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九十三章 粉碎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九十三章 粉碎

林淮唐沒有依靠國民軍獨佔福建軍政大權的意思,連第十鎮的多數士兵,他都交給了福州光復的功臣許崇智來統領。
孫道仁是第十鎮的統制官,是福建一省新軍的最高長官,但在福州光復的前夜,孫道仁猶豫不決,沒有及時參与革命,現在雖然也聲稱反正,但地位已經完全被許崇智所取代。
鄭祖蔭這些同盟會的元老,也並不放心孫道仁這個猶豫不決的立憲派人物,於是大家都一致同意林淮唐的建議,決定首先解除孫道仁的兵權,並將第十鎮新軍做重新整編。
比較重要的崗位,俱由國民軍把持。
國民軍雖然發展勢頭非常快,現在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一萬多人,但軍官、士官的數量反而因此顯得更為不足。
畢竟在鄭祖蔭看來,同盟會福建分會也好、國民軍也好、先鋒隊也好,大家都是革命黨人,沒有多大區別。只要林淮唐安插的是福建人,沒有安插來一堆廣東人潮汕人,那自然福州本地的黨人就不會有太大意見。
軍校校長,這自然是一個虛銜。
謝葆璋催促著讓謝婉瑩回屋玩去,小女孩卻吵吵鬧鬧地,非說要和林淮唐大英雄合影,還說和-圖-書她想請人將照片帶給自己的好朋友林徽因瞧瞧,想炫耀自己結識了怎樣一位著名的英雄。
甚至連軍校本身的實際教學實權,林淮唐都準備安插教務長等人員來控制。
「許崇智有功于革命,讓他放心,本軍一定履行承諾,支持許崇智出任福建革命軍的總司令。」
林淮唐站起身來,他臉上很難得浮起極滿意的笑容:「很好,福州局勢穩定,多賴諸君努力。」
他希望能邀請大名鼎鼎的僑商首領陳嘉庚來做都督府的財政部長,但事情還沒有什麼眉目的時候,來自廣東的另一條消息就打破了福州城裡漸漸趨向穩定的氣氛。
林淮唐又拍了拍小朋友的臉蛋,他好像想起了這個小女孩在後世如雷貫耳的那個筆名,嘴角禁不住扶起溫和的微笑。
先鋒隊、國民軍,人員及實際力量依舊有限,不依靠鄭祖蔭等同盟會元老、不依靠許崇智這樣的新軍高級將領,是很難迅速控制福建一省之地的。
國民軍與福建同盟會相談甚歡,兩方人士都心滿意足,林淮唐也覺得國民軍的力量這樣穩健發展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直到南京臨時政府成和*圖*書立以後,革命黨方一致將鎮、協、標改稱為師、旅、團,所以還要一個月以後,中國軍隊才會陸續改用師旅新稱呼。)
光復福州以後,林淮唐在藩庫找到了閩浙總督督署衙門剩下的存銀五百余萬,這筆錢可以暫時維持都督府的正常運轉,但考慮到接下來的戰事,林淮唐當然會覺得這些錢是遠遠不夠用的。
張雲逸半低著頭,又很靦腆地問:「我們隊的蕭指導員快要結婚了,到時候我能申請一天假期去參加蕭指導的婚禮嗎?」
林淮唐說:「福建本有商會組織,但不過是大商人、大富豪的茶水間而已,起不到多大作用。國民軍方面的意見是,儘快牽頭成立福建商戶聯合會,以經營資本在二千元以下為入會門檻。此外,總農會、總工會組織,國民軍在廣東實施經年,皆有成效,亦當在福建普遍推行。」
張雲逸身上還帶著濃重的硝煙味,他麾下的部隊剛剛接管了于山上的清軍軍營。原本駐紮在福州城裡的第十鎮新軍,其中一協跟隨許崇智起義,另一協則被國民軍繳械解除了武裝。
即便林淮唐設立了軍官速成班和軍士訓練隊來培育國民和-圖-書軍的中堅階層,緩急之間,也不能相濟。
甚至雖然林淮唐本人沒有要求,鄭祖蔭還是提前用福建都督府的名義,內定發表林淮唐為閩南安撫使,將福建工商業最繁榮富庶的漳州、泉州、廈門一帶,都交由林淮唐全權負責。
林淮唐說完這句話,鄭祖蔭、黃展雲、方聲濤……這些福建同盟會的人顯而易見都鬆了一口氣。
既然國民軍已經手握光復福州之功,卻將都督和閩軍總司令兩個位置,都讓給了本地黨人,那麼鄭祖蔭和許崇智自然也投桃報李,全力支持林淮唐所說的商戶聯合會及農會、工會等組織。
林淮唐看向鄭祖蔭說:「國民軍堅決支持蓀公出任福建省都督、許崇智出任閩軍總司令,至於孫道仁……蓀公,我們國民軍方面認為孫道仁可以做福建武備學堂總辦——嗯,學堂的名字也可以改一改,今後改稱福建陸軍軍官學校,讓孫道仁做校長,蓀公認為合適嗎?」
現在第十鎮新軍多數軍人願意參加革命,瞬間就能為國民軍提供成百上千的合格軍官,其中還包括許多國民軍最為緊缺的技術人員。
其中一部編入國民軍的軍官速成班和軍士和-圖-書訓練隊做教官,另一部則改編為閩軍第一鎮,由許崇智兼任統制。
于山風景秀美,現在已駐紮上國民軍的炮隊。張雲逸甚至想著,革命全部成功以後,蕭枳、曹凝夫婦肯定也要舉辦婚禮,到那時,他一定推薦蕭枳到于山這邊來辦婚禮。
咔啦一聲,林淮唐手裡的瓷杯被他輕輕捏成粉碎,茶水濺滿衣裳。
總體而言,由於國民軍里的將領,本來很多人就是出自同盟會福建分會的本地人士,許多人還和鄭祖蔭、黃展雲有師生之誼,所以鄭祖蔭也不覺得林淮唐這樣安插人物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張雲逸臉上堆著陰鬱的神情,給執委會帶來了一條眾人最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是蕭枳吧。」林淮唐含著笑容說,「那很好呀,我記得蕭枳,他調到海豐縣做農民工作了吧?聽燈途彙報,是全部縣農會裡的第一名。到時候我親自給你批假。」
鄭祖蔭草擬的新政府名單中,大約過半人數是由林淮唐點頭確認的先鋒隊、國民軍夾袋人物,僅剩下不到一半人物,由福建同盟會的元老及一些鄭祖蔭認為頗具名望的社會賢達出任。
「稟告總司令,省軍……廣東省軍對我海豐縣和*圖*書發動了進攻!」
更何況在林淮唐看來,一省的都督、司令,不過空頭銜而已,和他想要的東西比起來,真好比天壤之別。
謝葆璋又邀請眾人到林家故居里坐一坐,但因為第一營的管帶張雲逸趕來彙報軍事情況,所以只好作罷。
張雲逸報道說:「總司令!第十鎮新軍除三百二十二人拿了遣散費離開以外,其餘人等,全部宣誓接受國民軍的整編,加入革命隊伍!」
這既是向福建同盟會展現國民軍並不攬權的胸懷,也是出於非常現實的考慮。
「孫道仁如何處置?」
青年人為主的革命黨里,爭權奪利終歸只是它的一個局部,更多人還是受孫中山和黃興的影響,抱有「功成身退」的想法,認為只要推翻清政府,大家就可以或求學、或經商,不再需要過問政治了。
若自己,還有先鋒隊許許多多生者與死者的努力,能讓這些人活在一個更燦爛的中國,林淮唐也就不枉此行了。
鄭祖蔭又邀請大家到他家中一起吃飯:「……今日由我做東,為國民軍的諸君接風洗塵。明日咱們就以福建都督府的名義,通電全國君漢的豐功偉績,並將所有軍政要職的名單做一下發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