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二章 閩海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二章 閩海

何況沒有獨立於主官的人事權,參謀部也就談不上什麼獨立的指揮能力。
日本人這是在幹嘛?
「不,暫時不必如此。重組參謀部也會耽誤北伐時間,我們時間太緊張了!到上海以後,恐怕休息不了兩天,就要立即作戰。」
謝葆璋召喚來的這批煙台水兵學堂的學生,正好大部分人都是山東人,由他們建立起華野海軍的骨架來,也可以衝擊一下福建人幾十年來擱清朝水師里構建的同鄉網路。
但和後世相比,清末的參謀長銜級規定非常低,地位權勢更不能和同級別帶兵官相提並論,實際上還是沒有擺脫幕僚的定位。
這當然是夢話。
因此,乃使近水樓台的福州人得以捷足先登,成為近代中國海軍的先驅。
「其實我對士雲先生……我對他單獨去上海招募參謀這件事,一直很不滿意。」林淮唐說,「只是我們的人脈不及士雲先生,自己招不到足夠的參謀人員,不然我肯定希望先建立國民軍的參謀本部,再由參謀本部訓練、委派各級參謀到部隊里去,而不是讓姚雨平採用這種湘軍長官雇傭幕賓的方式。」
「這我明白,君漢此前提的改組先鋒隊和執委會等造黨之事,也要放在北伐之後嗎?」
林淮唐不希望國民海軍,是一支用九尾鞭建立起來的海軍。英國人的那種模式,只適合於風帆時代,早就和工業化的鐵甲大艦隊時代脫節,只是因為和-圖-書英國強大的國力,這才勉強維持著脆弱的海軍霸權而已。
林淮唐對姚雨平目前正在上海搭建的華野參謀部班子,並沒有抱多大希望。
海軍戰士們穿著全新的藍白條紋海魂衫,頭戴白圓帽,精神幹練地行動。從前清朝水師一切向英國海軍學習,也學來了英國海軍里嚴苛的軍官士兵關係,動輒打罵體罰,與清軍本來就一泡污的軍隊管理兩相結合,更成為史上最烏煙瘴氣的一種海軍氛圍。
就是林淮唐自己,他這個福建人不還是船政學堂的畢業生?謝葆璋也是福建人,閩系在海軍里的根深蒂固可見一斑。
1904年練兵處向清廷奏準的陸軍章制里,軍的司令處就已經設置了「總參謀官一員,贊佐號令,參畫機宜,一等參謀官二員,二等參謀官二員,隨同總參謀官分任計畫各務」,這應該算中國最早的參謀部吧。
「君漢始終不豫此事,我們到上海后就和士雲商議解決如何?」
謝葆璋被華野司令部任命為華南野戰軍第一艦隊司令,麾下雖然連一條帶武裝的軍艦都沒有,但數量不少的兵船客輪,完全可以為將來新中國的革命海軍做訓練之基。
先鋒隊的高層里有很多福建人,而且大多數都和晚清以來的閩系海軍前輩有家族上的聯繫,但林淮唐其實並不喜歡這種近水樓台的關係。
為了讓全世界輿論都相信,林淮唐真和-圖-書的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志願參加北伐軍,所以執委會內部討論以後,特別允許了記者團派出幾名代表,隨時跟拍林淮唐並創作隨軍報道。
「君漢,新制服穿得還習慣嗎?」
他們收到了老校長的請求,都趕來廈門投奔華野,這一批具備專業技能和資質的煙台水兵,就成為了華野第一艦隊的骨幹主力。
姚雨平已經先一步到了上海,他是華野的參謀長,但華南野戰軍的參謀部班子事實上還沒有建立起來——畢竟國民軍內部能做參謀工作的優秀軍官,數量還是太少。
這也就是說:新海軍,必須要在國內的學堂教育,並且還要出洋留學再加深造,經過西人的長期教導,而透過國際科技轉移才可學到或掌握駕駛及操縱此一新海軍的能力。
艦隊司令謝葆璋也站在高聳的艦橋上,他站在觀察台里,用雙筒望遠鏡看到了日本軍艦的蹤影,心下暗暗吃驚:
艦橋下面的林淮唐,冷聲笑道:「快和謝司令說,不要怕,繼續前進,我倒要看看誰敢阻攔北伐軍到上海去。」
「天下皆以鄂之勝敗,視為決勝之著。確實目下戰局,也只有發動東南,方能支援武昌。」
非常不幸的是他們幾於一開始就認為海軍是一條登龍的捷徑有利可圖,遠於第一批留學英法的「閩廠生徒」回華之前,即表現「一得自矜、貪慕榮利」。聲言:「創辦鐵甲,正我輩富和_圖_書貴之日,苟非高官厚祿,切不可就。」及至回國進入海軍服務,逐漸地由偏裨而薦至將校,更是俾倪不可一世。視海軍為其專利。
所以姚雨平提前到上海去,就是為了甄選人物,充實一下華野的人物夾袋,先將參謀部,說不定還有後勤部、經理局的班子都建起來。
林淮唐嘆道:「我是沒想到那些新聞報道出來以後,北伐軍會受到全國青年這樣熱情的歡迎,早知道這種情況,就不用姚雨平去籌組華野參謀部了,我們完全可以先把國民軍的參謀本部建立起來。」
「阿文,北洋軍實力強勁,甚至即便張勳的江防軍,也不是我們在廣東福建所遇的防營可比。北伐戰況一定比在閩粵時更艱難萬分,我現在是下野的普通士兵身份,雖然還能參与部分統帥領導之責,但有些時候,也要執委會承擔起責任來。」
中國人,實在沒必要照搬學習「九尾鞭模式」。
從洋務運動以來,清朝水師就以福建人為主,所以水師里還有一個閩系的說法,所謂閩系海軍,就是由福建省福州地區人為主組成,並由福州籍將領控制的海軍部隊,從甲午戰爭到現在,閩系海軍基本構成清朝水師的主體。
海軍士兵代表大會和陸軍一樣,有監督艦上經費使用和分配的權利跟義務,還有直接向上級彙報違法違紀行為的渠道。
自從普魯士的總參謀部成為列強軍隊的標配以後,https://m.hetubook.com.com許多人好像都以為只要在制度上模仿德國陸軍,建立起一套參謀部班子來在,自然就能使本軍產生一種脫胎換骨的神奇變化,突然間就擁有德軍那樣的高效率。
福建人把海軍當成本省的私產,在海軍中構建同鄉宗族關係,把一種本來最先進的工業產物,完成了宗族鄉情式的組織,豈不可笑。
林時爽剛剛換上了華南野戰軍總司令的制服,他肩膀上縱條軍銜閃亮的紅星引人注目,相比之下,林淮唐的制服軍銜,就完全是普通列兵的配置。
林時爽說:「士雲那邊情況很好,南京陸軍中學和保定軍校的學生,來報名的非常多,現在形勢很樂觀,等咱們到上海時,參謀部班子肯定已經搞起來嘞。」
林淮唐的目力遠超常人,在萬里波濤中一眼就看到了運兵船行進方向上的一艘高大軍艦,連上面獵獵的旭日旗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包括武藤純子在內的好幾名記者,現在也在艦上,所以林淮唐聽著林時爽的奚落,也只能閉口不言,端緊鋼槍,挺胸抬頭站在自己的哨位上,直到周圍一圈記者們拍完照后,林淮唐才走了下來。
「阿文別說風涼話,到上海后,我們還有的是新挑戰。」
近代海軍與傳統海軍的最大不同之處,即在其為工業革命的產物,具有高度的科技性與機械性,亦即李鴻章所謂的「西方專門之學」。
林淮唐還是乘坐成功號運兵船北上,深m.hetubook•com•com灰色的艦體在廣袤浩瀚的大洋上乘風破浪,沖碎一波波湛藍色的海濤,無邊無際的海天之中,飛鳥盤旋,雲捲雲舒,長風帶來了遠方陸地上的音訊。
自從武昌起義的消息傳遍全國以後,從前謝葆璋擔任校長的那個煙台水兵學校,裏面的學生們便紛紛離校出走,南下投奔革命軍。
華南野戰軍在汕頭誓師以後,就分批裝船北上。廣東、福建兩省都各有急求國民軍離省的理由,所以在航運上也給足了支持,搜羅了一大批清朝水師的運兵船和民間的商船、客輪供華野使用。
國民軍初建的這支華野第一艦隊,至少在官兵關係上,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全新方式。每條軍艦或者臨時徵用的客輪上,除了海軍官兵以外,還有先鋒隊配屬的指導員,同時軍艦內部,也和國民軍一樣,成立了士兵代表大會,用普選的方式選舉了士兵代表。
儘快比起湘軍時代的幕僚制度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和世界上列強國家的參謀部相比,清末新軍的參謀部實際上還是在湘軍幕僚上做一點改革,增加一些人員、提高部分專業的軍事素養而已,還不能說完全區別於舊時代防軍練軍的幕僚制度。
這些參謀長,差不多永遠只能是參謀長,他們可能受到尊重,可能在物質上享受很高的待遇,甚至在指揮作戰中代拆代行,卻終究只被作為幕賓看待,很少有充任主官帶兵的機會。
「等下……你看,那是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