的官署衙門全部控制。本來島內已有屬於同盟會、光復會的兩支民軍武裝起義,國民軍進城后,林淮唐就委任同盟會會員張海珊為廈門警察局局長、光復會會員王振邦為廈門警察局副局長,命令他們將所部民軍武裝皆改編為巡警。
便是在廈門島對岸的鼓浪嶼,那些在小小嶼陸上修起一幢幢領事館的列強使節們,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大地的變化,並且他們的心中也將升起一個統一的疑惑。
方聲濤眯起眼睛,廈門市民,這樣快就牢牢記
hetubook.com.com
住了革命英雄的名號,究竟是一樁好事,還是一樁壞事呢?街道上的市民們,呼聲越來越大,方聲濤側耳傾聽,注意到國民的歡呼聲里中,「林淮唐萬歲」的聲量,甚至已經超過了「革命萬歲」、「國民軍萬歲」乃至於「新中國萬歲」了。
國民軍戰士還在給街道旁的圍觀群眾散發報紙和宣傳單,報紙是先鋒隊剛剛出版的新一期機關報《觀察日報》和潮梅總農會的創刊號機關報《赤戟報》,《觀察日報》的版頭上印有林淮唐側顏圖,《赤戟報》的版頭上則寫著「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的創刊詞。
但方聲濤隨即又覺得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林淮唐是誰?
方聲濤默默點頭,心下覺得事情沒有這樣簡單。民生主義在同盟會的三民主義里,地位遠不及民權主義和民族主義重要,但林淮唐散發的大量傳單,卻用極多篇幅重新論述民生主義,其中一部分話甚至有安那其主義和康米主義的色彩。
方聲濤手裡抓著兩張宣傳鼓動的傳單,看著上面用極淺顯甚至於粗俗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白話文字——他發現傳單上除寫革命道理、國民軍的「四紀八規」外,還用大篇幅文字寫了先鋒隊要使國民「耕者有其田」的主張。
騎馬走在入城隊列最前方的是陳更新,他雖然是福州人,但跟著國民軍打回廈門,同樣有衣錦還鄉之感。特別是陳更新身材挺拔高大,五官又生得濃顏英武,高高舉起國民軍的紅黑二色大旗,旗幡招展,可真讓市民升起新新世界之感。
「韻松,你想了什麼?」
方聲濤用力頓首,又笑了起來:「舍弟賴林淮唐之助,才突出絕地,我……我或許想得太多一些。」
廈門島已陷入氣沖斗牛的狂熱氛圍之中,「國民軍萬歲」、「革命黨萬歲」、「林總司令萬歲」的歡呼聲籠罩全島。
漳廈鐵路為官商合辦之鐵路,陳寶琛素稱飽學之士,卻並不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和企業家,也並沒有開公司、理財物的經驗。
剩下的宣傳單,上面也都印有林淮唐的三種攝影圖像,其一為《觀察日報》刊頭的側顏像,其二為身披黑大衣、內襯軍裝的全身圖,其三為著麻布短衫、踏草鞋的農夫裝扮像。hetubook•com•com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首先實現民族主義,推翻滿清的專制統治嘛!
因而漳廈鐵路公司在資金的使用上,本末倒置而且從不加以核算和節約。開工伊始就在嵩嶼建造了大量的廠房、倉庫、站房等輔助建築設備,用去資金十二萬多元;勘測線路的工程雜費也用去近五十萬元。
直到去年,漳廈鐵路嵩嶼至江東橋的工程完工。
鐵路資金周轉大成問題,雖經福建各界紳民的極力勸募,也只能勉強維持,於是這條輕軌鐵路出現了「三日修,兩日停;停了修,修了停」的局面,大大影響了工程進度和質量。
方聲濤是方聲洞的哥哥,兩人相貌很相似,但方聲濤光看神情,就顯得比他弟弟沉靜得多。
「魯公以為林淮唐這人怎麼樣?」
近千萬銀元的工程經費,都花到哪裡去了呢?
國民軍還向市民分發紙燈,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領到長方形的骨牌燈一項,有的燈上寫著慶祝字句,更多燈上則繪著林淮唐的簡單肖像。
黃展雲拉起嘴角:「好事!當然是好事!我,還有蓀公,我們多麼希望福建能有更多像林君漢這樣的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