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
「這樣……」宋教仁說,「黎元洪來了電報,準備邀請各省都督府代表前往武昌,組建臨時中央政府,英士,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所以同盟會內部,自然把林淮唐當成黃宋一派的人。
宋教仁被陳其美這種大胆至極的言論嚇了一跳,立刻反對:
陳其美作為中部總會除宋教仁以外,最重要的領袖之一,在這一革命戰略方針上,也是親宋反孫的。
因此宋教仁才有自信,只要他出面,一定能夠成功調和胡漢民跟林淮唐兩人之間的關係。
而陳其美的主張,一貫是在交通便利的上海籌建臨時中央政府,他和江蘇都督程德全早有謀划,也向浙江、江蘇、福建、山東、湖南各方發出通電,電請各省代表來滬集會,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宋教仁感嘆:「梁啟超說中國的希望在於少年,我們雖和他宗旨不同,但此言非虛,從林淮唐身上可以看出,中國之少年的人格足可以屹立世界萬國文明之林,與老邁腐朽的國人大大不同了。」
宋教仁說:「對,我來滬軍都督府就是要說這件事情。英士,你看過林君漢發的解釋通電了嗎?」
陳其美的宗派觀念很深,而且他堅持認為黎元洪不過一箇舊官僚,有什麼資格代表革命黨人?一旦承認武昌組建臨時政府,那麼革命黨多年來的心血,豈不是都落到黎元洪一干人等手中?
宋教仁將林淮唐發出的下野通電交給陳其美看,說:「海珠亭事變各說紛紜,我們暫且不提。但就這通電報來看,林淮唐的確是大公無私之人。按理來說,事變責任七成在省城、三成在潮汕,但林淮唐卻提出他和胡漢民兩個人一起下野,共同承擔責任的解決方式。天下為公,不過如此。」
宋教仁和陳其美的關係親密程度,不下於陳其美與孫中山。
三江兩湖之人,在革命利益上,畢竟和兩廣人並不完全一致。
宋教仁環顧四周,https://www.hetubook.com.com注意到那個常常跟隨在陳其美左右的副官蔣志清不見了蹤影。
「可恨!黎元洪膽大包天,真把臨時政府建在武昌,導致各省代表被北洋軍俘虜如何是好?漁父,不若我派一聶政荊軻之流死士,將黎元洪刺死如何?克強還在武昌,黎元洪若死,正可由克強接手軍隊。」
陳其美又說:「如果上海實在爭不過武昌,漁父,我的意見是這樣的。讓各省舊咨議局各舉代表一人,各省現時都督府也各派代表一人,均常駐上海,暫且視為國會機關。這樣政府由武昌控制,國會由上海控制,同盟會還能有一定斡旋空間。」
攝政王載灃在立憲派的巨大壓力下,已經將此前參与刺殺自己的汪精衛特赦釋放。汪精衛和胡漢民、陳其美兩人關係都非常好,所以宋教仁就希望通過陳其美先說服汪精衛,再由汪精衛來勸說胡漢民下野。
武昌起義爆發,宋教仁、黃興不得不各自拋下手頭的工作赴武昌參加革命。然而湘鄂聯軍不敵北洋精銳,接連失利,清軍又打算從吳淞口派遣海軍為北洋軍運送彈藥並幫助鎮壓湖北革命。江浙不能再袖手旁觀,必須要有人于東南揭竿為旗帶動整個江浙的革命形勢。
陳其美戴著眼鏡,外表看起來儒雅斯文,根本聯想不到一個陰險流氓的靈魂。
但不管怎麼說,陳其美的卑鄙陰險都是為了他自己的理想而行,為著那個革命的理想,陳其美不僅能將任何一個人作為犧牲品,也不吝嗇于將自己的一切作為犧牲的代價——這就和他的兩個侄子及一位部下大不相同。
想到這裏,陳其美也興奮起來:「好!漁父,我一定全力幫助你,有什麼需要儘管提。」
胡漢民成名在報《民報》,而胡漢民在《民報》擔任主編時,《民報》的庶務和總編,就是宋教仁。
當然,這未必不是陳其美分化
m.hetubook.com.com
光復會的手段之一。那可是一支剛剛光復了粵東和福建的精銳之師,如果能來上海,那滬軍都督府的地位一定可以超過武昌。
至此,東南震動。
浙江是光復會的勢力範圍,雖然上海光復以後,陳其美就把光復會的李燮和趕出上海,但畢竟光復軍在上海起義時給陳其美很大幫助,所以他還是派了一部分滬軍人馬前往浙江協助光復會。
「志清呢?」
上海方面的意見,在陳其美那通邀請各省代表來滬的通電里,已表達十分清楚:
「只要北伐軍來上海,讓我做什麼都行!」
但宋教仁又說:「然則武昌為首義之地,引領全國民氣,其通電發出又在先,據聞部分代表已經到鄂,滬與之爭,恐將不利。」
陳其美還很不服氣,但他也明白大局如此,不容易改變,只好勉強稱是。
宋教仁對中國的青年人卻是信心滿滿,他對林淮唐極為樂觀:
孫中山是廣東人,所以多年來一直把革命的精力集中在兩廣一帶,不免冷落東南地區。本質上來說,宋教仁牽頭組建同盟會中部總會,其實就是在對孫中山的兩廣革命戰略表示不滿。
陳其美本來只是簡單掃了一下通電,但越看卻越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就陳其美的了解,林淮唐一路席捲粵東、福建,並非是那種思維簡單的單純青年。
陳其美所說的登壇拜將,是黃興剛剛趕到武昌時發生的事情。
宋教仁卻不贊成:「國會機關要仿照美國,此乃一定不易之法。但府在武昌,會在上海,府會相隔數千里,辦事肯定多有遲滯,太不方便,完全不適合目前南北交戰的非常時期,恐怕難以被各方接受。」
當上滬軍都督以後,陳其美馬上又排斥異己,將光復會的李燮和等人趕到吳淞,獨霸上海,將一切利權都裹入私人手中。
「通電已出,絕不有假。林淮唐下野以後,我會以人格擔保他的安全https://m.hetubook.com.com——還有,英士,林淮唐在通電里已經公開表示,只要胡漢民跟他一起下野,國民軍數萬精銳就將由海路來上海,參加北伐。這樣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英士覺得價值幾何?有如此精銳,你還擔心黎元洪嗎?」
宋教仁還考慮到其他方面因素:「目前北洋軍佔據上風,革命黨人更有必要建立統籌全局的臨時政府,以向列強求得交戰團體的身份資格。上海位居交通樞紐,便於各省代表往來,又是列強高度關注之地,在這裏建立中央,也方便和列強談判。」
自從上海光復以後,陳其美就用最為卑劣的手段竊取了滬軍都督府都督的位置。他是個流氓出身的人物,完全不在乎名聲和手段的正當性,只要能推動革命進程,陳其美一點不在意使用什麼陰謀詭計。
「什麼通電?」
「志清啊,我派他去了杭州,聯絡浙江革命黨人光復杭州。」
「自武昌起義,各省響應,共和政治,已為全國所公認,然事必有所取,則功乃易於觀成。美利堅合眾國之制,當為我國他日之模範。
陳其美憤憤道:「克強真糊塗!他受黎元洪什麼登壇拜將,以至於我們步步受人節制,于同盟會大局屬實不利。」
陳其美尚有所疑慮:「閩浙謠傳國民軍擁兵數萬虎狼之師,林淮唐真會這樣大公無私地放棄一切嗎?」
宋教仁還在上海,他和陳其美都是同盟會中部總會的首領,兩人關係相當密切,在滬軍都督府的司令部里,宋教仁又給陳其美帶來了一條重要的新消息。
美之建國,其初各部頻起爭端,外揭合眾國之幟,內伏渙散之機,其所以苦戰八年,收最後之成功者,賴十三州會議總機關,有統一進行維持秩序之力也。考其第一次、第二次會議均僅以襄助各州會議為宗旨,至第三次會議始能確定國會,長治久安,是亦歷史上必經之階級。
當時黎元洪效仿劉邦登壇拜韓信為www•hetubook•com.com大將軍的例子,建築拜將台,大張旗鼓封黃興為帥指揮鄂軍。
宋教仁寫信給留守在上海中部同盟會的庶務部部長陳其美:「此間戰事吃緊,亟望各處響應。聞上海所購子彈,未得成就,不知以後另有設法否?總乞力謀之。」陳其美原打算在南京先發動起義後上海再隨之響應,現在形勢所迫不得不先發制人了。
吾國上海一埠,為中外耳目所寄,又為交通便利,不受兵禍之地,急宜仿照美國第一次會議方法,于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
黃興不察,冒然受封,結果就等於是同盟會方面認同了黎元洪的領導地位,承認了黎元洪有權力授予他人軍權的地位,導致現在是一步錯、步步錯,整個革命勢力都有被黎元洪篡奪的風險。
陳其美不屑地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黎菩薩能保武昌在北洋軍的攻勢下無虞嗎?我聽說北軍炮火已經可以直接射進武昌城裡,這種情況他叫各省代表去武昌,是要建立臨時政府,還是要叫大家去被北洋軍俘虜?」
黃興和宋教仁都是湖南人,和廣東人胡漢民並不完全是一路人;陳其美和胡漢民有一定私交,但也不算十分和睦。
陳其美以為,海珠亭事變發生后,胡漢民和陳炯明兩個人質都在林淮唐手上,他大可有其他許多方式迫使省城妥協,怎麼會自解權柄,提出下野?
誰執牛耳?
在推舉滬軍都督的會議上,陳其美公然帶兵威脅其他代表,還揚言要炸毀會場,這才逼得眾多代表選舉他為都督。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漁父,林淮唐是你和克強的人吧?他太過分了,竟然將展堂兄綁去汕頭。」
11月7日,湖北都督黎元洪以「義軍四應,大局略定,惟未建設政府各國不能承認交戰團體」為由,向各地軍政府發出徵求意見電。就在意見電發出的第二天,黎元洪便通電各省派代表赴武昌,籌組臨時政府。
陳其美說:「但這是真的還是假
和-圖-書
的?林淮唐真的會辭去國民軍總司令的職務下野嗎?怕不是什麼障眼法。」林淮唐在梅州進行革命活動時,同盟會的香港機關還是由黃興、宋教仁、譚人鳳三人負責。他們雖然都沒有跟林淮唐見過面,但卻有書信往來,也給過先鋒隊在人力、物力上很大的支持。
在臨時政府的落腳地上,宋教仁和陳其美意見一致,都反對在北洋軍兵鋒威脅下的武昌建立中央政府。
上海不是龍盤虎踞的軍事堡壘,而是國際化的商業城市。大致可分為南市(縣城)、租界、閘北。其中租界不歸清政府管轄,有外國軍隊防衛。
陳其美對林淮唐和胡漢民共同下野的事情,不甚感興趣。但宋教仁所說的北伐軍,卻讓他的心思活絡了起來。
「都已經通電全國,還能有假?英士,我準備親自趕赴廣東,調和省潮,勸說省府放棄武力的手段。林淮唐用心至公至誠,我一定要勸說展堂答應林淮唐的全部要求。」
「來,你看。」
「英士切勿胡來,引火上身,更會導致革命大局的崩塌!對於臨時政府的事情,你也不要太擔心,等孫先生回國后再處理吧!我們可以同意各省代表去武昌開會,只要各省仍留一人在上海聯絡聲氣,作為通信機關,就可以為將來的變化取得一線餘地。」
江浙地區是革命黨人重點經營積累的地區,三大革命團體之一的光復會根據地就在浙江,而革命黨領袖宋教仁所創辦的中部同盟會總部即設在上海。
光復會主要負責閘北,同盟會、上海商團主要負責南市,三日時光復會李燮和與同盟會陳其美、上海商團李平書一同發起上海起義,迅速佔領閘北、南市,攻克江南製造局,卡住了吳淞口並勸說附近海軍軍艦起義。
「別的要求也沒什麼了……清廷已經將精衛釋放,精衛與你和胡漢民,都是至交好友,就請英士開口,讓精衛協助我說服胡漢民和陳炯明吧。」
這樣,便形成了武昌和上海兩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