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七章 保定軍官學堂
順便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是,後世最廣為人知的那所保定軍官學校,即系清末四級軍事教育體系中一直沒有建完的第三級別兵官學堂,民國以後兵官學堂建成,正式名稱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林淮唐頷首點了點頭,他看了姚雨平一眼,說:「在國民軍中,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同等重要,士雲先生啊,你可不能放鬆咱們政治教育的工作呀!」
現在國民軍以及華南野戰軍中,主要的骨幹軍官,就是來自這兩所清廷新軍軍事教育體系中最低等的陸軍小學堂。
李濟深等軍校生畢竟還都是靦腆的年輕人,雖然真論起年齡,其實李濟深比之林淮唐還大幾歲呢,但考量政治地位,他們當然只是一群小青年。
此時的李濟深還沒有後來「鐵軍」第四軍軍長的崢嶸,也還沒有經歷過以粵系領袖與老蔣爭鬥多年的起起伏伏,更沒有創建民革時的豁然開朗,還只是一個保定軍校的肄業學生。
政治,還是需要一些激動人心的舞台式場面啊。
其實李濟深只大概知道林淮唐主張北伐,對於先鋒m.hetubook•com•com隊具體的保護工農和土地改革方面的政策綱領,便完全不清楚。
為首者,正是姚雨平所說的李濟深。
姚雨平感覺經過海珠亭事件以後,林淮唐身上的威嚴也是與日俱增。林淮唐在海珠亭下駭人的演出,還有後續一系列的政治展示,已使他獲得全國之望,成為不下於康梁孫黃一檔的革命巨星。
林淮唐遂失笑:「我不過普通一兵,士雲先生是該向咱們的林時爽總司令敬禮呀,糊塗了吧。」
姚雨平能招攬來這麼一群陸大生,也算是神通廣大了。
即便林淮唐主動以「普通一兵」的身份邀請眾人坐下,他們還是僵直地站立著,好像一動都不敢動。
「謝……謝林先生的誇獎!學生已經下定投筆從戎的決心,與保定同窗十餘人南下投奔林先生,為的就是光復中華,創建一個真正能夠富國強兵,使我們國民得享安樂的新國家來。」
他站在如今名聲已經轟動天下的林淮唐面前,被這樣一位偉人握手讚譽,甚至可說頗受青睞,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然既興奮又緊張,連話都有些說不利索。
但是在此時的中國,保定才是新軍的建設中心,也是軍校集中的大本營。
李濟深雖然是廣西人,但他老家在梧州,所以也講粵語白話,和華野中大部分人溝通流暢,毫無語言上造成的隔閡。
「諸君請坐。」林淮唐伸手說,「淮唐只是北伐軍普通一兵,何能勞駕遠迎?大家都坐吧,正好來談一談,你們這批保定高材生,對華野北伐軍的戰鬥力怎麼看?對清軍的實力,又是怎麼看的?」
李濟深和何貫中所就讀的,則是四級軍事教育體系中最高一級的陸軍大學,當時稱為保定軍諮府軍官學校。
李濟深相貌堂堂,和在場的其他人一樣,也都是極富有朝氣的青年人。他胸前武裝帶勒得緊緊的,站姿筆挺,讓林淮唐頗覺好感。
林淮唐上前一邊和李濟深握手,一邊眯起眼睛觀察著姚雨平找來的這群年輕參謀:
保定軍校其實和清末的北洋速成武備學堂、通國陸軍速成學堂、保定速成學堂沒有任何關係。
和-圖-書民國以後,第三級別的兵官學堂終於建成,即正式命名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而此時李濟深、何貫中就讀的第四級別保定軍諮府軍官學堂,則被袁世凱搬遷到北京,改稱陸軍大學。
林淮唐聞言一愣,隨即微笑起來:「叫什麼漢公?我看連淮唐先生都不要叫,大家叫我淮唐同志就好。革命黨人本為同志,只要贊成我的革命主張和綱領,那麼任何一個人都能稱呼我叫做淮唐同志或君漢同志,任潮,你贊成我們先鋒隊的主張嗎?」
李濟深說:「我們已從姚參謀長處了解到了華南野戰軍的編製,淮唐先生提出的三團制混成旅,確實比方塊師更適合機動和野戰……」
「好,很有精神,軍校生就該有這樣的志氣。」
「何貫中是淵公的六弟吧?我記得他!你們兩人膽子真大,潛出保定,炸毀鐵橋,真可謂一夫夜奔,天下變色。武昌革命軍至今仍能堅守死戰,是有你們保定生一份功勞的。保定軍校為我中國最高等之軍事學府,爾等不受清廷高官厚爵的誘惑,南下上海投奔北伐軍,這種民族主義的精神和圖書,同樣值得嘉獎。」
他紅著臉,很誠實地說:「對不起林先生,我還不了解先鋒隊的主張。」
姚雨平在同盟會裡資歷比林淮唐不知道老多少,被林淮唐這麼輕飄飄一句話半勸半訓,居然就不自覺挺直了背,舉起手敬軍禮道:
不過仔細考究起來,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因為林淮唐的威名而來,想到這裏,林淮唐對自己這段時間來稍稍帶有「一點點」作秀性質的政治表演,也便完全釋懷。
「是!」
若能起到這樣好的作用,搞一些作秀表演,其實也是沒有壞處的嘛!
「我來為君漢介紹一下,這位是李濟深,字任潮,保定軍校的高材生。武昌起義消息傳到保定的當晚,他就和何貫中一起潛出學校南下,炸毀了京漢線上的黃河鐵路橋,很是影響了北洋軍南下的時間呢!」
李濟深和何貫中這些人是此時保定軍諮府軍官學校的肄業生,雖然他們的母校簡稱也是保定軍校,但其實是比民國時那所名氣很大的保定軍校規格更高,相當於是民國時陸軍大學的畢業生,屬於此時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最高級別軍校學生。
北伐和-圖-書軍諸將都到姚雨平家休息,這是一座三層樓的小別墅,是由南市商會提供給華野參謀部使用的。
李濟深和何貫中帶來的這批保定軍校學生,對北伐軍來說可謂是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雖然林淮唐光復福建以後,在福建也搜羅了相當一批軍事履歷過硬的軍校生擔任各級軍官。
現在洋樓的花園外,已經暫時掛起了一塊「華南野戰軍司令部」的木牌,小汽車停在門口,眾人步行入內以後,就看到十多名身穿國民軍軍裝制服的青年軍官站在庭院中等候。
清廷開始推行新軍改革的時候,就設置了小學堂、中學堂、兵官學堂、大學堂的四等體制。在這個新軍軍事教育體系裡,廣東和福建都只有最低一級的小學堂而已,這就是廣東陸軍小學和福建陸軍小學。
他話才說到一半,旁邊的軍官生就拉住李濟深的衣角,低聲急語:「什麼淮唐先生?叫漢公啊!」
在往上面的陸軍中學,全國範圍內只有直隸、陝西、湖北、江蘇四省分別設立了一所,而在陸軍中學以上的兵官學堂,直到武昌起義爆發以後,還沒有建設完畢,亦未招生辦學。